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的百科全書,揭秘亞里斯多德這一獨家記憶方法

2020-12-05 科技圈快報

亞里斯多德被稱為百科全書式的科學家,對物理、生物、天文等很多科學領域都做出的卓越的貢獻。

他在多個領域都頗有建樹,亞里斯多德的博學離不開他的強大的記憶力,他可以輕而易舉地記住自己讀過的書籍。

就是這樣的一位博學的人,十分注重記憶力,他認為「記憶為智慧之母 。」

那麼,亞里斯多德採用什麼樣方式記憶呢?

亞里斯多德認為,一種觀念的發生必然伴以另一種與它類似的,或相反的,或接近的觀念的發生。這種在空間上或時間上的接近,對比和類似的觀念的聯繫,被稱為三大聯想律:接近律、對比律和類似律。

這三大規律對於我們使用聯想記憶法幫助很大,親測了一下還是很受用的。

歸根結底,亞里斯多德採用的就是聯想記憶法。

聯想記憶法是將已知的和未知、具體的和抽象聯繫起來的記憶方法

為什麼要採用聯想記憶法?

這種方法在記憶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美國著名的記憶術專家哈利·洛雷因說:「記憶的基本法則是把新的信息聯想於已知事物。」

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一件在腦子裡的事實,與其他多種事物發生聯想,就容易很好記住。所聯想的其他事物,猶如一個個釣鉤一般,能把記憶著的事物鉤釣出來。」

在市面上較多的記憶方法書籍中,談聯想記憶法大多會談到,接近聯想法、對比聯想法、類似聯想法,其實這些方法不過就是三大聯想律延伸出來罷了。

下面我們就談談這三大聯想規律在記憶中的應用:

1、接近聯想法

接近聯想是指由於事物空間和時間特徵的接近而形成的聯想。

比如記憶歷史知識,時間接近的,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911年辛亥革命發生,1931年「九一八」事變,1941年「皖南事變」,可以按照時間先後順序排列好,每個事件都差10年,這樣一下子就將知識記牢了。

又如記憶歷史知識,由亞馬遜平原可以聯想到亞馬遜河,再聯想到亞馬遜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


2、對比聯想法

對比聯想法是由某一事物的感受引起與之相反事物的聯想。

比如如由高山想到流水,由黑暗想到光明,憶苦而思甜。在語文或者英語學習當中,語言類的東西最基礎的就是詞彙,詞彙相當於是一座大廈的地基,唯有地基打牢固,才能建立起高樓大廈。記憶詞彙一個很好的辦法就是可以將一對反義詞同時記憶,將知識打包記憶學習效率大大提高。

3、類似聯想法

類似聯想是因事物的外部特徵或性質類似而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進而產生某種新的聯想,是對在性質上或形態上有某些相似之處的事物的聯想。

通過類似聯想有助於我們發現事物的共性,強化記憶。

例如:義大利的地圖像靴子。

又如研究唐朝和漢朝,會發現歷史有著驚人的相似。兩朝在建立之前都分別經歷了一個短命王朝:漢之前是秦,唐之前是隋,而且這兩個短命王朝都分別經歷了兩代皇帝就滅亡了。兩朝的開國皇帝:劉邦、李淵都不是很有政績的皇帝,反而是他們之後漢武帝、唐太宗分別成為中國歷史上兩大名帝。兩朝都分別出現了兩位女強權者,漢是呂后轉權,唐是武后稱帝。

所以,當我們學會用聯想記憶法進行學習,我們就可以輕易地駕馭學習。

很多記憶專家都以聯想為基礎,提升記憶力。它是心靈的體操,可以增加心靈的彈性,可以讓你記憶回想速度更快。

我特別推崇聯想記憶法,因為當你把它融入到學習和工作當中,那麼學習的知識不再是孤島,而是條條道路通羅馬,知識之間就建立起了聯繫,知識以組塊形式打包到記憶當中,從而大幅提高學習效率!

公眾號:讀書方法論,主要分享對學習、工作實用的知識。其中包括:教育學和心理學的乾貨、名人治學經驗、記憶方法、思維方法等,運用這些方法提高我們的學習效率和工作效率。

作者:祥神,中學物理教師。

相關焦點

  • 亞里斯多德是希臘古代世界最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
    這一理論表現出自發的辯證法的思想。亞里斯多德在哲學上最大的貢獻在於創立了形式邏輯這一重要分支學科。邏輯思維是亞里斯多德在眾多領域建樹卓越的支柱,這種思維方式自始至終貫穿於他的研究、統計和思考之中。當然,他也犯錯誤,但次數很少。
  • 地心說集大成者亞里斯多德
    ,古希臘人,世界古代史上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和教育家之一,堪稱希臘哲學的集大成者。他與柏拉圖、蘇格拉底並稱「希臘三賢」。亞里斯多德出生於公元前384年,父親是一位御醫,算是當時的中產階級。18歲時被送到柏拉圖學院學習,一學就是20年。在這20年的苦學,為他以後的博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這還是你認識的亞里斯多德嗎?
    伽利略的試驗,動搖了亞里斯多德在物理學中長期佔統治地位的臆斷,在觀眾中引起了極大的震動。從而我們認為亞里斯多德學派的觀點基本是唯心的,他是憑主觀思考和純推理方法作結論的,所以是充斥著謬誤。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邏輯思維與亞里斯多德的形上學
    哲學的本質是對先驗性的研究,所以它需要嚴謹的方法和手段。什麼是先驗性呢,那即是形而上的東西,也就是對事物本質的思考。事物的本質,一定包含人對它的認識。於是,這不可避免的會變成「是」與「真」的考量。在哲學和邏輯的歷史上,我們常看到「being」這個詞,這在漢語中直接被翻譯成「是」這個系詞。王力先生就說過,就漢語而言,真正的系詞只有一個「是」字。但是在希臘語在、德語、英語中,「是」這個詞卻有多種變形和詞性。究竟它應該以「存在」這個名詞方式出現還是以「是」這個系詞方式出現呢?
  • 百科全書
    百科全書中的眾多條目必須讓想要在特定主題上找到資訊的讀者易於取得.在印刷的百科全書中把條目標題按字母連續順序排列,這是通行的做法,雖然有些百科全書以較廣的主題範圍為本將條目細分.經由字母索引或條目間的參照等輔助方法,也有助於找到想要的資訊.電子百科全書中的搜尋和擷取程式能產生表列的條目,其中含有合於讀者特定要求的資訊.
  • 網友:希臘人是如何得知地球是圓的?答:一根簡單的木棒就足夠了
    畢達哥拉斯和亞里斯多德都認為地球是圓的畢達哥拉斯和亞里斯多德的名字都為人所熟知。前者被認為是數學家,而後者也是為哲學貢獻頗多的哲學家。然而他們的認知早已超過了哲學領域和數學領域。事實上,這兩位都對地球的形狀有著濃厚的興趣。
  • 希臘人怎麼知道地球是圓的?——只是通過一根簡單的棍子
    圖源:dailygeekshow) 畢達哥拉斯和亞里斯多德的名字我們早就耳熟能詳,他們一個被認為是數學方面的專家,另一個被認為是對這一學科做出了很多貢獻的哲學家。但是,他們的研究已超出了哲學和數學領域。事實上,他們倆都對地球的形狀充滿興趣。
  • 希臘人是如何知道地球是圓的?得益於一隻簡單的小木棒!
    畢達哥拉斯和亞里斯多德都認為地球是圓的畢達哥拉斯和亞里斯多德的名字都為人所熟知。 前者被認為是數學家,而後者也是為哲學貢獻頗多的哲學家。然而他們的認知早已超過了哲學領域和數學領域。 事實上,這兩位都對地球的形狀有著濃厚的興趣。
  • 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的理想國
    在理想國內,理想的公民是知道如何最佳利用其才能來為社會謀福祉,並準確無誤地服從這一使命的公民。很少有人會想到個人自由或權利,因為一切都受到衛國者的嚴格控制,以服務於整個國家的利益。這一觀點導致有些哲學家,比如著名的伯特蘭?羅素(Bertrand Russell),譴責柏拉圖借著共產主義或社會主義原則的幌子在倡導一種精英和極權主義制度。
  • 亞里斯多德有關實體的幾種分法
    實體,希臘文寫作ουσια。我們說,這個詞是從系動詞ειμι的陰性主格單數分詞形式ουσα變過來的,實際上是這個分詞的名詞化。至於系動詞ειμι,我們知道,它在希臘語中具有兩層內涵,一個是作系詞用,相當於「是」,另一個是作動詞用,表示「存在」。
  • 亞里斯多德的「卡塔西斯」
    趙新宇  天津財經大學教師 柏拉圖弟子亞里斯多德(公元前384-前322),不僅是偉大的哲學家,在醫學上,也是一位偉大的先驅者。亞里斯多德是古希臘醫聖阿斯克勒庇奧斯後裔,其父尼各馬科是馬其頓宮廷御醫。
  • 「書評」冷知識:亞里斯多德的《修辭學》跟推銷術有什麼關係?
    亞里斯多德是說服藝術的大師,並就此著有長篇論著—《修辭學》。他曾指出,一個人要想成功說服別人,應該掌握的最重要的三種策略分別是人品(ethos)、感性(pathos)和理性(logos)。沒有任何別的表述方式,能比希臘人用的這三個詞語更好地概括這三種策略。
  • 希臘人是如何得知地球是圓的?科學家給出了答案,看完恍然大悟
    畢達哥拉斯和亞里斯多德的名字都為人所熟知。事實上,這兩位都對地球的形狀有著濃厚的興趣。 亞里斯多德還補充到由於我們的觀察點不同,我們看到的星星也是不同的。比如說,如果我們在埃及能看到的星星, 那麼我們就不能在賽普勒斯看到, 因為這兩地相差一千公裡。根據亞里斯多德,這個理論充分的證明了地球的形狀不但是圓的,而且地球是一個體積小的的球體。當我們觀察兩個星星的時候,它們之間的距離是很難界定的。
  • 亞里斯多德範疇理論中的符號指謂問題
    這條對於「是」的區分之路到亞里斯多德展開為一個大的局面,這就是他的範疇理論。亞里斯多德的範疇理論緊扣「s是p」的指謂結構去考察諸「是」的區別,切中了符號指謂問題的關鍵。在這個意義上,他使希臘語的自然特質跟符號指謂的一般本質高度契合起來。 當然,希臘文的「是」也只是人類符號指謂達到自我意識的一條便捷路徑,而不是必要條件。
  • 百科全書式的哲學家-亞里斯多德
    亞里斯多德,世界古代史上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和教育家之一,堪稱希臘哲學的集大成者。他是柏拉圖的學生,柏拉圖又是蘇格拉底的學生,三者並稱為「古希臘三哲」。在教師招聘考試中,涉及柏拉圖的知識主要以客觀題為主,主要考查人物與觀點、著作等匹配與辨別。1.稱號:百科全書式的哲學家。【教綜易錯1000題】領取注意事項!
  • 更上「憶」層樓:考研單詞修煉大法揭秘
    ,如果根基打不好,那麼這所房子即使你危危幢幢的建起來了,也是經不起風吹雨打的,當然單詞記憶不得法也會給同學們的學習帶來困擾,下面跨考教育英語教研室楊老師就給大家揭秘幾種有效記憶單詞的大法,祝同學們更上「憶」層樓。
  • 讀這本2000多年前的《物理學》,看亞里斯多德如何理解「無限」
    那麼面對這個左右為難的局面,亞里斯多德的回答是,這兩個角度都有道理。他說,我們必須要區分兩種不同意義上的「無限」,一個是「潛在意義上的無限」,另一個是「現實意義上的無限」。沒有任何人,也沒有任何方法,能夠給一個確定的長度進行劃分,從而讓它成為現實意義上的無限。如果我們實際劃分一個東西,這個劃分過程肯定在進行了有限次之後就結束了。
  • 這是大學「萌新」軍訓的獨家記憶!
    這是大學「萌新」軍訓的獨家記憶!>讓我們跟著鏡頭來現場看看一起來尋找屬於大一新生的軍訓獨家記憶吧戳視頻先睹為快觀察一下周圍同學趕緊調整過來這下終於走對了!無懼驕陽留下的汗水一張張曬黑後青春的臉龐激情昂揚的軍歌......
  • 亞里斯多德:歸因是人思維的習慣
    例如當危機迫近時,我們情緒上既焦慮又恐懼,行為上會產生懦弱並想要退縮,而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用勇氣來平衡它們,再例如與他人意見不合時,我們情緒上既焦躁又憤怒,並產生想要攻擊對方的行為,而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用耐心來平衡它們,亞里斯多德說想要擁有道德美善,則是習慣的結果,這需要時間、練習和勇氣。
  • 《地球四季》幕後特輯 獨家揭秘親近動物的方法
    該特輯曝光了紀錄片拍攝的幕後故事,導演攜製作團隊獨家揭秘親近動物的方法,匠心獨具的拍攝技術和不避勞苦的製作過程令人嘆為觀止。­  高空俯拍危險重重­  頂級團隊傾力打造 嘔心瀝血鑄誠意之作­  《地球四季》作為一部自然電影大片,對拍攝細節的極度考究傳遞出對自然生命演變歷程的虔誠和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