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傳媒網06月18日訊 (記者 高曉燕 通訊員 梁超)「磁浮2.0」日前在株洲正式下線。如今,磁浮列車所需要的1萬餘個零部件,90%以上可以在湖南省內完成研發、生產和採購。在國內新一輪的磁浮發展熱潮中,擁有技術和產業優勢的湖南長株潭核心區,正在打造「中國磁浮之都」。
近年來,我省先後成立了湖南磁浮交通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磁浮技術研究中心、湖南磁浮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同時依託國防科大、西南交大、同濟大學等院企資源,加速發展磁浮產業鏈。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友梅介紹,目前我國自主研製的商用磁浮項目覆蓋了時速100公裡、160公裡、200公裡的短定子或長定子直線電機牽引、自動駕駛或無人駕駛的多品種磁浮列車,已掌握了商用磁浮列車系統集成技術與關鍵核心技術,擁有了不同類型磁浮列車的生產製造平臺,且已建立了從技術研發、生產製造、試驗驗證到商業運營的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商用磁浮體系。
被稱為21世紀生態純淨的磁浮交通,以其建設成本低、周期短、佔地少的綜合優勢,受到國內外很多城市的青睞。據統計,截至目前,已有35個國家和地區,共200多個考察團來湖南省考察調研磁浮軌道交通,約30個城市正在實施或計劃上馬磁浮項目,而速度120~160公裡/小時的磁浮項目成為多數城市關注的焦點。
目前,作為磁浮交通領域先行先試的湖南,已著手啟動省內磁浮線網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