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人」的鬧市與靜巷:因生存而焦慮 因情懷而堅守

2020-12-05 閃電新聞

24日清晨6點,「兔子王」楊峰摘下掛在門口的牌匾。王鋒 攝

手捧著兔子王的楊峰即將離開經營了11年的店鋪 記者王鋒 攝

冒著細雨,「兔子王」從芙蓉街搬走了。

在「門頭變幻」的濟南芙蓉街,長達11年沒有挪地的「泉城兔子王」,被圈內稱為奇蹟。芙蓉街,這個地處「金街」泉城路的小巷,寬不足5米,深不到1裡,卻是流金淌銀,又熱鬧非凡的存在。

如今,這個奇蹟也消失了。

「兔子王」出走芙蓉街

5月22日上午9點,因為下著小雨,芙蓉街難得人流不多。兔子王的傳承人楊峰卻很忙,不到8點到店後,他就樓上樓下地跑著,將物品進行歸類裝箱。跑起來虎虎生風,拿起東西卻小心翼翼——那些都是他一下一下捏出來的。房東給了他3天時間搬離。雖然前一天已忙活了一整天,但屋裡的東西還是滿滿當當。

貨架上擺放工整的各式兔子王,被層層包裹,塞進紙箱。楊峰拿著雞毛撣子,挨個掃著家具上的灰塵。寫有各種獲獎稱號的牌匾此時也被凌亂地靠在了牆角,「有情懷沒用,現實是殘酷的。」

冒著小雨,楊峰跟工人一起,把家具搬上三輪車。然後,跟著三輪車步行,到位於後宰門街的新店裡。

楊峰說,剛搬來的時候,最喜歡這樣的下雨天,那時候的芙蓉街,下雨天也只能聽到雨聲。

那時候,他最喜歡坐在二樓的工作間裡,聽著古琴進行創作,窗外是鬱鬱蔥蔥的樹木和偶有的鳥鳴。但現在,窗外的樹木已被高聳的建築物代替,古琴的聲音,也漸漸蓋不住街上的叫賣聲了。

搬來搬去,油旋進了寬厚裡

楊峰現在經歷著的,濟南油旋製作技藝傳承人盧利華,早在5年前就經歷過。

自2012年離開幹了8年的大觀園店之後,盧利華就走上了「搬家之路」:從大觀園到泉城廣場,到經十一路小吃城,到泰府廣場,再到現在的寬厚裡。5年間,盧利華搬家4次。直到2017年10月1日,進駐寬厚裡。

在不停搬家的這幾年,盧利華曾多次想進駐芙蓉街。現在,盧利華說自己「徹底死心了」。

盧利華不曾進入芙蓉街,雖口稱「死心」,實則「遺憾」。她說,找地方時,房租很高,卻很搶手。一家店搬出,另一家店立馬入住裝修,空置時間不會超過一天。

踏進盧利華現在的油旋店,對面牆上,一面幌子映入眼帘,黃字寫有「非物質文化遺產弘春美齋油旋」字樣。左手邊的透明玻璃展示櫃裡,擺放了3種油旋,上面標著:蔥油油旋,黃油油旋,肉鬆油旋。

三十多平米的店鋪裡,擺放了3張長條桌子,最多可容納12人。桌子旁邊的牆上,則掛著市級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濟南油旋製作技藝代表性傳人的證書。

「別叫老闆,喊老師兒吧」

回憶起過去,楊峰和盧利華都很感慨。談起堅守,兩人又義無反顧。

在收拾箱子的間隙,楊峰看著門外淅淅瀝瀝的小雨,很是感慨。他在芙蓉街待了11年,對這片土地這條街的感情很深,創作的兔子王,也都帶有濟南特色。成為兔子王非遺傳承人後,他一直想為這座城市做點什麼,「得先生存才能傳承,但是現在,很無奈也很悲哀。」

「但還得做下去!」說完,搬起一個箱子向外走。

11年間,雖然店裡一直在做零售,也有著固定的老顧客,但楊峰從不覺得自己是個生意人。偶有上門的顧客喊他老闆,他都會接上一句:「不要喊老闆,還是喊老師兒吧,濟南人都喊老師兒。」

51歲的盧利華1982年進入「聚豐德」,師從油旋大師蘇將林,2003年,盧利華創辦「弘春美齋」油旋品牌。2006年,「弘春美齋」油旋成為濟南市非物質文化遺產,2009年成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盧利華看看眼前的麵團說,濟南做油旋的不只有自己,但是堅持近40年做油旋的,只有自己一人。身邊有人覺得她傻,掙不了幾個錢還要往裡搭錢,「賣個臭豆腐賣個什麼轟炸大魷魚,說不定很快就能回本了,但是我不想,我要再不堅持的話,說不定過幾年咱們這個有濟南符號的美食就沒有了。」

非遺在鬧市裡的「方位」

楊峰在芙蓉街上的這個門面房,房租從剛開始的每年兩萬四,到現在的每年三十萬。

真正讓楊峰下定決心搬離的,不只是高昂的房租。他覺得,芙蓉街已經不再適合他。11年間,他眼看著最初跟自己一起在芙蓉街開店的手工藝人們一個一個相繼離開,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樣的小吃店和飲品店。

5月23日,到寬厚裡去找盧利華,費了一番周折。按照盧利華給的定位尋找她的店面,繞了好幾圈。

盧利華笑言已經習慣了,很多老顧客來尋她,不轉上個兩三圈是找不到的。新店位於寬厚裡最繁華的玻璃小廣場西側的內街裡,如果不仔細尋找,很難發現。這條被定義為寬厚裡美食街的內街裡,只有4家開著門的店面。剩下的,或是在裝修或是在招商。

盧利華形容自己所處這條街是「外街人流如織,內街空曠無人」。開業半年,盧利華的店鋪一直處於虧損狀態。

近兩個小時的採訪時間裡,只有一個五六歲的小男孩買走了1個4塊錢的油旋。盧利華說周一到周五,半個自己在店裡就夠用了,只有在周末的時候,人才會多一點。一天賣十五六塊錢很正常,最少時,一天賣出1個。

巷子深

「在過去,排隊買油旋的,200個人都不算最多的時候!」「但是今非昔比嘍,酒香也怕巷子深。」盧利華先亮起來眼光,又暗了下去。

22日上午11點,「兔子王」的搬家還在進行,街上的人漸漸多起來。每個從門口經過的遊客,都會駐足向裡觀望。還有遊客會上前掃門上那張搬遷通知上的二維碼,這種鏡頭,讓楊峰臉上有了些許笑容。

位於後宰門街的新店雖然距離這兒不過千餘米,卻是另一番景象——沒有嘈雜的叫賣,沒有擁擠的人群,一隻貓,邁著慵懶的步子從門口走過。雖然空間不大,楊峰卻覺得很滿意。楊峰說,搬來後,店面也不再以零售為主,而是轉為創作和傳播。

楊峰說,「從去年年底,就決定離開了。在這(芙蓉街)呆了11年,肯定是有感情的,但凡有待下去的可能,就不會選擇走。」

5月21日上午,楊峰在朋友圈發了一條「別了,芙蓉街」的狀態。他說有很多話想說,但是想來想去,只打出這五個字。聊到興起,楊峰迴憶著這些年間,自己對小店的布置和改變。眼睛裡滿是喜悅。但很快,他便停下,狠狠吸了一口煙,搖了搖頭就沉默了。

●記者觀察

莫給情懷稱斤論兩

我們倡導「將廟堂的歸於廟堂,市場的歸還市場」,卻不能忽視文化競爭力自身的脆弱。文化一直與「軟」相關,作為軟實力的載體和依託,倡導被培育和呵護。

兩位「非遺」傳承人,堅守於喧囂之中,此為情懷。面對情懷,應該給予尊重。不管是社會大眾還是地方政府,應給情懷以助力擔當,莫給情懷稱斤論兩。

在翻番的房租壓力下,民俗文化勉強進行的「商品化」萌芽,毫無招架之力,只能「敗」而出走。把文化同大眾商品等同起來,是給情懷稱斤論兩。

一方面希望文化壯大,另一方面又寄希望於文化自強。手藝人,有高超的技藝,有傳承的本真,卻大多缺少商人的頭腦。「非遺」傳承人和他們手裡的商品,努力擠進鬧市,風險自擔,自生自滅,失敗概率怕是不低。

但單純地以道德和情懷,譴責房租漲價,批判傳統街巷「商業化壓倒文化味」,是嚴重不講市場規律的表現。單純地將非遺放進溫室,展在櫥窗,也不是真正的保護。

那就多一些理性保護,給予更多擔當。最好的保護是傳承,最好的傳承是使用。必須讓文化,更廣泛地與大眾接觸。逐步培養其商品屬性,放大商業價值,才能讓「非遺」走得更遠。

相關焦點

  • 商家巷,風流已被雨打風吹去
    一位大叔告訴記者,現在的居民並不很多,小一輩的人,大多出去上學、工作,結婚的也多在別處買了房子,小巷也就越發的安靜了起來。如今,這個被繁華紅塵遺忘的商家巷,在幾百年以前,也曾有繁盛風流的時光!志書記載,這條小巷早在明代就出現了,不過當時算是個小街,集中了不少商業人士在此經商和居住。
  • 向社會普及非遺知識 使非遺保護觀念深入人心
    撫摸著嶄新的《東城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譜系大典》,被列入國家級非遺保護名錄的北京扎燕風箏傳承人、86歲的費保齡老人讚不絕口。翻開書中自己關於扎燕風箏的口述,老人的欣喜之情溢於言表:「這書裡的人我幾乎都認識,要沒有政府支持,任這些手藝自生自滅,早看不著這些絕活了。」  近日,北京市首部由區縣編輯的「非遺傳承人家譜」——《東城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譜系大典》出版發行。
  • 個個身懷絕技 湖州12人成省級非遺傳承人 
    湖州民間文學1人,傳統音樂1人,傳統舞蹈2人,傳統技藝6人,民俗2人,共12名傳承人名列其中。陳霸先的傳說 傳承人:蔣伯良中學教師蔣伯良,1994年調到長興縣一所中學任校長後,開始了解陳朝歷史,一接觸歷史,就被陳霸先的生平事跡震動了。
  • 北京「大寶」老廠房變身非遺文創園 未來將在SOD蜜裡車間購物
    昨天下午,在東城區幸福大街旁的永生巷4號院內,全國首個非遺主題文創園區「詠園」正式開園亮相。這裡曾是北京三露廠的所在地,著名的大寶SOD蜜最早就誕生於此。如今,1.4萬平方米的老廠房從外觀上依然保留著過去的「老元素」。
  • 一生堅守手藝 佛山獅頭扎作代表性傳承人黎偉去世
    痛惜,繼佛山木版年畫傳承人馮炳棠之後,佛山再失一名國家級非遺傳承人。12月18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佛山獅頭扎作項目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黎偉因病離世,享年74歲。黎偉1945年出生於廣東佛山。
  • 寬窄巷的貓
    若遇,就像北京立刻變北平,西安馬上變長安,成都即刻變錦官城,寬窄巷瞬間變興仁胡同和太平胡同,美成一場浪漫的愛情穿越劇了。總之,哪個季節都行,就是不能在夏天。試想熱得像鍋底的螞蟻,還有心情去風花雪月,和男票女票卿卿我我逛古巷麼?地,就不說了,寬窄巷就在那,400多年了,成都的老臉兒了。人家沉得住氣,你來與不來,它都在那,不聲不響;你愛與不愛,它也在那,不悲不喜。
  • 【百靈·靚】安居巷:巷如其名安逸舒適 一街兩景讓人回味
    【百靈·靚】安居巷:巷如其名安逸舒適 一街兩景讓人回味 時間:2020-04-27 17:06:21  來源:西安廣播電視臺
  • 1280度高溫裡的非遺走紅抖音 短視頻拍過的作品被一搶而空
    湘繡、長沙窯銅官陶瓷燒制……這些讓人嘆為觀止的湖南非遺技藝,今後在抖音上就可以觀摩學習。由瀏陽夏布製作的檯燈,融合了現代和古典之美的可攜式莫是毛筆……眾多精美和實用兼具的非遺產品,越來越多的出現在大眾視野。(非遺傳承人入駐抖音秀技藝。圖為非遺傳承人劉坤庭的抖音短視頻錄製現場。
  • 湖州這12個人身懷絕技 成省級非遺傳承人
    近日,浙江省文化廳公布了第五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錄,279名傳承人被確認為第五批浙江省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湖州民間文學1人,傳統音樂1人,傳統舞蹈2人,傳統技藝6人,民俗2人,共12名傳承人名列其中。
  • 青磚黛瓦石板路,美麗鄉村巷巷通
    公路兩旁用圓石壘成的花池中,五顏六色的花朵爭相開放;一排排行道樹在陽光的照射下,鬱鬱蔥蔥……美麗整潔的「巷巷通」為五蓮鄉村振興插上了翅膀,更成為了山東農村公路建設的美麗樣板。日前,由山東省交通運輸廳牽頭舉辦的「我家街巷最美」宣傳活動啟動儀式就定在了五蓮縣叩官鎮董家樓村舉行。叩官鎮董家樓村—瀝青罩面。松柏鎮韓家口子村—碎石板拼裝。
  • 詩意中秋,秦淮情懷,我在秦淮品詩賞月
    2020年秦淮「最美賞月地」 大成殿-明德堂 十裡秦淮-文德橋 老門東-芥子園 白鷺洲-秦淮水街 熙南裡—大板巷
  • 因欠繳水費長沙南沙井巷60戶居民生活用水難 每天接水十幾趟
    大熱天停水半月,洗衣服都得上公廁 因欠繳水費長沙南沙井巷60戶居民生活用水難 社區正與長沙供水公司協調,將推動智能水錶入戶 「家裡能用上的臉盆、水桶、礦泉水瓶都用上了,根本不知道哪天來水。」8月1日,年近古稀的丁奶奶向本報反映,半個月前,她所住的長沙市天心區南沙井巷30號市工行南門口分理處職工宿舍開始停水,給小區居民日常生活帶來極大困擾。 ■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黃亞蘋 實習生 薛欣妤 蔣宇舟 停水半月,每天接水十幾趟 「沒水的日子太難熬了。」丁奶奶望著客廳內大大小小十餘個盛水容器,無奈地搖了搖頭。
  • 刺桐藏第六站:豆生巷 厚德巷 嫩豆生名揚古城
    舊時,巷中陳姓人家數代從事「洗豆生」(即豆芽)行當,因洗出的豆生可口好吃,半城的人慕名而來,久而久之,巷因豆生而得名。走近小巷,便走進了一幀幀歷史畫卷―豆生巷2號陳家宅院,那僅存的一兩個陶缸,見證了上世紀70年代以前,陳家人「以豆為生」的老時光。這裡,曾擺滿上百個陶缸,一缸缸排到巷口,缸裡是一顆顆正萌芽的綠豆;這裡,悶洗出的豆芽爽脆可口,被銷往泉州城內千家萬戶。
  • 非遺如何助力精準扶貧?今天這場工作推進會已安排
    會前,參會代表一起實地觀摩了文旅部重點支持建設的臨夏磚雕非遺扶貧就業工坊、非遺與旅遊融合發展典型示範點臨夏市八坊十三巷,大家在觀摩考察中相互學習、尋找差距,達到了學習交流、相互促進的目的。會議明確提出,「非遺+扶貧」是文化和旅遊扶貧的重要組成部分,各地要從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傳承的高度,從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堅定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高度,認識「非遺+扶貧」的重要意義,切實推動非遺保護傳承融入國家重大戰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 星辰文藝 | 易姝奕:幾種情懷,一種堅守---電影《絕密工程》影評
    有人從中看到了奉獻;有人從中感悟了感恩;有人從中體會到了人生,而我從之觀之,是堅守與情懷。  他們都在堅守著,即便他們大致知道,他們堅守的不過是一種苦難的歲月罷了。是的,這是一種如何苦難的歲月,是一群堅守著苦難的人們啊!沒有天生無畏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萬種心緒,一種抉擇。從中,我看到了平凡人在小家與大家之間的抉擇的毅勇之情。
  • 踐行「非遺+扶貧」⑤丨慶陽香包:向市場化國際化靠攏
    作者:祁曉亮編者按:近日,在臨夏市召開的甘肅省非遺助力精準扶貧工作推進會上,慶陽岐黃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慶陽香包繡制非遺扶貧就業工坊負責人劉蘭芳分享了她多年來在非遺保護傳承以及「非遺+扶貧」工作方面的心得和經驗。
  • 李述初:非遺傳承人的堅守與千年寧鄉花豬的變遷
    長沙市非遺傳承人、湖南省流沙河花豬生態牧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述初消費日報網訊 延續了千年的寧鄉花豬,曾經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瀕臨滅絕,李述初走遍了寧鄉的山山水水,卻也只是找到了7頭種豬,50多頭母豬。
  • 非遺傳人堅守百年技藝 16道工序打造泉城「兔子王」
    非遺傳人堅守百年技藝 16道工序打造泉城「兔子王」 2019-05古時濟南人會在中秋佳節將「兔子王」擺上供桌,讓它以「兔神」身份接受祭拜。圖為在陽臺上晾曬的「兔子王」泥胚。 郝學娟 攝  5月15日,記者在山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泥塑兔子王代表性傳承人周秉生家中看到,面積不大的客廳裡擺滿了各色各樣「兔子王」。這些「兔子王」白面紅唇、兔面人身,長長的耳朵與頭部之間用彈簧相連,有的身著紅袍、背插紅旗,有的手持藥杵穩坐虎騎之上,造型別致。
  • 涵養家國情懷 堅守天大品格——天津大學校長鍾登華在2017年第一次...
    三年前,在制定天津大學章程的時候,我們提出了「家國情懷、全球視野、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培養目標,把「家國情懷」作為天大學子應該具備的首要素質。所以,今天我想和同學們談一談「家國情懷」。  何謂「家國情懷」?「家國情懷」是一個人對自己國家和人民所表現出來的深情大愛,是對國家富強、人民幸福所展現出來的理想追求。它沒有直接的出處,在古代文獻裡無從考證。
  • 俗語說:「孤房兒子傻,鬧市出人精」啥意思?許多人不知深層含義
    俗語說:「孤房兒子傻,鬧市出人精」啥意思?許多人不知深層含義對於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我們不得不佩服。無論是他們那巧奪天工的雕梁畫棟的本事,還是那朗朗上口的俗語諺語。他們以一種大眾都能接受的方式,將這些文化傳承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