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
演播室:
阿丘彈唱木吉他——《蘭花草》:我從山中來,帶著蘭花草.種在小園中,希望花開早.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時過.蘭花卻依然,苞也無一個。轉眼秋天到,移蘭入暖房.朝朝頻顧惜,夜夜不能忘.但願花開早,能將夙願償.滿庭花簇簇,開得許多香。
主持人阿丘:獻醜了。還是借著國共兩黨握手的東風,我們繼續聊海峽對岸吹來的風,今天說的是音樂。我主動請纓來這麼一手,各位不必誇獎。其實啊,我相信,太多和我年齡差不多的觀眾一定知道,這一把木吉他,一首《蘭花草》,可是我們那一代人,在早戀萌芽時期的必備技能啊!當然,當時,我並不知道這首歌的歌詞出自大詩人大學者胡適20年代的白話詩,只知道在海峽對岸,有個帥呆了的歌手叫劉文正,能用這曲子迷倒一幫年輕姑娘!
影像:劉文正《蘭花草》 70、80年代的青年形象
主持人阿丘:被這歌迷倒的姑娘們早都出嫁了,我也終於知道這詞是表達胡適對於安徽家鄉的回憶思念。在當時,可讓我知道了臺灣青年是怎麼柔情似水的,給了我很大的啟示。為了學這些歌,還費了大勁呢,因為這錄音機,這些從海峽對岸傳來的歌,我一下子成了周圍同齡人羨慕的文藝青年!現在的女孩子們可能對我這點沾沾自喜不屑啊?不過當年在全國大部分青少年只會穿著白襯衫藍褲子唱歌的時候,我對於文藝的認識可算是令人……!當然,也有姑娘說我唱的歌——有點不正經!
影像:晚會上《阿美阿美》《雨中即景》
主持人阿丘:剛才唱歌那兩位您認識麼?一位叫王夢麟,一位叫張行,這晚會已經是這些歌流行很久以後的事情了。當年我可不認識他們,大家都不認識,但是這歌聲咱都認識。後來多少大學生崇尚校園民謠,其實校園民謠這概念我們這些老青年早從海峽對岸知道了。我有限的文藝細胞、抒情能耐就是那個時候薰陶出來的。當時的校園民謠音樂人葉佳修,啟蒙了羅大佑這些後來人啊,年輕人可能又不認識誰是葉佳修了,不過我知道他寫的歌,你一定知道。
影像:潘安邦在89年春晚的《外婆的澎湖灣》
主持人阿丘:這曲子熟吧?作詞作曲的就是葉佳修。電視晚會播放的時候,全國人民基本都已經會唱了!只不過之前不能看歌,只能聽歌。能聽歌也算時髦,三洋、夏普888錄音機貴,盜版卡帶也沒怎麼猖獗,可是我們有招啊,條件有限的,買個硬皮小本本,手抄譜寫詞,那時候姑娘們還往上面貼不乾膠,往上面畫小人寄託她們的青春幻想!有條件的,買盒空白磁帶去翻錄!這裡有自製的盒帶為證!看看,精心設計,喲,還有洋文。這藝術頭腦就是那時候培養起來的,雖說這盒帶主人如今連半吊子藝術家都不是,只能當我的領導,不過也能看出他一個美好的青春啊!像這樣的盒帶全國不知道有多少!一個原版的卡帶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子孫孫無窮匱也!翻錄到第幾代,都拐調了,還是覺得,千迴百轉啊!那旋律那歌詞…撫慰了多少青年寂寞惆悵的心啊——
音樂:《橄欖樹》 影像八十年代的青年們
主持人阿丘:說起過去的青春好時光,一晚上我都傾訴不完啊,當年頗出了一些風頭!雖然我沒有學別人穿上上緊下寬可以掃大街的喇叭褲、戴上不撕商標的蛤蟆鏡,但是我學歌快又好啊!話說回來,現在連我8歲的女兒都不稀罕我這點了!,現在她聽著《周杰倫》,很高興從中知道了咱中國有一種武器叫雙節棍。我的木吉他就算回到大學草地上也作用不大了。只有孩子他媽才認為,這是最浪漫的事。其實,我對內在文藝細胞的優越感在一個混血兒男人出現的時候就遭遇了危機,這個男人給大夥帶來了一個詞,叫偶像。
影像:1987年春晚《冬天裡的一把火》
主持人阿丘:您瞧瞧,爆炸頭,這動作,現在看來誇張了不是一點!不過這男人,真想用周星馳的感嘆詞來一下,太帥了!這年的春節晚會之後,這把火燒得全國上下老老少少都心裡熱氣膨脹,姑娘們都說,那臉型那眼睛,真是米開朗基羅雕塑大衛的現實版;咱以前的歌唱家登臺基本都是最後來這麼一下(張開雙臂),後來颱風也熱烈了……也不知道是不是跟他有關,大街上爆炸頭多起來了,最讓我受不了的是社會上掀起了崇尚高個頭的不良風氣,所以那年有人把大興安嶺的火災歸咎於這首歌的時候,我都有點幸災樂禍!更讓人高興的是,此後進入大家眼帘的臺灣明星越來越多了,除了偶像派,也有實力派。
影像:
趙傳《我很醜,但是我很溫柔》
齊秦《大約在冬季》費玉清《一剪梅》、蘇芮《酒幹倘賣無》
主持人阿丘:我在這裡想特別提到一個明星,叫張帝,人長得其貌不揚,但是他有絕招哦。
張帝在晚會上和朱明瑛合唱,當場編詞,歌頌兩岸三地的團結。
主持人阿丘:您看,妙不妙?雖然歌聲不一定悠揚,可是這機智我是佩服的,我從他身上還學到了那麼一點東西。
別急,年輕人!70年代生的年輕人們要抗議我了!是,那些歌太老,跟不上你們的感覺了,往後一點的歌,我這裡也有料!早在1989年,臺灣吹來的音樂風就被集中製作成專題,在中央電視臺播出,據說當時年輕人奔走相告啊。現在我就不打擾年輕朋友們隨著不同的歌曲,回顧各自不同的過往了。接下來,請聽、請看最最早期的mtv系列——《臺灣吹來的風》:
影像:
潘美辰《我想有個家》小虎隊《青蘋果樂園》張雨生《我的未來不是夢》姜育恆《再回首》
庾澄慶《讓我一次愛個夠》
主持人阿丘:再回首,物是人非昨啊!十幾年的時間,世事變遷,曲終人散,餘音繞梁。我想,我說多少句話也概括不了各位的心境,就不說了。接下來,其實要說影響我們的臺灣明星太多太多了,我報幕報下去沒個盡頭,今天最後,我想說一個非常重要的人,誰?很多人一定等急了,怎麼我說了那麼多人,不見臺灣音樂教父羅大佑出場呢!下面就來了,可是先說一句您別失望,我們沒有羅大佑2000年演唱會的場面,這場面在我看來,甭管去過沒去過的人,您可以去冥想,也許效果更好一些。就好像我不給羅大佑下定義一樣,我說什麼都不是權威,一萬個聽眾心裡有一萬個羅大佑!我想給您看的,是我們一個同事,在2000年的時候拍到的2000羅大佑演唱會——前後的一些邊邊角角的故事,也許他的眼睛能告訴你,某些光陰的故事。
音樂:光陰的故事
影像:羅演唱會之前
歌迷見面會 唱他的歌
影像:羅大佑在場上的籌備
影像:酒吧
八九十年代明星的畫面
轉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