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研究表明肌動蛋白1過表達可導致高血壓

2021-01-08 生物谷
首頁

»

高血壓

» 一項研究表明肌動蛋白1過表達可導致高血壓

一項研究表明肌動蛋白1過表達可導致高血壓

來源:搜狐健康 2008-02-12 11:06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Hassanain等報告,他們進行的一項轉基因動物實驗表明,肌動蛋白1過表達可造成小鼠出現血管壁肥厚和高血壓。[J  Biol  Chem  2007,282(52):  37632]

        研究者使轉基因FVB/N小鼠血管壁過量表達人肌動蛋白1的cDNA或其突變體(88R/L),然後觀察血管壁和血壓變化。

        結果較對照組小鼠,轉基因小鼠的肌動蛋白1和88R/L蛋白水平增加,且主動脈血管壁出現明顯的肥厚徵兆。與對照小鼠相比,肌動蛋白1小鼠從出生後6個月開始收縮壓和平均動脈壓顯著增高。

本網站所有註明「來源:生物谷」或「來源:bioon」的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於生物谷網站所有。非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取得書面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生物谷」。其它來源的文章系轉載文章,本網所有轉載文章系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轉載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

我們聯繫

,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溫馨提示:87%用戶都在

生物谷APP

上閱讀,掃描立刻下載! 天天精彩!

相關焦點

  • Science:身體內部的「叛變」—被利用的肌動蛋白
    不過也有一些例外情況:一些毒素也作用於高表達的蛋白質分子。一項新的研究表明,一個與霍亂和其他疾病相關的毒素,不僅在高表達的蛋白質目標分子上發揮毒性,也能廢止一些稀缺分子的作用,但是用一種「欺騙性」的方式。這毒素將身體內的常見蛋白轉化為對其他基本和稀缺蛋白的「毒藥」,使免疫細胞失去作用。
  • 斑馬魚肌動蛋白纖維造型和肌肉發育
    以前的研究表明,在人類中,至少有四個肌管素(myotubularin)家族基因的突變會造成神經性肌肉紊亂,但是它們的信號通路和調節機制一直不清楚。
  • 研究解析肌動蛋白7a晶體結構
    7a與Sans蛋白複合物晶體結構 上海光源用戶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生命科學部講座教授張明傑及他的研究團隊在2011年2月11日《科學》(Science 2011, 331, 757)雜誌上發表了題為 「Structure of MyTH4-FERM Domains in Myosin VIIa Tail Bound to Cargo」的論文,該論文研究了肌動蛋白
  • Nature:EspFu激發宿主肌動蛋白機器的機制
    細菌效應子蛋白EspFu能誘導肌動蛋白基座的形成,後者是細菌粘附所需要的。本期Nature上兩篇相關的論文闡述了EspFu激發宿主肌動蛋白機器的機制。Sallee等人所做的一項生化分析表明,EspFu能激發宿主的WASP (Wiscott–Aldrich syndrome protein)肌動蛋白成核因子家族,這些成核因子正常情況下是由GTP酶Cdc42激發的。
  • 肌動蛋白纖維間聯繫及形成的分子機制
    肌動蛋白纖維的多聚化驅動細胞向前「突出」,而這些纖維的空間組織情況則決定「突出」結構的性狀。比如,尖刺狀的絲狀偽足(filopodia)中包含長束狀的肌動蛋白纖維,而片狀的板狀偽足(lamellipodia)中包含分支狀的肌動蛋白纖維。在生化試驗中Arp2/3和Formin(形成素)分別能促進形成分支狀和單束的肌動蛋白纖維。
  • New Phytologist | 破壞的肌動蛋白:一個新的感知病原菌侵染的「參與者」?
    的觀點文章,提出了肌動蛋白在植物與微生物互作中新的作用! 肌動蛋白細胞骨架廣泛參與植物的免疫反應。大多數研究表明肌動蛋白細胞骨架的化學破壞增加了植物對病原菌侵染的敏感性。同樣,一些病原菌已將其用作毒力策略,並產生影響細胞骨架完整性的效應蛋白。這樣的效應蛋白要麼自身表現出肌動蛋白解聚活性,要麼阻止肌動蛋白聚合。這樣植物是否有可能識別肌動蛋白的狀態並發起反擊?最近,我們表明肌動蛋白絲的化學解聚可以通過水楊酸(SA)信號的特異性激活來觸發對病原菌侵染的抗性。這伴隨著幾種與防禦相關但與SA無關的作用(例如胼胝質的沉積,基因表達),依賴於囊泡運輸和磷脂代謝。
  • PNAS:揭示類肌動蛋白MreB控制細菌形狀的機制
    當與低於45.8 °C的液態水接觸時,它作為晶種(seed crystal)發揮作用,導致整個水體像Ice-9那樣快速結晶。在馮內古特的這篇小說裡,只需用Ice-9接觸一下就可使地球上的海洋發生凝固從而造成一場全球性的災難。基於此,Ice-9很吸引人。根據來自哈佛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人員最近發表的一篇論文,細菌細胞壁中的一個組分MreB也有類似於Ice-9的作用機制。
  • Science:揭示CLIP-170微管加快肌動蛋白絲延長機制
    2016年5月22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布蘭迪斯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證實在細胞中發現的CLIP-170微管(即結合著CLIP-170蛋白的微管)緊密地結合到蛋白formin上,從而加快肌動蛋白絲延長。該小組將一種螢光蛋白加入到這種微管中以便更好地理解蛋白CLIP-170在肌動蛋白絲組裝中的作用。
  • Science :肌動蛋白7a與Sans蛋白質複合物2.8埃分辨晶體結構
    上海光源用戶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生命科學部講座教授張明傑及他的研究團隊2月11日在Science雜誌上發表了題為 Structure of MyTH4-FERM Domains in Myosin VIIa Tail Bound to Cargo的論文,該論文研究了肌動蛋白7a的突變如何導致先天性失聰失明。
  • Nature:肌動蛋白從G到F的構形變化
    肌動蛋白存在於幾乎所有真核細胞中,其形式有兩種:細絲狀F-肌動蛋白,它們驅動包括細胞運動和肌肉收縮在內的很多細胞過程;以及它們由之而產生的單體,即球形或G-肌動蛋白。在G-肌動蛋白向F-肌動蛋白轉變的過程中所發生的結構變化仍然不清楚,因為以前關於聚合物的模型一直在很大程度上以G-肌動蛋白的結構為依據。現在,F-肌動蛋白的結構已以高分辨被確定。
  • Nature Communications | 擬南芥鈣依賴蛋白激酶調控肌動蛋白細胞骨架組織和免疫!
    模式觸發免疫和效應蛋白觸發免疫的分子成分和連接節點尚未完全了解(New Phytologist | 破壞的肌動蛋白:植物病原菌攻擊感應的新參與者?)。圖1:CPK3磷酸化擬南芥肌動蛋白解聚因子ADF4圖2:Ser-105和Ser-106對於ADF4與肌動蛋白的相互作用至關重要
  • 科學家發現一種可以預防原發性難產的肌動蛋白組氨酸甲基轉移酶
    .肌動蛋白是一類形成微絲的球狀多功能蛋白質 。它基本上存在於所有真核細胞中 (唯一已知的例外是線蟲精子),其中它可以以超過100μM的濃度存在;其質量約為42kDa,直徑為4至7nm。人們發現哺乳動物肌動蛋白組氨酸73甲基化(actin-H73me)的存在已有五十餘年。除了哺乳動物,actin-H73me也存在於另外幾種模式動植物中。
  • 肌動蛋白ATP酶家族的聚合調節酵母己糖激酶活性
    肌動蛋白ATP酶家族的聚合調節酵母己糖激酶活性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1 14:33:22 美國哈佛大學Ethan C. Garner、Andrew W.
  • 研究表明:高血壓合併COVID-19患者不應停止ACEI/ARB治療
    2020年歐洲心臟病學會(ESC)上發布的BRACE CORONA研究結果表明,對於有ACEI/ARB適應證的COVID-19患者一般應繼續用藥1。 研究設計 納入符合以下標準的觀察性研究: (1)病例對照研究或招募高血壓患者的隊列研究; (2)報告在COVID-19感染前後持續服用ACEI/ARB治療的高血壓患者和未接受ACEI/ARB治療的高血壓患者死亡人數或死亡人數的研究
  • 什麼是高血壓 導致高血壓的六大因素
    最新的診斷標準是在儘量排除各種幹擾因素的情況下,收縮壓≥140mmHg或舒張壓≥90mmHg(非同日3次測量),即可診斷為高血壓。高血壓是什麼原因引起的1、遺傳因素大多數高血壓的患者都有家族病史,所以如果你有親人患有高血壓,那麼你就要當心了,因為你很有可能也會被遺傳,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健,保持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同時也要多注意運動。
  • LC-MS非靶向代謝組學中藥研究半夏白朮天麻湯治療肥胖高血壓機制
    據統計,高達78%的男性和64%的女性原發性高血壓可歸因於肥胖。肥胖和高血壓的結合增加了動脈性高血壓的患病風險,並且會導致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終末期腎病和中風)的發病率及死亡率的增加。血管結構和功能的改變被認為是肥胖相關性高血壓的重要機制之一。
  • 新研究:細胞內吞機制是原因
    對於HBV的生命周期,研究人員對於大致的情況已經有所掌握。但是對於病毒進入的關鍵步驟,直到前幾年我們才知道進入的關鍵受體依賴於牛磺膽酸鈉共轉運多肽(NTCP)。 隨後研究人員建立了過表達NTCP受體的感染細胞系(HepG2-NTCP),這種易感細胞給研究HBV的生命周期開闢了新的可能性。
  • 使用PCR array分析PUFA對轉運蛋白表達的影響
    本研究的目的是闡明PUFA對胎盤轉運蛋白表達和功能的影響,胎盤轉運蛋白在胎盤功能中起重要作用,包括胎兒的營養供應,代謝物的排洩以及異生素對胎兒的保護。方法人胎盤絨毛膜癌BeWo細胞用作滋養層細胞模型。通過PCRarray研究了PUFA誘導的84種轉運蛋白的基因表達的改變。分別通過蛋白質印跡和攝取實驗評估蛋白質水平和轉運蛋白的活性。
  • 膜近端F-肌動蛋白限制局部膜突出並指導細胞遷移
    膜近端F-肌動蛋白限制局部膜突出並指導細胞遷移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14 23:15:33 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的Tobias Meyer、Anjali Bisaria
  • 《Science Advances》:單向旋轉分子馬達與吸附蛋白的動態交互作用決定間充質幹細胞的命運
    的蛋白和基因表達。Fig. 1.此外,旋轉表面上的hBM-MSC顯示出緻密且各向同性的F-actin,而靜態表面上的細胞則顯示出定義明確的肌動蛋白應力纖維,具有延伸且排列的形態(Figure 3)。總的來說,這些結果表明,通過蛋白界面的動態空間組織進行的分子運動可介導信號轉導並指導hBM-MSC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