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年銷百萬輛這道坎,這麼近,又那麼遠

2020-12-05 皮皮汽車小百科

年銷百萬輛對車企來說是一道坎,有多少車企為了跨過去爭破了頭。今天說的三個品牌,有的曾經跨越過,有的曾近在咫尺,有的早已大步邁入。

那麼問題來了,曾經爭破頭的他們,現在活得還好嗎?

2015-2020(1-10月)銷量

東風日產:易攻難守

對東風日產來講,跨越100萬輛這道坎從來不是什麼難事兒,從2015年開始,東風日產已經連續5年年銷量突破100萬輛。哪怕是今年疊加了新冠疫情的影響,東風日產也僅比去年晚了不到一個月便摘下年銷百萬輛的頭銜。

所以對於東風日產而言,難的不是跨越,而是如何防守,但顯然百萬輛的高地並不好守。

從銷售數據來看,10月份東風日產11萬餘銷量中,軒逸銷量輕鬆破5.54萬輛,單一車型支撐起總銷量的半邊天,這意味著東風日產旗下的其它車型,銷量乏善可陳。

事實上,軒逸的成功也夾雜著其他主觀因素。十四代軒逸上市之後,老款車型並未退市,而是改名為軒逸經典,繼續蟄伏在10萬以內乘用車市場中,兩代同堂銷售為軒逸的銷量提供了巨大的推動力,助其衝上轎車榜銷量榜首。

我們總說,車企的確是需要一兩款走量車型來奠基或者說打響名堂。但是如今的東風日產已經對低端車型形成了依賴症,這對於品牌長遠發展來說,絕對不是一件好事。

尤其是東風日產主打的高端車型頻頻走低,奇駿以及天籟的下行,更是把問題深深地放大。

以奇駿為例,由於進入產品末期而遲遲不換代,奇駿在競爭更加激烈的SUV市場中逐漸喪失競爭力。儘管終端優惠之大遠超想像(目前低配奇駿價格已經降至16萬以內),但10月銷量數據顯示,奇駿銷量已跌出TOP10,被途觀L、探嶽以及昂科威甩在了身後。

目前,東風日產已經是主流日系品牌裡產品優惠幅度最大的車企,以價換量雖然能保住百萬輛的高地暫不失守,但誰都清楚,這只是時間問題。

日產常以「技術日產」自居,但是近些年來除了那副不溫不火的2.0T可變壓縮比發動機以外,日產並沒有什麼讓人眼前一亮的技術或者產品推出市場。當「技術日產」沒了技術,也就只能靠啃老維持生活了。

但坦白講,這並不能把責任全歸咎於東風日產。雷諾-日產-三菱聯盟這幾年忙著演宮鬥劇,才是引發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別說日產了,連英菲尼迪也因為產品遲遲不推陳出新,在海內外銷量持續走下坡路,再看看廣汽三菱那幾款SUV,不也是同樣的道理嘛。

所以,東風日產未來能不能守住百萬輛的高地,最終還得看「爸爸們」(雷諾-日產-三菱聯盟)能否早日解決內部問題,齊心協力重新走上正軌。

北京現代:高處不勝寒

北京現代是為數不多上過百萬輛高地的選手,可是高處不勝寒啊,自2016年之後,北京現代的高地就失守了,經過幾年陰跌,北京現代已跌出主流合資品牌陣營。

失守的原因除了某些外部因素,根本上是產品更新慢、顏值「掉線」。

從去年開始,北京現在已經籌劃品牌向上,決定在產品線上重新布局。關鍵詞為:快步走、高端化,加速產品投放,不再推出10萬元以下的產品。

目前來看,北京現代的新戰略已經初有成效。

比如說,上市滿一月,第七代伊蘭特交出了一份搶眼的成績單。截止到11月26日,新車銷量達20542輛,實現了開門紅。

據透露,在川渝地區,第七代伊蘭特提車已經要排到2、3周左右,其他區域也存在同樣的狀況,「這款車的銷量確實比我們預期的還要好,我們正在加快生產節奏。」北京現代副總經理樊京濤表示。

從已經上市的第十代索納塔、進口7座SUV帕拉斯蒂、第七代伊蘭特中可以看到,北京現代新產品都有幾個共同點:一,價格公道,十多萬的B級車、30多萬的大排量7座SUV;二,設計出彩,這裡不能說出色,但起碼容易被記住;三,空間大,GMP平臺一大特點就是「大」。

接下來,全新ix35即將於12月中旬上市;明年第一季度,全新一代名圖將上市;二季度,第五代途勝L將推向市場;首款MPV也將在明年投放市場。這些新車也會延續上面說到的三大特點。

其實北京現代的思路特別簡單,就四個字多快好省。車型多、上市快、好用、便宜,這不正是消費者需要的嗎?

如果伊蘭特能持續熱銷一段時間,那麼整個北京現代品牌極有可能被重新盤活,先不說百萬輛的夢話,三年內重回70萬輛也不是沒可能啊。

長安福特:這麼近,又那麼遠

翻看2017年長安福特的銷量分析文章,有同行曾經說過:長安福特被看做是繼南北大眾、上汽通用、北京現代、東風日產後,最後希望突破「百萬輛」的合資品牌。

的確,2016年長安福特以95.7萬輛的銷售成績差點兒就拿下了百萬輛的高地,不過和北京現代一樣,長安福特最光輝的時刻被暫時定格在了2016年。

之後長安福特的銷量跌成什麼樣子,大家看圖表就知道了。

在剛結束的廣州車展上,我去看了他們最新的「勢能美學」概念藝術裝置。別小看它,這其中包含了不少信息點。

這個裝置是由福特中國設計中心搗鼓出來的,據介紹,福特中國設計中心之前只是一個設計室,更偏向於設計趨勢的研究和中國消費者審美風向的收集工作。但隨著整個福特中國的轉型,包括「福特中國2.0」戰略的推進,福特中國設計室升級成為福特中國設計中心。

現在的福特中國設計中心不僅規模更大,還會參與別國市場的產品設計。當然了,賦予它們最重要的工作有兩項:一是推進本土產品在設計方面的落地,二是在設計領域,結合中國的審美趨勢進行自己的概念性探索。

一句話概括就是:自福特中國2.0戰略實施開始,福特越來越重視中國市場,話語權也越來越大。

去年,福特中國在「福特中國2.0」發布會上宣布了五大計劃,其中之一為「福特中國產品330計劃」——未來三年內,福特中國計劃在中國市場推出超過30款新車型,產品涵蓋福特和林肯兩大品牌。

隨後,長安福特陸續推出全新第六代福特探險者、全新福特銳際、福克斯2021款、福克斯獵裝版、全新金牛座、銳界2020款等多款新產品。

從總體銷售情況來看,長安福特在今年1-10月的銷量總計為19.3萬輛,在今年如此特殊的情況下,已經提前反超去年18.4萬輛的成績,年底估計能突破25萬輛。

我們不難發現長安福特銷量上漲與旗下的兩款車型是有很大的關係,第一款車型就是緊湊型SUV福特銳際,月銷量均在3000臺左右,比自家的福克斯還要好賣。

第2款車就是今年剛剛上市的福特探險者,這款車的起售價高達30多萬,別看售價很高,銷量確實非常給力,近兩個月的銷量都維持在3200臺左右,隨著產能的爬坡,探險者有希望成為繼漢蘭達之後該細分市場的現象級產品。

總的來說,福特中國今年已經是止血,並實現了銷量的反超,未來福特如果還想進一步回暖,福克斯和福睿斯身上的三缸機必須要有所調整。還是那句話A級車才是基本盤。

相關焦點

  • 年銷百萬輛這道坎,這麼近,那麼遠
    年銷百萬輛對車企來說是一道坎,有多少車企為了跨過去爭破了頭。今天說的三個品牌,有的曾經跨越過,有的曾近在咫尺,有的早已大步邁入。 那麼問題來了,曾經爭破頭的他們,現在活得還好嗎?
  • 「金九」銷量再破十萬,年銷百萬近在眼前
    在剛剛過去的「金九」中,長城汽車月銷量達到100019輛,同比增長了15.33%,為本年度第三次月銷破10萬的月份;1-9月份的銷量更是達到了724113輛,較去年同期增長了7.01%,完成了年銷量目標107萬輛的67.67%,實力可見一斑
  • 北京現代衝擊"下一個千萬" 2年內回歸年銷百萬
    12月23日,北京現代隊第1000萬輛車下線,同時正式對外宣告"千萬用戶"體系已形成。對於過去兩年承擔著重大壓力的車企之一,北京現代進入"千萬俱樂部"是一個節點,更是一個新的起點。
  • 連續6年跨越百萬輛,2020年東風日產靠的就是「敢為」
    對於車企們來說,今年的車市實在太難了,在車市寒冬和新冠疫情的雙重打擊下,市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重創。 作為中國市場為數不多的百萬級車企,東風日產在車市下行的大環境中一直保持著穩健增長的發展態勢。
  • 東風日產2月賣出59,184輛 奇駿突破百萬銷量
    在整體車市寒涼的情況下,日系車企的在近年的表現仍然堅挺。網上車市從日產中國官方獲悉,東風日產在2月份共售出新車59,184輛,同比增長1.8%,創下了2月最佳銷量記錄。東風日產的逆勢上揚,顯示了強大體系力所帶來的穩健發展。
  • 月銷僅4033輛,寶駿RS3一夜崩盤,神車為何賣不動了?
    月銷僅4033輛,寶駿RS3一夜崩盤,神車為何賣不動了?說到寶駿,過去大家能想到的就是性價比很高,比如說旗下的寶駿730,寶駿510,性價比很高,在中國市場的銷量都非常大。寶駿的成功是守住了低端下沉市場,然而在品牌向上突破這一點上,寶駿有同樣的訴求,在19年4月,上汽通用五菱成立新寶駿品牌,馬頭標換標鑽石標,同年10月RS-3上市!新寶駿RS3問世不久,但目前銷量穩定,繼上市首月銷量破5000輛之後,新寶駿RS3在2019年11月雙11期間6小時賣出1057輛,隨後在12月銷量破萬,達11150輛。對於一款新晉車系而言,新寶駿RS3的市場表現還不錯。
  • 10月份召回車輛近80萬輛 涉及北京現代、東風裕隆等14家車企
    人民網北京10月31日電(王紫)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網消息,10月份北京現代、東風裕隆、寶馬、梅賽德斯-奔馳、一汽-大眾、一汽豐田、東風本田等14家車企,共計召回汽車798950輛。
  • 濟南如何邁過霧霾這道坎?
    原標題:濟南如何邁過霧霾這道坎?有媒體稱,東北大霧公交車迷路,還有兩臺公交車帶著一車乘客跑丟了……又到北方採暖季,又到霧霾來臨時,北方城市出現的不同程度的霧霾天氣,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不便的同時,也給人們的心靈蒙上一層陰影。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在擁有了前所未有的現代化生活方式的同時,藍天白雲和青山碧水卻離我們越來越遠。我們的空氣到底怎麼了?如何讓供暖在抵禦北方寒冷的同時,最大限度地降低汙染,避免霧霾天的發生呢?
  • 「天問一號」遠徵火星要邁7道坎
    就是因為火星太遠了,到底有多遠呢?孫悟空一個筋鬥是十萬八千裡,但是如果要去火星的話,火星距地球最近的距離是5500萬公裡,最遠的距離超過了4億公裡,所以即使是孫悟空,就假設他每天能夠往返西天取經兩趟,那麼悟空去火星至少要飛8個月,多的話得飛5年多他才能夠飛到火星。
  • 德系車企電動化發展史:第一輛電動車的售價可在帝都買套房
    說了這麼多德國車企的電動化發展歷史,我們看到了他們在發展初期並不忠愛電動車的發展,只是因為 1973 年的第一次石油危機,迫使他們為了自保不得不向電動化「低頭」。而時間演進至當下,我認為應該分為兩個「層面」來看德系們在電動化業務上的發展。1.
  • 「汽車人」2021年打開了跨國車企「破壞性」轉型的加速器
    特別是對跨國車企來說,後疫情時代遠未安定的世界,沒有哪個市場能夠有與中國比肩的車市規模與活力。文/《汽車人》管宏業2021年,中國市場倒逼跨國車企亮出各自「絕活」,競爭再度加劇。如大流行暴發之初的一個假說,新冠肺炎很可能是一個規模最大的歷史加速器。改變不會隨時間淡化,經歷過去一年醞釀,到2021年有可能加速到令人目眩的程度。
  • 2020年持續跑贏大盤 長城汽車這場轉型貢獻了多少新思路?
    在2020年高喊轉型的長城汽車,為得並不只是奪人眼球。在水深火熱的2020年,很多車企都絞盡腦汁吸引關注度,而長城汽車的這場轉型,則是真正意義上的自我革新,與噱頭和口號沒有半點關係。事實證明,長城汽車的變革之路確實走通了。
  • 年底衝刺,車企競合譜新曲
    首先,這得益於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良好表現。數據顯示,10月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多元化發力,銷量突破萬輛的企業有上汽通用五菱29711輛、比亞迪22395輛、上汽乘用車12785輛、特斯拉中國12143輛。蔚來、理想、威馬、小鵬、合眾、零跑等造車新勢力均有不錯表現。當前,企業對新能源汽車產品持續發力,預計年末兩個月的國內新能源車市將環比持續高增長。
  • 2020年中國車市會回暖嗎?看到專家們的預測,車企估計要哭!
    從2018年下半年汽車銷量出現下滑,到2019年下滑程度進一步擴大,僅僅一年多的時間,中國汽車市場就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大挑戰。首先是國產汽車品牌迎來了大洗牌,一年的時間裡就陸陸續續倒下了,或將要倒下近10個國產汽車品牌。先是曾經的國產汽車領頭羊力帆汽車迎來了巨大的債務危機,目前岌岌可危;而後曾經靠著福美來創造銷量神話的海馬汽車只能靠賣樓保殼,目前來看前途渺茫。
  • *ST海馬(000572.SZ):車企寒冬的縮影 兩年巨虧26億賣房求生
    2016年海馬汽車尚且靠薄利多銷賣出21.65萬臺車盈利0.13億元。2017年銷量減至14.04萬臺;2018年更是腰斬,僅有6.76萬臺,創近10年歷史新低。相當於,每賣出一臺車,海馬汽車還要倒貼3.36萬元。
  • 沉淪還是爆發 2012年中國車壇上演三國殺|車市|研究|技術|車企|...
    按照大眾未來十年的規劃,到2021年,南北大眾總產銷量將達到467萬輛,而南北大眾的年產銷量則要雙破兩百萬輛。這需要大眾不斷導入更多新車型和適時推出升級換代的產品,來改變大眾在消費者心目中以往「懶惰」的形象。根據大眾內部人士透露,一汽-大眾未來十年內將會有七款車型在不同時間換代。這其中包括剛剛上市的新速騰。在2013年裡,一汽-大眾首先換代的,將會是捷達NF。
  • 探火要邁幾道坎?——盤點中國首次火星探測5道難關
    中新社文昌7月23日電 題:探火要邁幾道坎?——盤點中國首次火星探測5道難關作者 郭超凱 龐丹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天問一號任務將一次實現『繞、著、巡』三大目標,此前世界上還沒哪個國家可以一次同時實現,任務難度非常大。」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火星探測器總設計師孫澤洲如是說。
  • 昔日銷冠年銷量下跌近25% 上汽大眾揭開上汽集團疲態
    「天塌了,有個高的頂著」,這句話的意思是再大的困難有更厲害的人去解決。而對於2020年的汽車市場來說,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危機下,體量更大的車企會受到更多的影響」。1月7日,上汽集團發布最新產銷情況。
  • 維權事件頻發,用戶吶喊的正是車企生存之道
    導讀:維權事件頻發,用戶吶喊的正是車企生存之道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汽車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維權事件頻發,用戶吶喊的正是車企生存之道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擴大市場份額 特斯拉考慮收購傳統車企
    據外媒報導,馬斯克日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為了拓寬市場佔有率和業務範圍,特斯拉有收購傳統車企的打算,只是馬斯克並未透露對哪家傳統車企感興趣。截至當地時間12月1日收盤,特斯拉總市值已經達到5542.94億美元,是通用汽車(市值639.51億美元)的8.7倍,的確有收購傳統車企的底氣。    但從實際上來看,特斯拉目前的經營狀況也有一定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