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醫師在學術醫學界獲得晉升的可能性小於男醫師

2020-11-29 科學網

女醫師在學術醫學界獲得晉升的可能性小於男醫師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7 13:12:54

美國堪薩斯大學醫學中心Kimber P. Richter團隊研究了女醫師在學術醫學界的晉升狀況。2020年11月25日,《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了該成果。

2000年,一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研究表明,1979-1997年從美國醫學院畢業的女性被提拔為學術醫學中心高級教職人員的可能性低於男性。尚不清楚這些差異是否繼續存在。

研究組將1979年至2013年所有美國醫學院畢業生的數據與2018年之前的教職員工數據進行了合併,並根據應屆畢業生中女性的比例比較了有望獲得晉升的女性百分比與實際獲得晉升的女性百分比。

研究組納入了來自134所美國醫學院的559098名畢業生的數據。在大多數隊列中,女性晉升為副教授或正教授或被任命為科室主任的人數少於預期。基礎科學和臨床部門的發現一致。研究組對所有隊列進行分析,在對畢業年份、種族或族裔和科室類型進行校正後,女性助理教授被提拔為副教授的可能性依然低於男性助理教授,風險比為0.76;同樣的性別差異還存在於晉升為正教授(0.77)和任命科室主任(0.46)中。這些晉升和任命方面的性別差異並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縮小,最近隊列的差異也沒有比先前隊列小。而在最近隊列中晉升為正教授方面,性別差異更大。

總而言之,在過去的35年中,學術醫學中心的女醫師被提拔為副教授或正教授或被任命為科室主任的可能性比男性低,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差距沒有明顯縮小。

附:英文原文

Title: Women Physicians and Promotion in Academic Medicine

Author: Kimber P. Richter, Ph.D., M.P.H.,, Lauren Clark, M.S.,, Jo A. Wick, Ph.D.,, Erica Cruvinel, Ph.D.,, Dianne Durham, Ph.D.,, Pamela Shaw, M.D.,, Grace H. Shih, M.D.,, Christie A. Befort, Ph.D.,, and Robert D. Simari, M.D.

Issue&Volume: 2020-11-25

Abstract:

Background

In 2000, a landmark study showed that women who graduated from U.S. medical schools from 1979 through 1997 were less likely than their male counterparts to be promoted to upper faculty ranks in academic medical centers. It is unclear whether these differences persist.

Methods

We merged data from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Medical Colleges on all medical school graduates from 1979 through 2013 with faculty data through 2018, and we compared the percentages of women who would be expected to be promoted on the basis of the proportion of women in the graduating class with the actual percentages of women who were promoted. We calculated Kaplan–Meier curves and used adjusted Cox proportional-hazards models to examin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arly cohorts (1979–1997) and the late cohorts (1998–2013).

Results

The sample included 559,098 graduates from 134 U.S. medical schools. In most of the cohorts, fewer women than expected were promoted to the rank of associate or full professor or appointed to the post of department chair. Findings were similar across basic science and clinical departments. In analyses that included all the cohorts, after adjustment for graduation year, race or ethnic group, and department type, women assistant professors were less likely than their male counterparts to be promoted to associate professor (hazard ratio, 0.76;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0.74 to 0.78). Similar sex disparities existed in promotions to full professor (hazard ratio, 0.77; 95% CI, 0.74 to 0.81) and appointments to department chair (hazard ratio, 0.46; 95% CI, 0.39 to 0.54). These sex differences in promotions and appointments did not diminish over time and were not smaller in the later cohorts than in the earlier cohorts. The sex differences were even larger in the later cohorts with respect to promotion to full professor.

Conclusions

Over a 35-year period, women physicians in academic medical centers were less likely than men to be promoted to the rank of associate or full professor or to be appointed to department chair, and there was no apparent narrowing in the gap over time.

DOI: 10.1056/NEJMsa1916935

Source: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sa1916935

 

相關焦點

  • sci期刊適合醫生晉升正高嗎
    醫生晉升正高認可論文,而公開發表論文要選擇期刊。期刊分為多個等級,包括省級期刊、國家級期刊、國內核心期刊、sci等,期刊不同導致發表的論文,參評正高有了合不合適之分。那麼,sci期刊適合醫生晉升正高嗎?當然合適。sci期刊是國際期刊,在醫學界享有的盛譽非常高。
  • 未做皮試導致染髮過敏 福州女醫師患心肌炎
    經診斷,女醫師因使用染髮膏過敏而患上過敏性心肌炎及上呼吸道感染,至今仍未完全康復。女醫師將美髮店及染髮膏的生產廠家告上法院,近日,福州晉安區法院受理此案。染髮前應做過敏皮試昨日,記者走訪了福州幾家美髮店,其中不少美髮店的髮型師表示,他們很少給客人做過敏皮試,只要染髮膏質量好,出現過敏的可能性比較小。但他們也表示,在第一次給客人染髮前,通常會問客人是否有染髮過敏史。
  • 揭秘學術期刊有償發表「潛規則」 以加急用稿「攬錢」
    眼下,我國醫學界的醫生晉升或參評業務職稱,很重要的一點是看是否有發表在國內有影響的醫藥期刊上的論文。每每遇到晉升業務職稱時,往往一篇論文就能決定醫生的職稱「生死大權」。剛開始接手該期刊編輯工作時,談某還能勤勤懇懇做好自己本職工作,精心組稿約稿,將在醫學界真正有影響的論文編發刊載,給醫學界廣大醫生在業務上提供幫助。作為向醫學界專家學者組稿的稿件,論文的質量上是該期刊的主打稿件,但涉及上海及全國眾多醫生的「自由來稿」,論文質量則是參差不齊。
  • 再被醫學界曝光造假 TriPollar初普美容儀虛假宣傳何時了?
    對此,醫學界皮膚科頻道表示,「這些手段都是在利用消費者對學術內容的陌生感以及對數據和專業圖片的畏懼感,明知道非創業消費者不會像科研工作者那樣仔細審閱圖片描述,以及對原始文件進行溯源,藉此瞞天過海、暗度陳倉。」
  • 衛材總經理接受《醫學界》採訪:要為中國患者提供高性價比的藥品
    這家來自東鄰日本的企業,為何能夠獲得如此突出的表現?馮總為我們娓娓道來。 舉個例子,我們認為,對於腫瘤患者,一旦確診並獲得醫生處方,依從性似乎應該是較好的。但我接觸了患者後才發現,他們絕望而焦慮,渴望家人的支持、病友的交流、醫生的安慰--由於腫瘤藥有往往都有副反應,如果患者得不到及時的專業醫學支持,往往會嘗試各種「神藥」,擅自中斷或者放棄原本的治療方案--這對患者本人非常不利,但在腫瘤患者群體中卻非常普遍。
  • 福建口腔醫學界廈門探尋骨增量技術在種植領域的應用
    中新網福建新聞7月28日電 (記者 楊伏山)由廈門醫學會主辦的「廈門種植學術大會暨骨增量專題研討會」27日啟幕,來自福建省口腔醫學界的200多名醫務工作者雲集廈門,聆聽中國6位重量級口腔專家現場聯袂開講,共同探尋骨增量技術在種植領域的應用。  伴隨口腔種植外科的不斷發展,骨增量技術也在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
  • 臺灣省MBA學位晉升哪家教育機構好
    臺灣省MBA學位晉升哪家教育機構好,上海目前已經有中歐商學院、上海交大馬賽商學院、同濟大學法國橋路大學、上海財經大學韋伯斯特、美國紐約理工學院、長江商學院等等眾多名校開展了一系列的教育部認證的國際MBA項目。臺灣省MBA學位晉升哪家教育機構好, 在職學歷諮詢教育部公布,這22所學校新增了專業碩士學位點!
  • 文明6戰鬥單位晉升樹詳解 文明6戰鬥單位晉升有什麼用
    這裡給大家帶來了《文明6》戰鬥單位晉升樹詳解,一起來了解下吧。 晉升概述 和前作相同,軍事單位可以通過戰鬥獲得經驗,提升等級並獲得晉升。擁有晉... 《文明6》馬上就要上市了,戰鬥單位晉升都有什麼效果呢?這裡給大家帶來了《文明6》戰鬥單位晉升樹詳解,一起來了解下吧。
  • 麥肯錫晉升法則|2021年,想要職場晉升的看過來!
    作者:李再見2020年只剩下最後3天,這一年你在職場上成長了嗎,獲得預期的晉升了嗎?面對即將過去的這一年,感慨頗多。今年因為疫情,行過的路不多,但是卻讓自己有更多的時間讀書。盤點這一年讀過的職場類書籍,不得不提的是《麥肯錫晉升法則:47個小原則創造大改變》。麥肯錫堪稱商界的西點軍校,一向以善於解決問題著稱。
  • 中科院研究員:有些學者也在主流期刊上發表SCI論文,卻無法晉升
    他說:「研究生應該在主流學術期刊上發表自己的科研成果,也經常會看到有些學者也在主流期刊上發表了一系列SCI論文,卻無法得到晉升機會和獎勵,這個現象需要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為什麼研究生要在主流學術期刊上發表自己的科研成果?
  • 屠呦呦:中國醫學界最高獎項獲得者,入選全球最具影響力人物
    圖優優在前段時間成為了世界上廣為關注的人物,因為她開闢了一個歷史,成為了中國本土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的女科學家。當在她身上的光芒綻放的時候,好多人知道了屠呦呦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華人科學家,所以她代表的不僅僅是個人
  • 事業單位管理崗九級如何晉升管理崗八級?
    通過這個對應級別分析,我們知道從事業單位管理崗九級晉升到管理崗八級,其實就是當領導了。但在現實中這個是非常艱難的。尤其是對小縣城事業單位來說:一、縣城事業單位級別小縣城的事業單位更多的都是縣直單位的下屬機構,縣直單位是正科級,那麼下屬事業單位最高也就為副科級別,那麼想從管理崗9級,成為管理崗8級。只能當上事業單位一把手。
  • 抗疫戰中,「醫學界」怎樣突圍處方藥數位化營銷市場?一大波80萬+...
    「醫學界」該怎麼應對?幸運的是,2017年「醫學界」提前經歷了一次「寒冬」,目前已經為穿越寒冬、高速成長做好了準備。2015年12月,「醫學界」由於醫生站的成功上市,在沒有種子輪、天使輪的情況下,獲得了A輪融資。
  • 事業專技崗分大晉升和小晉升?不少單位內部等級晉升形同虛設?
    有網友諮詢:事業單位專業技術職務怎麼晉升,比如內部等級八級晉升七級,需要多少年?事業單位專業技術職稱崗位晉升分「大晉升」和「小晉升」兩種晉升方式。所謂大晉升,指出的是職稱崗位層次的晉升,即從初級職稱崗位晉升中級職稱崗位,從中級職稱崗位晉升副高崗位,從副高崗位晉升正高崗位,共四個專業技術職務之間的晉升。
  • 學術打假鬥士Bik對科研亂象的批判
    曾供職於美國史丹福大學的伊莉莎白•畢克(Elisabeth Bik),因多次揭露中國科研人員涉嫌「學術不端和造假所以這些醫生處於絕望的境地,他們希望通過晉升來養家餬口,而唯一的出路就是從論文工廠買一篇論文。我對這些醫生表示同情。如果能取消這個「不可能的要求」會是好事。要麼,給那些想成為研究人員的醫生時間和實驗室,讓他們去搞研究;要麼,對那些只想幫助病人的醫生,取消發表論文的要求。
  • 醫學界快吵起來了!
    事實上,對於吃雞蛋這件事,醫學界的研究結果爭議很大:一、吃雞蛋理論上有助改善心血管疾病!雞蛋營養豐富(如礦物質、葉酸、維生素B和脂溶性維生素),富含生物活性物質(如葉黃素和玉米黃質)和優質蛋白質。攝入雞蛋可以通過促進類胡蘿蔔素吸收、增強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功能及增加生物活性物質(如葉黃素和玉米黃質)預防動脈粥樣硬化,降低冠狀動脈疾病風險。
  • 「科學界奧斯卡」獎官宣;40%三級醫院研究者承認曾有學術不端
    1979年諾貝爾物理獎的得主史蒂文·溫伯格獲得科學突破獎特別獎,「以表彰他在基礎物理領域,包括粒子物理、引力、宇宙學以及公共科學傳播領域,持續性的領導作用」。 今年的科學突破獎包括:數學獎得主1名,基礎物理學獎得主3名,和生命科學獎得主4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