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但相對於其他行業來說,它又顯得很神秘。當日,和許多好奇的市民一起,記者在氣象專家的介紹下,也過了一把「氣象癮」。
◎氣象主題
「天氣預報每天都看,但一直不知道天氣預報是怎麼做出來的,今天趁著這個氣象開放日活動來長長見識。」上午9點半,家住解放路的市民崔女士就帶著兒子趕到市氣象局。
「今天的天氣如何?回答這個問題,看似容易,其實相當複雜。」臨沂市氣象臺臺長吳君給大家介紹了天氣預報製作的過程。
「現在全球各大氣象機構數值預報及雲圖、雷達圖等都是可以直接共享的。他們在預測天氣時,首先要收集每天各地氣象站的地面、高空觀測數據及氣象衛星、天氣雷達收集到的資料,天氣預報員根據這些資料通過分析研究,做出天氣判斷。」
吳君介紹說,氣象預報員還要進行天氣會商,才能得出天氣預報結論,「如果天氣狀況特殊,市氣象臺還會通過大屏幕參加全省的視頻會商。現在市氣象臺每天的會商時間是下午3點10分,經過會商後會形成比較集中的意見,這就是對外公布的天氣預報了。」吳君說,雖說市民每天看到的天氣預報只有短短的幾分鐘時間,但實際上,每次預報都要全球氣象工作者的集體協作,經過非常複雜的程序,才能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