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極保險」打造更安全的基因工程生物

2020-11-29 驅動之家

我們也許都經歷過這樣的場景:在一臺計算機上寫好的文件,在另一臺計算機上打開後,卻發現好好的文本變成了一堆難以識別的亂碼。這大多是由於選錯了編碼所致。

事實上,有序的文本和無序的亂碼,它們在計算機看來是一樣的——都是一串0和1構成的代碼。唯一不同的是,不同的編碼系統,決定了計算機如何判讀這串0-1代碼,從而造成了「文本」和「亂碼」的區別。

和計算機系統類似,生命本身也有一套編碼系統,這就是我們所熟知的核酸到蛋白質的三聯體密碼系統——核酸上每三個鹼基可以決定一個胺基酸。這套密碼系統能通過「翻譯」(Translation)將mRNA上的遺傳密碼轉換成多肽,隨後加工為有功能的蛋白質在幾乎所有的生物體中,這種編碼的對應關係是一樣的。這種通用的編碼系統構成了生物工程得以實現的基石,使人類能夠用大腸桿菌生產人的胰島素,或是在菸草中合成對抗伊波拉病毒的抗體。

然而,正是「生命編碼」的通用性,讓不少人對生物工程的安全性產生了懷疑。儘管目前在研發和生產上有著極為嚴格的管理措施,人們還是擔心一旦這些人工改造過的生物體釋放到環境中,它們的基因會被野生個體獲得,或是獲得野生個體的基因,從而造成生態問題.?? 在1月21日的《自然》雜誌中,來自哈佛大學的喬治·丘奇(George Church)教授,以及來自耶魯大學的法倫·艾薩克斯(Farren Isaacs)教授分別發表了各自的研究。他們從根本上杜絕了這種生態問題產生的可能,而他們採用的方法就是:改變人造生物體最為基礎的編碼系統,使「通用」的編碼變得並不「通用」。

通過使這些「基因組重編碼生物」的生存依賴於自然界中所沒有的、需要人工合成的胺基酸,人們得以錦上添花地構建更安全的基因工程生物。圖片來源: Spencer Katz

被改變的編碼

人們已經知道,三聯密碼子一共有64種組合可能,而這64種組合,只對應20種胺基酸和一個「停止」信號,因此這造成了「多個組合對應一個編碼」的所謂「冗餘性」現象。例如,UAA、UAG、UGA三個密碼子,都能表示「翻譯停止」的意思。因此這種編碼的冗餘性給了「重編碼」以操作的空間。

早在2013年,丘奇和艾薩克斯所領導的團隊就改變了大腸桿菌的編碼系統。在2013年的工作中,研究團隊掃描了整個大腸桿菌的基因組,並通過多重自動基因組編輯(Multiplex automated genome engineering ,MAGE)手段,將所基因組上所有TAG密碼子改為了TAA(DNA中的T對應RNA中的U),並且刪除了原本能夠識別UAG密碼子的轉錄終止蛋白(釋放因子1,RF1)。同時,研究團隊又給改造過的大腸桿菌中引入了新的氨基醯-tRNA合成系統,從而賦予UAG密碼子編碼一種非天然胺基酸的能力。這樣一來,在這新的大腸桿菌菌株之中,如果遇到UAG密碼子,將會在肽鏈中引入非天然胺基酸,而非像在普通大腸桿菌中那樣終止翻譯。

這一工作是人類第一次人工改變生物最為基礎的編碼系統,相當於在計算機行業中重新定義了通行的Unicode編碼系統——儘管只是改變了一個編碼,就足以造成兼容性的降低。

基因工程生物體的「終極保險」

由於改變編碼能夠降低生物間的「兼容性」,研究者很快意識到,如果在將一些關鍵基因進行類似的改造,那麼可以將這種「兼容性」降低為接近0。經過改造的生物體,即使到環境中,也因為「編碼」的不同而不能生存。

丘奇團隊在經過編碼改造後大腸桿菌中挑選了6個基因,這些基因編碼對細菌生存起重要作用的蛋白質。他們對這些基因進行了仔細的設計,使得引入了非天然胺基酸的蛋白質產物能夠完全替代原有蛋白質的功能。最終,研究團隊獲得了含有1-3個基因改造的大腸桿菌菌株,它們只能在人工添加特定的非天然胺基酸後才能生存。

粗看起來,這似乎類似於目前採用的防止基因工程生物體擴散的手段,即「營養缺陷」。所謂營養缺陷,指的是該生物體具有特定的代謝缺陷,需要人為添加必要的營養成分才能生存。然而,通常的營養缺陷限制手段可以被幾種方式所突破,即發生「逃逸」。例如,生物體可以通過在環境中獲取營養成分、突變恢復代謝缺陷,或者通過橫向基因轉移(Horizontal gene transfer,HGT)來獲得必要的代謝能力。

在《侏羅紀公園》裡,復現的恐龍代需要人們在食物中特別添加一種胺基酸維持生存,以保證恐龍逃出去之後不能存活。丘奇的辦法比《侏羅紀公園》的辦法更加可靠。圖片來源:xkcd,Ent編譯

但在丘奇的研究中,這些途徑都能被有效阻斷。首先,研究者使用的非天然胺基酸——在自然界中壓根就不存在,基因工程生物體無法獲得。其次,突變無法為細菌帶來合成非天然胺基酸的通路;而由於非天然氨酸位於關鍵蛋白內,突變也幾乎不可能恢復對蛋白胺基酸缺失的耐受性。最後,對於橫向基因轉移來說,DNA片段的交換會轉移進以UAG為終止密碼子的普通基因,但由於RF1缺失,蛋白質合成不能正常終止。此外,即便連編碼RF1的基因也被轉移進來,該基因所表達的RF1也會和識別UAG密碼子的tRNA競爭,同樣影響蛋白質的合成。

事實上,丘奇團隊研究過改造後的大腸桿菌在不同環境下逃逸的概率。結果表明,在對3個重要基因進行改造後,大腸桿菌的逃逸概率處於10-12到「未檢測到」的水平,換句話說,每一萬億個大腸桿菌之中,只可能出現一個能繞過所有限制條件而逃逸——這是目前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所建議限制的微生物逃逸概率的一萬分之一。艾薩克斯的團隊採取了類似的另一套方案,也獲得了類似的結論。可以說,這一新的方法,為基因工程生物體在環境釋放環節上的安全性打上了「終極保險」。

豈止於安全

事實上,針對人工改造生物的安全性而言,目前所採取的措施對於現有生產生活已經足夠安全。丘奇和艾薩克斯所做的工作,可以說是錦上添花。這種技術不但能夠應用於避免工程菌的在環境中不可預期的擴散,在其他方面其實還有著更為重要的作用。

在諸如製藥等涉及工程菌發酵的產業中,噬菌體汙染通常會使得工程菌大量死亡,造成極為慘重的損失。通過改變編碼技術,可以讓病毒自身的核酸在細菌體內無法得到表達,從而形成對噬菌體的抗性。這極大降低了生產風險和損失。

此外,對生物體進行「重編碼」的技術,也使人們有能力將原本自然中不存在的胺基酸「摻入」蛋白質之中,從而生成全新的蛋白質。這類全新的蛋白質可能作為新的藥物、催化物等功能性物質,從而在人類健康、工業發展等方面做出新的貢獻。

而更為重要的是,這種技術拓展了人們對生命基本過程的認識和理解。這種深化的認識和理解,將大大推動生命科學的發展和應用。正如同計算機編碼系統的演變標誌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一樣,「生命編碼」的演變也必將引導生命科學和技術的飛躍。(編輯:Calo)

參考文獻:Marc J. Lajoie et.al.,Genomically Recoded Organisms Expand Biological Functions,Science,2013,342(6156),357 Daniel J.Mandell et.al.,Biocontainment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by synthetic protein design,Nature,2015 Alexis J. Rovner et.al.,Recoded organisms engineered to depend on synthetic amino acids,Nature,2015文章題圖:Spencer Katz

相關焦點

  • 生物工程技術中的基因工程,趕緊了解了解!
    1973年,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科恩教授,把兩種質粒上不同的抗藥基因"裁剪"下來,"拼接"在同一個質粒中。當這種雜合質粒進入大腸桿菌後,這種大腸桿菌就能抵抗兩種藥物,且其後代都具有雙重抗菌性,科恩的重組實驗拉開了基因工程的大幕。
  • 安全生物安全
    生物安全生物安全問題引起國際上的廣泛注意是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1985年由UNEP、WHO、UNIDO及FAO聯合組成了一個非正式的關於生物技術安全的特設工作小組,開始關注生物安全問題。摺疊編輯本段前景生物技術或基因工程產品已經進入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如吃的轉基因食品、胺基酸﹑維生素、藥物,穿的轉基因棉花,用的各種各樣的基因工程酶製劑﹑增稠劑﹑有機酸﹑乳化劑,表面活化劑﹑食用色素﹑
  • 基因工程微生物的環境監測及生物防禦體系研究進展
    , CAS & CSM, All rights reserved李琴1, 2, 伍一軍11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分子毒理學實驗室, 農業蟲害鼠害綜合治理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 北京 1001012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0039摘 要: 隨著生物技術的發展, 研究人員構建出了大量具有特定功能的基因工程微生物
  • 微基因探索「基因+保險」服務場景,跨界合作實現三方共贏
    (喝了它,你就是肚裡有墨水的英雄)就連生物科技行業也不例外,一種新的基因服務模式——基因檢測+保險應運而生。「基因+保險」:實現合作共贏隨著基因測序技術蓬勃發展、成本不斷降低,越來越多基因檢測公司在提供基因檢測服務的基礎上,開始挖掘基因數據的服務場景和健康管理價值。而微基因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 生物選修3-「基因工程」提問內容
    DNA雙鏈;細胞核中脫氧核苷酸;解旋酶與DNA聚合酶;ATP6.基因的概念?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什麼叫基因的表達?基因通過控制蛋白質的合成來控制生物的性狀7、基因工程的概念?按照人們的意願,把一種生物的某種基因提取出來,加以修飾改造,然後放到另一種生物的細胞裡,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遺傳性狀。又叫做基因拼接技術或DNA重組技術。7.哪些基礎理論為基因工程誕生奠定了理論基礎?
  • 美軍計劃利用基因工程 改造海洋微生物值得警惕
    據「防務一號」網站報導,美國海軍日前計劃通過基因工程,將普通海洋微生物改造成生物探測網絡,用來探測敵方艦艇、潛航器發出的信號。 據悉,該項目將由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負責,初步設想是從海洋中獲取一種分布較廣的微生物,通過基因工程等技術改變微生物基因組成,使其在探測到敵艦攜帶化學物質後,向環境釋放某種電子或生化標記信號,達到檢測和發現周圍海域敵方潛艇潛伏狀況的目的。 當前,美海軍使用的海洋探測傳感器成本高昂,不利於大範圍使用。
  • 「生物育種」名稱淺議|生物技術|基因工程_網易訂閱
    我國新制定的十四五規劃中也明確將生物育種列入需要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八大前沿領域。其中「生物育種」用語準確簡練,具有豐富的科學內涵。  2、 「生物育種」實際上是「生物技術育種」的簡稱和統稱。  1) 生物技術的發展趨勢  作為現代科技革命的重要領域,生物技術已歷經30餘年的發展,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和對農業生產發展有力的推動作用。
  • 高中生物選修3基因工程核心知識點
    高中生物選修3基因工程,高中生物基因工程核心知識點。高中生物知識,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們的願望,進行嚴格的設計,通過體外DNA重組和轉基因技術,賦予生物以新的遺傳特性,創造出更符合人們需要的新的生物類型和生物產品。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進行設計和施工的,又叫做DNA重組技術。
  • 高考生物二輪複習基因工程知識專題總結
    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們的願望,進行嚴格的設計,通過體外DNA重組和轉基因技術,賦予生物以新的遺傳特性,創造出更符合人們需要的新的生物類型和生物產品。  一、基因工程的概念  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們的願望,進行嚴格的設計,通過體外DNA重組和轉基因技術,賦予生物以新的遺傳特性,創造出更符合人們需要的新的生物類型和生物產品。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進行設計和施工的,又叫做DNA重組技術。
  • 生物技術的核心——基因工程及工作原理
    基因工程簡介 基因工程即重組DNA技術,是指對不同生物的遺傳基因,根據人們的意願,進行基因的切割、拼接和重新組合,再轉入生物體內,產生出人們所期望的產物,或創造出具有新的遺傳特徵的生物類型。
  • 什麼是基因工程?轉基因與基因工程的區別!
    基因工程就是按照生物體遺傳變異的規律,預先縝密地設計出改變生物遺傳特性的方案,有目的地去改造生物。如果說DNA雙螺旋模型開闢了分子生物學的新紀元,那麼70年代末的基因工程技術的建立則將我們帶入了一個認識基因、改造基因、利用基因的新世紀。
  • 基因工程的奧秘,高中生物知識點
    02基因工程及其應用基因工程又叫基因拼接技術或DNA重組技術,通俗地說就是按照人們的意願把一生物的某種基因提取出來,加以修飾改造,然後放到另一個生物理定向的改造生物的遺傳性狀。(原理:催化磷酸二酯鍵的形成)圖片來源生物課本基因的運載體 要將外源基因送入受體細胞
  • 【高中生物】專題十三 | 基因工程和細胞工程
    ①檢測目的基因是否插入轉基因生物的DNA上:DNA分子雜交技術。  ③檢測目的基因是否翻譯成蛋白質:抗原—抗體雜交技術。  ④個體生物學水平鑑定:根據表達性狀判斷或抗性實驗。[生物——選修3:現代生物科技專題](15分)基因工程中可以通過PCR技術擴增目的基因。回答下列問題。(1)基因工程中所用的目的基因可以人工合成,也可以從基因文庫中獲得。基因文庫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2)生物體細胞內的DNA複製開始時,解開DNA雙鏈的酶是________。在體外利用PCR技術擴增目的基因時,使反應體系中的模板DNA解鏈為單鏈的條件是________。
  • 深圳金融名片·年度創新服務保險公司獲獎詞
    泰康人壽保險有限責任公司深圳分公司泰康人壽深圳分公司貫徹「市場化、專業化、規範化、國際化」理念,堅定實施「大健康+網際網路」戰略,依託泰康保險集團「活力養老、高端醫療、卓越理財、終極關懷」四位一體的商業模式,立足深圳市場,為深圳市民提供保險、資管、醫養全方位服務。
  • 嘉韋思:網絡安全保險或是最後一道保障的屏障
    上海嘉韋思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參加北京市暢融工程,金融安全前沿技術路演以下為路演實錄:嘉韋思:我是來自上海嘉韋思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總經理,我們平臺叫信安在線我們做的事情是定位於網絡安全行業,網絡安全行業裡面做的是網絡安全保險,在保險的角色當中我們不是一家保險公司,我們是為保險公司服務的第三方服務商,
  • 攜手暨大打造高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
    南方日報訊 11月26日,佛山病原微生物研究院在位於三龍灣順德片區的暨南大學生物醫藥產業園揭牌。以研究院建設為契機,佛山將與暨南大學合力打造高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P3實驗室),解決社會發展的傳染病防治問題、區域發展的生物醫學科技問題。
  • 打造基因編輯技術高地,濟南基因編輯產業基地項目開工奠基
    該項目在全國範圍內率先布局基因編輯產業,致力於推動基因編輯這一革命性技術在源頭創新、作物改良及分子檢測等多個領域的產業化應用,將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物提質增量和生命大健康領域提供全新解決方案。基因編輯是一種能夠對生物體的目標基因進行定點「編輯」的工程技術,曾四次被評選為「世界十大科學進展」。
  •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微生物發酵工程、基因工程、基因組研究;環境...
    職稱: 教授       招生專業: 環境工程 研究領域: 植物病原菌對殺菌劑抗藥性的分子生物學;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微生物發酵工程、基因工程、基因組研究;環境微生物發酵工程、基因工程、基因組研究
  • 長春市生物技術與基因工程藥物產業園建設項目
    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是一個涵蓋藥材種植、原料藥加工、產品研發、藥品生產、臨床試驗、商業流通、醫療保健等多個行業的龐大、複雜的生態圈。它是一個在產業鏈基礎上形成的跨行業、跨領域的生態系統,是一種更高級的模式。
  • 生物電腦的終極目標
    (譯者:RunForYava)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的合成生物學是用於描述做生命起源研究的「政策上正確的」名字。從其他有機體中做基因切片,以便培育出更好的蔬菜——就像用比目魚的基因來培育無傷西紅柿,或是用水母的基因把土豆變成需要灌溉時會閃光的植物,或是把人類的基因用於母牛身上以培育可以產生母乳的奶牛又或是從頭開始做全新的生物。在電子學領域,半導體研究公司(三角研究園)於2003年開始了「半導體合成生物」項目,該項目早已取得了一定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