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超市裡的香蕉大多長得都一樣,但是香蕉少有的幾種顏色變化也會引起很多爭論。
有時候北方居民不小心看見:從南方用大卡車運來的香蕉都是綠色的外皮,還有人往綠色的香蕉上噴一些液體或者用石灰懸濁液浸泡,難免大驚失色。其實這都很正常,華蕉這個品種在果皮變黃後就會變得太軟不利於運輸,所以都是青色時就摘下來,到了目的地用植物激素乙烯催熟,假如存放時間足夠久,這些青皮香蕉也會自己產生這種植物激素,所以消費者大可不必擔心害怕。
長在「樹」上的香蕉。其實這不是真的樹啦,應該叫假莖。圖片:wikipedia
另一個關於香蕉顏色的爭論和香蕉外皮上隨著成熟會逐漸出現的黑色有關。在這個問題上我碰到過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一種態度是香蕉上有一個黑點就是壞了不能吃,另一個態度是只有香蕉上長滿了黑點(俗稱芝麻香蕉)才好吃。
香蕉盒子,我覺得最沒用的產品之一——就算香蕉大多都是彼此的克隆,也不代表著曲度會完全一致啊。圖片:CHC Digital
我個人覺得這兩個態度都有點問題。前者過於緊張了;香蕉和很多瓜果一樣,都含有多酚類物質,在細胞壁被破壞時都會變黑,只要果肉沒有發黑沒有暴露在空氣中,香蕉果皮變黑完全是可以吃的。
誰說不能吃跟誰急。圖片:Johnny Magnusson / Free Stock Photos.Biz
後者的偏好我雖然可以理解,因為當香蕉表面長出小雀斑後,果肉的確會變得更加柔軟甜蜜一些,但這是有食品安全風險的。就我所觀察到的,不少水果攤會把賣不出的香蕉散亂地堆在一起,稱為「芝麻香蕉」;如果你仔細看,就能看到香蕉的兩頭有白色的黴菌絲。雖然不會一次有很強的毒性,但是天長日久吃被黴菌感染的水果必然是不利於健康的。
當然,有些時候你看不到香蕉皮,比如吃香蕉船。圖片:wiki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