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現代人卻歪曲了它的本意

2021-01-20 職場找老王

職場人私下聚會經常聽到朋友們這樣說「唉,我們公司不咋地,我現在就是混,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話聽起來是沒什麼毛病,但卻用錯了地方。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這個成語變成了「過一天算一天,湊合著混日子」。現代人用來比喻遇事敷衍,得過且過,無可奈何,勉強從事的意思。

咱們先從「和尚」這個詞來淺析一下,和尚在很多人眼裡都是吃齋念佛,掃地誦經,是一些世外高人,捨棄七情六慾的人。很大一部分人認為和尚是在逃避現實,而躲到寺廟裡逃避現實,逃避責任。這種人固然有之,但不是大多數。如果說和尚是一種職業這麼說還算牽強。如果和尚是一種精神層次的禪悟,那麼就驢頭不對馬嘴。有的和尚在念經,有的和尚在挑水,有的和尚在掃地,都是禮佛又何來敷衍?何來混日子?

引用: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十五回:「留著我中甚麼用!也不過像俗語說的,『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鍾』罷了!就是拼性命去幹,現在的事也是弄不好的。」話雖如此說,但是作為一個和尚,撞鐘難道不是他的本分?一個撞鐘的和尚去掃地會不會顯著很搞笑呢?

引用: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十六回:「那和尚只得同三藏與行者進了山門。山門裡,又見那正殿上書四個大字,是「觀音禪院」。三藏又大喜道:「弟子屢感菩薩聖恩,未及叩謝;今遇禪院,就如見菩薩一般,甚好拜謝。」那和尚聞言,即命道人開了殿門,請三藏朝拜。那行者拴了馬,丟了行李,同三藏上殿。三藏展背舒身,鋪胸納地,望金像叩頭。那和尚便去打鼓,行者就去撞鐘。三藏俯伏臺前,傾心禱祝。祝拜已畢,那和尚住了鼓,行者還只管撞鐘不歇,或緊或慢,撞了許久。那道人道:「拜已畢了,還撞鐘怎麼?」行者方丟了鍾杵,笑道:「你那裡曉得!我這是『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鍾』的。」這才是正解,所謂「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真正含義是我在崗位上一天,我就幹好我這一天的工作,我應盡的義務,應該承擔的責任我必須完成。職場人也是,在崗位上一天就做好一天自己的工作,正所謂「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而不是那些個所謂的「混吃等死,混一天算一天。

古人給出成語,今人卻誤解了。職場人多看看。

相關焦點

  • 古代沒有鐘錶,古人都用什麼工具來分辨一天中不同的時間
    鐘錶是我們現代人司空見慣的時間工具,幾乎每家都會有一個鍾或手錶,發展至今天,鐘錶越來越小型化,各種奢侈表,名表充斥著市場,電子鐘也大行發展,極大的方便了人們。在影視劇中經常看到更夫打更,「天乾物燥,小心火燭」都成更夫的代名詞了,打更其實就是報時,晚上七點打「落更」,「二更」為晚上九點,「三更」為晚上十一點,「四更」為凌晨一點,「五更」為凌晨三點。
  • 和尚看見蒼蠅往窗戶上撞,頓悟後寫下千古名作,28字道出人生哲理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同樣也是一首偶然間頓悟出來的古詩,作者是北宋時期的一個和尚,他就是白雲守端。和尚看見蒼蠅往窗戶上撞,頓悟後寫下千古名作,28字道出人生哲理白雲守端從小就頗具才華,非常熱愛寫作,20歲時剃度出家。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不到黃河心不死,你還知道哪些具有複句式用法的...
    現在我們橫豎總不落好,索性給他一個一不做二不休。」相關成語:矢志不移 不到烏江不盡頭 不撞南牆不回頭2.可望而不可即 [kě wàng ér bù kě jí]基本釋義:即:接近。能望見,但達不到或不能接近。常比喻目前還不能實現的事物。
  • 管理學——和尚的故事
    管理學——計劃(兩個和尚)兩個和尚分別住在相鄰兩座山上的廟裡,這兩座山之間有一條河,兩個和尚每天都會在同一時間下山去河邊挑水,久而久之便成了朋友.不知不覺五年過去了,突然有一天左邊這座山的和尚沒有下山挑水,右邊那座山的和尚心想:"他大概睡過頭了。」因此就沒有在意。哪知第二天,左邊這座山的和尚還是沒有下山挑水。
  • 一天為什麼是24小時?古代一天是多長?地球自轉為什麼越來越慢?
    而太陽東升西落的原因是地球自轉,所以人們理解的一天就等於地球自轉一圈的時間。古代人的計時工具也都與太陽有關,如日晷、華表、漏壺等等——對於這些需要藉助太陽光的計時工具來說,都存在一個致命的弱點——下雨天用不了。直到機械時代才結束了這種尷尬局面,人們開始使用鐘錶。
  • 雲居山舉行虛雲老和尚圓寂55周年紀念法會
    來自海內外高僧大德、諸山長老、虛公佛門子孫、雲居山四眾弟子數千人出席了紀念法會。 五十五年前的這一天,中國禪宗泰鬥虛雲老和尚示寂。五十五年後的今天,虛雲老和尚的後代子孫,學人子弟,齊聚在真如禪寺,緬懷虛雲老和尚的豐功偉績。並以此激勵後人,學習虛雲老和尚愛國愛教的思想,正信正行的情操,處世不驚的胸懷,艱苦樸素的精神和淡泊名利的品德,繼承和發揚虛雲老和尚的精神,把中國佛教的事情辦好。
  • 華羅庚送給現代人的一段語錄,特別是當今在校的學生,值得謹記!
    如果換成是你,你會送給現代人什麼樣一段話呢?相信很多隻要有思想的人,願意去思考的人,都會有些話要送給現代人。比如說現代人生活,真該慢下來,才會發現生活的美。節奏太快了,很多人都迷失了自己。為什麼說現代生活節奏太快了,很多人都迷失了自己呢?因為現代很多人都喜歡盲目跟風,跟隨世俗的潮湧,都成了為房子奮鬥半輩子的人,天天忙著賺錢,沒有時間去陪家人或是親人。
  • 第三期:古人眼裡的天與現今的天不一樣,天其實是實體
    現代意義上的天,主要是一個空間概念,指地球表面以上的空間。當然,隨著科學的發展,我們知道了天的許多內容,覆蓋在地球表面的是大氣層,含有氧氣、氮氣等等。這個空間還分了許多層次,有對流層、平流層、電離層、臭氧層。這是我們現代人對於天的定義,那麼古代人對天的定義也是如此嗎?
  • 詭異的海和尚是什麼,它莫非是人類的祖先「海猿」嗎
    海和尚,就是傳說中海怪的一種。有意思的是,經過研究,甚至出現一種說法,認為海和尚可能真的存在過,那麼海和尚到底是什麼?接下來,讓小編來為您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在故宮博物院,收藏有一本清朝的《清宮海錯圖》。這本書共有四冊,是我國現在的最早的一部關於海洋生物的畫譜。
  • 老和尚摔了一跤悟出首詩,小和尚看見蒼蠅也寫一首,都流傳至今
    老和尚摔了一跤悟出首詩,小和尚看見蒼蠅也寫一首,都流傳至今宋代有一位老和尚,一天,老和尚騎著驢子穿過橋,但是不小心掉下來掉進了水裡。碰巧的是,就是這一跌讓他明白了佛教的真正含義,隨後寫了寫了一首著名的禪詩,全文如下:《啟蒙詩》我有一顆珍珠,被困在塵土中很久了;目前,塵土充滿了光線,穿過山脈和河流。全篇只有24個字,卻流傳了近千年。首句中的「明珠」指的是一個人的佛性,後人也經常將其引申為才華。次句「久被塵勞關鎖」是指這個佛性被世界耗盡,眾生無法擺脫,所以珍珠被覆蓋。
  • 兵馬俑這麼高大,古人真比現代人高嗎?
    以前聽評書或者聽老人說,古代某某名將或者大俠,往往身高八尺甚至丈二;之後也經常有人說古人多高如何;然後隨著兵馬俑的發掘,加上網上一些資料,比如西歐冰川期的克羅馬農人身高184,河南發現8000年前體型巨大的人骨等等。網上往往有很多古人比現代人高,現代人相比古人變矮了,或者說中國現代人相比古人變矮了的說法。那麼古人真的比現代人高嗎?
  • 古人為何將一天分為十二個時辰?
    古人也用燃香來計算時間,稱為「火鍾」。「火鍾」是用紗線纏繞在香上,再在線的末端系上一個銅球,球下放一個銅盤,當香火燒斷紗線時,銅球落在銅盤中就會發出響聲,這便是古代的鬧鐘了。此外,古人還用「水鍾」來計時,「水鍾」也稱滴漏、刻漏,是古人利用滴水的等時性原理,通過反覆實踐,而發明出的計時方法。古代白天或晴天時,可以用日晷來測時間,到了夜晚或陰天,就需要利用水鍾來計時了。
  • 趙州和尚「吃茶去」的內涵和對現代生活的指導意義
    《五燈會元》記載了趙州和尚一段禪語:師(趙州從諗)問新到:「 曾到此間麼?」曰:「曾到。」師曰:「吃茶去。」又問僧,僧曰:「不曾到。」師曰:「吃茶去。」後院主問曰:「為什麼曾到也雲吃茶去,不曾到也雲吃茶去?」師召院主,主應喏。師曰:「吃茶去。」
  • 寫詩如兵法,也要出奇制勝,王和尚論詩,如何奇正相合,寫好詩詞
    王和尚論詩:寫詩如何守正出奇?王和尚談詩,今天談詩之「出奇」。01.提出問題:寫詩為何要出奇兵法有云: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作詩雖多以古為師,但若不能翻新出奇,語工字簡,「乃有愧古人矣」,所謂「化腐朽為新奇」,即要在師法古人之基礎上,做到不落窠臼,別出境界,此方是學詩之至。何謂奇?奇則不俗,奇則清新。
  •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古人的作息時間與養生
    睡眠,對於人類而言太過重要,一個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睡眠中度過。「睡」,是歷來崇尚養生者常提及的養生之法。本文結合「睡」、「眠」兩字的造字結構,古代的時間劃分,談談古人的作息時間與養生,供大家參考。1睡眠漢字中,睡、眠兩字意思有所區別。
  • 古人如何觀天看雲識雨晴?製作雲圖 總結經驗
    ■霍壽喜天上的雲,姿態萬千,變幻無常。通過看雲,常常可以識別陰晴風雨,預知天氣變化。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很重視雲的觀測。《詩經·小雅》 曰:「上天同雲,雨雪雰雰。」意思是說,下雪的雲,在天空中是均勻一色的。
  • 古人云:大器晚成者通常有一些相同的特徵,遇到此類人不可小視
    中國歷史上有個成語叫三十而立,這個成語的本意是指人在三十歲的時候要建立自己人生穩定的價值觀以及做人做事的原則,現如今一般指的是三十歲要有所成就。那麼每個人都能三十而立嗎?當然不可能,還有不少人打趣道,三十而立,自己立不起來怎麼辦,實際上古人的三十歲可就不小了,現代人當然不能用這個標準來看自己。值得一提的是,現在這似乎已經成了一種共識,三十歲如果沒有一定的成就,便被人們認為他也就這樣了,實際上這完全是錯誤的看法。
  • 和尚寫詩「一劍霜寒十四州」,國王:改為四十州。和尚:你不配!
    和尚寫詩「一劍霜寒十四州」,國王:改為四十州。和尚:你不配!唐朝和尚的傲骨:國王讓改掉詩中的數字,和尚:州難添,詩難改!唐代是中國古典詩歌的全盛期,群星閃耀的大唐壇,還活躍著一群僧人的身影,他們就是人們所說的「詩僧」。
  • 現代人聽到蟬鳴會流口水想吃「炸金蟬」,古人有時會流淚水
    晉郭璞《蟬贊》雲「蟲之清潔,可貴惟蟬,潛蛻棄穢,飲露恆鮮」,現代人都知道蟬以吸食樹液為生,知識相對缺乏的古人卻想當然的認為蟬常居枝頭,餐風飲露,遠離世俗,文人雅士們常藉以表達自己高尚的理想和情懷。「一個人去吃飯,一個人去醫院」,現代人最怕的孤獨感,「病覺離家遠,貧知處事難」,千年前唐人楊凝的《與友人會》,也寫下了人在異鄉貧病交加的難。「一雨一番晴,山林冷落青。
  • 2018年這些天有異象,古人有何解釋?
    古人語天有異象,要麼有能人降世要麼有大事發生(禍福),2018年已經發生過四次天有異象。冰雹形成:當地表的水被太陽曝曬汽化後上升到了空中變成水蒸氣,隨後凝聚成雲,或雲遇到冷空氣後會被液化,就會形成雨滴,而忽然遇到冷空氣水蒸氣就會凝結成冰或雪,如果溫度急劇下降,就會結成較大的冰團,也就是形成冰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