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得差不多,「海苔」是紫菜嗎?它倆有啥區別?漲知識了
說到紫菜,大家一定不陌生,作為海產品的一種,紫菜廣泛分布在寒帶、溫帶、亞熱帶和熱帶海域,是世界上產值最高的栽培海藻,也是我國東南沿海農村地區的經濟支柱產品。紫菜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和礦物質,也是蛋白質含量最高的海藻之一,可以說是兼具營養和美味於一身。
不過,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應該會發現一種和紫菜長得差不多的食物,叫「海苔」,它和我們平時去農貿市場買的紫菜有啥區別呢?今天,懶喵就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一起來看看。
紫菜
紫菜,屬於紫球藻目紫球藻科植物,目前用於人工栽培的紫菜主要有兩個品種,分別是壇紫菜和條斑紫菜。我們在市場上買到的幹制紫菜,是將海裡的紫菜撈出來後,經過清洗和晾曬後得到。
海苔
海苔,是將紫菜烤熟後,添加油、鹽等調味料製成,屬於紫菜的二次加工產品。目前市面上出售的海苔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做壽司或者飯糰用的烤海苔,還有一種是當零食吃的調味海苔,它們選用的原料皆為紫菜裡的條斑紫菜。
從製法上看,紫菜是將海裡的紫菜經過清洗和晾曬後得到;海苔則是在紫菜的基礎上,經過烘烤和調味後得到,並且海苔裡用的紫菜大多是條斑紫菜。換句大白話來描述它們之間的關係:海苔選用的原料是紫菜,但紫菜不一定是海苔。
我們平時在農貿市場裡買的紫菜,多為圓餅狀的壇紫菜,顏色偏暗紫色,質地疏散,內部有很多空間;海苔則是壓成薄片狀的條斑紫菜,顏色偏墨綠色,質地緊實,內部沒有空間。
從外觀上看,海苔與紫菜之間的區別,主要集中在形狀、顏色和結構疏密度上。海苔的外觀多為薄薄的方形片狀,顏色比紫菜亮一些,內部結構緊實。
紫菜為天然海製品,在製作過程中,只經過簡單的清洗和晾曬,口感單一,煮熟後吃起來軟嫩細滑,具有海產品特有的鮮味和鹹味。
海苔在製作過程中,添加了很多調味料,因此口感相對比較豐富,嚼在嘴裡很酥脆。像當零食吃的即食海苔裡,還分為不同的製法,如鹽燒、醬燒、油炸;而根據添加的調味料不同,還有不同口味之分,如番茄味海苔、芝麻海苔、魷魚味海苔等等。
從口感上看,海苔吃起來酥脆爽口,口感豐富,有不同口味之分;紫菜吃起來軟嫩細滑,口感較單一。
紫菜多為煮熟後食用,很少生吃,常用來和其它食材搭配煮湯喝,如紫菜蛋花湯、西紅柿紫菜湯等等;也可以用來涼拌或煎炸吃。海苔常作為零食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直接開袋即食;又或者在製作壽司和飯糰時使用,可以生吃。
從吃法上看,海苔可以直接生吃,常用來當零食吃或製作壽司、飯糰吃;紫菜很少生吃,常用來煮紫菜湯。
由上可知,海苔和紫菜的區別,主要體現在4個方面,分別是製法不同、外觀不同、口感不同、吃法不同,大家下次在遇見海苔和紫菜時,就不會再混淆不清了。其實,最簡單的辨別方法,就是海苔常用來當零食吃,有各種不同的口味;紫菜很少生吃,多用作烹飪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