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場疫情,打亂了我們所有人在新的一年定下的計劃,甚至讓每年的高考都延期一個月。
對於高考延期這件事情,可以說有人歡喜有人愁,同學們又增加了一個月的複習時間,這對於家長而言,應該算是比較高興的,但對學生而言,又要承受著一個月的煎熬,在高考的壓力下苦苦掙扎!
每一個經歷過高考的人,都不會忘記那段艱難歲月,很慶幸我們在經過高考之後,卸下沉重的壓力,與朋友談笑風生,約上三五好友遊山玩水,暢談夢想與未來。但也有很多人扛不住壓力,考場失意,而選擇最極端的方式離開這個世界——自殺!
說到自殺,最近在各大網路平臺上,都頻繁報導出學生自殺的事件:
3月24日,河北一名9歲的小學生,從15樓跳樓自殺身亡。
4月7號晚上,南通如東民生銀河灣x樓發生一起悲劇,一名15歲初二男孩從19樓墜落,不治身亡。
4月12日上午,商洛市商州區腰市鎮一初三女生從教學樓三樓跳下。
4月13日,江蘇無錫有一名12歲的女孩,在開學第一天跳樓自殺。
4月13日,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一名15歲少女因學習問題與父母發生爭吵後,爬出陽臺揚言要跳樓。
看完這些報導,不禁讓人心中充滿悲涼!這得多壓抑,才能讓一個孩子想到去死?
事實上,這樣的事情一直都有,在網上搜索《中國兒童自殺報告》,你會看到更多關於這樣的信息,令人觸目驚心。青少年厭世、自殺的報導時常見諸報端,我們不禁會問,這代人究竟怎麼了?
說實話,在看到「中國兒童自殺報告」之前,我也是不相信的,因為從來沒有正視過,或在意過這個問題。下面是人民日報曾推出的一篇報導,標題言簡意賅,中國兒童自殺率世界第一。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這些孩子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甚至有些報導中還有學生相約自殺的案例!
學生自殺背後的原因有很多,個人精神狀態、心理情況,學習壓力、家庭原因等等,但這些因素並非是導致學生自殺的直接原因,自殺背後的原因大多是社會性的,是可以避免的,關鍵在於我們的社會要多給予這些孩子一點關愛,家庭要給予理解,讓這些孩子沒有機會以這樣一種極端的方式,對社會發出抗議。
我國官方曾公布過一組數據:中國兒童在自殺原因的排列中,學習壓力過重佔第一位(45.5%),其次為早戀(22.7%),父母離異(13.6%)。在自殺者的年齡排列中,12歲佔第一位(40.3%),其次為14歲(22.7%),11歲和13歲(13.6%)。在自殺者的性別對比中,女孩子遠遠高於男孩子:女孩佔(72.7%),男孩僅佔(23.7%)。在自殺方式上,選擇口服藥物的佔了絕對多數,達95.5%。
2月26日上午,21歲的高三復讀生魏天樺(化名),給母親發完最後一條簡訊,跳進黃河自殺。
這位母親一定是非常愛自己的兒子,才會在兒子所發的簡訊中,感受到他的異樣情緒,回覆你永遠是我的好兒子這樣的話。
但我們回過頭來梳理一下兩人的對話,就會發現其中的問題,問題的根本並不是愛與不愛,而是這對母子的溝通並不在一個頻道上,從孩子的話裡,我看到了求救,他希望母親的理解,理解他的疲憊、壓力,理解他無助和脆弱。
而母親的話,除了學習,就是希望他上進,每一句都是鞭策,這或許就是壓死這個孩子的最後一根稻草,讓他選擇永遠離開這個世界。
在上文中我們看到在兒童自殺原因中,學習壓力過重佔第一位,過重的學習壓力,讓孩子不堪重負,在學校老師施壓、在家裡父母施壓,這種情況下,都極易引發出一系列心理問題,早熟、抑鬱、暴力傾向等,都是孩子自殺的誘因。
壓死駱駝的從來都不是最後一根稻草,而是他身上的每一根稻草。不難想像,這個孩子的母親,平日裡多他的鞭策是多麼嚴重,也正是因為平日裡一點一滴的累積,壓力也慢慢增加,以至於最後終於不堪重負,而選擇極端的方式!
面對壓力,即使是成年人,也會因心理順應能力的不同,產生不一樣的情況,而孩子的心理順應力還尚未成熟,不懂得如何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心裡的委屈並不能夠被快速消化。有些事情或許在大人眼中是小事,但在孩子的眼中卻會被無限放大,自己又無法排解,有些孩子因各種情況,不敢向大人傾訴,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容易出問題。
大多數家長習慣以自己的權威來強迫孩子,讓孩子順從,有些家長更甚,習慣把自己的壓力和責任轉移到孩子身上,讓孩子稚嫩的肩膀扛下本不是這個年齡所應該承受的壓力,當壓力超過他們的承受能力時,便會出現一系列心理問題,孩子就會選擇極端的方式來逃避。
學生自殺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從家庭和父母的角度講,他們是失敗的,但凡這些自殺的孩子能在家庭中找到一點安慰,得到少年人應有的快樂,也不會輕易放棄自己的生命。但這些自私的父母,往往將孩子當成自己炫耀的工具,父母年輕時不付出努力,便將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讓孩子拼了命的努力。一旦孩子的成績出現問題,除了責罵還是責罵,這樣的父母在中國佔據大多數。
從學校和教師的角度講,他們是失敗的,但凡這些孩子能在校園生活中得到快樂,得到安慰,也不會輕易放棄自己的生命。孩子的玻璃心所承受之痛,是我們成年人無法理解的,過分看重成績,註定讓這些孩子成為心靈層面的失學兒童!
這個世界,是成年人主導的世界,孩子需要在成年人的羽翼下成長,而成年人的自我習慣、個人行為,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成年人的社會規則,不應強加到孩子身上,一旦成年人與孩子之間出現芥蒂,該主動是我們,而非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