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畫#
你可能沒聽說過安娜·霍普·哈德森(1869-1957)或埃塞爾·桑斯(1873-1962),兩位20世紀早期的女畫家,她們的畫在今天幾乎被人遺忘。
那麼安娜和埃塞爾是誰?
安娜1869年出生於紐約,24歲時移居歐洲。在法國居住期間,她接受了象徵主義畫家尤金·卡裡埃的指導,以及向佛蘭德畫家亨利·伊萬內普爾學習。
和安娜一樣,埃塞爾1873年出生於美國,但在英國一個富裕的家庭長大。1897年,她在巴黎認識了安娜,當時她倆都在卡裡埃的畫室學習。
見面後不久,安娜和埃塞爾很快就成了親密的夥伴。她們一起生活一起從事藝術創作。然而,她們喜歡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雖然埃塞爾喜歡交際,而且感覺更自然地與英國聯繫在一起,但安娜更喜歡巴黎或安靜的法國鄉村。從1892年起,安娜和埃塞爾依靠繼承巨額遺產生活,並在經濟上獨立。最終,這兩位女士在英法兩國之間生活和旅行,終生未婚,度過了她們的餘生。
除了繪畫,這對朋友還一起享受了豐富的社交生活,與倫敦的布魯姆斯伯裡團體融為一體。這是 一個英國二十世紀初小有名氣的知識分子小團體。其實沒有很多成員,有點像今天的同學會或者圈子,一幫玩得好的朋友聚在一起吃吃喝喝。因為他們中有畫家、音樂家、作家和學者且在今天聽來都是大名鼎鼎的,所以是很牛的圈子。
這群藝術家借鑑了法國後印象派的風格和創新,選擇以描繪愛德華時代英國的日常生活為主題。
安娜和埃塞爾共同買了一座豪華的住宅,成為布魯姆斯伯裡團體藝術家和文學人士的定期聚會場所。
雖然這兩位女性在20世紀初能夠公開展出她們的畫作,但她們被排除在男性主導的藝術團體之外。
儘管藝術界確實短暫地考慮過允許安娜和埃塞爾加入他們的活動,但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能夠利用她倆的社會關係和財力。
在藝術界根深蒂固的厭女症中,安娜仍然在新英國藝術俱樂部、聯合藝術家協會和萊斯特畫廊展出她的作品。
1912年,兩位女士在倫敦聖詹姆斯地區的卡法克斯畫廊共同舉辦了一場聯合展覽。
當時的英國藝術界對女性畫家的反感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有的團體甚至公開拒絕女性畫家。有的評論家說,不能容忍女藝術家,認為她們的加入降低了展覽或藝術團體的基調。
1914年,倫敦藝術團體成立,有意接納女性藝術家。倫敦藝術團體至今仍很活躍,他們沒有固定的宣言,但其成員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那就是振興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幾年的英國現代繪畫藝術。
值得注意的是,安娜和埃塞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留在了法國,他們在迪耶普建立了一家醫院,收治受傷的士兵。直到1918年,安娜一直在英國和法國從事醫務工作。
到了20世紀20年代末,安娜的興趣轉向園藝和針線活,而不是繪畫,這或許是為什麼她的作品在英國藏品中較少的原因之一。
這兩個女人相互影響嗎?
安娜和埃塞爾的作品在風格上有明顯的相似之處,這可能是因為他們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共存和合作的。
埃塞爾的作品通常展示安靜、親密的家庭環境,強調光線、紋理和色彩的柔和發揮,而安娜的作品通常描繪風景和戶外環境,安娜還採用了更深、更暗的色彩調子。
這兩位女性的靈感都來自她們以前的老師卡裡埃,但也受到了法國印象派畫家的作品的啟發,這些繪畫風格上的差異反映了他們氣質和性格的不同。
雖然埃塞爾是一位性格外向的女人和社交名媛,在倫敦經營著時尚沙龍,但許多人認為安娜更獨立、更孤僻、更內向。
評論家曾形容安娜「沉默寡言,為人正直」。相比之下,埃塞爾生性愛交際,「渴望交談」。
1957年,安娜在倫敦去世。不久之後,埃塞爾於1962年去世。
不幸的是,他們的作品很少倖存下來,這是納粹德國發動閃電戰期間埃塞爾在切爾西的房子被轟炸的結果,也是她們在德國佔領期間在法國的作品被洗劫的結果。
油畫:冬季仙境,欣賞冬季藝術就像品嘗巧克力會帶來熱能量
寫實油畫:壯麗的山川和抒情的田園風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