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滄隧道主隧道將於今年年底貫通 爭取2020年底建成通車

2020-12-02 廈門網

海滄隧道島內一側正在施工的路段。記者 白斌斌 攝

  廈門網訊 (海西晨報記者 雷妤) 廈門第二條海底隧道———海滄隧道又迎來了新進展。

  昨日下午,全省交通工程質量安全創新觀摩會在海滄隧道召開,160多名省市代表參與了「海底隧道突泥湧水止漿牆輕型快速支撐系統現場應急演練」「複雜條件下臨海超淺埋超大斷面雙連拱隧道關鍵施工技術」等項目觀摩。

  記者獲悉,目前,第二西通道(海滄隧道)已經完成工程量的75%-80%,所有工程已進入海底,島內暗挖地下也在有條不紊推進。按計劃,海滄隧道服務隧道將於11月貫通,主隧道將於今年年底貫通,2020年底海滄隧道將爭取建成通車。

  海滄隧道建設3年多來,攻克了哪些技術難點?晨報記者為您一一解答。

  防水技術超越翔安隧道

  同是海底隧道,海滄隧道與翔安隧道的施工難度不相伯仲。目前,海滄隧道正面臨的挑戰是海底風化深槽的施工。

  風化深槽是海底巖層的不良地質構造,通常由斷層和破碎帶組成,由於裂隙與海水直接相通,極易發生突水、突泥。目前,海滄隧道A1標段海底風化深槽施工已經掘進20米,它就像個呈「V」字型插在隧道線路上的風化囊,必須先加固再開挖。

  與正常路段的施工不同,進入海底風化深槽後,施工的風險等級將大大提高。這個階段,施工進度將相對放緩,每月掘進速度只有10多米。

  「相比於翔安隧道,海滄隧道在防水技術上進行了一系列創新,技術更加成熟。」廈門路橋工程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海滄隧道工程現場負責人王學斌介紹。

  記者了解到,在風化深槽的施工中,工程人員根據超前地質預報成果,制訂全斷面或半斷面超前帷幕注漿加固、止水方案,對地層進行堵水、加固。注漿加固完成後,施做超前管棚,採用CD、CRD工法開挖施工。必要時採用減震爆破技術,減少對周邊圍巖的擾動。

  雙連拱隧道創同類型之最

  在王學斌看來,海滄隧道的雙連拱隧道同樣是挑戰性工程,是海滄隧道另一個關鍵性控制性工程。

  雙連拱隧道位於島內端,由於受既有興湖路線形和寬度的影響,最終只能採用左右線隧道中間「零間距」的建設方案,其隧道開挖斷面達500平方米,跨度45米,長達160米,創同類型隧道之最。由於這一雙連拱隧道還集超淺埋、變截面、不對稱隧道於一體,給施工帶來一系列風險和挑戰。

  針對其特殊施工環境,相關單位提出了地下臨時縱橫向通道,實現了超大斷面雙連拱隧道,化大為小,分層、分部、分導洞暗挖進洞。

  不僅如此,隧道施工還採用獨特的設計施工工藝,三次襯砌類型、複合式中隔牆設計有效消除了中隔牆接縫處滲漏水的施工風險,並利用「中導洞+雙側壁」開挖工法,雙層工字鋼初支,減小了開挖風險。

  「海滄海底隧道是福建省重點建設項目,從交通主管部門到參建單位都貫徹安全生產的精神,我們會認真總結經驗,確保安全、高品質的建成海滄海底隧道。」福建省交通質監局局長蔡傑表示。

  工程名片

  廈門第二西通道(海滄海底隧道)工程是廈門公路骨幹網「兩環八射」中「內環」的重要組成部分,起於海滄大道與馬青路交界處附近,以隧道形式穿越西海域後,在象嶼碼頭附近進入廈門島,沿興湖路下穿前行,終於石鼓山立交東,接火炬北路。

  路線長7.1km,其中,隧道長6.3km,跨海長度2.8km,採用鑽爆法暗挖三孔隧道方案,為國內第三條海底隧道,廈門第二條海底隧道。

  本工程將與興湖路、在建第二東通道形成「廈門第二東西通道」,極大地緩解海滄大橋、仙嶽路及東西向進出島交通壓力,形成島內北部一條便捷順暢的東西交通通道,使路網結構更加科學,進出島更加通暢。

展開閱讀全文

相關焦點

  • 5月通車!廈門海滄隧道又迎新進展!另一省重點項目 也…
    在海滄的第二西通道隧道出入口正上方,綠色的圍擋上已掛著鮮豔的「海」和「隧」兩個大字,據了解「滄」和「道」字也將於近日安裝。 160m海底風化深槽、超大斷面海底廢水泵房、超淺埋下穿長岸路軟弱圍巖段、近距離上跨地鐵1號線、160m超淺埋超大斷面下穿興湖路城市主幹道雙連拱隧道、240m超淺埋偏壓雙連拱隧道下穿石鼓山立交等重難點施工地段,目前序時進度已完成97%,服務隧道於2019年10月份貫通,主線隧道海域(海底風化深槽)段於2020年9月份貫通,島內明挖段全部主體結構也於2020年12月5日全部完成,僅剩興湖路段鄰近建築物右線
  • 廈門海滄海底隧道風化深槽貫通
    9月10日中午,廈門第二西通道(海滄隧道)海底風化深槽段貫通,海底隧道施工最大的安全風險得以消除,也為海滄隧道工程通車目標的實現打下了基礎。而海滄隧道,就是廈門市「兩環八射」快速路網中內環線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繼海滄大橋後連接本島至海滄的第二條通道,建成後將極大緩解海滄大橋的交通擁堵情況,將成為國內第三條公路海底隧道,同時也將超過中國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翔安隧道(6000米),成為福建省最長的海底隧道。海滄隧道全長7.1公裡,其中隧道長6.3公裡,跨海域寬度2公裡,隧道最深處位於海平面下約70米。
  • 廈門海滄海底隧道雙線貫通
    新華社廈門1月18日電(記者齊中熙)18日,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爆破按鈕啟動,由中鐵隧道局承建的廈門市第二西通道海滄海底隧道左右線實現雙線貫通。  海滄隧道全長7.1公裡,跨海域寬度2公裡,建成後將成為國內第三條公路海底隧道,同時也將超過中國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翔安隧道(6公裡),成為福建省最長的海底隧道。
  • 廈漳海底隧道有望年底開工 雙魚島陸島大橋通車
    雙魚島陸島大橋今年通車 漳州開發區召開年度工作會議,透露廈漳海底隧道有望年底開工臺海網3月5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陳青松)漳州開發區雙魚島今年將實現陸島大橋通車,主幹道成型,具備臨時觀光旅遊體驗的進度目標。
  • 第三東通道/海滄海底隧道/翔安大橋都來了
    虛線部分為第三東通道可能方案  海滄隧道海底段  8月底貫通  近日,廈門第二西通道海滄隧道傳來最新建設消息!  海滄隧道目前正處於正在打鑽開挖,確保風化深槽剩下的56米在8月底貫通。屆時,海滄隧道海底段將實現全面貫通,為全線通車打下堅實基礎。
  • 上海第17條越江隧道開工 有望於2020年底建成通車
    上海第17條越江隧道——江浦路隧道昨天開工的消息。作為市重大市政工程,江浦路隧道全長2.28公裡,總投資約33.1億元,有望於2020年底建成通車。請聽報導: 楊浦區15.5公裡的黃浦江岸線目前建成的越江通道僅有4處,即大連路隧道、楊浦大橋、軍工路隧道和翔殷路隧道。這些通道平均間距為5.1公裡,與中心城區平均水平1.95公裡差距較大。
  • 中國大陸首座海底隧道廈門翔安海底隧道右線貫通
    6月13日下午3點58分,中國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廈門翔安海底隧道右線貫通,苦戰1376天的中國鐵建18局和中鐵1局的施工人員在70米深海下勝利會師。廈門翔安海底隧道總投資31.97億元,是我國自行設計、自行施工的中國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由廈門本島至翔安,工程全長8.695公裡,其中海底隧道長6.05公裡,跨躍海面寬約4.2公裡。該工程2005年9月6日開工,計劃於今年年底建成通車。
  • 貴南高鐵全線隧道貫通數量過半
    莫小斌攝&nbsp&nbsp&nbsp&nbsp人民網馬山1月7日電 1月7日上午,貴南高鐵中馬嶺一號隧道深處傳出一聲響亮的爆破聲,隧道最後一層巖土被成功爆破,順利實現貫通。這標誌著貴南高鐵全線隧道貫通數順利過半,全線正式轉入重難點隧道攻堅衝刺階段,為全線隧道工程實現年度基本貫通奠定堅實基礎。
  • 廈門第二條海底隧道獲批 預計2019年建成通車
    晨報訊(記者 劉宇瀚 通訊員 李春妮)在不久的未來,進出廈門島將再添一條通道!記者昨日從廈門市發改委獲悉,廈門第二西通道「可研」已於6月10日獲國家發改委批覆,正式獲得國家發改委立項。這條連接海滄與湖裡的海底隧道,項目總投資估算為57.05億元,計劃今年底開工建設,2019年建成通車。
  • 海滄隧道建設又迎新進展!另外還有N個大好消息
    也就是說 成功大道出島方向的交通壓力得到緩解 成功大道右轉枋鍾路匝道橋是海滄隧道本島端接線工程的重要部分,海滄隧道本島端接線工程位於成功大道與枋鍾路交叉口,建成後將成為連接海滄隧道、成功大道及第二東通道的交通樞紐
  •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今日貫通:「海底呼吸順暢」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治家粵港澳大灣區(二)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治家今天,世界最長海底隧道貫通,標誌著港珠澳大橋主體全線貫通。年底具備通車條件後,屆時從香港到珠海、澳門陸路車程由3.5小時縮短為半小時。
  • 望城區普瑞隧道通車,東西大動脈月亮島路全線貫通
    匠心獨運,鑄造城市精品 望城區普瑞隧道通車,東西大動脈月亮島路全線貫通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通訊員 毛偉冬 2020年11月27日,長沙市望城區普瑞隧道順利建成通車。 普瑞隧道西起新巷中路,下穿普瑞斯堡小區,東至吳家衝路,全長660m,為雙向六車道連拱隧道,屬市重點工程。該項目是望城區東西大動脈月亮島路的關鍵性節點工程,通車後標誌著月亮島路全線貫通,至此月亮島片區三縱(雷鋒大道、金星北路、瀟湘北路)、三橫(普瑞路、月亮島路、銀星路)的大循環格局形成,有效緩解了片區交通壓力,方便了市民出行。
  • 中老鐵路巴羅二號隧道全隧貫通
    中老鐵路巴羅二號隧道全隧貫通(孫鈞 攝)中老鐵路巴羅二號隧道全隧貫通(孫鈞 攝)中老鐵路巴羅二號隧道全隧貫通(孫鈞 攝)1月11日,由中交一航局承建的中老鐵路國內段巴羅二號隧道全隧貫通。至此,中老鐵路國內段93座隧道已貫通89座,全線站前土建工程已基本完工,為2021年中老鐵路全線建成通車奠定了堅實基礎。中老鐵路一端連著中國,另一端連著寮國,對於改善寮國交通條件,形成沿線大能力鐵路客貨運輸通道,帶動區域產業經濟的快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全球十大跨海隧道,中國佔了五個,其中廈門就有兩個
    從高處看海滄隧道口由鷺島老賀拍攝  廈門市翔安隧道是中國大陸地第一座海底隧道,已於2010年建成通車,雙向六車道,全長8.7公裡,是廈門島連接島外東部區域的主要通道,每到上下班高峰期或節假日都會造成擁堵
  • 錢塘江又將多一條過江隧道 力爭今年年底開建
    錢塘江上又將多一條過江隧道——杭州博奧隧道,從錢江新城的新業路出發,穿過錢塘江底,直通奧體博覽城的博奧路。錢江新城管委會稱,這條隧道將成為錢江新城和奧體博覽城之間最便捷的通道。隧道力爭年底開工,預計亞運會舉行前建成。
  • 港珠澳大橋有海底隧道嗎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如何建成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 全長6.7公裡 是世界最長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也是我國第一條外海沉管隧道。海底部分約5664米,由33節巨型沉管和1個合龍段最終接頭組成,最大安裝水深超過40米。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概述  2017年7月7日,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迎來了全線貫通的歷史時刻!
  • 我國最長水下隧道將面世,耗資159億元建造,預計2021年底通車
    現如今很多城市已經開通了地鐵,現如今就有這麼一座城市,正在修建著我國的最長的水下隧道。這處水下隧道坐落在江蘇省境內,具體位置位於無錫市內的濱湖區,這一處隧道依靠地名而得名,叫做太湖隧道。它的建成具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因為其不僅能緩解當地巨大的交通堵塞壓力,而且隧道的位置也位於我國進給的長三角蘇南地區中,這裡有著豐富的旅遊業資源,其的建成不僅會給這一地區本就快速發展的經濟速度錦上添花,而且對於滬寧通道的全面發展功能有著重要的提升作用,對江蘇這座城市的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 貴南高鐵蘭堂一號隧道順利貫通
    人民網都安12月25日電 12月24日下午,由中鐵二院設計,中鐵北京工程局施工的蘭堂一號隧道順利貫通,標誌著中鐵北京工程局貴南高鐵項目又一個重要節點工程順利完成,為貴南高鐵後續無砟軌道施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博奧隧道2020年底開通 錢江新城到錢江世紀城只要3分鐘
    4月18日上午,杭州又一條跨江隧道——博奧隧道(原名青年路隧道)正式開工,工期三年半,計劃在2020年底開通。屆時,只要3分鐘時間,就可以從錢江新城「日月同輝」出發直達G20的主會場國際博覽中心。隧道建成後,將與西興大橋、慶春路隧道形成「一江、兩岸、三通道」的重要格局,提高過江交通的通行能力,加強南北兩岸的交通聯繫,形成錢江新城與錢江世紀城,雙城合併的巨大效應。從南往北逐步施工 隧道最深將達錢塘江水下40米可能有人會覺得,慶春路過江隧道已經順利通車,是一個成功的案例,博奧隧道的建設應該會比較簡單,其實不然。
  • 廣東:開春高速年底通車衝刺路上跑出加速度
    (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央廣網廣州12月12日消息(記者 周羽 通訊員 肖明葵 鍾建佳 馬建東)2020年底,由中交基金、中交四航局和中交路建投資共134億元建設的開春高速公路即將建成通車,上萬名建設者正奮戰在全線,掀起全面決勝年底建成通車的建設熱潮。廣東省十三五規劃重點工程開春高速公路起於開平市百合鎮,途徑恩平市,終於陽春市陂面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