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寧波:在7000多年前的遺址中,發現了船槳

2021-01-10 地平線薦賞

中國大陸海岸線中部的寧波,處於甬江、奉化江和餘姚江的交匯之處,正是三江交融託起了一座聞名海內的港口文化名城。

寧波位處於中國浙江省的東部,寧波的名字取自「海定則波寧」,俗稱「甬」。 公元前222年,大秦王朝的鐵蹄平定了江南。接著,秦始皇在這一帶設立了三個縣,分別為鄞(yín)縣、句章和鄮(mào)縣。其中,這個鄮字寓意「貿易之城」。

當年整個浙江省地域,還是地廣人稀的海江之地。境內僅設15個縣治。而寧波這一帶獨佔三縣,可見,始皇嬴政對這一地方的重視程度。

寧波在以後的2000多年的歲月中,依仗著自己面海靠山的有利地勢,開始了它與外面的世界,隔洋呼應的歷史。

在寧波古城舊巷中,隱藏著的一座清真寺,青瓦粉牆,帶著濃濃的波斯風格。在江南連綿不斷的雨簾後面的一座高麗使館,斜簷高護、極顯朝鮮神韻。

溼露露的波斯巷,曾幾何時被一個個頭裹纏布、身披長袍的波斯商客,擠得水洩不通。當時的波斯語、波斯古幣代替了寧波方言和中國古幣。

那時候中國的青瓷,就出產在這一帶的山嶺之中。那青翠欲滴的瓷器,吸引了成百上千的各地客商,遠涉重洋來到這裡。用車運、用船裝,硬是在波濤洶湧的海上,開闢出一條陶瓷之路。

在今天的日本、東南亞以及非洲、西亞的一些國家,都曾發現過當年的青瓷碎片。顯然,昔日長長的海上陶瓷之路,更像一條紐帶,一頭繫著昨天,一頭繫著今天。

順姚江而上,有一個濱河小村,名為「河姆渡」。這裡因發現了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遺址,而遠近馳名。在遺址中,除了發現陶器、稻穀以外,還發現了一把木頭做的船槳。顯然這是一把至今為止,發現年代最早的船槳。

中國歷史上的唐朝,是寧波古城已是一個海外雜國,古舶交至的繁榮貿易港口。朝廷在這裡設有市舶司,專職管理對外商務。當時向外出口的主要為瓷器和佛像,陶瓷之路就是以寧波為起點,後來隨著航海業的發展,這裡又成了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

當年由於宋室南渡,使中國的經濟中心也隨之南移,寧波便成為國內著名的造船業中心。公元1078年,這裡曾造出了重量超千噸的海船,當時為世界之最。

時至近代,鴉片戰爭烽火燃起,各國列強自然把寧波作中國重要的門戶。五口通商,使得各國勢力,都想在寧波這塊寶地佔一席之地。

在甬江邊上,有一座招寶山,山上的威遠城和古炮臺,記錄下當年列強們,隆隆炮艦駛過的歷史。今天就在這炮臺下,一個全新的大噸位的鎮海港建立起來。

幾千噸、幾萬噸的巨輪,從這裡走向大洋彼岸的各個港口。在甬江沿岸,從裡往外一字排開了寧波港、鎮海港和北侖港,三個港口一個比一個大、一個比一個氣派。

寧波港,緊鄰寧波市,今天成為中國沿海,港口船舶的重要基地,每天有許多大型客輪,由此駛向四面八方。

鎮海港,雄踞招寶山下,昔日重炮森嚴到現在萬商雲集,百舸爭流,不能不說是一個大飛躍。

北侖港,浩蕩於甬江出海口,僅僅幾年就躍居於東方第一大港之位。這裡有遠東最大的輪船泊位碼頭,最先進的礦砂裝卸設備,中國最長的礦砂運輸皮帶機等等。許許多多的之最,使得這座飛速建成的東方大港,為世人矚目。

寧波古城面臨大海,歷史上渡海遠航的人特別多,在海外謀生的寧波老鄉,由於能經營、善經營,形成了各個有名的寧波幫。

寧波是中國東南沿海的佛教中心,這裡的佛教寺院歷史悠久、規模宏大,在海內外,特別是在東南亞地區,頗有影響。

阿育王寺,初建於公元280年,寺院迎珍藏一枚釋迦牟尼的頂骨舍利,而被佛教界推崇至尊。舍利輕易不肯示人,只有經過嚴肅隆重的儀式後,才能有幸目睹。

天童寺,因創立了日本曹洞宗,而名冠東瀛。日本大量的信徒,年年紛至天童寺,朝拜自己的祖庭。

保國寺,又是寧波一大寺院,它獨特的木結構屋頂,稱得上是天下一絕。

在寧波城北的雪竇山中,已經重新修復的雪竇寺,也有它獨特的地位。中國歷史上的宋高宗皇帝和近代著名人物蔣介石,都與其有過一段特殊的來往。

蔣介石寧波奉化溪口人,在這個小鎮上度過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時代,小鎮上至今還保留著蔣氏故居「豐鎬房」。他一生幾度受挫,在家鄉的文昌閣裡凝神結像、反思生平。

寧波另有一處聞名於世的天一閣,始建於1561年,藏書30多萬卷。其中真版善本八萬多件,大多是宋明木刻本和手抄本。為研究我國古代歷史、人物、風俗、民情的珍貴歷史資料。

設計別致的書樓,淡雅恬靜的庭院,精美絕倫的石刻,包羅萬象的藏書,是天一閣在海內外遠近馳名。

寧波的早晨是寧靜的,老字號壽全齋又開始了一天的忙碌,壽全齋開業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依壁而立的藥櫃,仍然是老格式。抓藥、配藥嚴格按照幾百年規定的程序進行。在壽全齋的職工眼裡,創一個店名不容易,保一塊牌子更不容易。

狀元樓,金字招牌上百年,其味其色,代表著寧波家鄉菜的主流。寧波人在吃上很有講究,所謂不鮮不嘗、不糯不吃的說法,由來已久。這其中鮮:當然是指海鮮的鮮,而這糯:則是指用糯米做的湯圓。

寧波老城中有座城隍廟,一到正月,唱戲的鑼鼓就震天的響。戲臺搭在天井裡,鑼鼓一響,四鄉百姓就圍攏過來。一曲甬劇《田螺姑娘》讓老老少少的寧波人,無不拍掌稱快。

如今的城隍廟,已成為經濟文化的商業中心,在這裡吃、喝、穿、用一應俱全。外地人來逛這城隍廟,默默佩服寧波人的經商天賦,人們可以邊看戲,邊購物。人們花錢花得自在,賺錢賺得自然,好一個精明能幹的寧波人。

相關焦點

  • 它們點亮寧波史前文明!四明大地,河姆渡文化譜系遺址有哪些
    剛剛,距今8000多年的餘姚井頭山遺址亮相,歷史文化名城寧波的歷史由此再往前推了 塔山遺址對研究江南地區史前文化乃至中國歷史都具有重要意義。2013年被國務院核定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井頭山遺址考古驚喜連連,發現中國最古老工藝最先進航海船槳
    「我們這次發掘最重要的出土文物,是一把船槳,是目前來說最珍貴的東西。」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井頭山遺址考古隊領隊孫國平告訴記者。 今年5月,當考古隊員在發掘T5探方中第17、18層文化層時,意外地看到一小塊光滑的、黃褐色的木頭,「橫躺」在木頭堆裡。
  • 「名城」寧波:三江匯流之處,美景美食逛不夠!
    書藏古今,港通天下,早在7000年前,河姆渡文化在此發源,這裡也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地區之一。現在,讓我們一起走進甬城,感受她別樣的美吧!(視頻時長3分19秒)城市介紹寧波簡稱「甬」,位於我國東南沿海,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際港口城市。
  • 巾幗英雄電影《傲蕾一蘭》的拍攝地,滿清文化發祥,歷史名城依蘭
    西距哈爾濱251公裡處的依蘭縣,是一座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悠久,倭肯哈達洞穴的發現,證明早在6000年前就有人類活動。清代設三姓副都統衙門,又稱"三姓",是滿清發祥地,又是北宋徽、欽二帝"坐井觀天"的軟禁之地。
  • ...文化遺存……這場考古國際學術峰會如何助推成都世界文化名城建設
    成都是國務院公布的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作為具有2300多年建城史且城址始終未移的中國十大古都之一,文化遺存豐富。現場除了祝賀與期望,專家們認為,在古蜀文明的保護和傳承、成都建設世界文化名城以及學科建設等諸多方面,本次大會均具有積極意義。
  • 川大原系主任李永憲:考古學與成都世界歷史文化名城建設聯繫緊密
    今天(10月31日)上午,中國考古學前沿論壇暨四川大學考古學專業創建六十周年紀念大會在四川大學江安校區水上報告廳召開。現場,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揭牌,這也表明川大考古專業進一步地發展壯大,同時將對成都市建設世界文化名城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 實地考察井頭山遺址,專家驚喜不已
    中國工程院院士、海洋地質與地球物理學家、中國海底科學奠基人之一金翔龍在現場告訴甬派記者,「海洋文化以前在河姆渡發現,現在井頭山又提前了一千年,而且更接近海洋。井頭山遺址和東邊的田螺山遺址、南邊的河姆渡遺址,從地理位置上正好形成了一個港灣,是一個東西向的古老的峽灣。」
  • 這場高端考古盛會 助力成都建設世界文化名城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 李慧穎)10月31日報導「此次盛會本身以及考古文博學院成立,對成都建設世界文化名城起到積極推動作用。」四川大學考古系原系主任李永憲教授 圖據紅星新聞此次活動中,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吉林大學、山東大學、西北大學等單位的各位專家學者,匯集考古學、文物與博物館學、歷史學等多學科共同參與學術討論,為中國考古學的前沿發展提供智慧,是一場具有很高水準的國際性高端學術會議。
  • 這場考古國際學術峰會 助推成都世界文化名城建設
    10月31日,中國考古學前沿論壇暨四川大學考古學專業創建六十周年紀念大會在成都舉行,現場川大考古文博學院揭牌。此次大會是考古學界的高端學術峰會,現場除了祝賀與期望,專家們認為,在古蜀文明的保護和傳承、成都建設世界文化名城以及學科建設等諸多方面,本次大會均具有「積極意義」。
  • 淺析西藏歷史文化名城的空間要素與建築特
    1.2 城市功能分區 行政區和宗教區是西藏歷史文化名城中最為典型的歷史空間分區,行政區以宗山建築群為中心,宗教區以寺院為中心。這兩大分區同時存在、協同發展,共同決定了西藏歷史文化名城風格所獨具的空間布局形態。
  • 考古奧斯卡︱大海的饋贈:寧波大榭史前鹽業遺址考古記
    1999年,北京大學與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在四川成都平原周邊-自貢-重慶三峽-湖北宜昌展開了一次圍繞古代鹽業的考古學和文化人類學調查,拉開了鹽業考古的序幕。此後,鹽業考古工作從無到有,逐漸發展壯大。重慶忠縣中壩遺址的持續大規模發掘,山東壽光雙王城製鹽遺址的發掘等,都是具有標誌性意義的鹽業考古活動。前者將我國製鹽業的歷史上推至公元前2500年;後者將我國沿海地區的製鹽業歷史追溯至商周時期。
  • 神秘三星堆遺址文化
    自從上世紀我國發現三星堆古遺址,才挖了不到一半,就不敢再挖了,外界也不再流傳關於三星堆古遺址的考古消息了。考古學家是在掩飾什麼?還是刻意隱瞞什麼?還是在挖掘三星堆的過程中發生了詭異事件?據說發現外星人在7000年前曾入侵地球的證據。
  • 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 | 文化遺產--中國數字科技館
    到目前為止,遺產區域內共發現23處古人類、古動物、古文化遺物的化石地點,年代範圍從500萬年前到距今1萬多年前為止。周口店遺址是世界範圍內更新世古人類遺址中內涵最豐富、材料最齊全和最有科研價值的遺址之一,遺址的科學考察工作仍在進行中。標準III:周口店遺址是更新世亞洲大陸古人類的罕見物證,闡明了人類進化的進程。
  • 「中國土建金字塔」在上海?已挖掘40多年,7000年前的秘密被揭開
    1951年,位於上海青浦區重固的福泉山遺址被發現。1979年,福泉山遺址開始第一挖掘;此後,上海對於福泉山的考古發掘工作一直陸陸續續,沒有停止。福泉山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福泉山遺址的發掘成果,猶如一顆新星,照得東方的天空一片燦爛。
  • 寧波應家遺址考古成果發布 遺存時期從史前到明清
    新華社寧波12月3日電(記者顧小立)記者從寧波市文化遺產管理研究院獲悉,寧波市鎮海區應家遺址考古發掘成果近日發布。該遺址文化堆積深厚,遺蹟和遺物的種類、數量豐富,遺存時期從史前跨越到明清,為深化相關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 大遺址保護「成都模式」在全國領先:完整保護城市文脈
    其中最令考古工作者激動的是,隋唐時期摩訶池遺蹟和明代早期修建的蜀王府宮城河道遺蹟的發現作為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成都擁有為數眾多的古蹟遺址。成都是全國首個頒布《成都市大遺址保護管理辦法》的城市。2012年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成為第一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之一。
  • 文化財富和歷史名城,瓦拉納西
    印度,四大文明古國之一,雖然有著幾千年的人類歷史,但現在的印度給人的印象就剩下環境髒亂差,人口爆炸式的增長,犯罪率還高。但你終究不可否認的是他的歷史沉澱給他帶來的文化財富和歷史名城,瓦拉納西。這個城市可能不想印度其他現代大都市那樣有名,但他確實是印度歷史的見證者,在經濟急速發展的今天,這樣的歷史古城卻是很容易被人們所遺忘,然而不管怎樣,你遺忘與否,他就在那兒,風雨飄搖,巋然不動。
  • 英國專家:良渚古城遺址是全世界最偉大的史前文化遺址之一
    ——訪英國知名考古學家倫福儒  新華社記者張代蕾 金晶  中國良渚古城遺址「在我心中是中國乃至全世界最偉大的史前文化遺址之一」,英國知名考古學家科林·倫福儒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6日,在亞塞拜然巴庫舉行的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良渚古城遺址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81歲的倫福儒是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劍橋大學退休教授,是全球知名的考古學泰鬥。他說,位於中國浙江的良渚古城遺址是研究中國乃至人類早期文明的重要遺址,「非常值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 浙江寧波最奇怪的歷史建築,中不中、洋不洋,遊客:看起來怪怪的
    說到鼓樓,我想很多中國人都看不慣,中國的很多歷史文化城市都有鼓樓這一傳統歷史建築,最有名的是西安鼓樓、南京鼓樓等,但是,來過浙江寧波旅遊後,寧波的鼓樓和其他城市的鼓樓不同,給很多遊客帶來了新鮮的感覺。寧波鼓樓位於寧波古城的中心,是寧波最有名的地標建築之一,也是寧波最具代表性的旅遊景點之一,很多外地遊客來寧波旅遊,去寧波鼓樓,聽說,寧波鼓樓建於唐長慶元年,至今有一千多年的歷史,這是寧波正式設置州治、建立城市的歷史標誌,寧波鼓樓是只有寧波市才有的古城樓遺址,也是全國重要文化財產保護部門,可以說寧波鼓樓見證了千百年來的風霜雪雨、榮辱盛衰。
  • 浙江餘姚發現史前貝丘遺址,早於河姆渡文化1000年
    30日上午,浙江省餘姚市井頭山遺址考古發掘成果正式發布。井頭山遺址是浙江境內首次發現的一處史前貝丘遺址,也是中國沿海地區年代最早、埋藏最深的一處史前貝丘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