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玉晨:明清古玉的痕跡學與鑑定方法

2020-12-03 騰訊網

前言

明清時期,中國的玉器製作工藝和數量都發展到了鼎盛階段,這一時期的玉器千姿百態,造型各異,並吸收、借鑑了繪畫、雕刻、工藝美術等方面的成就。

簡介

蔣玉晨:國家文物局註冊文物藝術品拍賣企業專業技術人員、文物藝術品鑑定評估師,北大資源研修學院文物鑑定與保護專業客座講師,CCTV-1《尋寶傳家寶》欄目器物徵集顧問、特邀青年收藏家,北大雅集文物藝術品鑑定評估技術總監,尋寶文物藝術品中心技術部負責人。

在種類繁多的古玩市場上,玉器以其溫和、內斂、細膩的品質,成為了人們最鍾愛的藏品之一。今天,我們請到了鬼市平臺玉器、錢幣、銅器鑑寶師蔣玉晨老師為大家講解明清古玉的鑑定方法。

01玉器收藏的趨勢:精品導向型

在我國,古玩收藏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宋代。宋代盛行金石學。這裡的「金」就是古青銅器,「石」指石刻碑碣。這個定義還可以延伸到竹、骨、玉、石等常見的文玩藏品。到了明清、民國時期,全國各個主要城市幾乎都有一些大型的古董收藏市場,例如北京的琉璃廠。而很多著名的社會名人也是出名的收藏大家。

蔣玉晨老師與河南大學文學院教授、著名文化學者王立群老師

到了近幾十年,收藏市場更加繁榮。但無論什麼時代,古玩收藏市場一定是以精品為導向的。以玉器為例,沒有創痕,沒有裂,沒有磕碰的玉器才有價值。同時,玉器以材質為上佳,以雕工為上佳,以人物故事題材為上佳。

所有的玉器都可以從四個方面來評估:藏品的開門程度,藏品的玉質、紋飾,藏品的年代和玉器的完整程度。完整、品質上佳、年代久的玉器才是保值的,也是最容易升值的。

02明清玉器總述

明清玉器的發展

明清玉器有一個完整的發展系列,這主要來源於明清兩代一脈相承的社會風氣和主流文化。對於一件玉器來說,圖案紋飾是他的「性格」體現。在中國文化中,大到雕梁畫棟,小到首飾配件,都講究圖必有意,意必吉祥。也就是說,每一種紋飾圖案一定有它的寓意。

清代八寶翡翠玉璧

從製作工藝上來說,幾乎統治了大半個地球的元人,文字風格粗獷豪邁,是典型的遊牧民族風格,這就導致其玉器風格也是不拘一格。但到了明朝,中原儒家文化成為主流,體現在玉器上,就是更加地清秀、含蓄,之後的清代也延續了這一風格特點。

明清玉器的獨特性

總的來說,明清玉器風格與當時的繪畫書法以及雕刻工藝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並繼承和改進了前代玉器的碾工和技巧。這一時期的玉器在突出體量感的同時,還追求工筆畫功力。其玉質之美、品種之多、應用之廣泛,都是空前絕後的。圖案還要符合規矩方圓,線如直尺、圓如滿月,姿角圓潤光滑,內外上下都要一絲不苟,各種色澤組合天衣無縫。

清宮舊藏 夔紋玉簋

因此,明清玉器的鑑定主要在於它的線條上,具體方法在下文中會有介紹。明清兩朝玉器的紋飾風格可以簡單分為明代早、中、晚和清朝的早、中、晚時期。

另外,明清玉器的獨特性還在於它以和田玉為主,然後以這種兩頭尖,中間粗的老式砣機的砣痕為基本特性。

03 明清古玉的真假鑑定

玉器的真假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判斷,第一是玉器的製作工藝,作為玉器愛好者,我們要熟悉它最基本的製作工藝,然後跟現代製作工藝的對比。第二是玉器的自身變化,也就是這件玉器經歷了歷史的滄桑、歲月的磨礪,會發生哪些變化?會形成什麼樣子?表面和內部會形成什麼樣的狀態?這就是歲月的痕跡或者次生變化。

古玉與新玉的製作工藝

製作工藝包括前期的選料、開料、定型,以及後期的打磨、拋光。在古代,每一個步驟都需要花費很多的精力去細細研磨。相反,現代的機械很快就可以做出一些玉器。但是,這兩種技術下,玉器產生的痕跡肯定有一定的差異,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明清古玉的砣痕講究尖、沙、齊、淺四個方面:首先,所有古玉的線條刀功都是用柳葉工,做出來的線條兩頭尖,像柳葉一樣。

其次,所有的線條兩邊都是齊的。

再次,線條的尖底是磨砂狀,光澤比較暗淡。

最後,明清古玉的線條大都比較淺,如果想做一個比較深的線條,只能反覆砣,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相反。現代機械採用高速轉動鑲嵌金剛砂的砣具進行切削,速度很快,線條尖底有脫絲現象。

明清古玉的外形主要就是它在磨製、打磨、拋光過程中產生的痕跡,偶爾也能看到切割痕跡,鑑定就是從這幾種痕跡判斷。首先,一件古玉要有磨製的痕跡。磨製的是它的輪廓和外形,外形不是圓鈍,而是有過渡的。然後,古代打磨玉石是用解玉沙,或者皮砣、葫蘆皮等進行的,是有打磨痕跡的。與此相同,拋光也有拋光痕跡,現代工藝採用無痕拋光,拋光的玉器表面有鏡面反射效果,跟古玉的柔和感、滄桑感不同。

最後,古玉的鑽孔、鏤空等工藝上也是判斷的依據,但主要還是體現在砣痕和外形上。

古玉的自身變化

自身變化是指玉器的老化痕跡、歲月的滄桑感。這也不難理解,嬰兒的肌膚是光滑的,面貌也是煥然一新的,而老人的身上則布滿褶皺、傷疤,器官不斷衰竭,這些都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而是日積月累的過程。新玉和古玉也是一樣的道理,如果一個嬰兒身上出現老年人的「滄桑感」,那肯定是違背常理的。

古玉的自身變化表現在兩個方面,內因和外因。內因是由於古玉的不同產地、材質造成的,例如和田玉也分和田山、和田山流水、和田子料,還有產自於遼寧地區的岫巖玉以及藍田玉、獨山玉,每種玉質所經歷的變化跟它所處的環境有著相當大的關係。古玉在不同的環境中受不同沁。在酸鹼程度不同的土壤中,受的沁也不一樣,這種沁色也有淺有深。同時,每一塊玉的節裡都是有疏鬆的地方,受沁就是從疏鬆的地方開始

遼金 和田籽料魚

外因主要表現在三種狀態的光澤上:幹光、色光和潤光。幹光是指玉的表面比較乾燥,這種光澤通常是現代機械工藝快速拋光形成的,它的表面過渡比較快,沒有古玉漫反射的研磨質感,也沒有長時間慢腐蝕的那種狀態。現代工藝加工玉器之後,會在玉的表面做仿古處理,通常是用化學藥劑進行腐蝕,從而導致玉的反光效果間斷而沒有連貫性,這種狀態就是現代仿古玉做舊色光狀態。

最後一種就是潤光,古玉加工時受到的接觸性摩擦和外界的長時間侵蝕,都會讓玉的表面形成一種光澤度。這種光澤有一個演變過程,是精光內斂的,讓人看起來非常舒服,有種「硬朗挺括」的感覺,而不是新玉的油潤。

這就是古玉三種光澤狀態,記住這些光澤狀態,對於古玉的鑑定尤為重要。

總的來說,古玉和新玉的區別一個在於不同技術下產生的效果,另一個在於「時光的痕跡」。講這麼多知識點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希望幫助廣大藏友們不吃藥、不打眼,更快速、準確地識別真假玉器。當然,掌握知識要點是一方面,最重要的還是要多看、多接觸。

相關焦點

  • 明高濂精於鑑定與辨偽,記述古玉偽造的6個方法,古玉辨偽要仔細
    傳世古玉辨偽需要知道古人如何製造偽古玉。高濂是明末杭州的詩人、戲曲家、收藏家,熟知江南古銅、新鑄偽造、宣銅、倭銅爐瓶器皿、漢唐銅章、玉章、古瓷、歷代碑帖、古玉器、剔紅、倭漆、雕刻、鑲嵌器皿等等行業的作偽情況,故精於鑑定與辨偽。他在《遵生八箋燕閒清賞箋》中記述古玉贗品時講到了以下六個重要問題。
  • 高古玉特徵——真古玉表面增生晶體及與仿古玉酸蝕痕跡區別
    (一)高古玉表面的晶體增生現象。高古玉作為一種無機鹽構成的堅韌的玉石,結構和形態具有高度的穩定性。但是,無機物是否溶於水本來就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如果時間足夠長,玉石中有少量的成分慢慢溶於水中也不是不可能的,加上埋藏環境不同,有的水可能偏酸性或者偏鹼性,少量玉石成份溶入水中又結晶析出也很正常。
  • 古玉有貓膩,用茆山石和萊州石偽造?收藏古玉這幾種偽造法要留意
    偽造舊玉的方法很多,但它們大多是仿製出土的玉器。傳世玉器不容易偽造,大概也就是下列幾種情況:有人用藥材在罐子內燒造假玉,顏色雪白,俗稱雪白罐子玉。只是這種做法製作複雜,現在已經沒人這樣做了。有的石頭很像玉,假玉既然不容易偽造,很多人便用類似玉的石關來冒充玉,如珷、玦、璡、璒、珵、瓀、瓔、瑕等都是。如果不是玉器鑑定方面的行家,很容易受到欺騙。
  • 傳世古玉和出土古玉,看了就學到了
    傳統的古玉是指新石器時代至清代末期,經正式或非正式發掘出土的和歷代官府及民間流傳於世的玉器。傳世古玉與出土古玉相比,不僅從數量、款式、玉種、質量上大為遜色,而且還摻雜著許多制玉商和古玩商為謀求高額利潤而製作的偽古玉。使人真偽難辨,無所適從,從而降低了傳世古玉的可信性和科學性。
  • 古玉品鑑典型基礎知識
    但是古玉鑑賞入門知識卻繁雜甚多,今天紫色百合香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引導您進入古玉的世界,與您一起品鑑古玉典型基礎知識。通過一系列的分篇知識問答,使您對古玉有更為深刻的了解。 新石器時代篇 1.什麼是紅山文化玉器? 紅山文化最初發現於我國內蒙古的赤峰市紅山。
  • 仿製古玉的七大造假手法
    近年來,古玉成為有一定實力收藏愛好者的追逐目標。古玉中所蘊含的豐富文化內涵,成為收藏愛好者頻頻出手的原因。然而,市面上假冒的古玉不少。為了避免上當受騙,了解造假者基本的造假手段很有必要。   血沁作假   古玉「血沁」,是因玉質鬆軟,地下紅色礦質沁入玉體所致。真品蒼老溫潤,精光內含,土鏽、土斑較重,濃淡深淺有自然變化的色彩。
  • 清代玉觥——2020暮冬古玉珍藏展精品推薦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玉觥,是一件玉制的酒杯,高11.2釐米,寬7.5釐米,厚3.5釐米。器形規整,糖色優美,包漿自然。整器端莊穩重,極具美感。
  • 王紅旗:古玉鈣化的形成原因
    「鈣化現象」會發生風化淋漓和滲透膠結兩個不同的階段,也就是說,古玉在墓室環境下,由於各種物質的影響,玉質內部的晶粒會溶解,晶粒之間的縫隙逐漸增大,導致了玉質疏鬆、硬度下降、透明度下降、顏色發白、吸水性增強等一系列變化,這就是「風化淋漓」過程。
  • 古玉學步(108):商工玉作有特徵 旋轉切割多圓形
    商代玉器與「圓」相關的為數眾多,如玉璧、玉玦、環龍、玉璜及近二分之一圓或者近三分之一圓的玉龍、玉鳥、玉魚等。對此,吳棠海先生的研究頗為全面、見解獨到《中國古代玉器·商代玉器》,掌握其特點對認識商代古玉大有裨益,特稍作編輯錄以為饗。
  • 和田玉真假的鑑定方法,如何鑑定和田玉的真假?
    本文來自玉雕名家官網和田玉在我國歷史悠久,是我國的四大名玉之一,它不僅僅是玉石,更蘊含了悠久的玉文化。正所謂「謙謙君子,溫潤如玉」,指的就是和田玉,時至今日,喜愛和田玉的藏友依舊很多,而和田玉的價格也一直居高不下。
  • 收藏明清金銅佛造像的四個鑑定方法
    不是專家的話,有時候很難分辨明清金銅佛造像的區別在哪裡。對於現在普通的明清金銅佛造像的收藏者來說,可以通過掌握下面關於明、清漢傳佛教金銅佛造像在造型和做工上的特點的四個鑑定方法,來加以區分。一是,明代鎏金銅佛像很少,當然但凡鎏金,那佛像均有「金水厚重,色顯紅色」的特點。而清代銅佛像大多數都鎏金了,其鍍金佛像具有「金水薄淡,色顯黃色」的特點。
  • 古玩"照妖鏡"出馬 鑑定真偽竟比專家還厲害(圖)
    這臺類似「顯微鏡」的機器只用了不到幾分鐘的時間,就清晰地照出了那些清代瓷瓶、千年古玉的歷史……  點擊進入「搜狐文化客廳•報導」,閱讀更多精彩文化新聞 這臺類似「顯微鏡」的機器只用了不到幾分鐘的時間,就清晰地照出了那些清代瓷瓶、千年古玉的歷史痕跡。為給年底在北京舉行的「西部珍藏·秋季古玩珍品拍賣會」藏品徵集提供最權威的藏品鑑定,成都一家公司專程為本地藏家找到了一臺古玩「照妖鏡」——古玩數碼顯微鑑別儀。  厲害比專家眼睛還毒?  「太神奇了,連青花瓷瓶上的氣泡都照得清清楚楚。
  • 微積分在商代古玉加工中的應用,以點帶面,提高鑑定眼力(乾貨)
    在商代玉器中,圓圈線常用來表示動物的眼睛,如玉魚、玉鳥。本文看圖說話,分析工痕,掌握工藝,了解工具。一、工痕鹿邑太清宮長子口M1出土商代晚期玉飾,臣字眼的眼珠為圓形線圈,線槽坡度不甚明顯。圓圈線的溝槽多呈斜坡狀,也有斜坡不顯著而作粗線者。圓弧不夠規則,過渡生硬。放大觀察,線槽內部可見交織放射狀條痕,細密毛躁,長短不一。
  • 古玉學步(18):次生結晶是古玉質變的自然態呈現其神韻無法仿
    但是:古玉的次生結晶是古玉幾千年質變的自然態呈現,其中神韻真的無法仿。西漢廣州南越王墓出土內出廓鏤雕龍鳳玉璧一、古玉次生結晶機理和表現次生結晶現象:古玉在地下潮溼環境的長期作用下,次生結晶體經毛細管組織析出器表,形成少量斑晶,呈雲母光澤。白色為透閃石晶,黑色為陽起石晶。
  • 辨真偽、評價值的明清銅鏡鑑定方法!
    另外,明清銅鏡在大小上也是不一。明清銅鏡素麵的情況很常見,總的來看,明清素麵銅鏡在數量上有一定的量。在鏽蝕上特徵明確,很多都有鏽蝕,但鏽蝕的出現主要取決於墓葬當中保存環境,如果保存環境好鏽蝕就比較少,如果保存環境惡劣,顯然銅鏽就會比較嚴重,這一點是顯而易見的。
  • 元明清瓷器鑑定之造型和紋飾特徵
    仿製古陶瓷,往往得其形似而失其神採,能效其雋秀,未必能學其古拙。因為一件器物的創作,與當時人們的生活習慣、審美標準以及技術條件都有密切的關係。一般說陶瓷器在紋飾、胎釉等方面均能體現各時代的特色,但造型和紋飾等在這方面表現得更為突出。所以若能善於識別其形狀神態和紋飾等,就可以在鑑定工作中掌握一種比較可靠的方法。
  • 古玉:漢代常見的玉蟬特徵
    中國是世界上用玉最早、經驗最豐富的國家,從迄今為止的考古成果來看,大約有一萬多年的歷史。古代人民在創造玉器時不僅顯現出了高超的技巧,而且表現出精巧的藝術構思和美的理想。中國人對玉的審美觀是中國人審美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並且是其基礎。
  • 什麼是石英質玉?
    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些市場上常見的石英質玉石種類:(綠玉髓)1、玉髓玉髓是一種隱晶質石英巖,包括綠玉髓、藍玉髓、黃龍玉、臺山玉、金絲玉等。綠玉髓:綠玉髓(chrysoprase)一詞來自古希臘,意指「金黃色的綠石英」,是一種呈不同色調的綠色,微透明至半透明玉髓。其寶石學名稱為「澳玉」或「澳洲玉」。
  • 古玉玻璃光特點及玻璃光古玉成因淺探
    古玉玻璃光,是一種奇妙的存在,令玩家鍾愛有加。但究意什麼是古玉玻璃光,目前來看這個概念只是民間通俗說法,大體的意思是光亮、油潤,反光有點像玻璃的鏡面反射。(一)古玉玻璃光的特點。通觀館藏和一些民藏玻璃光古玉,不難發現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廣泛性。玻璃光多見於戰漢古玉,但並不僅限於戰漢古玉才有玻璃光,文化期古玉、夏商古玉、西周古玉也不乏玻璃光的存在。戰漢之後,宋代、元代、明古玉有的也存在玻璃光。
  • 圖說古玉塌縮不可仿(原創)
    拙文《古玉不可仿的幾個特徵》帖出後,有藏友回覆:你的緊扣不可仿,立意不錯,可惜沒有例子供大家學習,遺憾!現就第三個《古玉的塌縮不可仿》舉例如下:1、因氣候變化或其它因素,玉皮殼上會表現出膨脹或萎縮。膨脹的結果是出現桔皮紋、象皮紋、皮疹紋,而萎縮的結果是出現縮斑、縮紋。縮斑又稱爛班,爛班嚴重的是為古玉的老化萎縮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