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世界臭氧日 | 守護生命的臭氧

2020-09-16 淄博24小時

臭氧層是一個脆弱的氣體保護層,防止地球受太陽光線有害部分的損害,有助於保護地球上的生命。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的受控使用以及減少有關物質,不僅有助於為今世後代保護臭氧層,而且可為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努力作出重大貢獻。此外,這一舉措還通過限制有害的紫外線輻射到達地表,保護人類健康和地球生態系統。

(來源: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社交媒體分享庫)

專家指出,全球溫度每升高1度,相當於投下40萬枚廣島原子彈產生的能量,這是人類引起的巨大災難。改變這一恐怖現狀,可以從延緩每年的「地球生態超載日」的到來做起。

2020年,世人慶祝《維也納公約》通過35周年以及全球臭氧層保護35周年。沒有陽光,地球上的生命將不可能存在。但是,如果沒有臭氧層,太陽發出的能量將過大,導致地球上的生命無法生長。平流層的臭氧保護地球免受太陽大部分有害紫外線的傷害。陽光使生命成為可能,但正如我們所知,臭氧層讓生命有可能存在。

來源: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微博

因此,當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後期的科學家發現人類正在這個防護層上製造出漏洞時,他們發出了警報。這個漏洞是由(冰箱和空調等設備的)氣霧劑和冷卻劑中使用的臭氧消耗氣體導致的,它增加了皮膚癌和白內障發病率,以及損害植物、作物和生態系統的威脅。

全球採取了果斷的應對措施。1985年,世界各國政府通過了《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根據《公約》的《蒙特婁議定書》,各國政府、科學家和工業界共同努力,以削減99%的消耗臭氧物質。在《蒙特婁議定書》的作用下,臭氧層正在復原,有望在本世紀中葉恢復到1980年前的水平。為支持該議定書,2019年生效的《基加利修正》將致力於減少氫氟碳化合物 (HFCs)。它屬於溫室氣體,對氣候具有較大的潛在制暖效應,並且會對環境造成破壞。

(來源:聯合國)

9月16日的「世界臭氧日」將慶祝這一成就。它表明,科學指導下的集體決策和行動是解決重大全球危機的唯一途徑。2020年,COVID-19大流行帶來了巨大的社會和經濟困難。在這一年,臭氧相關條約傳遞的關於和睦相處、為集體利益共同努力的信息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這一天的主題是「守護生命的臭氧」,這提醒我們,不但臭氧對地球上的生命至關重要,而且我們必須繼續為子孫後代保護臭氧層。

(來源: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社交媒體分享庫)

【背景信息:】

目前已發現不少常用的化學品可對臭氧層造成極大損害。滷碳化合物指一個或多個碳原子與一個或多個滷素原子(氟、氯、溴、碘)結合而成的化學物質,含溴滷碳化合物通常比含氯滷碳化合物具有更高的臭氧消耗潛能值。產生氯元素和溴元素最多,造成臭氧消耗的人造化學品有甲基溴、甲基氯仿、四氯化碳、「哈龍」化學品家族、氟氯化碳和氟氯烴。

《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科學研究對於臭氧層消耗的確認,促使國際社會建立合作機制、採取行動保護臭氧層。1985年3月22日,28個國家通過並籤署了《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正式做出臭氧層保護規定。1987年9月,《關於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婁議定書》(《蒙特婁議定書》)通過。

《蒙特婁議定書》:

《蒙特婁議定書》的主要目標是通過努力控制臭氧消耗物質的全球生產總量與消費總量,保護臭氧層最終目標是通過科學知識和技術信息的發展,徹底淘汰這些物質。《議定書》以幾組臭氧消耗物質為基礎,按照化學家族進行分類,並將其列入《蒙特婁議定書》附件

《議定書》要求管控幾大類別的近100種化學品。對每組或每個附件中的化學品,都規定了淘汰時間表和物質的生產和消費量,旨在最終徹底淘汰這些物質。

《議定書》規定的時間表以消耗臭氧物質的消費量為基準。「消費量」是指任何一年受控物質的生產量加上進口量減去出口量之後所得的數量。同時也會減去已核准的臭氧破壞量。

控制物質根據指定基準年設定削減百分比。對於已有或回收控制物質在淘汰日期後的使用,《議定書》不加以禁止。

但像治療哮喘和其他呼吸道疾病的計量吸入器,以及在潛水艇和飛機中使用的哈龍滅火裝置,由於找不到替代物取代關鍵物質,所以並沒有規定淘汰日期。

1994年,聯合國宣布9月16日為保護臭氧層國際日,以紀念在1987年的這一天籤署《關於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婁議定書》(第49/114號決議)。

2009年9月16日,《維也納公約》和《蒙特婁議定書》成為聯合國歷史上首批獲得普遍批准的條約。

來源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

【來源:博山環保】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守護生命的臭氧:臭氧層保護35周年 | 2020年世界臭氧日
    (來源: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社交媒體分享庫)2018年9月16日的「世界臭氧日」(World Ozone Day)之際,綠會秘書長周晉峰博士無懼當時肆虐的颱風「2020年,世人慶祝《維也納公約》通過35周年以及全球臭氧層保護35周年。沒有陽光,地球上的生命將不可能存在。但是,如果沒有臭氧層,太陽發出的能量將過大,導致地球上的生命無法生長。平流層的臭氧保護地球免受太陽大部分有害紫外線的傷害。陽光使生命成為可能,但正如我們所知,臭氧層讓生命有可能存在。
  • 國際臭氧層保護日|走近臭氧
    1、守護生命的臭氧臭氧層是一個脆弱的氣體保護層,防止地球受太陽光線有害部分的損害,有助於保護地球上的生命。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的受控使用以及減少有關物質,不僅有助於為今世後代保護臭氧層,而且可為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努力作出重大貢獻。此外,這一舉措還通過限制有害的紫外線輻射到達地表,保護人類健康和地球生態系統。
  • 國際臭氧層保護日丨守護生命的臭氧,一起了解一下!
    陽光使生命成為可能,臭氧層讓地球上的生命有可能存在。35年前,世界各國通過了《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25年前,聯合國將每年的9月16日規定為國際臭氧層保護日。為了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修復臭氧層空洞,我們需要做些什麼?
  • 合肥:裝上「監視器」 讓臭氧汙染無處逃
    ​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337個地級以上城市臭氧濃度同比上升6.5%,以臭氧為首要汙染物的超標天數佔總超標天數的41.8%。臭氧對空氣優良天數的影響已僅次於PM2.5。為有效改善臭氧汙染,合肥市廬陽區積極研究部署臭氧汙染防治攻堅專項行動,從源頭替代、無組織排放管控、末端治理、園區和集群綜合整治、排口規範化標準化和臭氧汙染溯源分析等方面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確保臭氧汙染可防可控。究竟什麼是臭氧汙染?它是如何形成的呢?
  • 臭氧汙染嚴重?引發光化學煙霧事件?並沒有!
    記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廣東省空氣品質汙染源中,臭氧已取代PM2.5,成為全省空氣首要汙染物今年夏天以來,首要汙染物為臭氧的報導頻現,關於臭氧汙染的危害更是眾說紛紜,甚至有人將臭氧比作「防不勝防的隱形殺手」,那麼我國臭氧汙染狀況到底如何?會不會引發嚴重的汙染事件?公眾對臭氧汙染如何防護?《經濟日報》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 南通:臭氧濃度全省最低
    2020年以來,南通市的治氣成績單值得點讚:截至2020年12月21日,南通市優良天數比例為88.8%,同比增加8.2個百分點,為全省最高;臭氧日最大8小時第90百分位值為14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7%,為全省最低。 這兩項之「最」對南通來說意味著什麼?
  • 今年以來全國臭氧汙染明顯加重,咋回事?
    新華網北京8月7日電(記者曹瀅)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發布的信息顯示,2017年,全國臭氧超標率明顯增加,峰值濃度出現明顯抬升。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大氣室高級工程師孟曉豔接受《環境與生活》雜誌記者採訪時說,從2013年以來,三大重點區域(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中,京津冀和長三角臭氧濃度有顯著的逐年上升趨勢,特別是2017年上升最為顯著;珠三角在2013年至2016年的前5個月的臭氧汙染總體平穩,但2017年有大幅上升。
  • 世界氣象組織:2020年南極臭氧空洞又大又深
    圖片來源:世界氣象組織當地時間10月6日,世界氣象組織表示,近年來,南極上空每年的臭氧層空洞都是歷來最大、最深的。分析表明,空洞目前已達到其最大範圍。這是由強大、穩定且寒冷的極地渦流驅動的,該渦流使得南極洲上空的臭氧層溫度始終保持低溫。2020年的南極臭氧空洞自8月中旬開始迅速增長,並在10月初達到約2400萬平方公裡的峰值。該空洞現在面積為2300萬平方公裡,高於過去十年平均水平,並遍及南極大陸大部分地區。
  • 世界氣象組織:2020年南極臭氧空洞又大又深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當地時間10月6日,世界氣象組織表示,近年來,南極上空每年的臭氧層空洞都是歷來最大、最深的。分析表明,空洞目前已達到其最大範圍。這是由強大、穩定且寒冷的極地渦流驅動的,該渦流使得南極洲上空的臭氧層溫度始終保持低溫。
  • 全國多數城市臭氧濃度總體緩慢上升 臭氧汙染可防控
    自然界的臭氧,大多分布在距地面15公裡至30公裡的大氣中,被稱為「臭氧層」,能有效阻擋紫外線,保護人類及其他健康。隨著人類活動的加劇,地球表面的臭氧層出現了嚴重的空洞。為減少消耗臭氧層物質,國際社會先後制定了《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和《關於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婁議定書》。保護臭氧層,是迄今最為成功的全球性合作。1995年1月23日聯合國大會還決定,每年的9月16日為國際保護臭氧層日。
  • 2020年是臭氧層災難性的一年 空洞每年都在擴大
    外媒稱,臭氧層保護地球上的生命免受太陽輻射的影響,但2020年對於臭氧層來說卻是災難性的一年。與2019年相比,南極每年春季出現的臭氧層空洞增大了50%。今年春天,北極臭氧層的減少達到了創紀錄的水平。這些數據提醒人們,修復由人類活動造成的環境破壞有多麼困難。
  • 2020年,我們的臭氧層到底怎麼樣了?
    01 臭氧層讓生命有可能存在先來說說臭氧層。▲ 臭氧層能吸收一部分UV-B和全部的UV-C。臭氧層就相當於在地球外面塗的一層「防曬霜「,可別小看這層「防曬霜」,它與生命的進化都息息相關。46億年前,地球剛剛誕生,地球大氣層中沒有氧氣,更沒有臭氧,含有高能紫外線的陽光直達地球表面,地球上沒有任何生命。
  • 2020年南極臭氧空洞又大又深 2300萬平方公裡
    2020年南極臭氧空洞又大又深 2300萬平方公裡時間:2020-10-07 17:1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南極臭氧空洞又大又深 2300萬平方公裡 當地時間10月6日,世界氣象組織表示,近年來,南極上空每年的臭氧層空洞都是歷來最大、最深的。
  • 臭氧汙染可控 我國不會發生光化學煙霧事件
    為減少消耗臭氧層物質,國際社會先後制定了《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和《關於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婁議定書》。保護臭氧層,是迄今最為成功的全球性合作。1995年1月23日聯合國大會還決定,每年的9月16日為國際保護臭氧層日。與人類攜手保護的臭氧層相比,近地面高濃度的臭氧可沒那麼受人待見,它會刺激和損害眼睛、呼吸系統等黏膜組織,對人體健康產生負面作用。
  • 蕪湖市2020年7月環境質量月報_蕪湖市政務公開網
    監測結果顯示:臭氧為現階段環境空氣首要汙染物。年7月7日,蕪湖市站在四個監測斷面(桂花橋、弋磯山、四褐山和東西梁山)對長江蕪湖段的水質進行了監測,獲得有效數據338個。對照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Ⅱ類標準,長江蕪湖段2020年7月份四個斷面的各項監測指標完全符合標準,即Ⅱ類標準的達標率為100%。和去年同期及上期監測結果相比,長江蕪湖段各項水質指標無顯著變化,長江蕪湖段的水質狀況優。
  • 地球的一半|疫情期間,PM2.5還未走遠,臭氧汙染卻來了
    然而,在關注「看得見」的霧霾的同時,另一種更為隱蔽、很難用肉眼辨識的空氣汙染物——臭氧,在2020年伴隨著氣候變化的加劇更頻繁地走近了我們。臭氧汙染悄悄「來勢洶洶」隨著初夏來臨,尤其在2020年「五一」小長假期間,全國範圍內出現的一波熱浪使多地出現了不等程度的臭氧汙染。
  • 【2020年南極臭氧空洞又大又深】當地時間10月6日,世界氣象組織...
    【2020年南極臭氧空洞又大又深】當地時間10月6日,世界氣象組織表示,近年來,南極上空每年的臭氧層空洞都是歷來最大、最深的。分析表明,空洞目前已達到其最大範圍。這是由強大、穩定且寒冷的極地渦流驅動的,該渦流使得南極洲上空的臭氧層溫度始終保持低溫。
  • 2020年是臭氧層災難性一年 南極空洞已達美國國土面積3倍
    新華社北京11月12日新媒體專電 外媒稱,臭氧層保護地球上的生命免受太陽輻射的影響,但2020年對於臭氧層來說卻是災難性的一年。與2019年相比,南極每年春季出現的臭氧層空洞增大了50%。今年春天,北極臭氧層的減少達到了創紀錄的水平。這些數據提醒人們,修復由人類活動造成的環境破壞有多麼困難。
  • 2020年春季超強北極臭氧洞
    2020年3月,當再一次更大的北極臭氧洞出現後,Nature 雜誌也立即進行了報導,然後……就淹沒在新冠疫情的新聞洪流裡了。進入3月後,隨著平流層維持一個強大的極渦,逐漸形成了規模可觀的臭氧洞,其中3月12日臭氧洞中心最小數值達到205DU,這成為這次北極臭氧洞的最低數值,創下了新的歷史記錄。最鼎盛期,臭氧低值區覆蓋面積超過3個格陵蘭島,臭氧洞面積達到100萬平方公裡。2020年春季,北極上空出現嚴重的臭氧洞。
  • 世界氣象組織:2020南極臭氧空洞又大又深
    當地時間10月6日,世界氣象組織表示,2020年的南極臭氧空洞自8月中旬開始迅速增長,並在10月初達到約2400萬平方公裡的峰值。在南半球春季,即8月至10月,南極上空的臭氧空洞規模增加,9月中旬至10月中旬通常達到最大規模。當南半球春季後期大氣平流層的溫度升高時,臭氧消耗減慢,極地渦流減弱並最終破裂。到12月底,臭氧水平恢復正常。(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