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老樹開花,超巴氏殺菌ESL和UHT乳有哪些區別?

2021-01-14 乳業快訊

從曾經的「獨霸江湖」到後來的幾近「銷聲匿跡」,巴氏奶在我國乳業市場裡被「雪藏」了20多年。這20餘年的時間裡,散落各地的巴氏奶企業偏安一隅,各守一方。牛奶處理成可以銷售的商品,賣什麼樣的價格,很多時候取決於原奶的質量和貯存時間。

首先說原奶的質量,這個可以說是決定原奶將會用來生產哪種產品的重要因素。誰會用好的牛奶去生產酸酸乳呢?幾塊錢一盒的酸酸乳(含乳飲料),如果不是迎合了消費者稀奇古怪的口味需求,根本就是沒人會喝的牛奶,所以那種可以認為是常規的口味飲料罷了,並不算是牛奶。

最好的原奶當然用來生產酸奶了,酸奶的特點就是需要菌種來發酵,然後這些菌種會存活在酸奶中,目前國內的菌種基本都是進口的,所以想一想也知道酸奶為什麼那麼貴。沒有什麼細菌可以在130度的溫度下還能活下來,所以酸奶基本上發酵之前就過一次巴殺就可以了。酸奶基本上都是需要冷藏的,因為酸奶中的菌種都還在呢,不抑制細菌的活性,酸奶就輪不到你喝了,即使這樣,酸奶的保質期都很短,基本在7天左右,市面上也有很多為21天保質期。

中國奶業協會、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也多次公開「力挺」巴氏奶,直指發展巴氏奶是乳製品行業改善供給側,不斷滿足人們日益增長需求的大勢所趨。隨著低溫巴氏奶的「血拼」已持續了幾個月時間,北京、上海等地區的各大超市以及線上平臺都充斥著十足的火藥味。新上市不久的新鮮牧場,還包括三元的72℃鮮牛奶、光明「優倍」、蒙牛每日鮮語以及君樂寶的悅鮮活牛奶等。

如果說疫情是導致這場「血戰」的導火索,幾大巨頭爭搶巴氏奶市場份額的夙願則是這場大戰的底層邏輯。我國巴氏奶江湖早已波瀾四起,促銷只是將這場戰爭推向了高潮。

時間倒回2017年,兩大常溫奶巨頭伊利、蒙牛將觸角延伸到了巴氏奶領域,迅速攪動了巴氏奶市場的一江春水,傳統巴氏奶的「名門正派」迅速「揭竿而起」,奮起反抗。在資本的推動下,我國巴氏奶市場迎來增長。中國產業信息網數據顯示,2019 年,國內巴氏奶市場規模為 343 億元,同比增長 7.2%,2015-2019 年的複合增長率為 8.8%。

於是,巴氏奶市場迎來了突如其來的「繁榮」,從最開始嘗試性推新品到之後的全國範圍推廣,再到如今的血拼價格戰,新老巴氏奶巨頭的對抗不斷升級。

這驟然而來的熱捧甚至讓很多人以為巴氏奶是高級感十足的新物種。而實際上,無論在國際上還是在中國市場,巴氏奶已是「老幫菜」,如今只是「老樹開新花」。

早在近150年前的1864年,巴氏奶就已落地生根,彼時,法國科學家路易·巴斯德發明了巴氏殺菌工藝,打破了鮮奶只能保存四小時的限制。

之後巴氏殺菌工藝被進行了多次改良,沿用至今。目前,國際通用的巴氏殺菌工藝多為72℃-75℃殺菌,而我國通常採用85℃殺菌加熱10-15秒,與之對應的超高溫滅菌工藝(生產常溫奶)則通常採用135℃-139℃條件加熱2-4秒。

今年3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新版食品生產許可目錄,裡面增加了一個新的牛奶品類:「高溫殺菌乳」(也即超巴產品),巴氏奶市場迎來「新物種」。

這個「新物種」的殺菌溫度比常溫奶低,也即活性物質比常溫奶多,而15-25天的保質期又比巴氏奶長。於是,它的誕生使得兩大陣營的楚河漢界變得模糊,迅速成為雙方激戰的焦點。

只是,這個「新物種」雖然在概念上被認可,但在工藝上卻沒有相關標準。據悉,關於超巴工藝,目前市場上有ESL工藝、超瞬時滅菌工藝等,而超巴工藝與巴氏殺菌工藝相比,誰更高級、更正宗、更先進,外界一直眾說紛紜。先普及一下相關專業名詞:如下

液態乳:即以牛(羊)乳為原料,經過淨化、均質、殺菌、冷卻、包裝後,直接供應消費者飲用的液態乳製品。其實各種液態乳的基本生產工藝流程都大同小異,小明與老師對話中提到的幾種乳,最本質的區別在於各自的滅菌條件。

大家最熟悉的應該就是巴氏奶了,它是以新鮮牛奶為原料,採用巴氏殺菌法加工而成的牛奶,市面上見到的許多袋裝、保質期僅有三兩天的奶,就屬於巴氏殺菌乳。這種奶在殺菌時,多採用高溫短時法,將牛奶加熱到75-90℃,保持15-16秒。巴殺強度較低,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奶品質、口感的劣變,及高溫條件下營養成分的破壞。但是巴氏乳必須在冷藏條件下保藏,且保質期短易變質。

UHT(Ultra High Temperature)乳:消費者或許沒有聽過,但基本上都接觸過。廣告上各種盒裝袋裝、常溫下可以保藏長達一年及以上的奶,還有各家各戶儲物間內的液態乳,十有八九就是UHT乳。

UHT乳即超高溫瞬時滅菌乳,採用的滅菌條件為135-150℃/1-5s,該條件下,乳中微生物幾乎全部被殺滅;且超高溫滅菌乳採用無菌灌裝方式,即將滅菌後的牛乳在無菌條件下包裝於預先已滅菌的包裝容器。這是UHT乳生產的重要過程,是滅菌乳達到衛生標準的重要保障。有了滅菌和包裝的雙重保障,UHT乳便能在常溫下長時間保存。不過由於UHT乳殺菌溫度高,乳的風味品質受到了很大影響,如乳清蛋白變性帶來的蒸煮味、美拉德反應產生的褐變,當然高溫也破壞了一些營養成分。

巴氏殺菌奶雖然味道新鮮,營養價值也較高,但是保質期短耐貯性差,這對於我國人口分布廣、交通及儲存設施不完善的國情來說是一個大問題;而UHT乳雖然保質期長,但是風味口感上略有遜色,營養損失也較大。那介於二者之間的ESL乳,又是怎樣的呢?

超巴氏殺菌乳ESL(Extended Shelf Life):即為延長貨架期的巴氏殺菌奶,在改善殺菌工藝和提高灌裝設備衛生等級的基礎上生產出來,介於普通巴氏殺菌乳及UHT乳之間。常溫下保質期有7-10d、30d、40d或更長。其本質上仍是巴氏殺菌乳,與普通巴氏殺菌乳比,滅菌強度更大,採用超巴氏殺菌方式,典型殺菌條為125-130℃5/2-4s。除上述的熱處理強度的不同外,ESL乳與巴氏殺菌乳相比,需要更優良的灌裝設備,但又不像UHT乳那樣做到無菌灌裝,亦不是商業無菌產品,更不能在常溫條件下運輸。更多超巴氏殺菌乳優點與缺點歡迎大家討論。不足之處請各位見笑了!

相關焦點

  • 高溫殺菌和巴氏殺菌的區別 高溫殺菌和巴氏殺菌的區別有哪些
    很多人都不知道高溫殺菌和巴氏殺菌是什麼,其實巴氏殺菌一般指巴氏滅菌法,也叫低溫消毒法,是一種既能達到消毒目的又不損害食品品質的方法。而高溫殺菌屬於傳統的殺菌模式,一般採用高溫、高壓的方式殺菌,要求包裝材料要有較高的隔斷性和一定的耐蒸煮強度。在了解了高溫殺菌和巴氏殺菌之後,那我們一起了解一下二者之間的區別吧。
  • 超高溫滅菌乳與巴氏殺菌乳有什麼區別?
    超高溫滅菌乳與巴氏殺菌乳有什麼區別? 超市中各种放在冷藏區以外的袋裝或盒裝牛奶,大都屬於超高溫滅菌乳
  • 巴氏殺菌奶與超高溫滅菌乳
    濃度指標主要是指蛋白質和脂肪含量。由於原料乳(生鮮乳)質量好,國外收購的生鮮牛奶脂肪可達到4.2。美國的《營養標籤法》有規定,必須在產品標籤上標明營養成分表,所以沒有對收購生鮮牛奶作出明確規定。巴氏殺菌奶的主要工藝生產過程是:收集生鮮奶、過濾、脫氣、冷卻貯存、標準化,均質、殺菌、迅速冷卻並及時灌裝和分發上市。國際上許多國家都規定巴氏殺菌奶必需經過一次並且只能經過一次加熱殺菌。這一點是有效保存奶的營養成分和功能以及固有風味的關鍵,因此巴氏殺菌奶也被稱為「鮮奶(freshmilk)」,以與生鮮奶(rawmilk)和其他非發酵的液態奶相區別。
  • 巴氏殺菌乳和滅菌乳有哪些不同
    □ Joyce/文    現擠的鮮奶、巴氏奶、滅菌奶……到底喝哪一個更好?巴氏殺菌乳和滅菌乳有何差異,這種差異對於消費者又意味著什麼?    很多人覺得食物越鮮越好,牛奶也不能例外。由此,他們一邊懷念著多年前現擠現喝的鮮牛奶,一邊感嘆現在的牛奶經過了殺菌程序後缺失了味道與營養。    為什麼現在的牛奶不能現擠現喝?
  • 巴氏殺菌乳為什麼必須冷藏保存?
    巴氏殺菌乳為什麼必須冷藏保存? 巴氏殺菌乳通常又被稱為
  • 牛奶中有大學問,UHT奶和巴氏奶你足夠了解嗎?
    你對日常喝的奶有多少了解呢?儲藏和飲用的方式是正確的嗎? 從目前市場上銷售的產品形態來看,乳製品有液奶(通常包括巴氏奶、純牛奶、調製乳)、酸奶、奶酪、奶粉、黃油等不同品類。全球乳製品消費以液奶和奶酪為主,歐美等國家以奶酪為主,我國則是以液奶和奶粉為主。
  • 從申報到驗放不超半小時 俄巴氏殺菌乳「搶鮮」通關
    黑龍江日報9月9日訊 中鼎聯合牧業股份有限公司以散裝運輸方式申報進口的4.9噸俄羅斯巴氏殺菌乳,近日在東寧口岸順利通關。東寧海關在第一時間完成單證審核、乳品查驗和取樣手續,並以最快速度為企業辦理通關。從企業申報到海關驗放,整個過程不超過半小時。
  • 牛奶大百科:都是純牛奶,UHT奶和巴氏奶有什麼不同?
    純牛奶根據加工工藝的不同,又分為殺菌乳(國內通常叫巴氏奶或巴殺奶)、滅菌乳(超高溫瞬時滅菌技術,俗稱UHT奶)和調製乳。在國外市場上,UTH奶和巴氏奶同時存在,不同國家由於自然條件和消費習慣的差異,各自有所偏重,比如在巴氏奶技術誕生的國家法國、西班牙等,都是以UHT奶為主。
  • 羊奶傳奇:啥叫巴氏殺菌乳?和普通奶有什麼不一樣?
    市面上的純奶主要有兩種:一、純奶,即常溫奶以犧牲營養為代價,採用135℃高溫瞬時滅菌處理,可以消滅所有的致病微生物,但同時也破壞了原料乳中原有的活性酶、乳球蛋白、鈣和維生素,保質期為半年以上,以便長時間保存和遠距離運輸。
  • 巴氏殺菌奶加工工藝
    1.巴氏殺菌奶--僅以生牛(羊)乳為原料,經巴氏殺菌等工序製得的液體產品;滅菌乳分為超高溫滅菌乳和保持滅菌乳,處理工藝不同,但都是以生牛(羊)奶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復原乳。GB25191-2010的定義可以發現,調製乳是以不低於80%的生牛(羊)奶或復原乳為主要原料。在理化指標上,調製乳的脂肪含量是,每100克不低於2.5克;巴氏殺菌和滅菌乳都是不低於3.1克。
  • 巴氏殺菌奶加工工藝_中國教育裝備採購網
    1.巴氏殺菌奶--僅以生牛(羊)乳為原料,經巴氏殺菌等工序製得的液體產品;滅菌乳分為超高溫滅菌乳和保持滅菌乳,處理工藝不同,但都是以生牛(羊)奶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復原乳。GB25191-2010的定義可以發現,調製乳是以不低於80%的生牛(羊)奶或復原乳為主要原料。在理化指標上,調製乳的脂肪含量是,每100克不低於2.5克;巴氏殺菌和滅菌乳都是不低於3.1克。
  • 巴氏乳、滅菌乳加工工藝不同營養無差異
    中國經濟網記者 裴小閣/攝  中國經濟網北京2月9日訊(記者 段丹峰)當前市場上的乳製品種類繁多,大部分消費者在選擇的時候都有點茫然,那麼乳製品到底包括哪些品類?牛奶加工方式的不同是否會導致牛奶營養成分的不同呢?常溫奶可保存數月之久是否有添加物存在?國外消費者是否已經完全不再喝常溫奶?
  • 科學網—巴氏殺菌奶,巴適!
    可喜的是,成立僅3年多的中墾華山牧經過無數次嘗試和探索,將巴氏奶殺菌溫度從85℃/15s降到75℃/15s,成為陝西市場上首家實現75℃/15s巴氏殺菌工藝的乳企。 走進中墾華山牧生產加工車間,「巴氏殺菌鎖住鮮活」的字眼格外醒目。正是因為採用先進的工藝,才讓原料奶中更多的生物活性物質得以保留。比如抑制腫瘤血管再生有作用的乳鐵蛋白,但怎麼留住它們是一門大學問。
  • 初乳和全乳巴氏殺菌的必要性
    犢牛飼餵初乳的重要性大家都認識到了,但對初乳和全乳巴殺的必要性可能還不太重視,尤其在我們布病和結核沒有淨化的情況下,巴氏殺菌的應用就更加必不可少。下面就巴氏殺菌的意義和作用分述如下。
  • 進口巴氏殺菌奶最近攤上大事了
    記者發現,相比國內巴氏殺菌奶5-10天的保質期,進口巴氏殺菌乳的保質期普遍在15天以上,且這些延長「壽命」的巴氏奶的價格通常要高出本土巴氏奶1倍以上。而一位業內人士表示,他曾到澳大利亞、紐西蘭和歐洲等地考察鮮奶市場,當地鮮奶的保質期一般在7天左右。
  • 中國首次以奶槽車進口來自俄羅斯牧場的散裝巴氏殺菌乳|4.9噸鮮奶...
    9月4日,一批4.9噸重,來自的俄羅斯牧場的巴氏殺菌乳在黑龍江東寧口岸順利通關,以奶槽車散裝運輸方式申報進口俄羅斯巴氏殺菌乳在全國尚屬首次。這批殺菌乳由中鼎聯合牧業股份有限公司以散裝運輸方式申報進口,哈爾濱海關隸屬東寧海關在第一時間完成單證審核、乳品查驗和取樣手續,並以最快速度為企業辦理通關,從企業申報到海關驗放,整個過程不超過半小時。
  • 巴氏奶市場潛力巨大,75度殺菌能否引領低溫趨勢
    巴氏奶雖然採用低溫滅菌方式,但各企業對殺菌溫度和時間卻有著不同的標準。為確保牛奶中留有更多的活性物質,不斷有乳企開始使用75℃的溫度進行殺菌,未來75℃可能成為低溫行業的趨勢。巴氏奶目前的行業集中度、市場佔有率並不高,隨著消費者對新鮮、品質牛奶的追求越來越高,低溫巴氏奶還有很大的市場發展潛力。
  • 安佳輕醇巴氏殺菌熱處理風味發酵乳 輕體驗
    這次我體驗到的是安佳的輕醇巴氏殺菌熱處理風味發酵乳,純正的紐西蘭進口奶源,依然給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本次我拿到的是2大盒的安佳輕醇巴氏殺菌熱處理風味發酵乳,每一個大盒子裡有4罐,來自京東自營店。我看了一下京東的售價,39.9元一大盒(4罐),也就是說1罐要價10塊錢,講真,這個價格有點偏貴。一共拆出來8罐,還帶有一次性充電寶噢!!!!
  • 你以為只有長富牛奶巴氏鮮奶可以用巴氏殺菌法 其實這個美食也可以
    有別於超高溫滅菌工藝,巴氏殺菌法只能在低於85°C的環境下進行操作,因此用巴氏殺菌法處理過的牛奶,能最大限度地保持生鮮牛乳的天然營養和良好口感;而且巴氏鮮奶還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它只能以新鮮牛乳為唯一原料,不能有任何添加,從而也更好地保證了牛奶的安全。
  • 經常說的巴氏殺菌,你知道到底是什麼嗎-潔翼流體
    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總能在牛奶的包裝上看到「巴氏殺菌」這幾個字出現,很多商家也將巴氏殺菌作為自己的宣傳點和賣點。那麼究竟什麼是巴氏殺菌呢?巴氏殺菌奶又是什麼?它和普通的高溫滅菌奶有什麼不一樣嗎?  1、什麼是巴氏殺菌  巴氏殺菌法,又稱低溫消毒法,由法國微生物學家路易斯·巴德斯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