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解析肌動蛋白7a晶體結構

2020-11-30 科學網

利用上海光源生物大分子光束線站(BL17U)採集得到的數據解析的肌動蛋白7a與Sans蛋白複合物晶體結構

 

上海光源用戶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生命科學部講座教授張明傑及他的研究團隊在2011年2月11日《科學》(Science 2011, 331, 757)雜誌上發表了題為 「Structure of MyTH4-FERM Domains in Myosin VIIa Tail Bound to Cargo」的論文,該論文研究了肌動蛋白7a的突變如何導致先天性失聰失明。

 

根據醫學統計數字,聽力障礙在新生嬰兒中相當普遍──每1,000個新生嬰兒中就有幾個病例。在失聰或弱聽的兒童中,有3%至6%是Usher綜合症患者。Usher綜合症是一種基因失調的病症,它會導致病人在生命不同階段蒙受不同程度的聽力或視力喪失。

 

肌動蛋白7a是一類在細胞體內負責運輸的分子,它的功能對於人類聽力毛細胞和眼睛的發育尤為重要。肌動蛋白7a的基因變異可以導致嚴重的失聰和失明,這就是常見於新生嬰兒和兒童的Usher綜合症。在所有Usher1綜合症患者中,約一半是由肌動蛋白7a變異所引起的。

 

經過大批量遺傳學調查,已發現160餘種肌動蛋白7a基因變異會導致失聰。同時,一些能夠與肌動蛋白7a相互結合的蛋白的基因突變也會造成Usher綜合症。儘管有了這些信息,但是肌動蛋白7a以及其運輸物體的變異為何會造成失聰失明,至今還是一個謎團。

 

張明傑教授及他的研究團隊,利用在上海光源生物大分子晶體學線站BL17U採集的晶體X光衍射數據,成功解析了肌動蛋白7a與Sans(另外一種可導致Usher綜合症的蛋白質,其功能主要是充當橋連蛋白,將肌動蛋白7a的運輸物體與其連結在一起)蛋白質複合物2.8埃分辨晶體結構。結合核磁共振技術得到的結果,解釋了肌動蛋白7a在不同細胞中是如何進行運輸,也解釋了其在內耳細胞中是如何維持耳毛細胞結構的。

 

非常重要的是,肌動蛋白7a與Sans的分子結構,直觀清晰地解釋了在肌動蛋白7a的「裝貨區域」發現的大量致病突變是如何影響到其正常的運載功能。同時,由於蛋白質結構的相似性,這項發現同樣可以用於解釋在肌動蛋白15a上發現的許多致病突變而造成非綜合症型耳聾性遺傳病。(來源: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

 

更多閱讀

 

《科學》發表論文摘要(英文)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Science :肌動蛋白7a與Sans蛋白質複合物2.8埃分辨晶體結構
    上海光源用戶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生命科學部講座教授張明傑及他的研究團隊2月11日在Science雜誌上發表了題為 Structure of MyTH4-FERM Domains in Myosin VIIa Tail Bound to Cargo的論文,該論文研究了肌動蛋白7a的突變如何導致先天性失聰失明。
  • Science:科學家成功解析關鍵肌肉組分的原子晶體結構
    2014年7月28日 訊 /生物谷BIOON/ --肌動蛋白是機體中最豐富的蛋白質,也是我們機體運動的基礎,而且含有肌動蛋白的細胞和組織都具有運動的能力,比如肌肉收縮、心臟跳動、神經細胞交流等等,而當腫瘤細胞從腫瘤組織中逃逸後這種運動就變得相當危險了
  • 研究解析UHRF1蛋白晶體結構
    近日來自復旦大學、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清華大學、新興企業星座製藥(Constellation Pharmaceuticals)公司、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新研究中解析了一個甲基化關鍵蛋白UHRF1的晶體結構及功能機制。這一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著名國際期刊《細胞》(Cell)雜誌旗下的子刊《分子細胞》(Molecular cell)雜誌上。
  • 研究解析酵母Shu蛋白晶體結構
    酵母的Shu蛋白複合物,是由Shu1、Shu2、Psy3和Csm2幾種蛋白組成,它通過偶聯複製後修復與同源重組,維持了基因組的穩定性。
  • 解析肉鹼膜轉運蛋白晶體結構
    膜轉運蛋白CaiT與底物複合物的結構示意圖(1-12表示12段跨膜螺旋)。
  • 研究解析硝酸鹽轉運蛋白晶體結構
    來自清華大學生科院、生物膜與膜生物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報導了硝酸鹽/亞硝酸鹽轉運蛋白NarU的晶體結構(解析度為3.1Å),並分析了其結構和生化特徵
  • The Scientist:膜蛋白晶體結構最新研究進展
    然而迄今為止,在已知的蛋白結構總量當中,膜蛋白只佔據一小部分。基於結構的設計是開發藥物的一種強有力的武器,且藥物要能有效治療,作用位點就必須精準,且副作用最小化。X射線晶體學,仍然是解決不同大小的蛋白的原子結構的唯一通用方法。然而,由於非常難於製備高純度的膜蛋白和得到它們的晶體,該方法也無從施展。
  • 上海光源用戶在《自然》發表兩項蛋白晶體結構研究成果
    它與人的GLUT1-4蛋白有著高達50%的序列相似性,進化上高度保守。利用上海光源生物大分子晶體學線站,顏寧研究組獲得了XylE與其兩個抑制劑的複合體結構,加上使用日本SPring-8光源獲得的XylE與底物D-木糖的複合物結構,共得到了三個複合物結構。XylE蛋白的三維晶體結構呈現出典型的MFS家族摺疊方式——由12個跨膜螺旋組成N端和C端兩個以假兩次軸對稱的結構域。
  • 研究揭示SETD3蛋白作為β-actin組氨酸甲基化酶的結構與功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許超課題組與波蘭華沙大學Jakub Drozak實驗室合作,解析了SETD3與β-actin多肽的高分辨複合物晶體結構,並結合酶活實驗揭示了肌動蛋白(Actin)第73位組氨酸(His73)的N3位甲基化的作用機制,相關成果於2月20日以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SETD3-mediated
  • 科學家發現一種可以預防原發性難產的肌動蛋白組氨酸甲基轉移酶
    .肌動蛋白是一類形成微絲的球狀多功能蛋白質 。它基本上存在於所有真核細胞中 (唯一已知的例外是線蟲精子),其中它可以以超過100μM的濃度存在;其質量約為42kDa,直徑為4至7nm。人們發現哺乳動物肌動蛋白組氨酸73甲基化(actin-H73me)的存在已有五十餘年。除了哺乳動物,actin-H73me也存在於另外幾種模式動植物中。
  • 中國科大等揭示SETD3蛋白作為β-actin組氨酸甲基化酶的結構與功能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許超課題組與波蘭華沙大學Jakub Drozak實驗室合作,解析了SETD3與β-actin多肽的高分辨複合物晶體結構,並結合酶活實驗揭示了肌動蛋白(Actin)第73位組氨酸(His73)的N3位甲基化的作用機制,相關成果於2月20日以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SETD3-mediated histidine
  • Science:身體內部的「叛變」—被利用的肌動蛋白
    他還說,「這一研究也表明,其他毒素看起來在作用於一些高表達的蛋白結構,可能我們實際上根本不知道它們是如何工作的。」在這種情況下,戰士的蛋白的肌動蛋白,這是大量產生由幾乎所有的人細胞,並在體內的響應於傳染病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是,肌動蛋白是一種分子馬達,使免疫細胞追逐吃入侵的細菌。存在於大量集中,很容易為入侵者找到。
  • ...團隊解析新冠病毒受體結合區RBD與受體蛋白ACE2複合物的晶體結構
    清華大學團隊解析新冠病毒受體結合區RBD與受體蛋白ACE2複合物的晶體結構 2020年2月18日,清華大學生命學院王新泉課題組和醫學院張林琦課題組緊密合作,利用X射線衍射技術,解析了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表面刺突糖蛋白受體結合區(receptor-binding domain, RBD)與人受體ACE2蛋白複合物的晶體結構
  • 肌動蛋白纖維間聯繫及形成的分子機制
    肌動蛋白纖維的多聚化驅動細胞向前「突出」,而這些纖維的空間組織情況則決定「突出」結構的性狀。比如,尖刺狀的絲狀偽足(filopodia)中包含長束狀的肌動蛋白纖維,而片狀的板狀偽足(lamellipodia)中包含分支狀的肌動蛋白纖維。在生化試驗中Arp2/3和Formin(形成素)分別能促進形成分支狀和單束的肌動蛋白纖維。
  • 生物物理所解析出植物光保護蛋白PsbS的晶體結構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常文瑞院士課題組於四年前開展了PsbS的晶體結構研究。經過大量的摸索,他們建立了一個從菠菜葉片中大量純化PsbS的方案,並在純化和結晶的過程中一直維持酸性pH值條件,最終解析了PsbS活性狀態的2.35埃解析度的晶體結構。
  • Nature:肌動蛋白從G到F的構形變化
    肌動蛋白存在於幾乎所有真核細胞中,其形式有兩種:細絲狀F-肌動蛋白,它們驅動包括細胞運動和肌肉收縮在內的很多細胞過程;以及它們由之而產生的單體,即球形或G-肌動蛋白。在G-肌動蛋白向F-肌動蛋白轉變的過程中所發生的結構變化仍然不清楚,因為以前關於聚合物的模型一直在很大程度上以G-肌動蛋白的結構為依據。現在,F-肌動蛋白的結構已以高分辨被確定。
  • 研究解析一重要蛋白酶晶體結構
    :Yca1 metacaspase的晶體結構(解析度為1.7 angstrom),並由此分析了這種酶的作用特點。 目前的研究顯示Yca1在這些凋亡進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過其結構和功能依然是一個未解之謎。為了解開這個謎題,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揭示了Yca1 metacaspase的晶體結構(解析度為1.7 angstrom),並從中證實了其與caspase相似的摺疊。
  • 低溫電鏡解析蛋白結構十大進展
    結構生物學領域有一條不成文的觀點:結構決定功能。只有知道生物分子的原子排布,科學家們才能了解這個蛋白的功能。幾十年來,分析蛋白結構有一個無冕之王——X射線晶體衍射。在X射線晶體衍射中,科學家們讓蛋白結晶,然後利用X射線照射,隨後根據X射線的衍射來重建蛋白的結構。
  • 斑馬魚肌動蛋白纖維造型和肌肉發育
    最近,水生所淡水生態與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由桂建芳研究員主持的魚類發育遺傳學學科組的一項研究發現,一個肌管素相關的(myotubularin-related)磷酸酶Mtmr8與磷脂醯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合作調節斑馬魚的肌動蛋白纖維造型和肌肉發育。
  • Nature、Science和Cell三大期刊低溫電鏡解析蛋白結構重大研究
    結構生物學領域有一條不成文的觀點:結構決定功能。只有知道生物分子的原子排布,科學家們才能了解這個蛋白的功能。幾十年來,分析蛋白結構有一個無冕之王——X射線晶體衍射。在X射線晶體衍射中,科學家們讓蛋白結晶,然後利用X射線照射,隨後根據X射線的衍射來重建蛋白的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