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諸相非相」的真實義嗎?

2020-12-05 小七說道

有一種力,叫地轉偏向力。

受這種力影響,如果一個人從赤道出發,去北極。他的路徑就會不自覺的往東偏,最終成了一條曲線。

人,如何可以不受這種力的影響呢?

理論上,坐在地球的極點上一動不動,就不受地轉偏向力的影響。

其實,【業力】和【地轉偏向力】是一樣一樣的。

人一旦起心動念,就會形成【業力】。

擺脫業力有【主動】、【被動】兩種方法。

主動就是跟業力陣地戰,直接懟。

這種方法就是【羅漢道】,俗稱【小乘】。

小乘的修行原理,就好比一個人為了擺脫地轉偏向力,主動的去到地球極點,從而達到了無業力的圓滿。

有一個問題:一個人歷經【持戒】、【淨身器】、【五停三觀】、【修四念住】、【生四善根】,終於抵達【停業止念】的極地時,就只有【灰身滅智】的涅槃(俗稱死亡)一條路可走了嗎?

這是當時羅漢們的一個疑問,也是【金剛經】的緣起一問。

「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祖回答:「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這就是擺脫業力的第二種方法。我們還是用地轉偏向力來理解。

前面說在地球上擺脫地轉偏向力有【主動】、【被動】兩種方法。

主動就是:去到地球極點。

被動呢?就是:去掉方向。

如果沒有方向了,自然就不會迷失方向,自然就無所謂地轉偏向力。

如何去掉方向呢?

就是【諸相非相】。

我們知道在地球的極點,有一個獨特現象:你的朝向只剩下一個。

如果在北極點,不管你如何轉動,你的朝向都是【南方】。

如果在南極點,不管你如何轉動,你的朝向都是【北方】。

這種【諸向非向】的處境,恰如【諸相非相】。

這種為了不迷失方向,而去掉方向本身的做法,就是【大乘】的菩薩道。

問題是人不能一直站在極點不動,現在極點的【諸向非向】解決了,其他地區呢?怎麼辦?

歷史上的英國曾經殖民地遍布各經度,號稱【日不落帝國】。

何以故呢?

因為一個佔據所有經度的國家,是沒有東西方向的。因為它的東西兩邊都只有自己。

這就是一個很好的【諸向非向】的例子。

一個人要想在非極點地區擺脫地轉偏向力,除非它的身軀奇大無比,如【須彌山】般,把整個地球都覆蓋了,這樣就沒有方向了,就【諸向非向】了。

向,即是取捨,有取捨,即有著相。

諸向非向,即是不作取捨,不作取捨,自然【諸相非相】。

現在的問題就是,如果讓自己有須彌山那麼大的身軀呢?

這就需要【願力】了,肉身不夠,【願力】來湊。

以天下人之身為己身,自然一切諸相都成非相。

以度天下之人為己任,自然一切紛爭都成虛妄。

所以,「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應無所住處住,無所降處降。

因為【相由心生,境隨念轉,】

所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相關焦點

  • 佛教經典《金剛經》: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般若一念如是
    字面地理解,就是真正的智慧,智慧是一種廣泛的含義,但在《金剛經》裡,這種智慧叫做空,破除自我相、眾生相、佛相的迷茫,看世間紅塵皆如鏡花水月。為什麼會有空?因為世間萬般苦。生活不易,世人皆為生活瑣事所苦惱,人生來就在不斷地紛擾中度日,執著於可得和不可得之間,放不下心中的執念。《金剛經》中有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唯有不執著於萬事萬物的表象,不偏執於得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 機器人也是「相由心生」嗎?
    你相信人是「相由心生」的嗎?那機器人呢?你也許覺得,機器人明明就是由人設計製造的,樣貌怎會隨著「心」來改變?但從歷年來科幻影視作品看來,人類想像中的機器人似乎也符合「相由心生」的原則。機器人「面相學」:越「人性」,越危險?幻想家和創作者,近乎無一例外地,都會為他們認為最高級的機器人賦予像人一樣的外觀。
  • 佛教:何謂「無分別智」與「後得智」?
    聖者於這時候遠離名言概念,沒有由意識、思維而生起的世俗認識,入於平等無分別的境界,也就是證見諸法的實相。這證見只在止觀(即禪定)之中獲得。出觀後,聖者度生做事,所用的是由無分別智引生出來的後得智。後的智能了達緣生,即依他如幻的一切世間法,知諸法的種種差別相,是化他及他受用之智。此有別於無分別智,那是聖者自悟,及自受用之智。
  • 佛教:無常、無我、法印、般若、諸法實相,一念放下萬般自在
    佛教的宗教信仰已經躋身世界三大之一,由此可以看出佛教中的佛學文化博大精深,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佛學中的無常、無我、法印、般若、諸法實相,知道了無常才更懂珍惜:無常無常,即隨生隨滅,無我無我,也稱非我、非身,為三法印佛教認為,一切事物都沒有獨立實在的自體,而是種種要素的集合體依緣而生,依緣而滅,沒有恆常主宰的自我(魂)。無我分為兩個方面:首先,人無我(人空)。
  • 相空等於空相,也等於諸法實相,相有的,當下即是性空
    看到這麼多有情眾生,都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但是這些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的當下,是不是性空的?是性空的!所以《金剛經》講「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這個「無」就是在講相的性空。在理上要先通徹,所以融相即法性,就等於是在理上先通徹之後,才可能「泯相證性」。深觀世間平等相;能不能夠驗證到性空?
  • 按照佛經中講述把眾生相破掉,把如來之相確立
    如是觀察諸大人相。】先從相上去觀察,相上去思惟。【於一一相。應當至心。】於每一個相上——諸大人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應當至心。【即得明了。見諸如來應等正覺。既得見已。當先諮問不見頂相。既得問已。然後次第遍觀諸相。皆令明了。】三十二相。這個是降伏你的妄想。
  • 《金剛經》一切眾生相,皆是非相
    《金剛經》雲「一切眾生相,皆是非相」意思是說我們所有看到的,並不是真正的實相。其實是告訴我們生命最終的,真相就是一個「空」。比方說我們崇拜英雄,其實我們崇拜的並不是英雄,這個人本身這個人和我們非親非故,沒有什麼感情基礎,我們崇拜的其實是,他的精神、思想和行為。
  • 唯識宗(法相宗)「諸法無自性」與禪宗「明心見性」兩者是否衝突
    芸芸眾生兩宗的由來唯識宗,即法相宗,又有慈恩宗、瑜伽宗、有相宗、相宗等多個名稱唯識宗是傳說中的「理論派」,非專業人士不能窺其奧妙。諸法無自性唯識宗講究的「諸法無自性」,是佛教經過長期的發展,由般若宗的「一切皆空」發展而成的。中國南北朝之前,經常用「一切皆空」這個詞。但一般人很容易把「空」與「無」等同,什麼都沒有了,這個空就成了《金剛經》中所說的「斷滅相」「斷見」。所以等到唯識宗發展起來,就用了另一個新的術語,代替之前的說法,也就是「諸法無自性」。
  • 諸法空相和諸法實相的區別?
    所以要放下世間的種種偏見,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既然已在眼前發生,就都有其無名之所在,都應該以此為「師」,把這些虛心地參悟透才是「諸法實相」,參悟不透就是妄想、妄境,也叫諸法空相,凡是思想上的明白都是理論,凡是自性所悟才是法……
  • 星雲大師:佛教的圓滿世界,法身實相的意義!
    ■佛教的圓滿世界 ·法身實相篇壹法身實相的定義「法身」是指佛陀證悟的法性,是理知所成的法性之體,是清淨離垢妙極之身,不同於父母所生的粗陋垢穢生滅之身;「實相」是指諸法真實的體性經典中除了以實性、實際、一如、真性等來詮釋法身實相的真實不變之外,更常以否定的字眼來形容法身實相的不可思量,例如:無晦、無明;無名、無相;無彊、無弱;非淨、非穢;不在方、不離方;非有為、非無為;無示、無說;不來、不去;不出、不入;非福田、非不福田;非應供養、非不應供養;非取、非舍;非有相、非無相;不可稱、不可量、過諸數量;非大、非小;非見、非聞;非覺、非知;無作、無境;無生、無滅;無畏、無憂;無已有
  • 鶴谷香央裡漫畫「萍水相腐簷廊下」宣布真人電影化
    鶴谷香央裡漫畫「萍水相腐簷廊下」宣布真人電影化 動漫 178動漫整編 ▪ 2021-01-07 13:18:53
  • 自我意識「蓬勃生長」的青春期,如何真實地面對自己?
    如果你被「自我」控制了心智,就會切斷與真實世界直接可靠的聯繫;相反如果你能夠擺脫「自我」,就能直面現實世界,尊重事物運轉的客觀規律,也能夠更加清楚地知道什麼是目前可能做到的、以及未來如何向前邁進。但事實上,如果強迫型激情關注的是自我表現,而非藉此之力作用於「自我」之外的更大世界,隨之而來的是過早的自滿、魯莽的宣言、一個又一個的白日夢,而這些都無法讓你走向成功。
  • 冥王星與「言過其實」
    隨著「可怕的」土冥合相將在2020年一月發生,現在就可以看到這個狀況。以下是一些在我臉書上看到的,這個「百年難遇」事件的相關話題下的回覆。看到這樣的用詞,彷佛我們面臨的是一件自2014年開創星座大十字以來,最為重要的、驚天動地的星象事件。別忘了,大部分科學家已不再認為冥王星是一顆行星。
  • 孔子是「無神論者」還是「有神論者」?
    (〈雍也〉)討厭是一種情緒,所以這句裡的「天」有天帝的意思,整句就成了「如果我做了什麼不正當的事,就讓老天爺厭棄我!厭棄我!」另外,孔子也說:「獲罪於天,無所禱也。」(〈八佾〉)人只有對鬼神才會祈禱,所以句中的「天」也有天帝(神)的意思。而當孔子生病時,子路請求向神祈禱,孔子先問:「有諸?」有這回事嗎?然後又說:「丘之禱久矣。」
  • 「超人」張寶勝去世了
    無敵的「超人」張寶勝去世了。    幾乎是無聲無息地去世,享年不到60歲。
  • 參禪入靜,需要做到「掃三心」、「非四相」
    參禪入靜,需要做到「掃三心」、「非四相」 | 文 青衫文齋入靜是參禪取得成效的關鍵所在,通俗地說,禪修境界的高低幾乎可以用修煉者入靜的深度來衡量。入靜又稱虛靜,是禪修過程中逐漸達到一種萬緣放下、思想寧靜、頭腦有序化的境界。
  • 「世界七大奇蹟」你知道多少?
    課上老師請大家列出自己認定的「世界七大奇蹟」。
  • 關注「宣化上人全集」,每日獲取宣化上人正法開示
    本平臺隸屬於「正法明」——佛教高僧正法開示平臺。「正法明」系列平臺秉承觀世音菩薩慈悲精神,弘揚佛教正法。因宣化上人多被認為是觀世音菩薩化身,故設此平臺專弘其法。楞嚴大悲救眾疾,講經說法不知疲;大悲觀音娑婆現,菩薩行儀人天記。
  • 谷歌搜索「idiot」事件並不意外 細數你不知道的谷歌那些事兒
    本身搜索結果就是分為機器算法給出的自然搜索結果和廣告結果,機器算法給出的結果,或許就是用戶真正需要的內容,這是一個非人工去幹預的結果。恰逢此次事件,今天筆者就和大家一起來聊聊搜尋引擎搜索結果背後的一個故事。自然搜索奇葩結果引爭議在「idiot」事件之前,谷歌曾因多次類似的情況而備受輿論的質疑。
  • 谷歌搜索「idiot」事件並不意外——細數你不知道的谷歌那些事兒
    但其實,按照算法給予的真實反饋,這起新聞事件的背後,也反映出搜尋引擎該有的產品體驗。本身搜索結果就是分為機器算法給出的自然搜索結果和廣告結果,機器算法給出的結果,或許就是用戶真正需要的內容,這是一個非人工去幹預的結果。恰逢此次事件,今天筆者就和大家一起來聊聊搜尋引擎搜索結果背後的一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