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發布!高福等獲得近16000個蛋白的非洲豬瘟病毒顆粒結構信息

2021-01-08 網易新聞

非洲豬瘟病毒(ASFV)是具有二十面體多層結構的大型雙鏈DNA病毒。ASFV引起致命的豬出血性疾病,目前對亞洲豬肉業造成廣泛破壞。既沒有疫苗也沒有抗病毒藥,幾種蛋白(包括p72,p49和p17)都參與了衣殼的形成,但是衣殼的分子結構對於理解病毒的進入和組裝很重要,目前尚不清楚。

近期,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施一,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所章新政,南方科技大學Wang Peiyi及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仇華吉共同通訊在CellHostMicrobe在線發表題為「Cryo-EM Structure of the 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的研究論文,該研究描述了ASFV的二十面體衣殼在4.6-處的冷凍電子顯微鏡(cryo-EM)結構

ASFV顆粒由8280份主要衣殼蛋白p72、60份penton蛋白和至少8340份次要衣殼蛋白組成,其中可能有3種不同類型。像其他核質大DNA病毒一樣,次要衣殼蛋白在衣殼外殼下方形成一個六邊形網絡,通過將相鄰的衣殼蛋白「膠合」在一起,起到穩定劑的作用。該研究提供了ASFV衣殼結構的全面分子模型,這將有助於未來對策的發展,包括疫苗。

自非洲豬瘟(ASF)(家豬和野豬的致命出血性疾病)在肯亞首次發現以來,已蔓延到世界許多地區,包括高加索地區,東歐,俄羅斯聯邦,南美和加勒比海地區。非洲豬瘟現在在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是一場嚴重的瘟疫,給豬肉行業造成災難性的破壞。迄今為止,尚無有效的疫苗或抗病毒策略。為了控制非洲豬瘟,必須加強當前的監測和基礎研究工作,這是預防和控制新發傳染病的共同原則。

ASFV衣殼的總體結構

非洲豬瘟病毒(ASFV)是ASF的病原體,是一種大型包膜的雙鏈DNA(dsDNA)病毒。它是Asfarviridae家族的唯一成員,屬於核質大DNA病毒(NCLDV)組,並且是唯一已知的含DNA蟲媒病毒。該病毒可以通過與受感染的豬或其產品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該病毒包含一個長度為170–194 kb的線性dsDNA基因組,編碼超過150個開放閱讀框。像其他NCLDV一樣,ASFV編碼許多蛋白質,這些蛋白質除了專門用於病毒組裝的結構蛋白外,還參與逃避宿主防禦和DNA複製修復以及基因表達的調控。幾乎一半的ASFV基因的功能尚不清楚,需要探索。迄今為止,已經闡明了幾種ASFV蛋白的結構信息。

ASFV顆粒的直徑約為200 nm,由複雜的多層結構組成,具有整體二十面體形態:蛋白質核心殼包裹的中央基因組核苷酸,內部脂質包膜和二十面體蛋白質衣殼。細胞外病毒通過穿過質膜出芽,進一步獲得了外部脂質包膜。

主要衣殼蛋白p72的結構

ASFV主要感染豬單核細胞和巨噬細胞,並且感染周期始於病毒通過內吞或微胞吞作用進入宿主細胞。內化後,病毒顆粒經歷低pH值驅動的拆卸過程,導致內膜和內體晚期膜之間發生膜融合事件,最終將含基因組的核心釋放到細胞質中。病毒DNA複製和顆粒組裝發生在細胞核附近的特定細胞質區域,稱為病毒工廠。在這些區域中,聚集的顆粒從內質網的破碎膜中獲得內包膜。胞內二十面體成熟病毒顆粒由外衣殼的逐步組裝形成,通過微管介導的轉運移動到細胞表面,隨後通過在質膜上出芽而從細胞中釋放出來。

Penton蛋白和次要衣殼蛋白

先前的研究已部分揭示了ASFV病毒體的蛋白質組成,包括最近的基於質譜(MS)的蛋白質組學分析。幾種蛋白(包括p72,p49和p17)都參與了衣殼的形成,但是衣殼的分子結構對於理解病毒的進入和組裝很重要,目前尚不清楚。

文章總結

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員報告了ASFV衣殼結構在4.6-處的冷凍電子顯微鏡(cryo-EM)重建,從分子水平提供了這種傳染原的結構細節。與其他NCLDVs一樣,外部衣殼由衣藻體構成。該研究發現偽六聚體p72三聚體蛋白是主要的衣殼蛋白,並構成大部分外部衣殼,而penton蛋白形成頂點。已發現幾種較小的衣殼蛋白(可能包括p17和M1249L)位於衣殼外部下方,可能是為了穩定病毒衣殼。這些數據加深了我們對ASFV顆粒的了解,並可能指導對該複合病毒的生物學特性以及抗病毒對策(包括疫苗)的開發的未來研究。

參考消息:

https://www.cell.com/cell-host-microbe/fulltext/S1931-3128(19)30586-4?_returnURL=https%3A%2F%2Flinkinghub.elsevier.com%2Fretrieve%2Fpii%2FS1931312819305864%3Fshowall%3Dtrue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我國科學家成功解析非洲豬瘟病毒顆粒精細三維結構
    病毒顆粒精細三維結構,為新型疫苗的開發奠定了堅實基礎。據國際動物健康組織通報數據顯示,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期間,曾爆發或者正在爆發非洲豬瘟疫情的國家有26個,包含13個歐洲國家、10個亞洲國家和3個非洲國家。我國自去年通報首例非洲豬瘟疫情以來,各地農產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 非洲豬瘟病毒結構研究獲進展
    非洲豬瘟病毒顆粒具有獨特而複雜的五層結構,從外到內分別是外膜(Outer membrane)、衣殼(Capsid)、內膜(Inner membrane)、核殼(Core shell)以及核心(Nucleoid)。
  • 我國科學家非洲豬瘟病毒結構研究獲進展
    ,解析了非洲豬瘟病毒衣殼(Capsid)的高解析度電鏡三維結構,並鑑定出多種關鍵的衣殼蛋白,為非洲豬瘟疫苗研發和疫病防控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非洲豬瘟病毒顆粒具有獨特而複雜的五層結構,從外到內分別是外膜(Outer membrane)、衣殼(Capsid)、內膜(Inner membrane)、核殼(Core shell)以及核心(Nucleoid)。
  • 中國科學家成功解析非洲豬瘟病毒結構 助力新型疫苗開發
    中國科學家團隊通過歷時近1年合作研究攻關,近日已分離出中國國內正在爆發的非洲豬瘟病毒流行株,並成功解析非洲豬瘟病毒顆粒精細三維結構,為開發效果佳、安全性高的新型非洲豬瘟疫苗奠定了堅實基礎。饒子和(中)、王祥喜(左)、步志高在發布會上展示非洲豬瘟病毒研究相關模型。
  • 中國團隊首次解析非洲豬瘟病毒全顆粒三維結構
    記者從中國農業科學院獲悉:我國非洲豬瘟病毒科研攻關取得重要進展,科學家團隊成功分離國內生豬生產中發現的非洲豬瘟病毒流行株,採用冷凍電鏡單顆粒三維重構的方法首次解析了非洲豬瘟病毒全顆粒的三維結構,為防治非洲豬瘟的新型疫苗開發創造條件。
  • 中國科學家首次「看清」非洲豬瘟病毒,是個「大塊頭」
    近百年來,非洲豬瘟病毒從非洲傳播至歐洲、南美洲、亞洲等多個國家。近一年來,非洲豬瘟病毒傳播速度明顯加快,呈現愈演愈烈趨勢,據國際動物健康組織通報數據顯示,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期間,曾暴發或者正在暴發非洲豬瘟疫情的國家有26個,包含13個歐洲國家、10個亞洲國家和3個非洲國家,其中亞洲幾個國家的疫情尤為嚴重。
  • 中國科學家成功解析非洲豬瘟病毒結構 助新疫苗開發
    /王祥喜團隊和哈爾濱獸醫研究所步志高團隊聯合上海科技大學、清華大學、微生物所、武漢病毒所、南開大學等單位,經過對非洲豬瘟病毒顆粒和相關抗原分子從基礎科研到臨床檢測以及高效疫苗多方面的聯合攻關研究,於日前成功解析非洲豬瘟病毒顆粒精細三維結構。
  • 非洲豬瘟病毒長這樣啊!
    非洲豬瘟病毒(ASFV)是一類古老的病毒,1921年就在非洲肯亞首次發現,至今有約100年的歷史。近百年來,非洲豬瘟病毒從非洲傳播至歐洲、南美洲、亞洲等多個國家。近一年來,非洲豬瘟病毒傳播速度明顯加快,呈現愈演愈烈趨勢,據國際動物健康組織通報數據顯示,2019年1月至10月期間,曾爆發或者正在爆發非洲豬瘟疫情的國家有26個,包括13個歐洲國家、10個亞洲國家和3個非洲國家,其中亞洲幾個國家的疫情尤為嚴重。
  • 中國科學家解析出精細三維結構:非洲豬瘟病毒就長這樣!
    北京時間今天凌晨2點,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饒子和/王祥喜團隊和哈爾濱獸醫研究所步志高團隊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雜誌上發表了學術論文,首次解析了非洲豬瘟病毒全顆粒的三維結構,新鑑定出非洲豬瘟病毒多種結構蛋白,揭示了非洲豬瘟病毒多種潛在的保護性抗原和關鍵抗原表位信息,提出了非洲豬瘟病毒可能的組裝機制,為開發效果佳、安全性高的新型非洲豬瘟疫苗奠定了堅實基礎。
  • 研究進展 | 清華大學饒子和院士解讀非洲豬瘟病毒背景、病毒結構...
    饒院士團隊利用結構生物學方法解析了非洲豬瘟病毒的顆粒結構,發現了16740多個蛋白,並找到了合適的疫苗靶點,為後續藥物開發打下了良好基礎。 非洲豬瘟病毒結構與組裝機制研究 非洲豬瘟病毒自去年下半年肆虐中國以來,至今仍未上市相應疫苗產品。近日,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成員、全國政協常委、清華大學教授饒子和院士在華東理工大學第41期通海講堂暨第7期俊棠論壇,帶來了主題報告:非洲豬瘟病毒結構與組裝機制研究。
  • 中國科學家全球首次解析非洲豬瘟病毒結構 為疫苗研發提供重要依據
    近一年來,傳播速度明顯加快,國際動物健康組織通報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10月,曾爆發或正在爆發疫情的國家和地區有26個,其中歐洲13個、亞洲10個、非洲3個,亞洲的疫情尤為嚴重。需要指出的是,非洲豬瘟不是人畜共患病,不會感染人。
  • 非洲豬瘟可怕,但非洲豬瘟病毒長得很「漂亮」,圖文詳細解說病毒
    無論是細胞結構還是人體解剖圖,即完美再現了真實的形態,又不像彩色照片會引起不適。這些插圖均出自「被學醫耽誤的畫家」之巧手。現今的學術論文也是如此,也要(或借用計算機軟體)畫出研究成果 - 三維的蛋白結構或病毒結構,以展示論文的完美。一、非洲豬瘟病毒是由什麼組成的?
  • 中國科學家首次解析非洲豬瘟病毒的高解析度結構 助力新型疫苗開發
    非洲豬瘟病毒整體結構(左:5層切面圖;右:衣殼層整體結構)2013年以來研究團隊解析了四類三十餘種全病毒原子解析度的結構,從結構比較中可以看到非洲豬瘟病毒(ASFV)是一個十分巨大、複雜的病原體國際在線報導
  • 哈獸研參與成果「揭示非洲豬瘟病毒結構及其組裝機制」入選中國...
    27日,科學技術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發布了2019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由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參與完成的重大科學進展「揭示非洲豬瘟病毒結構及其組裝機制」入選。非洲豬瘟病毒(ASFV)是一個巨大而複雜的DNA病毒,能夠引發家豬、野豬患急性、熱性、高度傳染性疾病,發病率和死亡率可高達100%,對生豬養殖產業鏈造成巨大經濟損失,目前尚未有可用的疫苗。
  • 中國動衛中心「非洲豬瘟病毒(ASFVⅡ型)基因組DNA標準物質」獲得...
    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研製的「非洲豬瘟病毒(ASFVⅡ型)基因組DNA標準物質」獲得國家標準物質定級證書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國家非洲豬瘟參考實驗室2019年9月申報的二級標準物質「非洲豬瘟病毒(ASFVⅡ型)基因組DNA標準物質」經「全國標準物質管理委員會辦公室」評審鑑定,批准為國家二級標準物質
  • 「解析」非洲豬瘟病毒的免疫作用機理
    ASFV 是非洲豬瘟相關病毒科非洲豬瘟病毒屬 (Asfivirus) 的唯一成員,也是唯一蟲媒DNA 病毒。複製周期大致可以分為連續的五個階段:即吸附、侵入、脫殼、生物合成和裝配及釋放。病毒感染時,首先是病毒表面的吸附蛋白與敏感宿主細胞表面特異的受體結合,病毒核酸,或病毒的核殼體,或整個病毒粒子侵入細胞。在後兩種情況,病毒還要脫殼釋放出病毒基因組。然後病毒基因組在細胞核或在細胞質中,進行病毒大分子的生物合成。包括病毒核酸的複製和轉錄,合成病毒的結構蛋白和非結構蛋白,最後裝配成子代病毒。
  • 多家品牌水餃內檢出非洲豬瘟病毒,該如何看待?談談非洲豬瘟的各種知識!
    據報導,還有多家水餃中被檢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三全水餃中已經有非洲豬瘟病毒,任何豬肉產品中都可能有病毒。含非洲豬瘟病毒餃子對人無害並不意味著餃子廠家沒有問題可查。非洲豬瘟病毒 (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ASFV) 屬非洲豬瘟病毒科 (Asfarviridae)、非洲豬瘟病毒屬 (Asfivirus) 的病毒,也是目前唯一已知的 DNA 蟲媒病毒(Arbovirus),DNA長約 190 千鹼基對 (kb),可編碼超過 170 種病毒蛋白,其中至少有 28 個是結構蛋白。
  • 非洲豬瘟病毒有哪些特徵?傳播源和傳播途徑有哪些?流行趨勢?
    01、非洲豬瘟病毒特徵介紹眾所周知,非洲豬瘟在中國肆虐十個月以來,給養豬業造成了重大的損失。非洲豬瘟病毒(ASFV)是一種蟲媒病毒,可引起不同年齡、不同品種的豬只,出現烈性、高度出血性症狀,病死率極高,最高可達100%。被我國列為一類動物疫病,也是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要求必須報告的動物疫病之一。
  • 申聯生物:「非洲豬瘟病毒螢光PCR核酸檢測試劑盒」獲得農業農村部...
    根據農業農村部 2020 年 1 月 10 日發布的第 254 號公告,公司與 其他單位聯合研製的「非洲豬瘟病毒螢光 PCR 核酸檢測試劑盒」獸 藥產品獲得農業農村部批准,並發布了該製品製造及檢驗試行規程、 質量標準、說明書和內包裝標籤。
  • 認清非洲豬瘟病毒主要特徵,抓住關鍵,務求實效
    重慶南方金山谷農牧有限公司吳榮傑分享《認清非洲豬瘟病毒主要特徵,抓住關鍵,務求實效》,旨在為養豬人提振信心,應對挑戰、化解風險,堅持非洲豬瘟疫情防控和穩定生豬生產保障兩手抓。 非洲豬瘟病毒(ASFV)是個「大塊頭」病毒,病毒粒子直徑長達260 nm,嗜鹽,喜歡營養不足的個體,就像是一隻「失去運動能力的粘蟲」,自身不能實施「空陸」作戰,只能藉助人類和媒介生物活動等侵害豬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