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冰蓋日漸融化,背後原因令人擔憂,霍金也曾為此提出預言

2020-12-03 小勵精彩影視片段

說起南極,大家都知道這是人類最後發現的陸地,也是目前沒有人類居住和開發的地方,在南極大陸上,有著很多被冰川覆蓋著的高原,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冰原稱號,每年降水量也是全球最低。別看這裡的生活情況惡劣,但是卻擁有著許多生物種類,如企鵝、海豹和磷蝦等等。

這些生物依賴著南極的冰蓋而存活,但是就目前的情況而言,或許一百年後,南極的樣子將大為不同,而這些生物也可能會就此消失。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自進入本世紀開始,南極冰蓋就因為氣候變暖後而逐年融化,按照氣候專家的推測,可能在100年後,南極就會徹底融化,到時候,這些在南極存活的生物就會因為沒有適合的棲息地,而面臨滅絕。

而這僅僅是全球變暖後的一種危害,除此以外,冰蓋融化後的南極還可能會釋放出「遠古病毒」,到時候可能會給人類和動物造成傷害,這是目前大部分科學家對南極的看法。

南極冰蓋融化

我們都知道,全球變暖是因為地球的溫室效應以及太陽黑子的活動導致的,前者的影響更為重要,而目前,根據氣候專家的研究發現,地球大氣層中已經形成了一層「溫室膜」,這是地球地表溫度持續升高的主要原因,而且,這其中還有另一個可怕的地方,那就是彌留在空氣中的細菌病毒會因為溫度暖和而異常活躍。要是在以往,細菌病毒會因為冬天的寒冷而被殺死,而現在卻不會,在冬天順利度過的細菌病毒,會在來年形成流感,從而對威脅人類的身體。

大氣層中的溫室膜

著名的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也曾預言過一個關於氣候變暖的事情,在他看來,隨著全球變暖越來越強烈,人類未來面臨的問題也還會變得更多,就拿超級病毒來說,霍金就認為,隨著人類的免疫系統不斷升級,但病毒的進化速度也非常地快,用一句中國的古話來說,就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史蒂芬·霍金

而普通的細菌病毒都如此強大,那麼在遠古時代就已經存在的遠古病毒,可能會讓人類的身體無法承受。所以他建議,人類必須要趕在地球災難到來之前,擁有移民外星球的能力,唯有這樣,人類文明才能保證一直延續下去。

遠古病毒

不過也有科學家認為,這是我們多慮了,遠古病毒可能沒有我們想像得那麼恐怖,畢竟這種病毒在遠古時代就出現,而人類是比它們還要晚出生的生物,按照生物進化的過程,是從簡單到複雜,所以,遠古病毒的結構可能還沒有現代病毒的結構複雜,因此,並不需要害怕。

雖然,這個說法也有道理,但從筆者的角度來看,科學家之所以會擔憂遠古病毒,可能是出於一個對未知的敬畏,正因為遠古病毒是人類沒有遇到過的,我們並不知道它們會對人類的危害有多大,其次,是遠古病毒在地球上的凍土層數量很多,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科學家才會擔憂它們的存在。

(文/勵生 圖片來源網上侵刪)

相關焦點

  • NASA發出警告:南極冰川融化速度加快,霍金預言或成真
    最近,美國宇航局就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認為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勢下,南極洲的冰川融化速度正在加快,未來隨著南極冰川的融化,全球海平面將會上升1米以上。登曼冰川(Denman Glacier)位於南極洲東部,是一條7至10海裡寬的冰川,於1912年11月由道格拉斯·莫森爵士(Sir Douglas Mawson)領導的澳大利亞南極探險隊發現,目前在全球最長的冰川中排名第五,平均海拔398米。
  • 南極西部冰蓋融化速度驚人
    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們發現自從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以來,全球平均溫度上升了2.4攝氏度,而南極西部冰蓋將在新一輪升溫進程中加速融化,這些冰情況可導致海平面上升3.3米,在過去的一個世紀內,全球海平面上升了約20釐米左右。南極洲西部升溫進程卻是此前預計的兩倍,從舊金山到上海,全球多個沿海城市將面臨災難性的海平面上升的威脅。
  • 《自然》:史前數據十分相似,南極冰蓋融化,海平面可能上升20米
    紐西蘭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10月2日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稱,在目前的大氣二氧化碳條件下,南極冰蓋有可能大範圍融化,海平面會上升20米。研究指出如果世界各國未能實現巴黎協定達成的目標,多達三分之一的南極冰蓋最終可能會融化。
  • 霍金的預言先兆?2020年發生了哪些令人擔憂的事件?
    今年許多令人擔憂的事件一起出現。全世界數萬人受到影響。這讓人想起著名物理學家霍金的預言,以及自稱來自火星的8歲男孩波利斯卡的預言。他們都說不久的將來地球上會有一場大災難。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地球還沒有變得非常和平。這些都是世界末日預言成真的徵兆嗎?2020年令人擔憂的事件有哪些?
  • 電腦模擬顯示南極冰蓋融化致海平面上升超過預期
    加拿大科學家在最新一期美國《科學》雜誌上報告說,他們進行的電腦模擬實驗表明,如果氣候變暖使南極西部冰蓋全部融化,部分沿海地區的海平面上升幅度將比原先預計高出25%。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在報告中指出,南極西部的冰架(陸地冰延伸到海洋的那部分)發揮著穩定冰蓋的作用,但冰架對氣候變暖十分敏感,近些年來其融化速度加快,一旦冰架全部融化,冰蓋也將全部或部分崩塌,造成全球部分沿海地區的海平面上升6米至7米。  聯合國的一個氣候變化問題研究小組曾在2007年發布預測報告說,南極西部冰蓋一旦全部融化,將導致全球海平面平均上升5米。
  • 南極冰蓋表面融化面積佔比近兩成
    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二○二○年度報告顯示:南極冰蓋表面融化面積佔比近兩成11月27日,科技部國家遙感中心發布《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20年度報告》,報告首次將「南極冰蓋變化」專題納入專題系列。一同發布的還有「全球大宗糧油作物生產與糧食安全形勢」和「全球城市擴展與土地覆蓋變化」專題。
  • 最新預測:未來南極冰蓋表面融化將會增加
    最新發布的《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20年度報告》中的「南極冰蓋變化」專題,基於衛星遙感技術,開展南極冰蓋表面融化、冰架崩解和企鵝棲息地的大範圍監測,進而分析南極冰蓋表面融化、冰架崩解和企鵝棲息地分布的時空變化特徵及其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響應。  南極冰蓋變得越來越不穩定  南極冰蓋表面融化是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因子。
  • 南極冰蓋表面融化面積佔比近兩成 冰架底部融化加劇
    南極冰蓋表面融化面積佔比近兩成 冰架底部融化加劇 科技日報 | 2020-11-30 08:37:47 11月27日,科技部國家遙感中心發布《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20年度報告》,報告首次將「南極冰蓋變化」專題納入專題系列。
  • 冰蓋融化比以往1.2萬年都嚴重,人類怎麼辦?
    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沒有一個地區能夠免受影響,其中受影響最明顯的是高緯度地區,例如南極地區和北極地區。近一兩年來,國際上頻繁出現關於南北極地區冰川融化的消息,格陵蘭島坐落在高緯度地區,同樣明顯受到了氣候變暖的影響。根據外媒報導,近期《自然》期刊上刊登了一篇與格陵蘭島有關的氣候報告。
  • 研究顯示:南極冰蓋融化將「讓海平面上升50釐米」
    新華社北京8月31日新媒體專電 一項新研究顯示,南極冰蓋融化可能「保守地」導致下個世紀海平面上升0.5米,這一數字大大高於此前的一些估計。據《澳大利亞人報》網站8月25日報導,由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大學和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科學家主持的這項全球合作研究顯示,南極冰蓋周圍的大氣和海洋環流模式發生了「重大變化」。研究報告的第一作者、塔斯馬尼亞大學海洋與南極研究所的塔琳·諾布爾博士說:「這些變化明顯影響了南極冰蓋,導致海平面上升。」
  • 霍金的預言要成真了?加拿大兩冰蓋3年就消失,北極圈可能要大變
    加拿大的冰蓋3年就消失,地球變暖到了什麼程度?霍金說地球會變成火球,是預言還是危言聳聽?如果北極圈崩潰,到底會帶來什麼後果?來自國家雪冰數據中心的科學家表示,實際上這個冰川的消失僅3年時間就結束了,在強勢的全球變暖影響之下,冰蓋融化的速度已經遠超預期,在1950年代末的時候,該冰蓋的總面積超過10平方公裡,而區間已經縮小為零。
  • 南極冰蓋下有另一個世界?神秘熱源出現,南極融化也是它的錯?
    一直以來,南極這片冰封大陸下有著眾多秘密,吸引著科學家去探索。近日,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科學家們在南極西部的冰蓋之下,發現了一個特別的現象,這個發現或許能夠幫助科學家們解釋南極西部的冰蓋為什麼變得尤其不穩定。
  • 研究顯示:南極冰蓋融化將「讓海平面上升50釐米」
    參考消息網8月26日報導 一項新研究顯示,南極冰蓋融化可能「保守地」導致下個世紀海平面上升0.5米,這一數字大大高於此前的一些估計。據《澳大利亞人報》網站8月25日報導,由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大學和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科學家主持的這項全球合作研究顯示,南極冰蓋周圍的大氣和海洋環流模式發生了「重大變化」。
  • AI科學新聞|南極冰蓋20年融化19% 企鵝棲息地狀況如何?
    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南極冰蓋融化是否加劇
  • 地球自轉軸傾角不斷變化影響南極冰蓋融化速度
    如今南極周圍雖被海冰圍繞,但受到氣候變化的嚴重威脅。新研究發現,3000萬年來,南極冰蓋延伸入海時,對地球自轉軸傾角的反應最為強烈,因為延伸入海的冰蓋會與溫度較高的洋流接觸,從而加速融化進程。假如人類對二氧化碳排放不加以控制,到了下個世紀時,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便會接近歷史上自轉軸傾角對冰蓋融化速度達到最高峰時的二氧化碳濃度。
  • 地球自轉軸傾角不斷變化:加速南極冰蓋融化速度
    隨著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濃度不斷增加、全球持續變暖,南極冰蓋越來越容易受天文學尺度的循環周期影響,尤其是地球自轉軸傾角。新研究發現,3000萬年來,南極冰蓋延伸入海時,對地球自轉軸傾角的反應最為強烈,因為延伸入海的冰蓋會與溫度較高的洋流接觸,從而加速融化進程。
  • 南極冰蓋表面融化面積佔比近兩成
    「21世紀以來,南極冰蓋表面融化顯著,融化面積佔南極冰蓋總面積的19%。」「南極冰蓋變化」專題顯示,融化多分布於南極冰蓋邊緣及南極半島地區,並預測未來南極冰蓋表面融化將會繼續增加,尤其在西南極和南極半島地區,對海平面上升的影響將變得顯著。專題報告還顯示,2005年以來,南極冰架年均崩解面積3411.4平方公裡,年均崩解質量為7711億噸。
  • 本世紀以來南極近五分之一冰蓋表面發生融化
    南極大陸上長年積雪形成的冰層叫做冰蓋,南極冰蓋表面融化是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因子。科技部27日發布的《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20年度報告》顯示,1999年至2019年,南極冰蓋表面融化顯著,融化面積達263.4萬平方公裡,約佔南極冰蓋總面積的19%。
  • 南極冰蓋為何目前仍在增厚?原是洋流功勞
    他們稱洋流將數千米深海處的冷水轉換上來,可以幫助解釋為何其他地區都在變暖而南極始終保持同樣溫度的原因。美國宇航局2015年發布研究報告稱,南極洲增加的冰比融化的冰更多。報告中稱,南極冰蓋正在增厚,比冰川融化損失的冰更多。此前有許多研究宣稱,南極大陸正失去更多冰。但研究也顯示,未來幾年,南極洲增加的冰可能難以抵消損失的冰。
  • 南極洲冰蓋融化可能與人類活動有「直接聯繫」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氣候變化和南極西部冰層的減少是人類活動與自然氣候周期混合的直接結果。來自英國和美國的氣候研究人員認為,他們有「第一個證據」表明人類與氣候變化、全球變暖和南極冰層融化有關。幾十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將南極冰層的部分融化歸因於周期性的大風和海水變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