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 Rep:男性與女性腸癌的發生差異

2020-12-04 生物谷

2020年3月19日訊/生物谷BIOON/---近日,研究人員發現,結腸癌腫瘤細胞在男性與女性患者中的生長速率以及侵襲性發展程度不同。相關結果發表在最近的《Scientific Reports》雜誌上。


「我們的工作有助於採取措施預防女性患者中特定致命形式的結腸癌的發生以及不良後果」,文章作者,耶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助理教授Caroline Johnson博士說: 「這項工作將使所有婦女,特別是黑人婦女受益。與其他種族或族裔群體相比,黑人婦女患結腸癌的風險更高。」


女性的結腸癌發病率整體來講低於男性,但右側結腸癌的患病率更高,這是一種致命的癌症,與左側癌症相比,其死亡風險增加了20%。腸癌是美國第三大最常見的癌症類型,每年有145,600例新病例,以及51,000例死亡。


(圖片來源:www.pixabay.com)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採用了 「代謝組學」的技術,研究了人們攝入食物所產生的代謝產物與腸道內的特定細菌的關係。研究人員檢查了患有結腸癌的男性和女性的正常結腸和腫瘤組織樣本,並且分析了代謝產物,代謝過程中轉化的小分子的濃度和相互作用。 

他們發現患有右側結腸癌的婦女的代謝產物脂肪酸含量升高,其代謝過程經歷了脂肪酸氧化產生能量的過程。它們還增加了穀氨醯胺和天冬醯胺的含量,這些胺基酸與更快速的腫瘤生長有關。相反,患有結腸癌的男性的代謝產物(如乳酸)水平升高,它們通過不同的途徑產生能量。

Johnson說:「這些結果表明,結腸癌腫瘤在男性和女性中生長不同,因此可能需要不同的方法來阻止其生長。」

進一步,作者旨在最終確定一種生物學指標,以準確預測更嚴重的右側結腸癌的進展。(生物谷 Bioon.com)

資訊出處:Deadlier colon cancer develops differently in women and men原始出處:

Yuping Cai et al.

Sex Differences in Colon Cancer Metabolism Reveal A Novel Subphenotype

,

Scientific Reports

(2020). DOI: 10.1038/s41598-020-61851-0

相關焦點

  • 女性和男性的大腦,有差異嗎?
    George Romanes認為,這種大小差異讓男性更加聰明。後來,神經解剖學家認為頂葉對智力更重要,而男性的頂葉實際上更大。在20世紀和21世紀,研究人員還在更小的腦區中尋找女性或男性帶有的明顯特徵。作為一位行為神經生物學家和一位科學作者,我認為這類研究具有誤導性,因為人類的大腦非常多樣而不同。
  • Septin 9 基因甲基化大腸癌檢測適合哪些人群?
    腸癌包括了結腸癌和直腸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腸癌從正常腸上皮過渡增生上皮早期腺瘤中期腺瘤晚期腺瘤癌的演變過程已較清晰,一般需10年以上。根據流行病學研究結果顯示,腸癌的發生與環境、飲食和遺傳因素密切相關。
  • 男性衰老與女性衰老有何不同呢?
    男性和女性之間激素的差異 新的研究顯示,女性壽命往往比男性長,關鍵可能在於雌性激素對染色體的保護作用。女性的端粒往往比男性長,並且長時間保持這種狀態。因為,雌性激素實際上會刺激一種酶的活性,這種酶有助於延長端粒並延長壽命。
  • 為何人類男性的平均身高會高於女性,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這種差異?
    無論是哪個種族哪個國家的人,一般來講女性的平均身高都低於男性。而且,在身體素質和體型方面,女性都比男性弱。人類身高和性別差異,一直吸引著生物領域的研究人員,他們為解開這個謎團而不懈努力。自達爾文提出進化論以來,許多理論試圖解釋男女身高的差異,但並不能完全解釋這一現象。今天,研究人員也許能夠從一個新的基因角度揭開男女身高差異的謎團。
  • 穀氨醯轉肽酶偏高,省醫表妹總結5大原因,男性和女性原因有差異
    穀氨醯轉肽酶與肝功能中其他兩種酶類有較大差異,相比之下它顯得比較「懶惰」一些,肝細胞的輕微損傷一般不會導致穀氨醯轉肽酶的升高。當然,除了肝組織細胞中,穀氨醯轉肽酶還存在於腎臟、胰臟以及心肌等組織細胞中。關於穀氨醯轉肽酶升高的原因,我見到過很多的解釋和總結,都非常的全面和專業。但是,能像省醫表妹這樣根據性別進行原因常見分析的沒見到,也讓我佩服。
  • 為什麼科學家大多是男性,而女性很少?
    根據歐萊雅委託波士頓諮詢公司的一份調研,男女在科研事業的比例差異起始於本科階段,到博士畢業,女性僅佔四分之一;到頂級研究者階段,女性僅佔一成;諾獎得主中,女性僅佔3%。這個數據與我國的情況大致相符。四、性別分工是導致女性科學家數量少的主要原因聲明一下,這裡絕對沒有歧視女性的意思,各位女同胞千萬不要誤會。
  • 男性比女性高的真正原因,在這裡
    一項最新研究認為,男性更高是因為雌激素沒有女性多——答案其實就是如此簡單。男性和女性之間最明顯的生理差異之一就是平均身高。總體上來說,男性更高一些。為什麼會這樣?教科書裡的一些解釋可能會傾向於用達爾文理論來解釋,也就是我們熟悉的性選擇和雄性競爭。達爾文在《人類的由來》中寫道:「毫無疑問,男性的體型和力量都優於女性。
  • 男性為啥比女性高,答案或許弄錯了幾十年
    來源:科技日報男性和女性之間最明顯的生理差異之一,便是他們的平均身高:總的來說,男性要更高一些。幾十年來,教科書中的標準解釋將原因歸於性選擇和男性競爭。從本質上說,男性如果不需要為了獲得配偶而進行激烈的身體打鬥,那麼或許人類的身形會更加均一。
  • 女性比男性進化的更完整?
    假如進化存在一個確定的方向的話,那么女性比男性要走的遠那麼一點點。所以有很多比如男人都是進化不完全的動物哈,再過多少多少年Y染色體就會變得看不見,繼而男人從生物學上徹底滅絕哈的結論,曾風靡一時。這些結論,站在特定的視角下,並沒有什麼錯。
  • 美研究稱大長腿男神更易患腸癌 中國專家否認
    日前,美國癌症研究協會在年會上公布了明尼蘇達大學的一項最新研究,說是腿長男性比腿短男性罹患結直腸癌的風險高。  這是真的嗎?錢江晚報記者諮詢了杭城大醫院的腫瘤內科、胃腸外科及肛腸科的專家們,原來他們的想法是這樣的。
  • 父子4人同時住院:兩個腸癌,兩個癌前!
    醫生耐心地告訴他們,腸癌有一定的家族遺傳性,腸癌患者直系親屬患癌的風險比常人高了3至4倍。在醫生建議下,兄弟三人當即決定在消化內科二病區進行腸鏡檢查。大哥和三弟是多發性結腸息肉,存在癌變風險,消化內科醫生及時予以內鏡下息肉切除,把患癌風險扼殺在了萌芽狀態。然而不幸的是,二哥腸鏡結果顯示是早期降結腸癌,醫生立即為他施行內鏡下黏膜剝離術(ESD術),把患者體內定時炸彈及時拆除。
  • 武大首發新冠性別差異研究:女性潛伏期更長,男性更易感染
    這一研究首次表明,女性在COVID-19的傳播上表現出不同於男性的特徵,女性不僅症狀相對較輕,而且比男性有更長的潛伏期,這可能是因為女性天生具有比男性更強的抗病毒免疫力。   據此,團隊呼籲,在篩查過程中,無論女性是否有症狀,只要接觸史明確,就應對她們進行核酸測試,受醫學觀察的女性隔離期也應超過14天。
  • 兼顧家庭,讓女性學者與男性同行的差距進一步擴大
    Wehner 等人在 JAMA 上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成果,他們針對新冠疫情大流行發生前後的學術發表狀況進行了調查分析。研究發現,在 1 月到 4 月期間,medRxiv 預印本平臺上通訊作者中男性與女性作者所佔比例差距,呈現大幅增長的趨勢。
  • 為什麼科學家大多是男性,女性卻很少?女性真的比不過男性嗎?
    我們常說巾幗不讓鬚眉,如今社會觀念已經開始發生改變,女性也在通過自己的努力向社會證明,他們也是能夠頂半邊天的。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這類情況在很多的科學家中,男性佔的比例很大,女性很少,這是為什麼呢?難道女性真的比不過男性嗎?
  • 女性也好色?外國研究表明,女性大腦對色情的反應與男性相同
    男性更好色,還是女性更好色,看起來,這不是個問題。因為,一般我們認為,男人都更加好色嗎?這還用說嗎?但是,事實就是事實,科學就是科學,它不是憑藉大家所謂的常識,而是要依據相應的理論依據,以及數據支撐。對此,有好事的外國人,專門進行了研究,而研究結果,讓大家大跌眼鏡。
  • 為什么女性和男性的擇偶標準如此不同?
    其實,就生物進化角度來講,女性的選擇權要高於男性(這個規則也適用於大部分動物),同時女性也比男性更挑剔,要求更高。一種解釋是,男性擁有基數龐大的精子,而女性只擁有數量有限的卵子,就投資回報而言,女性需要更加謹慎,因為女性在做出錯誤的選擇時會損失更多。
  • 為什麼男性比女性更具攻擊力?科學家:男性身體專門為拳擊而進化
    這項發表在《實驗生物學雜誌》上的研究表明,人類男性的上半身是為更強的攻擊力而進化的,這表明戰鬥可能早已成為我們進化史的一部分。「一般來說,在哺乳動物身上,」猶他大學生物科學學院的大衛·凱瑞教授(professor David Carrier)說,「在用作武器的結構上,雄性和雌性之間的身體差異通常是最大的。」
  • 男性為什麼比女性高?生物學家或許弄錯了幾十年
    圖片來源:wikipedia  按照這個理論,如果男性不需要依靠力量去獲得配偶,那男性和女性的體型就應該差不多。演化心理學進一步提出,性別差異主導了我們的行為,男性更具攻擊性和競爭性。  答案在骨頭裡  男性和女性的身高差異,經常被作為性選擇的典型例子。即這種特徵的產生是由於繁殖成效,而非生存的差異驅動的。但鄧斯沃思認為,得出這個結論有點武斷。她認為:「性選擇理論其實缺乏很多相關證據。」
  • 日常性生活過程中,男性的不良習慣很可能會導致女性宮外孕的發生
    宮外孕其實就是由於女性身體的種種原因,導致受精卵無法很好地著床進子宮,而直接在子宮外生長發育的情況。而在發生流產或者破裂之前,都沒有明顯的症狀。所以,對於女性來說,宮外孕一件危害相當大的事情,輕則影響到女性的身體健康,重則導致不孕不育。
  • 男性平均壽命比女性短5-10年 有辦法補齊嗎?
    女性壽命普遍比男性長,近年來已被廣泛接受。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等機構統計,男性平均壽命比女性短5到10年。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男性會比女性壽命短?究竟是先天原因還是人為造成?能否有「補救」措施讓男性也能「活久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