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氣象觀測領域的「新式武器」,請亮出-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2020-12-01 中國氣象局

中國氣象報記者 宛霞

  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歷經試點和試運行後,一些觀測自動化的新設備幾經打磨陸續「上崗」。作為地面氣象觀測領域的「新式武器」,它們的功效、性能如何?亮出「名片」見分曉。

  酸雨自動觀測系統

  我叫酸雨自動觀測系統,由自動降水採樣器、降水樣品自動分析儀和數據綜合處理軟體組成,主要負責觀測降水pH值、電導率、降水樣品溫度、降水量等。

  我可以自動採集獲取降水樣品,記錄降水過程發生的起止時間和降水樣品的溫度,並自動完成對降水樣品pH值、電導率的測定,記錄和存儲相關數據信息,完成數據上傳。

  在運行方式上,每24小時我會自動採集一個降水樣品,當我的感雨器檢測到降水發生時,會在規定延遲時間內打開降水採樣桶,在檢測到降水停歇達到規定時間時,會關閉降水採樣桶。

  凍土自動觀測儀

  我叫凍土自動觀測儀,隨著凍土觀測數據在氣候監測、農業生產、建築規劃與設計、環境監測等領域需求的日益增多,我的前輩傳統觀測儀器凍土器已不能滿足當前預報服務需求,於是,集觀測精度高、性能穩定、維護方便等多項優勢於一身的我應運而生。

  凍土觀測內容包括土壤凍結層次和凍結深度,我會根據含有水分土壤的凍融特性,通過測量水的相態,採用閾值判斷方法測量土壤凍結深度。

  在數據傳輸中,我有主動傳輸和被動傳輸兩種模式。啟動被動傳輸模式時,我每分鐘完成數據採集處理,等待數據讀取命令,向上位機發送距當前時刻最近的數據;啟動主動傳輸模式時,我會根據預設的程序與上位機進行數據傳輸。

  輻射觀測系統

  我叫輻射觀測系統,我有一個大家庭,家庭成員有基準輻射站、一級輻射站、二級輻射站和三級輻射站。

  我的工作很專業,也很高大上,比如在數據採集中,家庭成員之一的基準輻射站採用模擬式輻射傳感器,並與基準輻射分採集器相連進行基準輻射數據採集。一、二、三級輻射站等其他家庭成員全部配置數字式輻射傳感器,經數據處理直接輸出總輻射、反射輻射、散射輻射、直接輻射、大氣長波輻射和地面長波輻射分鐘輻照度值和狀態信息等數據。

  數據採集完成後,我們的輻射站會採用輻射分採集器對各輻射傳感器及配套附件數據進行匯集、計算、存儲,形成符合數據字典要求的整包數據並上傳。

  天氣現象視頻智能觀測儀

  我叫天氣現象視頻智能觀測儀,由視頻採集器、數據處理單元、通信單元、供電單元和附件等組成,可自動識別雲量、雲狀、地面凝結現象(霜、露、雨凇、霧凇)、結冰、積雪和雪深等天氣現象或氣象要素。

  通過視頻採集器,我可以自動採集視頻和圖片,圖片採樣頻率為1次/分,視頻採樣頻率為6次/時,每次為10秒短視頻。

  我有一個數據處理單元可以對圖片進行自動檢查,把質量合格的圖片通過智能識別算法進行感知,從而實現天氣現象或氣象要素的自動觀測識別。

  氣溫多傳感器標準系統

  我叫氣溫多傳感器標準系統,包括3支氣溫傳感器、氣溫多傳感器標準控制器等。我的出現,解決了自動氣象站氣溫傳感器出現故障導致氣溫數據異常或缺測的問題,確保了氣溫數據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我的工作需要多方合力完成,比如在數據採集中,我的3支氣溫傳感器採集的氣溫觀測數據會進入氣溫多傳感器標準控制器,通過融合算法和監控算法被處理為標準值。在數據處理階段,單支氣溫傳感器會採集分鐘氣溫觀測數據,再由氣溫多傳感器標準控制器對採樣值進行數據處理,形成氣溫標準值。

  降水多傳感器標準系統

  我叫降水多傳感器標準系統,包括3個翻鬥式雨量傳感器、降水多傳感器標準控制器等。我解決了自動氣象站雨量傳感器出現故障導致雨量數據異常或缺測的問題,提高了自動化程度,減少了人工維護工作量。

  在數據採集階段,我的採樣頻率達1次/分,3個翻鬥式雨量傳感器分別採集的降水觀測數據經自動數據處理後形成翻鬥式雨量標準值。隨後,我會將3個翻鬥式雨量傳感器接入降水多傳感器標準控制器,再通過自動氣象站主採集器實現數據通信。

  (來源:《中國氣象報》2020年4月1日四版 責任編輯:張林)

相關焦點

  • 氣象現代化大盤點-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觀測篇】  地空天一體綜合觀測新格局形成 40年來,我國氣象綜合觀測經歷了從人工觀測到基本實現地面自動觀測,從單一的地面觀測到實現地、空、天立體觀測,從部門觀測到統籌部門、行業、社會觀測的發展歷程。
  • 中國氣象局簡介-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一、部門簡介  中國氣象局是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它的前身是中央軍委氣象局,成立於1949年12月。1994年由國務院直屬機構改為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後,經國務院授權,承擔全國氣象工作的政府行政管理職能,負責全國氣象工作的組織管理。
  • 氣象站的變遷-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相當一部分臺站由於種種原因業務用房破爛不堪、業務設備和氣象觀測手段十分陳舊落後,業務平面功能不完善,不能適應現代氣象業務的需要。」廣西氣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為了適應經濟發展需求,改善邊境臺站工作條件,2016年中國氣象局安排中越邊境地區氣象臺站專項建設資金3280萬元,地方政府配套2253萬元,用於崇左市、防城港市和百色市所轄9個縣邊境臺站的建設。
  • 網站大事記-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1997年3月,於北京中科三方網絡技術有限公司註冊服務機構註冊用戶名為「中國氣象局」的域名(cma.gov.cn),網站構架初步搭建,由國家氣象中心、國家氣象信息中心負責運維,氣象報社參與氣象新聞信息提供及相關部分工作;2006年8月,網站完成首次改版;2007
  • 中國氣象局:我國地面氣象觀測將實現全面自動化
    在第60個世界氣象日來臨之際,中國氣象局於3月18日印發《關於全國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正式業務運行的通知》(簡稱《通知》),宣布從4月1日起,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將從全國試運行切換調整為正式業務運行。這意味著,我國地面氣象觀測將實現全面自動化。
  • 「追風」氣象人-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在中國氣象局組織召開的風能預報服務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內蒙古自治區氣象局作為代表進行了經驗交流。中國氣象局副局長矯梅燕認為,內蒙古氣象局在風能預報服務方面有很強的服務意識,能夠抓住機遇,在全國各省級氣象部門中較早建立了風能預報服務機構,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是加強「四個能力」建設的重要體現。需求牽引,「追風」從零起步    矯梅燕對內蒙古氣象局風電預報服務工作的評價,是實地調查研究後的感受。
  • 氣象觀測站-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氣象觀測站 發布時間:2016年03月29日 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 世界氣象中心(北京)門戶網站上線
    中國氣象報報導 6月6日,已通過審定的世界氣象中心(北京)門戶網站正式上線。這標誌著世界氣象中心(北京)正式實現業務運行。該網站是本批認定的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英國、加拿大、日本及中國北京5家世界氣象中心中,目前開設的唯一一家門戶網站,將為世界各國用戶實時提供多項氣象預報預測業務產品及支持。世界氣象中心(北京)是目前設在發展中國家唯一的世界氣象中心,在2017年5月召開的世界氣象組織(WMO)執行理事會第69次屆會上獲得正式認定。
  • 世界氣象中心(北京)門戶網站正式上線
    人民網北京6月7日電 (施麟)據中國氣象局消息,6月6日,已通過審定的世界氣象中心(北京)門戶網站正式上線。這標誌著世界氣象中心(北京)正式實現業務運行。該網站是本批認定的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英國、加拿大、日本及中國北京5家世界氣象中心中,目前開設的唯一一家門戶網站,將為世界各國用戶實時提供多項氣象預報預測業務產品及支持。 世界氣象中心(北京)是目前設在發展中國家唯一的世界氣象中心,在2017年5月召開的世界氣象組織(WMO)執行理事會第69次屆會上獲得正式認定。
  • 「藏糧於技」的氣象密碼-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中國氣象報記者 王建忠 通訊員 尹彬  眼下,河南大部分地區小麥已經進入灌漿期,這也是小麥質量和產量形成的關鍵階段。  為確保在國家糧食安全方面有新擔當、新作為,河南省氣象局通過開展農業氣象自動化觀測、格點化農用天氣預報和農業氣象災害預報、農業氣象災害精細化預測預警、人工增雨消雹能力提升等農業氣象防災減災與保障工程建設,不斷完善「藏糧於技」升級版,助力國家糧食生產核心區建設,使「多彩農業」成為河南的亮麗底色。
  • 俯瞰風雲 造福人類-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資料圖片  1988年9月8日,人民日報頭版刊登消息,宣布我國首次成功發射氣象衛星,發回第一幅雲圖照片,正式向全世界廣播氣象信息。  這樣一張太陽剛剛從地平線升起的雲圖照片,表明我國跨入了世界上少數幾個有能力自己研製、發射和運行氣象衛星的國家行列,有了同時從地面和太空兩方面觀測大氣的能力。
  • 領域5:環境氣象監測預報-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優先主題37:區域性霾的形成過程及其預報  研究霾相關觀測資料的區域性同化與融合方法及產品高效生成技術,利用日益豐富的環境氣象觀測資料,提升觀測資料在區域性霾預報預警中的應用水平;研究霾的形成過程與機制,深化對霾的生、消過程認識,揭示霾形成的主控氣象因子和主要物理化學過程;研究霾數值預報模式的改進方法,建立運算更加高效、結果更加準確的精細化區域性霾預報系統
  • 人民日報:俯瞰風雲 造福人類-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資料圖片  1988年9月8日,人民日報頭版刊登消息,宣布我國首次成功發射氣象衛星,發回第一幅雲圖照片,正式向全世界廣播氣象信息。  這樣一張太陽剛剛從地平線升起的雲圖照片,表明我國跨入了世界上少數幾個有能力自己研製、發射和運行氣象衛星的國家行列,有了同時從地面和太空兩方面觀測大氣的能力。
  • 瀋陽大氣環境研究所-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正是在這樣的氣候條件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之下,中國氣象局瀋陽大氣環境研究所(以下簡稱大氣環境所)將自身的研究方向確定為生態與農業氣象、大氣環境以及數值預報模式研究,力求用先進的科研成果,為東北地區再次騰飛提供氣象科技支撐。
  • 翻山越嶺保障無人站氣象儀器-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徐躍勤 周萌  晨曦初露,福建省武夷山市氣象局  七仙山氣象站始建於1955年10月1日,期間經歷了數次變遷,曾在1991年11月因觀測業務調整後撤站。因七仙山位處武夷山脈中段,是中國東南沿海氣候關鍵區域,是西風帶系統東進南下和東風波系統西進北上必經之地,因此具有重要指標站意義,2007年11月重新布設區域自動站,並在2010年調整為福建省國家級七仙山無人值守自動氣象站。
  • 颱風監測與預報-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颱風監測  目前,中國已經建立了包括193部天氣雷達、超過2500個國家級觀測站、6萬多個自動氣象站及風雲系列衛星等組成的綜合觀測系統。自1988以來,中國成功發射16顆風雲衛星,目前9顆在軌運行。
  • 福建:研究型業務發展迸發蓬勃生機-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2011年,時任龍巖市氣象局雷達站站長的張深壽在觀察雷達回波時發現,沒有降水過程時也常出現莫名回波。比對林火發生時間後他意識到,那些可能是煙塵回波。在與林草部門深入溝通後,張深壽和同事邁入了福建天氣雷達應用新領域,研究成果惠及江西、廣東等地,其新一代天氣雷達網氣象災害監測預警防禦關鍵技術應用獲得2019年福建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 國家氣象中心-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國家氣象中心在全國氣象部門安全生產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後,國家氣象中心迅速傳達會議精神。國家氣象中心主任畢寶貴對中心的安全生產工作提出三點要求:一是要提高思想認識,充分認識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性。二是要切實做好自身的安全生產工作。
  • 氣象觀測引入物聯網技術提升觀雲測天水平-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中國氣象報記者 吳越  物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  為了實現這一夢想,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教授孫星明及其團隊進行了不斷的探索與嘗試,依據公益性行業(氣象)科研專項「基於傳感器網絡的加密氣象觀測關鍵技術研究」,率先將以傳感器網絡為核心的物聯網技術引入到加密氣象觀測領域,研製並生產了適用於加密氣象觀測的專用傳感器節點設備,設計了E-CTP路由協議,提高了網絡性能,利用信息隱藏技術實現了氣象數據傳輸與安全存儲,其創新性得到了項目驗收組專家的一致認可
  • 河南省氣象局門戶網站新域名新版面正式啟用
    1月17日起,河南省氣象局門戶網站新域名(www.henanqx.gov.cn)、新版面正式啟用。據了解,河南省氣象局門戶網站是河南氣象局主辦、面向全社會反映全省氣象工作的權威性網站。    河南氣象網定位於「氣象部門中心工作的宣傳平臺、氣象信息的發布平臺、氣象與社會信息溝通與交流平臺、防災減災科普宣傳平臺」,是氣象部門履行氣象行政管理職能、推進局務公開、改進行政管理、提高行政管理效能的重要手段,也是服務公眾、服務基層、服務領導的日常工作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