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動蛋白纖維間聯繫及形成的分子機制

2020-11-28 科學網

 

細胞運動是一個周期性的過程,其中包括運動方向前端細胞部分的「突出」和後端細胞部分的「收縮」。肌動蛋白纖維的多聚化驅動細胞向前「突出」,而這些纖維的空間組織情況則決定「突出」結構的性狀。比如,尖刺狀的絲狀偽足(filopodia)中包含長束狀的肌動蛋白纖維,而片狀的板狀偽足(lamellipodia)中包含分支狀的肌動蛋白纖維。在生化試驗中Arp2/3和Formin(形成素)分別能促進形成分支狀和單束的肌動蛋白纖維。

 

最近,歐美研究人員以mDia2(哺乳動物的一個形成素)為研究對象,通過RNA幹擾降低mDia2的表達,發現可以同時抑制絲狀偽足和板狀偽足的形成;而通過持續表達△GBD-mDia2蛋白,可以導致長束狀的肌動蛋白纖維在板狀偽足中形成並維持板狀偽足的性狀。同樣,過多的△GBD-mDia2也可以促進絲狀偽足的形成。光學顯微鏡和電鏡觀察發現,△GBD-mDia2首先被募集到板狀偽足中並在此誘導產生長的、非分支性的肌動蛋白束,通過逐漸聚集這些存在在於板狀偽足中的蛋白纖維並成為束狀,最終使細胞的「突出」部分成為絲狀偽足。

 

此研究揭示了不同結構的肌動蛋白纖維之間的密切聯繫和它們形成過程中的分子機制,以及Formin在此機制中的關鍵作用。這也將為解釋細胞運動提供了很好的參考。

 

相關論文發表在《公共科學圖書館:生物學》(PLoS Biology)上。(杜亮/編譯)

 

(《公共科學圖書館:生物學》(PLoS Biology),doi:10.1371/journal.pbio.0050317,Changsong Yang,Tatyana Svitkina)

 

相關焦點

  • PNAS:揭示類肌動蛋白MreB控制細菌形狀的機制
    更加吸引人的是,細菌的一種「左手」手性分子框架("left handed" molecular framework)產生一種「右手」手性分子結構。細胞骨架(cytoskeleton)是真核細胞中由蛋白質聚合而成的三維的纖維狀網架體系。細胞骨架包括微絲(也稱作肌動蛋白微絲)、微管和中間纖維。細胞骨架在細胞分裂、細胞生長、細胞物質運輸、細胞壁合成等等許多生命活動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斑馬魚肌動蛋白纖維造型和肌肉發育
    以前的研究表明,在人類中,至少有四個肌管素(myotubularin)家族基因的突變會造成神經性肌肉紊亂,但是它們的信號通路和調節機制一直不清楚。
  • Nature:EspFu激發宿主肌動蛋白機器的機制
    細菌效應子蛋白EspFu能誘導肌動蛋白基座的形成,後者是細菌粘附所需要的。本期Nature上兩篇相關的論文闡述了EspFu激發宿主肌動蛋白機器的機制。Sallee等人所做的一項生化分析表明,EspFu能激發宿主的WASP (Wiscott–Aldrich syndrome protein)肌動蛋白成核因子家族,這些成核因子正常情況下是由GTP酶Cdc42激發的。
  • Science:身體內部的「叛變」—被利用的肌動蛋白
    他還說,「這一研究也表明,其他毒素看起來在作用於一些高表達的蛋白結構,可能我們實際上根本不知道它們是如何工作的。」在這種情況下,戰士的蛋白的肌動蛋白,這是大量產生由幾乎所有的人細胞,並在體內的響應於傳染病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是,肌動蛋白是一種分子馬達,使免疫細胞追逐吃入侵的細菌。存在於大量集中,很容易為入侵者找到。
  • Nature Communications | 擬南芥鈣依賴蛋白激酶調控肌動蛋白細胞骨架組織和免疫!
    Chemistry | 深度解讀植物免疫系統的分子基礎!模式觸發免疫和效應蛋白觸發免疫的分子成分和連接節點尚未完全了解(New Phytologist | 破壞的肌動蛋白:植物病原菌攻擊感應的新參與者?)。
  • Science:揭示CLIP-170微管加快肌動蛋白絲延長機制
    2016年5月22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布蘭迪斯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證實在細胞中發現的CLIP-170微管(即結合著CLIP-170蛋白的微管)緊密地結合到蛋白formin上,從而加快肌動蛋白絲延長。該小組將一種螢光蛋白加入到這種微管中以便更好地理解蛋白CLIP-170在肌動蛋白絲組裝中的作用。
  • Nature:肌動蛋白從G到F的構形變化
    肌動蛋白存在於幾乎所有真核細胞中,其形式有兩種:細絲狀F-肌動蛋白,它們驅動包括細胞運動和肌肉收縮在內的很多細胞過程;以及它們由之而產生的單體,即球形或G-肌動蛋白。在G-肌動蛋白向F-肌動蛋白轉變的過程中所發生的結構變化仍然不清楚,因為以前關於聚合物的模型一直在很大程度上以G-肌動蛋白的結構為依據。現在,F-肌動蛋白的結構已以高分辨被確定。
  • 研究解析肌動蛋白7a晶體結構
    肌動蛋白7a是一類在細胞體內負責運輸的分子,它的功能對於人類聽力毛細胞和眼睛的發育尤為重要。肌動蛋白7a的基因變異可以導致嚴重的失聰和失明,這就是常見於新生嬰兒和兒童的Usher綜合症。在所有Usher1綜合症患者中,約一半是由肌動蛋白7a變異所引起的。 經過大批量遺傳學調查,已發現160餘種肌動蛋白7a基因變異會導致失聰。
  • 《Science Advances》:單向旋轉分子馬達與吸附蛋白的動態交互作用決定間充質幹細胞的命運
    利用分子運動來介導吸附的蛋白質層,可以最終指導人類骨髓來源的間充質幹細胞(human bone marrow-derivedmesenchymal stem cells, hBM-MSCs)的命運。當光碟機動的分子馬達嫁接到吸附蛋白預處理的hBM-MSCs上後,旋轉運動可調控其向成骨細胞分化,而沒有旋轉時細胞則不表現出這樣的分化潛能。
  • New Phytologist | 破壞的肌動蛋白:一個新的感知病原菌侵染的「參與者」?
    的觀點文章,提出了肌動蛋白在植物與微生物互作中新的作用! 肌動蛋白細胞骨架廣泛參與植物的免疫反應。大多數研究表明肌動蛋白細胞骨架的化學破壞增加了植物對病原菌侵染的敏感性。同樣,一些病原菌已將其用作毒力策略,並產生影響細胞骨架完整性的效應蛋白。這樣的效應蛋白要麼自身表現出肌動蛋白解聚活性,要麼阻止肌動蛋白聚合。這樣植物是否有可能識別肌動蛋白的狀態並發起反擊?最近,我們表明肌動蛋白絲的化學解聚可以通過水楊酸(SA)信號的特異性激活來觸發對病原菌侵染的抗性。這伴隨著幾種與防禦相關但與SA無關的作用(例如胼胝質的沉積,基因表達),依賴於囊泡運輸和磷脂代謝。
  • 成纖維細胞調節腫瘤形成的分子機制!
    2020年5月27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Reviews Cancer上題為「Fibroblasts orchestrate tumour initiation」的研究報告中,研究人員分析了成纖維細胞調節機體腫瘤發生的分子機制。
  • 科學家發現核內肌動蛋白調控轉錄機制—新聞—科學網
    這個機理可能是基因調控快速響應環境刺激的分子基礎。 應激性是生命的基本特徵,響應外界刺激的基因表達調控在細胞水平決定了細胞增殖、分化、遷移和死亡,在器官和生物體水平決定了發育、免疫應答和神經可塑性,其調控異常可能會導致腫瘤。細胞及時響應外界刺激的一個策略是形成轉錄工廠,即將應答刺激的多個基因和多個RNA聚合酶拉到一起進行高效、協同的轉錄表達,但是這一過程如何發生和調控尚不清楚。
  • HSP70降解澱粉樣蛋白的分子機制
    HSP70降解澱粉樣蛋白的分子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14 23:34:31 海德堡大學(ZMBH)和德國癌症研究中心(DKFZ)Bernd Bukau及其團隊揭示了人
  • Cell;背靠背 | 相分離促進緊密連接形成的機制
    細胞連接在加強細胞間的機械聯繫,維持組織結構的完整性和協調不同細胞功能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細胞連接可分為緊密連接(tight junction)、錨定連接和通訊連接三種類型。其中緊密連接廣泛存在於上皮或內皮細胞間連接的最頂端,由閉合蛋白(occludin)、密封蛋白(claudin)、連接粘附分子(JAM)、ZO蛋白等蛋白組成,其中ZO蛋白屬於細胞內的接頭蛋白將肌動蛋白纖維以及閉合蛋白(occludin)、密封蛋白(claudin)、連接粘附分子胞內區連接起來。上皮細胞通過緊密連接形成整體,防止物質的自由擴散,維持自身的極性。
  • Science :肌動蛋白7a與Sans蛋白質複合物2.8埃分辨晶體結構
    肌動蛋白7a是一類在細胞體內負責運輸的分子,它的功能對於人類聽力毛細胞和眼睛的發育尤為重要。肌動蛋白7a的基因變異可以導致嚴重的失聰和失明,這就是常見於新生嬰兒和兒童的Usher綜合症。在所有Usher1綜合症患者中,約一半是由肌動蛋白7a變異所引起的。經過大批量遺傳學調查,已發現160餘種肌動蛋白7a基因變異會導致失聰。
  • 肌動蛋白ATP酶家族的聚合調節酵母己糖激酶活性
    肌動蛋白ATP酶家族的聚合調節酵母己糖激酶活性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1 14:33:22 美國哈佛大學Ethan C. Garner、Andrew W.
  • 冷藏過程中蝦夷扇貝橫紋肌微觀結構變化與肌原纖維蛋白穩定性
    目前,扇貝橫紋肌收縮機制的相關研究較多,但是關於肌肉收縮引發的肌肉微觀結構和蛋白理化性質的變化缺少深入研究。通過透射電子顯微鏡觀察橫紋肌的組織結構變化,測定ATP含量、肌原纖維蛋白的Ca2+-ATPase及Mg2+-ATPase活力,分析蛋白鹽溶解性的變化規律,並針對ATP含量對蛋白鹽溶解性的影響進行了深入探討。通過以上研究以期明確橫紋肌冷藏過程中肌原纖維蛋白理化性質的變化規律,為最終解決貯藏過程中的「硬化」問題提供理論依據。
  • Science Advances:揭示核內肌動蛋白調控轉錄機制
    這一機理可能是基因調控快速響應環境刺激的分子基礎。核內肌動蛋白(nuclear actin)通過多種途徑調控基因表達:1.nuclear actin存在於染色質重構複合物中;2.nuclear actin與三種RNA聚合酶都有相互作用,影響RNA聚合酶的轉錄活性;3.nuclear actin調控轉錄輔助因子MAL的活性;4.nuclear actin通過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s
  • Cell:肌動蛋白環擴張對健康的胚胎至關重要
    2018年3月25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的Nicolas Plachta博士和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的Maté Biro博士及其同事們通過採用先進的顯微鏡技術和活的小鼠胚胎,觀察到肌動蛋白環(actin ring)在胚胎表面上形成,其中肌動蛋白是細胞骨架的一種主要組分。
  • 一項研究表明肌動蛋白1過表達可導致高血壓
    首頁 » 高血壓 » 一項研究表明肌動蛋白1過表達可導致高血壓 一項研究表明肌動蛋白1過表達可導致高血壓 來源:搜狐健康 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