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遭猞猁攻擊,公狐被咬死母狐獲救,母狐生崽後常帶野兔來家裡

2020-10-18 雪靈谷自然地理

赤狐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狐狸,纖長的身子,長長的臉頰,尖尖的嘴巴,一對耳朵直直地立著,不怎麼漂亮,但對聲音能進行準確定位;它的腿腳儘管有點短,但爪子卻很鋒利,而且奔跑的速度也出奇快。

被一身棕紅色的皮毛,尾巴又粗又長,不僅有防潮、保暖的功效,睡覺時還能當作枕頭用。

作為一種食肉動物,赤狐的體重才6千克上下,實在是太苗條了。這個級別的體型不要說與獅虎豹等大型食肉動物比,即便是與猞猁、獰貓、鬣狗相比,戰鬥力也要差很多。

因此,赤狐經常會遭到其他獵食者捕殺,但是其野外生存能力還是很強的。

赤狐生性多疑,也很聰明。每次活動前先要對四周仔仔細細觀察一番,沒發現異樣才敢出洞。

被人捉住時,還能暫時停止呼吸裝死,乘人不備突然逃走。捕食的時候,還能假裝痛苦的樣子,來引誘野兔的注意,待其靠近就一嘴咬住,野兔就這樣不明不白成了別人的美餐。

最有意思的是,赤狐喜歡把吃不完的食物小心埋藏起來,還要進行一番特別的偽裝,消除各種痕跡以後才肯離開。

更重要的,赤狐還會知恩圖報。對於幫助過它的人,它還總想著回報人家。

據《莫斯科新聞報》報導,符拉迪沃斯託克(海參崴)有個女孩在山上救助了一隻懷孕的赤狐,結果這隻赤狐生崽後,常常隔幾天就給她家送來野兔,放到家門口。

去年冬天,阿傑莉娜進山去,早上的陽光穿過樹梢,撒在她的身上暖和和的。在冰天雪地的密林深處,阿傑莉娜發現一對狐狸走在前面,它們也許準備捕獵去。

不多久,一隻猞猁跟了上來。慘了!赤狐被猞猁盯上了。一番激烈追逐後,猞猁堵住了狐狸的窩門口。

公狐狸為了救自己的「愛人」,猛地衝出了洞,它是想引走猞猁,結果還沒走100米遠,就被猞猁趕上,一口咬住公狐狸,公狐狸本領地掙扎著,無奈它哪裡是猞猁的對手,最後倒在地上,血流一地。

阿傑莉娜也害怕猞猁,她只好大聲喊叫,希望藉此嚇跑猞猁。猞猁儘管很兇猛,但還是怕人,聽到尖叫聲,還沒來得及吃一口狐狸肉,嚇得逃跑了。

母狐狸雖然得救了,但是公狐狸已經死了,它還沒來得及看一眼自己的孩子,就這樣離開了這個世界。

母狐站在公狐狸身邊轉圈子,時不時用嘴巴去吻公狐狸的鼻子,希望它還活著。

母狐狸滴溜著眼睛看了看阿傑莉娜,可能是害怕,身子不由自主地向後慢慢退著……阿傑莉娜走上前去,慢慢地抱起了它。

她怕這隻母狐狸也有生命危險,忙帶著它下山了。但是快要走出森林的時候,母狐在她懷裡叫個不停,阿傑莉娜知道,狐狸是不想跟她回家,也許森林才是它最後的歸宿,阿傑莉娜就把它放走了。

後來,阿傑莉娜每次路過狐狸窩附近時,總感覺到有雙眼睛躲在一旁看著自己。

兩個月後,這隻母狐狸了產下了一窩小狐狸,這些小狐狸整日跟著狐狸媽媽,母狐狸教會了它們如何捕食,如何生存。估計也告訴了它們,它們的命是狐狸爸爸用自己的命換來的;也許還告訴了它們,有個長得很漂亮的小姐姐救了它們。

春天來了,儘管到處還是被冰雪覆蓋著,但是已經充滿了春的氣息。母狐狸帶著小狐狸去捕獵,這次它們抓到了一個大野兔,小狐狸想吃,被媽媽搶了下來。

媽媽似乎在告訴它的寶寶,這隻野兔我們不能吃,是要送給小姐姐的。三隻小狐狸似懂非懂點了點頭。

母狐狸帶著寶寶,寶寶咬著兔子,來到了阿傑莉娜的家門口,嗚嗚嗚叫著,見沒人開門,把野兔放在門口,正準備離開,這時阿傑莉娜出現了。

看到狐狸一家竟然找到了自己家,阿傑莉娜驚呆了。沒有想到,自己無意中救了這隻母狐狸,它竟然還記得這份恩情。

連狐狸都懂得報恩,那人呢?

相關焦點

  • 野兔真可憐!常被黃鼬咬斷脖子,豹子叼它餵幼崽,猞猁靠它過日子
    野兔也是夠倒黴的,豹子叼它回家餵幼崽,猞猁靠它存活,還常被黃鼬咬斷脖子,就連烏鴉也不放過它……野兔心裡有一肚子苦水:我惹你全家了,你們大夥都合起夥來吃我。但是,豹子偏偏也抓野兔,這又是為什麼呢?其實,很多時候豹子抓野兔回去,有兩個目的,一是給它的幼崽當點心吃,二是用野兔來訓練幼崽的捕食技巧。野兔最怕的就是這樣,你說一口吃了也就死個痛快,你這樣讓自己的幼崽把自己叼來叼去,每次都咬幾口又放了,嚇都嚇死好幾回了,真不如死了痛苦。如此看來,豹子也算是夠壞的了。
  • 俄羅斯科學家用60年馴化的一批狐狸,如今怎麼樣了?
    ,比如當人靠近時表現出攻擊性會減分,躲在角落裡也會減分,只有那些冷靜地觀察人類的狐狸會加分,評分越高的狐狸意味著越有被馴化的潛力,也只有這些狐狸會進入實驗的下一個階段——繁殖後代。為了證明狐狸表現出的溫順行為源自遺傳,貝爾耶夫和助手還進行了一項胚胎交換實驗,簡單說就是交換兩隻懷孕母狐的幼崽,其中一隻母狐已具備馴化特性
  • 狼常捕殺猞猁?被低估的猞猁,它們以自己的方式積極地活著
    顯然不是,到目前為止,鮮有狼群捕殺猞猁的報導,而猞猁咬死狼的報導卻很多,以下是一些具體的事例:1997-2015年間,共有8隻小狼崽和2隻即將產仔的母狼被猞猁分別於納利博基森林、帕齊爾森林咬死;2016年4-5月,納利博基森林一隻一個月大的小狼崽被猞猁咬死,2017年又咬死一隻同樣年齡的狼崽;2016
  • 青島出現頭像狗的動物,長了一張網紅臉,毛茸茸尾巴後有一撮白毛
    遊客在嶗山遊玩時發現這種動物,長了一張網紅臉,渾身黑色毛髮,間雜著白毛,粗長的尾巴後有一撮白毛。它們有的腿受傷,有的耳朵受傷,也許是被放生到野外。後來經過動物學家辨認,這種動物原來是銀黑狐。銀黑狐是赤狐的一種基因突變種,起源於北美洲的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亞東部地區,經過100多年的人工飼養馴化,適合人工養殖。
  • 行程200公裡跋涉2個月,一隻2歲大的猞猁找到配偶,還生下3隻幼崽
    不久便與它生活在一起,還生下3隻可愛的寶寶。01一身黃底黑斑如豹紋,靠絡腮鬍撐門面生活在在伊比利亞半島的擬虎貓,1827年命名為Lynx pardinus,其中文學名叫西班牙猞猁,又名南歐猞猁,人們習慣叫它伊比利亞猞猁。擬虎貓是食肉目下貓科猞猁屬動物,為伊比利亞半島特有的物種,也是歐洲本土體型最大的貓科動物。
  • 狼見了都要叫大哥的「猞猁」,在森林裡究竟有多恐怖?
    狼見了都要叫大哥的「猞猁」,在森林裡究竟有多恐怖?一隻大貓要跳過5米寬的河流,只見它蜷縮身體,縱身一躍,輕盈的身體在空中划過一道優美的弧線,然後準確無誤地落到了對面的礁石上。而這隻大貓就是猞猁,擁有著驚人的彈跳力,據說連狼見了都要遜色幾分,那猞猁在森林裡究竟有多恐怖呢?猞猁一般情況下會捕食野兔,當然比它身形大好幾倍的野鹿。猞猁也能夠一招秒殺,甚至還敢正面對抗野狼!一頭野狼尾隨猞猁,想要將其捕殺掉,但是猞猁在洞察了野狼的心思後,下一秒先發制人,立馬對野狼發起攻擊。
  • 四川格聶雪山,雪豹偷吃山羊,猞猁帶仔曬太陽,白唇鹿下山找配偶
    雪豹來到山腰偷吃山羊,猞猁帶著幼崽曬太陽,白唇鹿開始下山去找「對象」…… 雪豹:來到山腰偷吃山羊冷龍溝裡,溪水潺潺,一隻雪豹行走在石堆裡,看起來體型十分壯碩,頭體長約1.3米,尾巴足足有1米長,體重目測也就100斤左右。這是一隻剛成年的雪豹,也許是剛剛從別處來格聶山上安家的。
  • 狐狸正在努力進化成狗,為了挺過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而這種反常而極端的主動進化,正是狐狸對第六次物種大滅絕的回應,也是求生欲的最強烈表達。至於那些進化速度跟不上世界變化的野生動物,要麼已經滅絕了,要么正在滅絕的路上。前蘇聯專家花幾十年馴化狐狸說起來,野生狐狸算是狗的近親,但它們並不親人,而且幾乎無法馴化。比如銀狐(赤狐的一種變種),一百多年來因其毛皮價值而被人類廣泛飼養。
  • 羌塘藏狐為救幼崽,想用鼠兔引開猞猁,猞猁卻把頭伸進洞去抓小狐
    這一天,一對藏狐好不容易逮著一隻高原鼠兔,趕緊帶回家,藏在洞裡。原來,這一對藏狐夫婦不僅要餵飽自己的肚子,還要養活洞裡的一窩幼崽,好不容易得來的食物,捨不得吃,就先存著。但不幸的是,藏狐這一家子被一隻猞猁盯上了!
  • 伊比利亞猞猁從100隻到700隻,種群數量增長的背後經歷了什麼?
    因為猞猁的食性,能夠限制狐狸和野兔等動物的種群發展,受到了少部分農場主青睞,但是更多的人則認為猞猁是一種「害獸」,歐洲人喜歡狩獵兔子,猞猁剛好捕食兔子,在人們看來,猞猁危害了人類的狩獵對象。雖然自20世紀70年代起,伊比利亞猞猁就受到了法律的保護,但是仍有不少人偷偷捕殺它們,獵皮取肉。
  • 狐狸妊娠期管理有哪些技術要點?
    ③ 產箱絮草:產箱絮草最好採取鐵網壓草的方法,即墊草軋成草段鋪在產箱底部約5-10釐米厚,在上面壓上一片鐵絲網片,讓母狐在鐵網片上產仔。直接往產箱絮草時,要把草先抖落成互相交錯的薄片狀,成片壓入箱中,箱底和四角的草要壓實,四邊的草彎壓在產箱內,便於母狐在中間空隙處整理做窩。④ 不要濫用激素處理狐繁殖過程是自身神經激素自主調節的,沒有必要人為幹擾。
  • 猞猁到底多兇殘?三年間,狼群繁衍因其陷入停滯
    它就是號稱最神秘的動物,歐亞猞猁。猞猁其實為一種貓科動物的統稱,分為四個種類,分別為伊比利亞猞猁,加難大猞猁,短尾貓,還有體型最大的歐亞猞猁。猞猁家族中體型最小的就是短尾貓,而體型最大的就是歐亞猞猁了。歐亞猞猁,它們成年之後可以長到30斤至50多斤左右,屬於中型貓科動物。
  • 立陶宛森林上演罕見一幕 狐狸捕食野兔遭反擊落荒而逃
    2017年11月29日,立陶宛,一位義大利商人在穿越當地Mirabilis森林時拍到了這一驚險的生死時刻,一隻狐狸正在追捕一群野兔,在一隻野兔被捉到後,發生了戲劇性的反轉,野兔用盡全身力量,竟然趕走了捕食者。
  • 猞猁
    此次在雜多拍攝的猞猁與上次在天駿拍的色澤上有很大的區別。天駿的猞猁背部顏色沙黃色,而雜多的猞猁顏色較深。尤其腿部黑色條紋更深。        猞猁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猞猁屬貓科,體型似貓而遠大於貓,耳尖生有黑色聳立簇毛,常棲居在寒冷的高山地帶,巢穴多築在巖縫石洞或樹洞內。
  • 狼見了都要繞道走,猞猁是狼的天敵嗎?大多數幼狼死亡與猞猁有關
    比較常見的天敵關係的例子諸如:噬菌體和細菌,貓和老鼠,亞洲大黃蜂和蜜蜂,雕鴞與野兔,前者都是後者的天敵。猞猁和狼的關係很顯然,猞猁和狼並不是天敵的關係,它們的關係確切的應該屬於類似於獅子和鬣狗之間世仇關係。狼是森林中最強悍的群居社會性食肉動物,它們等級分明,分工協作,捕食風格彪悍。而猞猁則是獨居食肉動物,它們是獨來獨往的刺客型食肉動物。
  • 瀕危的伊比利亞猞猁 Lynx
    伊比利亞猞猁(學名:Lynx pardinus),又稱林曳或西班牙猞猁、南歐猞猁,是南歐伊比利亞半島特有的、極危的一種貓科哺乳動物。過去本種常被列為歐亞猞猁的亞種,但現在被視為一個獨立品種。由於體型比北方的近親較小,伊比利亞猞猁通常獵食較小的動物,很少大於一隻野兔。兩者的生境也有不同:伊比利亞猞猁生活在開闊的灌木叢,而歐亞猞猁生活在森林中。
  • 動物世界-歐亞猞猁
    中文名:歐亞猞猁(拼音:ōu yà shē lì);英文名:Eurasian lynx;學名:Lynx lynx。界: 動物界 Animalia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綱: 哺乳綱 Mammalia目: 食肉目 Carnivora科: 貓科 Felidae屬: 猞猁屬 Lynx種: 歐亞猞猁 L. lynx ( Linnaeus, 1758 )外形特徵 Descri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