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自主學習推演出物理公式,算不算科學發明?它是怎麼做到的?

2020-09-03 科學學科學

午夜裡,豪德·利普森(Hod Lipson)被電話鈴聲吵醒,電話裡傳出興奮的聲音:「這幾個方程式找到啦!」打電話的是他的學生麥可·施密特(Michael Schmidt)。這幾個方程式他們等待已久了,雖然不是什麼震撼人心的新發現,只是物理學乃至整個科學界都非常熟悉的牛頓第二定律、能量守恆定律與動量守恆定律,但這一次,得到它們的途徑卻是非常特殊,它另闢蹊徑,堪稱是一個奇蹟。利普森是康奈爾大學創新機器實驗室的工程學教授。多年來,他致力於研究工程學的一個最基本也是具有挑戰性的問題,這就是製造一個能自我學習的機器。他認為應該把生物學的新思想引入到工程學中,研究機器的進化,讓它們具有自我意識、自我服務,以及自我進化的能力。

2007年,利普森在TED(技術、娛樂、設計)大會上首次介紹他的研究成果。隨後,當眾表演一個像海星樣的四腳機器人。與一般機器人不同,它不是靠事先的編程行走的,而是輸入一個特殊的「自我學習」程序,使這個機器人具有「自我學習」的能力。例如,如果在行走中出現障礙,發生錯誤,它能根據程序的基因算法,學習修正錯誤,緩慢地「進化」,甚至在弄斷一條腿時,也能慢慢地應對困難,學會用三隻腳重新行走。

利普森的新奇想法與「尤裡卡」的精彩表演令在場觀看的人震驚,更引起工程界的廣泛注意,也引起了媒體的興趣。《華爾街雜誌》、《新聞周刊》、《時代周刊》、《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紐約時報》及國家公共電臺等競相報導。多年來,利普森曾獨立或以他為主與他人合作寫出關於智慧機器人的專業論文200餘篇,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和其他高端場所做多次公開演講。他所領導的智能機器實驗室開創了一系列「創造力機器」研究,這一切使他成為這一領域的領軍人物。

實際上,「尤裡卡」還有更新也更重要的用途。就在那次午夜電話不久以前,利普森和施密特做了一個簡單的實驗,把兩個單擺連接起來,在振蕩時,互聯的雙擺相互碰撞、相互拉扯,其運動狀態比一個單擺的振蕩複雜得多。他們收集到兩個單擺位置的大量數據,並把這些複雜的數據輸入到「尤裡卡」程序中,想看看,能否通過這個程序得出什麼力學公式出來。如果可行,就說明計算機可以「自動地識別自然定律」。這次實驗情況果然驚人,既沒有事先給計算機添加任何其他的數學知識,也沒有補充任何力學公式,只用了一天多的時間,「尤裡卡」竟然能自行把牛頓第二定律、動量守恆定律和能量守恆定律的公式挖掘了出來。2009年4月23日,他們把這一成果發表在《科學》雜誌上,題目是「從實驗數據中自由提取自然定律」。

「尤裡卡」的面世,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不僅引起了媒體和公眾的注意,也招致人工智慧領域和其他一些領域科學家的質疑。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專門研究系統科學的國米學科中心主任納弗塔利·蒂士比(Naftali Tishby)就公開質疑。他認為,不可能有這樣的東西,開始時在沒有任何預先假設的情況下,不具有任何「背景知識」,就能找到像牛頓第二定律這樣的公式。他認為要達到這一步,首先要建立基本概念,例如質量、力等,而不只是發現適合數據的規律,只找到各個因數之間的關係。他的批評很是尖銳,認為利普森和施密特所得到的公式並不是什麼新成就,「這只不過是那些已經知道牛頓定律的人用他們的程序來鑑定牛頓定律而已,對我們來說,顯得有點多此一舉。」

面對多方面的質疑,「尤裡卡」用行動給予了回擊,利普森和施密特最終把「尤裡卡」曬到網上,讓大家免費下載,自由使用。很快,「尤裡卡」便成為網上的「大紅人」和「大忙人」,在全世界,它迅速地被成千上萬的研究者所使用,其中有科學家、政策制定者,也有業餘愛好者和好奇者。而現在,大數據分析以不容置疑的趨勢融入了我們的生活。

相關焦點

  • 機器自主學習推演出物理公式,算不算科學發明?它是怎麼做到的?
    這幾個方程式他們等待已久了,雖然不是什麼震撼人心的新發現,只是物理學乃至整個科學界都非常熟悉的牛頓第二定律、能量守恆定律與動量守恆定律,但這一次,得到它們的途徑卻是非常特殊,它另闢蹊徑,堪稱是一個奇蹟。利普森是康奈爾大學創新機器實驗室的工程學教授。多年來,他致力於研究工程學的一個最基本也是具有挑戰性的問題,這就是製造一個能自我學習的機器。
  • 高中物理公式記憶方法與技巧!七法解決學習物理最重要的第一步!
    有不少高中生在寒假問我:「高中物理公式好多,好難記啊,有沒有什麼好的記憶方法?」作為一線物理教師,我深刻理解這位同學目前所處的狀況和心情,問題沒有辦法多,只要有努力上進的心,就一定能找到掌握學習物理公式的好方法。
  • 科學究竟是什麼?機器研發的知識算是科學嗎?頂尖科學家給出看法
    還要從一款程序「尤裡卡」(Eureqa)說起,它是由工程學教授豪德·利普森發明的一款類似於大數據分析的程序,它具有自我學習功能,甚至能從實驗數據中分析出物理定律,這是在它自主學習無人幹涉的情況下完成的,一款機器學習發明的物理公式算是科學嗎?
  • 高中物理,學生想提升考試成績,需要在學習中做到有針對性
    想要提升高中生「物理」成績,做到有一定的針對性,掌握以下這幾點 其實學習物理還是比較有難度的,因為物理需要運用有很多種公式,學習起來也是比較複雜,有的學生可能常常計算出匪夷所思的軌跡
  • 武漢高一學生「發明」出一道數學公式
    楚天都市報5月29日訊(記者柯稱 通訊員王麗)已知三角形三邊求其面積,這樣的題你還會算嗎?多數離開校園許久的人估計只能攤開兩手了;會算的人回想起複雜的公式,大概也會覺得頭疼。日前,網上有消息稱華師一附中高一學生田愷,針對此類問題發明了一種簡易公式,百度百科上還出現了「田愷公式」的詞條。楚天都市報記者採訪發現,這一公式其實不算學術新發現,但作為高中生,田愷的探究精神仍值得推崇。15歲的田愷是鄂州人,目前就讀於華師一附中高一(25)班。戴著一副近視眼鏡的他,講起話來非常靦腆。但說起「田愷公式」,他馬上變得自信、健談起來。
  • P-Value--機器學習筆記
    我認為:雖然這枚硬幣2次都是頭朝上,但是它與其它的普通硬幣,沒什麼不同!這在統計學上,被稱為假設。讓我們來好好分析一下,看看連續2次頭朝上,算不算神奇。先看一下,一枚硬幣,連續拋2次,會發生什麼?統計學家發明了P-Value用來計量這些神奇事件概率事件之和。
  • 愛迪生到底算不算科學家?
    小夥伴們,愛迪生算不算科學家,現在網上有許多不同的聲音。有人認為,愛迪生也就是一個發明家,也有的人認為愛迪生發明了電燈,留聲機、電影攝影機等二千多項發明,擁有專利一千多項。中國古代也有許多發明家,比如畢升,他發明了活字印刷術。蔡倫,發明了造紙術。近代的王選,發明了漢字雷射照排,還有袁隆平雜交水稻等等。所以,以我的理解,發明家主要是實用的發明,而這種發明對全世界有一定的影響意義。
  • 院士說丨戴瓊海院士:人工智慧——算法·算力·交互
    包括量子計算、納米科技、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無人系統,發現我們要交給機器的時候,機器的力量還有點不夠。因為什麼呢?我們很多的模型算法也沒有達到它所需要的特點,於是楊強老師發現用聯邦的學習方法、遷移學習的方法,把數據從大數據怎麼摘一個小數據進行工作,這個時候人工智慧發展更需要機器學習模型,我們大腦交給機器的算法是什麼,怎麼樣提高它的算力,這是人工智慧時代要考慮的問題。
  • 【解讀A-Level物理】Edexcel物理課程設置及學習方法介紹
    不過雖然ALevel物理的學習內容比國內高中更為廣泛,但是ALevel物理考試是分單元進行噠,對於童鞋們來說,可以更好地去針對各單元來複習,而且分單元考試也使得考試的綜合類試題很少。 就計算題來說,Alevel物理考試裡的計算題所佔量不多,而且計算相對簡單,對於學生的計算能力要求並不算高,童鞋們只要掌握紮實的知識點就可以啦。
  • 學好初中物理的核心:概念、定律、公式,老師提煉最優學習方法
    初中物理學習難嗎?不少同學認為這是一門繼數學之後,最讓人頭疼的學科了。其實,物理學科複雜度在於它不僅僅在於計算和推導,還有很多需要記憶的核心內容,以及和生活實例聯繫起來的原理部分,只有掌握這三塊,才能對物理學科得心應手。
  • 「深度學習」已經接近終點?下一代機器學習將會怎樣?|極客雲算
    林宙辰:深度學習、機器學習已經很少聽到有突破性的進展了。去年三大巨頭獲得圖靈獎,馬上有人跳出來說「某個領域獲得圖靈獎就表明這個領域已經走到盡頭了」;我們也體會到近一兩年來,深度學習重大進展好像就沒有了,大家只能想方設法去充分利用算力。因此,我和許多做機器學習的學者都在想一件事情:機器學習下一步應該是什麼樣子?
  • 高一物理入門學習六大方法
    No.1  清楚學科的機構特點  (1)首先需要將初中的物理課程牢牢掌握並且理解,如果你初中物理就沒有搞清楚,那麼學高中物理相對來說就比較吃力。我們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在初中先學習的是運動,而你都不知道什麼是路程什麼是位移,更不知道什麼是參考系,那麼你在高中開始的第一個學期一定也學不好物理的第一章內容勻速直線運動和勻加速運動。
  • 2021初中七年級物理學習方法:公式學習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初中七年級物理學習方法:公式學習,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公式學習——物理鑰匙   每一個公式都有一定的適用範圍,不能亂用,每一個字母都有著特定含義,需要理解:   例如p=F/S中「S」指兩物全接觸的公共面積,這個公式既適用於固體,也可適用於液體和氣體,而p=ρ物gh來說適用範圍就更小,只適用規則固體物體放在水平面上產生的壓強。
  • bmi指數怎麼算 簡單公式要記住
    bmi指數怎麼算 簡單公式要記住很多人為了讓自己的身材變得更苗條,不斷地鍛鍊自己,瘋狂減少肌肉,降低體脂率。它將人的體重與健康結合在一起,通過看是否肥胖就能判斷是否健康。可能也是因為比較好用,所以bmi指數變得非常普及,很多人都知道。來源:站酷作者:wavebreakmedia一、bmi指數的計算方法當然知道了bmi的用處和重要性還不夠,還需要知道它是怎麼算的,這樣才能夠更好地運用它。
  • 麻將到底算不算國粹?它和圍棋、象棋相比又有哪些區別呢?
    也有一些人對麻將是國粹這個說法嗤之以鼻,認為它比起圍棋和象棋等經典棋類相差甚遠,不能被稱為國粹。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一起聊聊,麻將到底算不算國粹呢?它和圍棋、象棋相比又有哪些區別呢?1. 麻將是不是國粹麻將的歷史存在年份,目前還沒有一個完整的說法。
  • 怎樣學好高中物理——公式定理篇
    學習物理就像練習一套武功秘籍一樣,難得不是沒有老師教,難的是全部的招式都擺在明面上,卻怎麼也領悟不到其中的通理。有時候,只要是開了竅,降龍十八掌也能打的出。言歸正傳,現在開始分享一下學習物理的乾貨,走過路過,千萬不要錯過!公式定理篇--理解為主,聯繫為輔。
  • 乾貨||A Level數學 物理 應該怎麼學?
    原標題:乾貨||A Level數學 物理 應該怎麼學? 對於中國學生來說,基礎數學、進階數學、物理,這幾個科目是在A Level選課時大多數同學的選擇,而且大部分的專業要求也是指向這些基礎性科目。下面就從課程難易度、學習方法來說說想要考到A*也不是難事。
  • 【物理公式】這4個物理公式改變未來,重新定義世界.
    現在看這個故事可能會覺得很可笑,3怎麼可能是最大的呢?!而在當時的環境下,所有人只知道「大」,卻不知道怎麼去描述大,意識形態裡只認為3是最大的。而牛頓第二定律定義力,解釋力的大小該怎麼去衡量。英國工業革命時代的到來,除了技術條件的到達,也少不了物理公式基於的知識基石。通過這個公式,它會告訴你需要多麼強大的發動機才能使一輛汽車行駛,或使得一架飛機飛起來,或讓火箭飛向太空等等。
  • 中考物理公式全套匯總!包括物理公式記憶與選擇方法!
    初中物理公式主要包括物理課本上的基本公式、推導公式以及教師根據習題中經常出現的物理規律總結出的一些結論性公式!所有這些初中物理公式都是學好初中物理的基礎。有不少中學生說初中物理公式太多了,不知道怎麼記住、也不知道怎麼選擇公式。
  •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英語篇)
    今天就不一樣了啊,種種學習工具一應俱全,各種專業字典詞典,國內外出版的各類分級讀物,用點讀筆一點就能聽的有聲教材,世界各地出品的優質音頻、視頻課程,各種便捷智能的電子產品,要什麼有什麼。這簡直就是一個學不好都對不起這個時代的時代。所以,我們的老師,要認真篩選、甄別、選取這些工具,然後提供給孩子,讓孩子學習如何操作和使用。我們說,機器代替不了人,同樣道理,人也代替不了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