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者/圖
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郭穎/文、圖(除署名外)
上海超強超短雷射實驗裝置實現能量大於420焦耳,重複頻率為3分鐘一發次,脈寬壓縮至30飛秒以下,峰值功率大於10拍瓦的雷射脈衝輸出能力,達到國際同類研究領域領先水平!
2019年12月7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上海超強超短雷射實驗裝置(SULF)在張江進行了「10拍瓦雷射系統」專家自測試評審會。
看到這個結果,現場有個小夥兒尤為激動,他就是項目骨幹成員和關鍵系統負責人——中科院上海光機所強場雷射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副研究員、實驗室第二黨支部書記於亮紅。
走進「空蕩蕩」的實驗室挑戰關鍵技術
今年35歲的於亮紅已經是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首批啟動建設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上海超強超短雷射裝置(SULF)高能主放大器系統負責人。
讓我們先來科普一下上海超強超短雷射實驗裝置有多牛。這個重大項目又稱羲和雷射裝置,由國家發改委、中科院和上海市共同支持,是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打造世界級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的首批啟動重大項目,也是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核心平臺之一。項目負責人為李儒新院士。
2015年開始建設時,於亮紅就作為現場負責人之一帶領團隊奔赴張江攻關關鍵技術,當時的實驗室完全是「空蕩蕩」的。
而如今,上海超強超短雷射實驗裝置已基本建成並開始試運行。專家組認為該裝置中的10拍瓦雷射系統已經建成,達到並且優於該系統的驗收指標要求。
這是上海光機所在超強超短雷射實驗研製方面繼2007年實現0.89拍瓦、2013年實現2拍瓦、2016年8月實現5.4拍瓦,2017年10月實現「10拍瓦雷射放大輸出」等國際領先成果之後又一次取得重大突破。
所有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讓於亮紅最難忘的是,2016年6月進行5PW升級時碰到了突發器件損傷。
「當時泵浦源已經達標,準備進行5PW能量放大,本以為會很順利,但是那天下午我們排查光路時在後端光學器件發現『小白點』,表明光學薄膜面已經損傷,大家情緒非常低落。」於亮紅和同事們在實驗室討論了一下午:是冒著風險按照原計劃進行放大完成任務還是暫停實驗先進行器件修復?
「當時大家都很糾結,按照原計劃,我們可以很快完成能量放大,但是要承擔鈦寶石晶體也就是放大介質損傷的風險;而器件修改花費時間較長,會耽誤項目進度。」最後討論的結果還是暫停實驗,確保器件的安全。「項目負責人李儒新院士等領導也很支持我們的決定,並在第二天一早就到實驗室了解情況。最終在領導的協調下,我們很快拿到返修的光學器件。經過包含高溫假在內的兩個月加班加點,最終在9月份完成了5PW的能量放大輸出!」
「創業」初期5+2白加黑連軸轉
2008年畢業於合肥工業大學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2008-2013年在光機所讀博士研究生,2013年畢業留所工作,直至今日成為關鍵的技術骨幹成員,於亮紅已經把自己的青春歲月交付給了祖國的雷射事業。
「其實高考填志願的時候是懵懂的,高中時看過不少科普讀物,發現很多著名的實驗都跟光學有關,而且當時光通信比較熱門,覺得光學應該是一個高大上的領域,所以就選擇了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於亮紅笑著告訴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當年是霍金的《時間簡史》讓他立志畢生探索科學的奧秘。
投身科研,不光要有理想,更需精神。作為實驗室黨支部書記,於亮紅帶領支部黨員同志努力踐行支部建在項目上,強光二支部成為「上海超強超短雷射實驗裝置攻關尖刀連」,發揮了支部戰鬥堡壘作用。在「創業」初期,5+2,白加黑,連軸轉。由於遠離嘉定的光機所本部,於亮紅長期駐紮在張江,在初期經常一兩個星期才能回家一趟與家人團聚。
2016年8月實現了國際領先的5.4 PW雷射輸出。2017年,他和團隊成員又進一步對雷射裝置進行優化和設計,解決了高通量雷射放大與傳輸的技術難題之後,在10月成功實現當時國際最高峰值功率10拍瓦雷射放大輸出。
這些研究成果被2017年2月《科學》雜誌評述文章評述為「中國科學家打破了最高雷射脈衝峰值功率的世界紀錄」。2017年9月入選「黨的十八大以來(五年來)中國科學院取得的20項標誌性重大成果」之一。2018年1月26日出版的《Science》(科學)雜誌發表了題為「The Light Fantastic (神奇的光)」的新聞評論文章,高度評價了上海光機所在超強超短雷射實驗研製方面取得的國際領先的重大成果,將SULF取得的成果列舉為國際上自1960年第一臺雷射器發明以來在雷射脈衝功率提升方面的取得五個主要進展之一,其他四個裡程牌式進展包括雷射器的發明都是美國科學家和研究機構完成的。
2020年春節前後,SULF雷射裝置在性能提升階段碰上新冠疫情。於亮紅的老家是這次疫情的「中心」——湖北黃岡,家鄉親人們的安危令他揪心,但使命在身,責任在肩,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他始終秉承「尖刀連」的集體主義精神,將SULF雷射裝置的復工及攻關任務放在了首位。帶領團隊不怕苦不怕累,經過努力,終於找到某一指標劣化的原因,為後期的性能提升奠定了基礎。
== 對話於亮紅 ==
記者:現在主要在忙什麼?未來有什麼打算?
於亮紅:我們現在主要在做SULF 10PW雷射裝置聚焦性能提升工作,以及硬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器項目-極端光物理線站100PW雷射高能主放大器的設計工作。希望未來能繼續帶領團隊深耕超強超短雷射技術,提高雷射放大輸出,提升雷射聚焦性能,為物理學家研製更加先進的實驗裝置。
記者: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科技工作者,你如何要求自己?
於亮紅:目前我們國家的科技創新事業處於關鍵時期,我們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的責任與擔當。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科技工作者,我們要將自己所從事的事業與國家的戰略需求緊密結合起來。未來科學的競爭離不開大科學裝置的競爭,如何將我們手中的裝置用好,為我們國家科技創新做出更大貢獻,將是我們這些人未來的努力方向。
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郭穎/文、圖(除署名外)
編輯:梁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