國內車企大洗牌 合資也不好混了 東風雷諾繼長安鈴木之後將退市

2021-01-09 玩車專家I

今天(4月14日),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風公司」)發布公告稱,經與法國RENAULT S.A.(以下簡稱「雷諾汽車」)協商,雙方已達成對東風雷諾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風雷諾」)進行重組的初步意向:雷諾汽車擬將其持有的東風雷諾50%股權轉讓給東風汽車,東風雷諾將停止雷諾品牌相關業務活動。

初步意向公告證實,東風雷諾終於支撐不住銷量下滑,財務巨虧,國內又一家合資車企轟然倒下。如果協商意向達成,雷諾汽車與東風汽車長達7年的「婚姻」即將宣告終結,東風雷諾旗下4款車也將面臨停產,公司旗下1600員工將被分流安置。

東風雷諾於7年前的2013年成立,初期車型科雷嘉,科雷傲等車型也有過銷量長虹的時代。但隨著中國汽車市場整體銷量下滑,2018年-2019年東風雷諾銷量大幅下滑,2020年受疫情影響,生產和銷售更是雪上加霜,經營和財務持續惡化,實在是支撐不下去了,雷諾汽車才有轉讓東風雷諾50%股權給東風汽車,自此雷諾汽車在中國市場傳統燃油乘用車投資宣告失敗。

合資公司在國內市場退市,東風雷諾並不是第一家,早在2018年9月,長安鈴木以一元收購了鈴木汽車股份,這意味著鈴木汽車退出了中國市場。鈴木汽車是最早進入中國的外資車企品牌之一,以微型車的經濟適用收穫了眾多「鈴木粉」,但隨著國內經濟水平的發展,國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加上自主品牌車企快速發展,長安鈴木的微型車已經不再是優勢,不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長安鈴木退市是必然的,只是早晚的問題。

東風雷諾退市的原因也是目前國內大多數不景氣車企的通病,車型老化,車型更新迭代慢,一款車可以賣幾年不改款,沒有上新車輛,東風雷諾目前可以銷售的車型僅有4款車,而現在的市場情況是北京現代,東風悅達起亞等車企,車型擺滿展廳不重樣都在苦苦掙扎,你東風雷諾又憑啥可以生存?關門退市也只是早晚的事。

寫在最後,中國車市大洗牌早已開始,2018年的長安鈴木合資車企退市只是開幕,2019年華泰,比速,力帆等多家自主車企的退市是延續,2020年東風雷諾的退市給合資車企吹響了警鐘,不管你是自主車企還是合資車企,2002年車市更加難熬,接下來就看誰能活到最後?還是那句老話:唯有活著才有機會。下一個關門倒閉的會是那家車企?請評論區留言吧!

相關焦點

  • 車市迎新一輪深度洗牌 東風裕隆納智捷或迎關停退場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 龔夢澤裕隆汽車作為來自中國臺灣的車企,與東風成立合資公司後,曾一度成為東風大自主板塊的領頭羊。然而,隨著自主品牌升級,合資品牌價格下探,納智捷發展嚴重遇阻,2016年至今銷量連續大幅下滑,徹底淪落市場邊緣。
  • 這些車企,沒有活過2020年
    1.東風雷諾 2020年4月14日,東風雷諾股東雙方分別發文宣布合資公司正式停止運營,股東雙方對東風雷諾進行重組,雷諾集團將其持有的東風雷諾50%股權轉讓給東風汽車集團,東風雷諾停止雷諾品牌相關業務活動
  • 盤點2015年國內車企 118位高管職位變動
    自主品牌裡,又以奇瑞汽車和長安汽車的人事調動變化最大。 奇瑞汽車今年共有9位高管的職位發生了變化。今年5月,原任職奇瑞汽車總經理助理、營銷公司總經理黃華瓊,被奇瑞正式聘為奇瑞股份總經理助理,並成為經管會成員,主要分管品牌和產品規劃、公關傳播。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黃華瓊所分管的品牌不僅是奇瑞汽車,還包括奇瑞捷豹路虎和觀致兩大合資公司。
  • 東風裕隆擬將「關停退市」,油老虎~納智捷「退不足惜」
    中國車市,半年將至,一地雞毛,很多車企撐不住了。 來自我們寶島-臺灣的最新媒體消息,裕隆集團與東風已初步達成共識,裕隆旗下~納智捷品牌將正式退出大陸市場,目前雙方就東風裕隆納智捷退市細節仍在討論評估當中。 誠如是,繼「東風雷諾」之後,東風系將出現第二家合資車企~「東風裕隆」退出江湖。
  • 車企年銷百萬輛這道坎,這麼近,又那麼遠
    年銷百萬輛對車企來說是一道坎,有多少車企為了跨過去爭破了頭。今天說的三個品牌,有的曾經跨越過,有的曾近在咫尺,有的早已大步邁入。那麼問題來了,曾經爭破頭的他們,現在活得還好嗎?哪怕是今年疊加了新冠疫情的影響,東風日產也僅比去年晚了不到一個月便摘下年銷百萬輛的頭銜。所以對於東風日產而言,難的不是跨越,而是如何防守,但顯然百萬輛的高地並不好守。
  • 疫情之下,弱勢車企加速洗牌
    江淮一季度預虧3.56億元;法國雷諾將其持有的東風雷諾50%股權轉讓給東風汽車,東風雷諾黯然退出燃油車領域;眾泰汽車陷入經營危機,董事長金浙勇被限制消費;海馬汽車1月、2月產量為0,工廠停工停產的傳聞已經成為既定事實……
  • 東風與雷諾難逃七年之癢
    本報記者毛傳長沙報導    4月14日,雷諾集團對外發布公告稱,轉讓其在東風雷諾汽車有限公司中持有的股份給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將重點通過與華晨雷諾金杯的輕型商用車業務和另外兩家合資公司的電動車業務,作為其在華業務轉型重點。
  • 一汽馬自達,會是下一個長安鈴木嗎?
    在2020年倒下,或是即將倒下的車企並不少,像東風雷諾、長安標緻雪鐵龍這兩位遠道而來的法國貴客已經退出市場;拜騰、賽麟、博郡等「騙子」被拆穿了謊言,原形畢露,狼狽出局;華晨、力帆、眾泰等曾經名噪一時的自主車企,也紛紛陷入了破產危機。原以為今年也就這樣了,沒想到到了歲末,一則關於「一汽馬自達即將解散」的消息傳得沸沸揚揚。
  • 年底衝刺,車企競合譜新曲
    在助力福特品牌年輕化的同時,福克斯獵裝版也將成為長安福特搶佔年輕消費市場的重要車型。今年以來,小型電動車的熱銷有力地撐起了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五菱宏光MINIEV上市之後短短幾個月就成為新能源汽車銷量榜單的冠軍。在本屆廣州車展上,小微電動車紛紛亮相,吸引了不少關注。
  • 被長安鈴木耽誤的一代神車——鈴木雨燕
    即使第一輛車是鈴木的,當需要選購第二輛車的時候沒有可升級的產品,第二輛一定會換大一級別車啊,可是鈴木病沒有給大家提供這樣的產品,不得已只能選擇別的品牌了,使得鈴木一年不如一年。鈴木先退出了昌河鈴木,然後又要退出長安鈴木,後又和長安談判出售自己長安鈴木的股份,最後長安和鈴木的合同是在2023年到期,看來鈴木離開中國真的不遠了。
  • 歐洲銷量最好的車,卻在國內銷量下滑,無非這幾點原因
    高爾夫球在國內風光最高的是第六、七代,以前高爾夫和大眾的車基本依靠終端的優惠銷售,但新車還沒有放出足夠的優惠。 另一方面,兩廂車在國內的需求越來越小。新一代高爾夫內飾和配置明顯提高,但空間表現一般,也沒有引進海外的1.5T Evo引擎。 亮點其實不太多。 大眾自己也推出了「大夾子抵食」的特供車,進一步壓縮了高爾夫球的生存空間。
  • 鈴木退出中國市場的標本意義
    但是5年來,北汽昌河鈴木項目並未有實質性進展。今年1-4月份,昌河鈴木累計銷量僅為5301輛,在所有廠商中排位第98。這為鈴木之後選擇退出昌河鈴木項目埋下了伏筆。    小型車之殤    和昌河鈴木相比,長安鈴木可謂合資車型的典範。作為最早的合資項目之一,長安鈴木初期憑藉羚羊、奧拓和天語等車型,在中國小型車市場獲得了良好的口碑。
  • 東風裕隆將退出中國大陸市場?經銷商:無所謂早就斷網了
    只不過,雙方的表態非但沒有打消媒體的質疑和消費者的顧慮,反倒大有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氛圍。這樣情景還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就在不久前的4月,同樣因為銷量下滑、產能不佳等原因,雷諾集團與東風汽車達成協議,將其在東風雷諾持有的股份轉讓給的東風汽車,東風雷諾停止雷諾品牌相關業務活動,宣告退出中國市場。
  • 數字解讀十大中國車企財報
    行至9月初,主流車企基本都公布了2020年上半年財報,而15家上市乘用車公司的財務數據顯示(北汽集團尚未披露),66%的企業盈利水平不及去年同期水平,7家車企陷入虧損泥潭,眾泰、力帆、海馬三家企業還因大幅下跌的業績等「披星戴帽」。那麼在受疫情波及且車市整體下行的大環境下,又有誰賺到錢了呢?本期文章讓我們先行走近排名Top 5的企業一探真相。
  • 一周汽車圈丨東風雷諾重組,下周探嶽GTE、啟辰星等新車上市
    最大的瓜莫過於東風雷諾重組,雖然雷諾表示不會退出中國市場,但是"雷諾集團將轉讓其在東風雷諾汽車有限公司所持有的股份給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東風雷諾汽車有限公司將停止開展與雷諾品牌相關業務活動"也宣告著東風雷諾即將退出歷史舞臺。此外還有受疫情影響,大眾集團撤回2020年目標、長安汽車2019年虧損擴大等壞消息。
  • 盧布貶值多家汽車品牌停產退市
    最近俄羅斯盧布貶值,讓諸多車企和品牌面臨退市、停產局面——前兩個月車市跌幅在三成以上,導致標緻雪鐵龍和三菱在俄合資工廠停產兩周、日產也停產兩周,通用則將旗下部分車型退市,此舉將導致通用損失6億美元。
  • 「轉角處的光」系列之四:當蝙蝠不再扇動翅膀,哪些車企在風暴中央
    汽車玻璃廠的一線員工小李取出了庚子年下線的第一片玻璃;主機廠總裝車間的班組長小王向班組成員們又一次強調了質量與安全;4S店的小張在春節後來看車的人群中,一個上午已經將那些性能參數反覆說了七八次。只是當那雙筷子伸向那隻中華菊頭蝠,或者更早一些,當那把刀對準了它,或者再早一些,當那把火被塞進了蝙蝠洞時,劇情的發展在這裡發生了轉折,變成了我們正在經歷的這一段。
  • 沉淪還是爆發 2012年中國車壇上演三國殺|車市|研究|技術|車企|...
    裝備牌:可以「鐵索連環」,在推出採用了強混技術的新普銳斯的同時,順勢大範圍打擊其他品牌的弱混車型;也可以「涅槃」,丟棄保守、慢節奏的管理模式,成為跨國企業中唯一一個單獨為中國一個市場在其總部(日本)設立部門,如今又將其搬到現地的車企。錦囊牌:以混合動力車(HEV)為先驅的新能源路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