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藏過程中蝦夷扇貝橫紋肌微觀結構變化與肌原纖維蛋白穩定性

2021-01-08 網易

2021-01-05 14:02:30 來源: 食品科學雜誌

舉報

  蝦夷扇貝(Patinopecten yessoensis)是我國重要的水產養殖貝類之一。我國蝦夷扇貝年產量高達30萬 t,零售價40~50 元/kg,產值達數百億元,但活貝流通過程中運輸成本高、風味下降嚴重等問題嚴重製約行業的發展。我國雖然貝類產量居世界首位,但高端刺身級產品卻鮮有銷售,這除了與消費習慣有關之外,與基礎理論研究存在局限也有很大關聯。

  

  目前,扇貝橫紋肌收縮機制的相關研究較多,但是關於肌肉收縮引發的肌肉微觀結構和蛋白理化性質的變化缺少深入研究。大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姜明慧、田元勇*、閆麗新等人為解決蝦夷扇貝橫紋肌貯藏過程中由於肌肉收縮引發的「硬化」問題,將蝦夷扇貝橫紋肌進行冷藏,對僵直前、中、後不同階段的品質變化進行了分析。通過透射電子顯微鏡觀察橫紋肌的組織結構變化,測定ATP含量、肌原纖維蛋白的Ca2+-ATPase及Mg2+-ATPase活力,分析蛋白鹽溶解性的變化規律,並針對ATP含量對蛋白鹽溶解性的影響進行了深入探討。通過以上研究以期明確橫紋肌冷藏過程中肌原纖維蛋白理化性質的變化規律,為最終解決貯藏過程中的「硬化」問題提供理論依據。

  1、蝦夷扇貝冷藏期間橫紋肌組織結構的變化

  蝦夷扇貝外觀形態變化

  

  如圖1所示,橫紋肌在貯藏過程中僵直明顯,質地變硬,光澤度及飽滿度變差,體積明顯縮小。貯藏5 d後其厚度減少了20%。通常魚類死後,貯藏過程中魚體在肌肉收縮力和骨骼支撐力的作用下,呈現「僵直-解僵」過程並出現裂縫。而扇貝橫紋肌離體後無骨骼支撐,貯藏過程中肌肉收縮導致宏觀呈現出逐漸「硬化」的狀態,未觀察到「解僵」過程和裂縫現象。這種宏觀變化對肌肉的微觀結構和功能性也產生了較大影響,如攀鱸魚在貯藏過程中持水能力會逐漸下降。同時,肌肉中水分含量的降低也會對其微觀結構產生影響。

  蝦夷扇貝微觀結構變化

  

  在貯藏開始時,蝦夷扇貝橫紋肌肌纖維的結構完整,Z線清晰,肌節平均長度為0.75 μm(圖2A1);貯藏5 d後肌纖維結構仍相對完整,但Z線變得模糊,肌束間隙增大,肌節平均長度為0.62 μm,比0 d時明顯縮短約17.33%,此外,肌原纖維之間可觀察到大量空泡(圖2A2)。0 d時橫紋肌中線粒體結構完整、數量多、體積大(圖2B1);5 d時線粒體出現明顯空泡樣變,嵴斷裂嚴重,但雙層膜結構仍完整(圖2B2)。

  蝦夷扇貝橫紋肌蛋白組成的變化

  

  利用SDS-PAGE對貯藏0、2、5 d的扇貝橫紋肌進行全蛋白組分分析,結果如圖3所示,貯藏期間肌球蛋白、副肌球蛋白、肌動蛋白等各組分的蛋白含量均未出現明顯變化,未觀察到新條帶的產生。蝦夷扇貝橫紋肌在冰藏條件下,水溶性蛋白的含量在5 d內也無顯著變化。相比之下,鱔魚肌肉在冷藏5 d內,肌球蛋白和肌動蛋白均出現了明顯的降解。可能是與魚類肌肉相比,一方面扇貝橫紋肌的蛋白性質比較穩定;另一方面,本研究在前處理過程中除去了消化腺,減少了冷藏期間蛋白酶對蛋白質的降解。因此蝦夷扇貝生鮮閉殼肌產品的貯藏優勢較大。

  2、蝦夷扇貝冷藏期間橫紋肌品質變化

  ATP及其關聯物含量變化

  

  蝦夷扇貝橫紋肌冷藏期間ATP及其關聯物含量變化如圖4所示,0 d時的ATP含量為4.39 μmol/g。2 d時中ATP含量為1.98 μmol/g,未檢測到HxR和Hx,K值為0。K值是評價水產品鮮度的常用指標,一般認為水產品K值小於20%時為非常新鮮。貯藏5 d時仍檢測到ATP含量為1.07 μmol/g,雖然檢測到了HxR及Hx,但K值僅為11.6%。相比之下,活品扇貝在離水幹露3 d時出現死亡,ATP耗盡;大菱鮃和帶魚在冷藏5 d時K值升高至40%左右,處於輕微腐敗初期。表明扇貝橫紋肌在冷藏期間新鮮度較好、品質下降慢。

  肌原纖維蛋白的Ca2+-ATPase及Mg2+-ATPase活力變化

  肌肉蛋白的功能特性及質地特性與肌原纖維蛋白的性質密切相關,通過測定肌原纖維蛋白中肌球蛋白的Ca2+-ATPase活力可較好地反映肌肉品質。0 d時蝦夷扇貝橫紋肌中提取的肌原纖維蛋白的Ca2+-ATPase活力為0.41 μmol/(mg·min),冷藏5 d後其活力為0.50 μmol/(mg·min),Ca2+-ATPase活力取決於肌原纖維蛋白中的肌球蛋白,而不受肌動蛋白的影響,因此推測冷藏過程中肌球蛋白並未發生變性。

  橫紋肌冷藏期間蛋白鹽溶解度變化

  

  由圖6A可知,貯藏相同的時間,蝦夷扇貝橫紋肌的蛋白溶解度隨著NaCl濃度的增加均呈線性上升趨勢,貯藏時間對蛋白的鹽溶解度影響不大。通常,隨NaCl濃度的增加,魚類肌肉蛋白溶解度呈S型上升,在NaCl濃度為0.3 mol/L左右時其蛋白的溶解度迅速升高,在0.5 mol/L附近幾乎全部溶出,溶解度可達到80%左右,且肌肉鮮度越高溶解度越高。

  ATP對橫紋肌蛋白鹽溶解度的影響

  

  

  如圖7所示,對照組的均質過程導致肌肉中ATP完全被消耗,而EDTA處理組和EGTA處理組中仍能檢測到少量的ATP,分別為1.17 μmol/g和0.34 μmol/g。同時,EGTA添加組中,由於肌肉中依然有ATP和Mg2+殘餘,促進了肌球和肌動蛋白解離,因此,在0.4 mol/L NaCl濃度下,溶解度由對照組的25%上升到了70%(圖7B),並且和對照組相比在上清液中可檢測到大量的肌球蛋白(圖7C、D)。

  結 論

  蝦夷扇貝橫紋肌在冷藏5 d後處於完全「硬化」的狀態。此時,肌肉中線粒體出現空泡樣變,嵴斷裂嚴重,但肌纖維的微觀結構仍比較完整、肌肉中仍有ATP殘留、K值在5 d?時僅為11.6%,鮮度較高。「硬化」狀態下,ATP的降解促使肌動蛋白和肌球蛋白緊密結合,激活了肌球蛋白的Mg2+-ATPase,並形成了肌動球蛋白超沉澱,導致肌肉蛋白鹽溶解性降低,但是通過外源添加ATP後蛋白溶解度明顯升高,表明這種結合作用是可逆的,橫紋肌肌肉蛋白仍具有較好的功能性。探討控制蝦夷扇貝橫紋肌「硬化」的方法,對於提高產品的品質和延長貨架期非常重要,有必要繼續深入研究。

  本文《冷藏過程中蝦夷扇貝橫紋肌微觀結構變化與肌原纖維蛋白穩定性》來源於《食品科學》2020年41卷21期175-181頁,作者:姜明慧,田元勇,閆麗新,王選飛,袁春紅,劉俊榮。DOI:10.7506/spkx1002-6630-20191016-159。

  近期研究熱點

  修改/編輯:袁藝;責任編輯:張睿梅

  圖片來源於百度圖片及文章原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RNA結合蛋白Quaking在心臟肌纖維形成過程中的關鍵作用被揭示
    心臟作為胚胎發育過程中第一個形成並發揮作用的組織器官,在其複雜的發育成熟過程中,心臟肌纖維肌節形成相關基因的pre-mRNA的選擇性剪接調控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該研究利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和人胚胎幹細胞定向心肌細胞分化體系,結合小鼠Qki敲除模型闡明了QKI在心臟發育成熟過程中的調控作用。研究人員在體外胚胎幹細胞心肌定向分化第6天,即心肌細胞祖細胞形成階段發現QKI的表達開始升高,同時原位雜交技術顯示在胚胎發育E7.5天qki即表達於心生區,繼而在四腔室心臟的心室肌、心房肌以及成熟的心臟組織中持續表達(圖1)。
  • 科學家揭示RNA結合蛋白Quaking在心臟肌纖維形成過程中的關鍵作用
    心臟作為胚胎發育過程中第一個形成並發揮作用的組織器官,在其複雜的發育成熟過程中,心臟肌纖維肌節形成相關基因的pre-mRNA的選擇性剪接調控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該研究利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和人胚胎幹細胞定向心肌細胞分化體系,結合小鼠Qki敲除模型闡明了QKI在心臟發育成熟過程中的調控作用。研究人員在體外胚胎幹細胞心肌定向分化第6天,即心肌細胞祖細胞形成階段發現QKI的表達開始升高,同時原位雜交技術顯示在胚胎發育E7.5天qki即表達於心生區,繼而在四腔室心臟的心室肌、心房肌以及成熟的心臟組織中持續表達(圖1)。
  • 證監會通過北鬥導航衛星「找」蝦夷扇貝?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至此,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比原計劃提前半年完成。但我遠遠沒想到,第一次看到北鬥導航衛星的應用,竟然是證券會用在尋找「蝦夷扇貝」上。哈哈!是什麼樣的蝦夷扇貝竟然能驚動證券會動用北鬥衛星呢?難道發生了什麼大事?
  • 過度運動會導致橫紋肌溶解? 橫紋肌溶解症的症狀有哪些?
    過度運動會導致橫紋肌溶解? 橫紋肌溶解症的症狀有哪些?時間:2016-09-06 15:43   來源:新華網科普頻道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過度運動會導致橫紋肌溶解? 橫紋肌溶解症的症狀有哪些?
  • 明明沒運動,肥宅的橫紋肌躺著也能溶解?
    橫紋肌其實並不算一個很通俗的分類,因此我們一般很少在其他地方聽到過,其實它指的是肌纖維上有明暗相間條紋的肌肉,包括骨骼肌和心肌,平滑肌不算在內。這種橫紋其實與肌肉結構有關,肌動蛋白和肌球蛋白就像兩種原料,兩者組成肌原纖維,多條肌原纖維又組成肌纖維,多條肌纖維又組成了肌肉束,肌肉束最後拼成肌肉。
  • 昆明動物所揭示肌萎縮側索硬化症相關蛋白TDP43穩定性調控新機制
    昆明動物所揭示肌萎縮側索硬化症相關蛋白TDP43穩定性調控新機制 2021-01-07 昆明動物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扇貝不僅肉好吃,它還真的會「跑路」,而且速度快,每秒30釐米
    蝦夷扇貝 「蝦夷」是日本北海道地區的舊稱,因為這種扇貝最初是在這裡發現的,因此起名叫「蝦夷扇貝」。 蝦夷扇貝是我們日常食用扇貝中最大的,它的直徑可以達到20CM以上。
  • 大量吃小龍蝦會導致橫紋肌溶解?真正禍首不是它,這4種情況需警惕
    橫紋肌包括骨骼肌和心肌,分布在身體的各個部位。橫紋肌溶解屬於內科急症,是指患者的肌纖維膜因為某種因素而破裂,其中的物質釋放,然後進入血液循環和細胞外液中,此過程在醫學上被稱為橫紋肌溶解。橫紋肌總結的主要症狀是肌肉疼痛、壓痛以及腫脹無力,同時伴有全身無力,持續性發熱以及白細胞或中性粒細胞比例升高,尿液呈現茶色或紅葡萄酒色。
  • 動森攻略| 抓到蝦夷扇貝為什麼沒有阿獺?人魚和海盜系列有哪些?最新更新答疑!
    雖然在現實生活中還不能去遊泳,但是在動森世界裡換上潛水衣就能跳水遊泳,還可以體驗一把「海底撈」!每次大家撈上蝦夷扇貝的時候還有可能遇到新的NPC阿懶,它每次不僅會給你「好東西」,還會給你送上一句心靈雞湯,可別說,阿懶有時候說的話還怪道理的呢,比如下面這幾句:          可是這次更新,想必大家還有一些疑問。人魚DIY到底有多少種?為什麼撈到了蝦夷扇貝卻沒遇到阿懶?
  • 梁毅團隊等首次解析朊病毒蛋白纖維高解析度結構
    即都是由PRNP基因編碼的朊病毒蛋白(PrP)的構象從其固有摺疊形式(細胞朊病毒蛋白或PrPC)到一種自我複製的錯誤摺疊形式(騷癢病朊病毒蛋白或PrPSc)的變化引起的。朊蛋白纖維由兩股原纖維以左手螺旋的方式纏繞而成,在朊蛋白聚集過程中,兩股原纖維通過Lys194和Glu196之間形成的鹽橋發生相互作用,在其相互作用的界面處形成了一個親水腔。
  • 小鼠骨骼肌細胞提取物的應用
    來源:ChemicalBook背景[1-4]小鼠骨骼肌細胞提取物是從小鼠骨骼肌細胞提取的,小鼠骨骼肌細胞從正常小鼠骨骼肌組織製備,可以直接用於基因克隆,表達圖譜分析以及各種分子生物學實驗的研究。骨骼肌(skeletal muscle)又稱橫紋肌,附著在骨骼上的肌肉,肌肉中的一種。
  • 【腎世圖卷】橫紋肌溶解和腎臟損害
    💊 橫紋肌溶解症候群,即橫紋肌崩解,肌肉細胞成分釋放至細胞外液和循環💊 細胞成分包括肌紅蛋白,電解質,和其他肌漿蛋白,如肌酸激酶,醛縮酶,乳酸脫氫酶,丙氨酸轉氨酶和天冬氨酸轉氨酶💊 常見表現為肢體無力,肌痛,腫脹以及通常無血尿的棕色尿💊 急性腎損傷是嚴重橫紋肌溶解症的潛在併發症,如果發生腎衰竭,預後惡化💊 古代已有記載橫紋肌裂解症候群
  • 【桂冠時刻】乾貝,扇貝裡藏著的美味——桂冠帶你探索海洋世界
    原來,這和我們今天要探索的動物有關,它就是扇貝。你可能要問了,扇貝和桂冠的美食有什麼關係呢?把兩者聯繫起來的是一種我們餐桌上的美味——乾貝。果號從扇貝的貝殼縫隙中鑽了進去,科果在扇貝的身體裡拍了這樣一張照片,而乾貝就在藏在其中,你能找到它嗎?聰明的你一定猜到了,乾貝就是扇貝的閉殼肌,就像你所見到的,一個扇貝只有一塊閉殼肌。
  • Nature子刊《自然-生態學與進化》:扇貝發育演化研究獲進展
    研究團隊解析了重要的雙殼貝類蝦夷扇貝的全基因組序列,發現在超過3億年的演化過程中扇貝基因組變化緩慢,其全部19對染色體的結構與預測的現有多數動物共同祖先的17對染色體保持了驚人的一致性,這種保守性遠超過了其它已知基因組信息的動物。Hox基因全名同源基因(英語:homeotic genes)或同源異型基因。
  • 獐子島稱扇貝又「大規模自然死亡」,深交所發關注函
    11月11日晚間,獐子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獐子島」)發布公告稱,根據公司11月8日-9日已抽測點位的畝產數據匯總,已抽測區域2017年存量底播蝦夷扇貝平均畝產不足2公斤,2018年存量底播蝦夷扇貝平均畝產約3.5公斤,畝產水平大幅低於前10月平均畝產25.61公斤,公司初步判斷已構成重大底播蝦夷扇貝存貨減值風險。
  • 毛炳宇組研究揭示ALS相關蛋白TDP43穩定性調控的新機制
    這些基因廣泛參與了細胞內蛋白質穩定性、RNA代謝及穩定性和細胞骨架動態變化等過程的調控。其中TDP43、FUS、C9orf72和SOD1基因突變導致了約70%的家族遺傳性ALS的發生。TDP43和SOD1致病突變的病理學原因是由於突變蛋白在運動神經元胞體中的異常累積導致的神經毒性。正常生理狀態下,TDP43主要定位在運動神經元的細胞核中,參與RNA代謝的調控。
  • 科學家研究構成肌細胞基本收縮單位的蛋白質有了意想不到的發現
    具體來說,他們能夠從「Z-圓盤」開始,從相鄰肉瘤之間的邊界開始,在肌層的特定亞區繪製蛋白質圖譜。這本身就是在研究橫紋肌方面向前邁出的重要一步。 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做出了一個意想不到的發現:肌球蛋白,組成條紋肌纖維的三種主要蛋白質之一,似乎進入Z盤。肌球蛋白、肌動蛋白和彈性支架蛋白Titin共同作用的模型很大程度上忽略了肌球蛋白纖維穿透Z盤結構的可能性。
  • 疑難病例治療:小兒盆腔胚胎性橫紋肌肉瘤治療
    新的免疫組化技術、電鏡技術和分子遺傳技術就十分重要和有用了,從而可以較為明確地獲得橫紋肌肉瘤的診斷。提示腫瘤病理分類的特徵性表現就是骨骼肌譜系,這包括光鏡下典型的骨骼肌橫紋特徵和成橫紋肌細胞。免疫組化染色是一個鑑別骨骼肌特異蛋白或基因的有用而可靠的輔助方法,這些蛋白包括肌動蛋白、肌球蛋白和肌紅蛋白,Z帶蛋白。如果光鏡和免疫組化結果不明確,電鏡檢查可提供更多的幫助。
  • 獐子島又爆雷,這次更奇葩:3億扇貝全死了!股民炸鍋:騙我可以...
    監盤人員主要工作包括:觀察實際抽測時是否按事先選定的點位實施;監督蝦夷扇貝的計數、測標、稱重是否正確,抽測數據是否正確、完整地記錄在抽測表中。抽測結果顯示,基於抽測現場採捕上來的扇貝情況看,底播扇貝在近期出現大比例死亡,其中部分海域死亡貝殼比例約佔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