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字典:印了5億冊,你肯定看過

2021-01-08 中國網

  新華社北京5月15日電題:有本書印了5億冊,你肯定看過

新華社記者白旭、魏夢佳

中國每個識字的人都看過此書,有沒有?

自從第一版1953年問世以來直到去年7月,《新華字典》全球發行量共達5.67億本。

上個月,金氏世界紀錄機構宣布,《新華字典》獲得「最受歡迎的字典」和「最暢銷的書(定期修訂)」兩項金氏世界紀錄。

「有中文書的地方,就有新華字典」

《新華字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白話釋義、白話舉例的字典,至今出了11版。中國人和世界各地學習中文的人幾乎都用過這本和手一般大小的工具書。

「有中文書的地方,就有《新華字典》。」商務印書館漢語中心主任餘桂林說。

建國之初,為了規範漢語的使用和消除文盲,中國出版了這本字典。「那個時候字典裡面有很多插圖,方便識字不多的人理解其中的內容。」餘桂林說。

時代變遷,經濟飛速發展,社會不斷進步中,新華字典也不斷嬗變,而且大約五到七年就要修訂一次。

《新華字典》收字變化折射中國社會變遷

十一版中,不斷有新的字和詞被加進來。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時字典收錄了8000多個漢字,而到了第十一版,收錄漢字的數量增加到了13000個。2011年第十一版就增加了「拜拜」的「拜」、「啫喱」的「啫」等新的字頭。一些網絡用語也逐漸被吸納進來。第十一版中出現了「曬」、「奴」和「門」等字在網絡上的用法。比如「曬」的解釋是「展示,多指在網絡上公開透露自己的信息」,例如「曬工資」;「奴」的解釋是「為了支付貸款等而不得不拼命工作的人」,例如「房奴」;「門」的解釋是「事件,多指負面的事件」,例如「學歷門」。

每次修訂不僅要反覆推敲,甚至會引發爭議。

2008年出版的《品牌之道:商務印書館》一書中寫道,1971年的版本在修訂時正逢中國文革「破四舊」,修訂小組的第一稿中刪去了被認為有「封建色彩」的「陛下」、「太監」等詞。周恩來總理看到送審稿時表示,這些詞不應該被刪去。

書中說,周恩來總理提出,不能認為『陛下』等都不能進字典。「字典是工具書,有它的特點,要從群眾的需求出發,不能主觀,有些知識還是需要的;人民要了解歷史,歷史上的一些事物應該介紹的,不要迴避。」他說。

例詞的添加和刪除,都免不了有爭議。比如有時代特色的「人民公社」等。雖然《新華字典》已不見其蹤,但一部分人認為「人民公社」客觀存在,是歷史的表徵,這個詞條有存在的必要。在2005年版的《現代漢語詞典》中,此前被刪除的「人民公社」一詞再次被收錄。

為了準確解釋一些新出現的事物,編輯還需要做很多調研。

1998年修訂本新增加的字頭中,有一個「焗」字。當時百姓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加注意自己的形象,因此為頭髮做焗油成了一種時尚。

「可是怎麼解釋這個字大家沒有把握。」餘桂林告訴記者,當時有一位叫賈採珠的編輯先後兩次到理髮店去請教,自己還體驗了兩次焗油,才算把這事兒弄清楚。

在現在字典的254頁,「焗油」是這樣定義的:「一種染髮、養發、護髮方法。在頭髮上抹油後,用特製機具蒸汽加熱,待冷卻後用清水衝洗乾淨。」

社會經濟和文化的不斷發展中,中國的環保力度不斷加大,動物保護意識深入人心。有讀者建議,關於動物的詞條中要對體現保護意識。

在第十版的修訂中,一些動物名稱比如「狍」在用字解釋中,「肉可以吃,毛皮可做褥、墊或製革」這樣的字眼被刪去了,增加了這些動物作為「國家保護動物」的說法。

「舉全民之力編撰的字典」

這本字典的使用非常廣泛,讀者遍布中國各地。他們有時候也會對字典的修訂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我們有個口號,叫做『舉全民之力編撰的字典』。」餘桂林說。

由於人們文化水平的提高,字典中的圖片已經很少了,但是還有幾張保留著,其中包括「蓮」字頭下面一個蓮藕的圖片。

餘桂林記得,他們曾經收到過一封讀者來信。住在江西省廣昌縣的彭雲在信裡針對1998年版本中的圖片提出質疑。他寫道:「本人認為在蓮藕的一個環節上不會長出三根莖,正常的最多只能長兩根莖:一根是長葉的莖,一根是長果實的莖……白蓮是我們家鄉最主要的農副產品。經過自己十來年的實地觀察,還問過許多前輩種蓮老人,從未有人發現如字典中所畫插圖那樣的蓮。」

修訂者查了大量資料,還進行了實地考察,最終對字典中的圖片做了更正。

還曾經有過讀者來信,表示「鵝」最初的定義「雄的頭部有黃色突起」是有問題的。他由於不知道如何分辨鵝的雌雄,曾經查閱了《新華字典》,於是把「頭部有黃色突起」的鵝殺了,但是發現鵝的腹中有卵,於是特地寫信到商務印書館。

後來編輯們討論後,把那句話改成了「頭部有黃色或黑褐色的肉質突起,雄的突起較大」。

價格相當於一斤豬肉

半個多世紀以來,《新華字典》的封面從最初的紙皮到後來的皮面,後來又因為皮面在北方開裂而變成了硬皮,然而定價一直比較低。

曾經有傳言說,《新華字典》的定價標準是一斤豬肉。採訪中,餘桂林表示聽說過這樣的說法。但是這些年來不管是否巧合,字典的價格真的差不多是一斤豬肉。

在商務印書館旁邊的涵芬樓書店中,2015年印刷的第十一版《新華字典》售價是19.9元。而一斤豬肉在沃爾瑪網上商城裡賣18元。

字典現在已經出版過蒙文、朝鮮語和維吾爾語的雙語版,還有英文和日文版。出版社接下來打算開發更多的語種,《新華字典》的手機版也在研發和籌備中。

「字典影響了幾代中國人。」餘桂林說。

習近平總書記曾經在2013年和青年座談時講過他在農村插隊的經歷:「上山放羊,我揣著書,把羊拴到山坡上,就開始看書。鋤地到田頭,開始休息一會兒時,我就拿出新華字典記一個字的多種含義,一點一滴積累。」

「《新華字典》是中華民族文化創造的結晶,走進了千家萬戶、億萬人民的心中。《新華字典》是我很好的朋友和老師,四十多年沒有離開過。」原中國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杰說。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作家莫言也和《新華字典》有著不解之緣。他早年在村子裡生活的時候書非常少,一個村子裡有幾本書他都了如指掌。為了看書他想盡一切辦法,後來附近十幾個村莊的書都看完了。「最後實在沒書看了,就看《新華字典》。」他說,他看得實在太熟悉了,「甚至都能記得很多字在哪一頁」。

著名主持人白巖松說:「很多人問過我,到現在的生命歷程中,哪本書或哪個人對你影響最大?我的標準答案,書是《新華字典》,人就是我媽。沒有我媽,沒我;沒有《新華字典》,我走不進浩如煙海的中國文化,它的博大精深,讓我從文化的意義上開始一步一步成為一個真正的中國人。」

「從受啟蒙教育的中小學生到專業的主持人、作家和各領域的從業人員,其實都在使用《新華字典》。」餘桂林表示,他們曾討論過一個想法,就是給《新華字典》建一個博物館,但是苦於沒有合適的地方。

「時代在變遷。」他說,「但是只要人們對知識的渴求存在,作為只是基礎的工具書就會一直存在並發展下去,我們對《新華字典》的編纂和修訂也會一直繼續下去。」

相關焦點

  • 看《新華字典》的故事
    新華字典背後的故事  剛剛上市的第12版《新華字典》以其熟悉的面貌帶來一波回憶殺,又以其錄入「點讚」「打卡」等新詞以及同步上市的APP令人耳目一新。被譽為「國民字典」引發全民關注,經典的魅力何在?12版的「新」又體現在哪些方面?8月11日,市民在北京圖書大廈內選購新上市的《新華字典》(第12版)。
  • 《新華字典》裡的時代胎記:曾又紅又專今講潮詞
    自1953年起,這個小小的字典家族在當代史上影響著數億中國人。從初版首印至今,《新華字典》的總發行量已逾4.5億冊,這還不包括盜版。  中國人能在其中找到的,是父母一頁頁翻著這本字典為兒女挑選名字的身影,是小學寫作文時咬著鉛筆頭苦苦查找「大詞」的煩惱,是第11版問世前還始終號召「勞動人民翻身當家做主人」的鬥志昂揚,是這個國家過去62年的時代胎記。
  • 傳《新華字典》刪去"自由" 回應:該版本非正版
    北京青年報記者查閱第11版《新華字典》後發現,這則消息並不屬實,「自由」一詞仍保留在字典之中。商務印書館相關工作人員亦表示,網友所展示的圖片並不是《新華字典》的內容,「2013年最新版」的說法也不成立。
  • 「網際網路+」《新華字典》須更好發揮知識普及作用
    深圳晚報評論員 溫瓊 還記得小時候人手一本的《新華字典》嗎?它如今又有了另外一種打開姿勢,近日,由商務印書館官方出版、中國社科院語言所修訂的《新華字典》APP上線,引發了網友的熱議。 作為迄今為止世界出版史上最高發行量的字典,《新華字典》自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出版以來,伴隨了幾代中國人的啟蒙教育,至今仍廣為社會大眾所接受。可以說,新華字典已成為中華文化的標誌性符號,深嵌入每個人的文化記憶中,堪稱「國典」。 《新華字典》在國內的權威地位無可動搖。當生活中人們為某個字的用法或讀音發生爭執時,往往以《新華字典》的詮釋為最終裁奪。
  • 《新華字典》出了個官方版 app,但憑什麼叫價 40 元?
    現在,終於有個工具來幫你脫離恥辱了。(該款 app 的上特別標有「正版」字樣)曾陪伴過大多數中國小學生的《新華字典》在 6 月 11 日推出了官方版 app,讓你可以隨時查生字,而且還請來原《新聞聯播》播音員李瑞英來為字典配音,誰也不能再羞辱你不懂讀生僻字了。想知道你的中文詞彙量到了什麼等級?
  • 字與詞勾勒中國——《新華字典》12版這樣修訂
    《新華字典》合集 圖片由商務印書館提供 同學們領到《新華字典》時的喜悅場面。圖片由商務印書館提供   《新華字典》是新中國最有影響力的現代漢語字典。《新華字典》自1950年開始啟動編寫和出版工作,至今已歷經70年,出版至第12版。
  • 《新華字典》修訂:增補新詞新義 引導用字規範
    《新華字典》合集 圖片由商務印書館提供同學們領到《新華字典》時的喜悅場面。圖片由商務印書館提供國慶期間,《光明悅讀》特別策劃——《新華字典》修訂與新中國文化發展專版,通過《新華字典》修訂者和使用者的親身講述,以小字典展示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成果和國家的文明進步。  《新華字典》不但是新中國幾代國人最熟悉最鍾情的語文工具書,而且也是新中國成立之初最有標誌性的文化教育產品之一。
  • 《新華字典》第12版到底新在哪裡?一起去看看吧
    《新華字典》有著每個中國人的共同記憶,在它啟動編纂後的70年中,先後經各方面的專家學者多次修訂,到目前印行超過6億冊,創造了人類圖書出版史上的奇蹟。
  • 1億像素照片能裝多少字?小米CC9 Pro拍下整本《新華字典》
    發布還不到5個月的小米CC9 Pro日前正式退市,但它的意義是非凡的,第一次嘗試量產1億像素鏡頭,尤其是尊享版以121分登頂DxOMark拍照排行榜第一,並在小米10 Pro身上發揚光大。1億像素到底是什麼概念?比如說能裝下多少個字?
  • 比王者榮耀皮膚還便宜的《新華字典》,真的貴嗎?
    免費版《新華字典》APP每天只能查2個字,如果想獲得完整的字典內容,需要再花40元「內購」,還有其他「闖關遊戲」等內容另外計費。對於慕《新華字典》之名而來、想要一本掌上權威字典的消費者而言,40元基本就是他們需要面對的最終價格。
  • 《新華字典》收錄網絡潮詞 網絡語言為漢語增添活力
    ,工作人員在展示新版《新華字典》。王 彪攝(人民圖片)   「《新華字典》嘛,就需要『新』一點」「《新華字典》不能只是老詞彙的沿襲,還應該是新詞彙的記錄」「與時俱進,多媒體化的《新華字典》越活越年輕!」近日首發的第12版《新華字典》增添了包括「點讚」在內等100多個新詞,並採用「紙書+二維碼」的媒體融合形式,引發網友熱議。專家認為,新版字典從內容和形式上緊跟社會發展,貼近網絡生活,更加適合新時代讀者需要。
  • 這麼多人都在噴 《新華字典》,但我有點不一樣的看法。。。
    少吃豬肉多動腦官方正版的《新華字典》才上架兩天,居然獲得了廣大用戶的瘋狂吐槽。。。各種差評吐槽全在吐槽吃相難看,被罵搶錢。。。App 被網友們吐槽最初要的一個原因是:貴!同樣是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新華字典》,實體書售價僅為24.9元,憑什麼你一個 App 賣的比實體書還貴,要我40塊錢?世超真的想說。。。那些人能不能先搞清楚以後再評價?首先要告訴大家的是,字典是免費下載!但是有內購,而且說實話,它的內購其實不是只有40塊。。。不過為了做對比,還是先看看沒有購買前能查看什麼?
  • 老愚:《新華字典》解不了我的鄉愁
    有了心得,我便尋找《新華字典》和《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的異同。發現卻令人大吃一驚。請看對胡適先生老家安徽的解釋。官方通用字典的解釋是:安徽,安徽省的簡稱;皖,安徽省的別稱。《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則曰:「安徽,安慶府與徽州府之合稱也;皖,地名,古皖國在今安徽境,故稱該省曰皖。」對「京」「都」二字的解釋,就更讓人詫異了。
  • 我花40塊錢買了個新華字典APP,值這個錢嗎?
    小學時代人手一本的《新華字典》出官方APP了,由前《新聞聯播》主播李瑞英配音。在App Store裡打開它的頁面,你會發現一堆人在這個免費APP下面講花40塊錢到底值不值的事兒。而且評價兩極化,評分集中在一星和五星。
  • 《教授與瘋子》:英語詞典已經搬上大銀幕,新華字典電影去哪兒?
    前幾年IP熱潮正盛的時候,傳聞《新華字典》要被改編成影視劇,可惜之後再沒有聽到後續消息。而現在我們看到了一部也許可以為未來的《新華字典》大電影提供借鑑、揭秘《牛津詞典》編纂傳奇的懸疑傳記電影。不過,《教授與瘋子》並非根據《牛津詞典》改編,而改編自英國作家西蒙·溫切斯特的同名原著。
  • 《慶餘年》原著被指抄襲,粉絲:那我寫作文是不是抄新華字典了?
    哦對了,照這麼說的話,新華字典出版社是真的能夠掌握財富密碼,畢竟所有作品中的文字都能夠從《新華字典》上找出來,光是全國15億人口的名字,就夠他們大賺一筆了。這麼說下來的話,以後給孩子取名那可省事了,直接搬符號吧,什麼「%」、「*」、「¥」,這應該就不構成「抄襲」了吧?真不是態度偏激的問題,我能夠理解大家都希望能夠尊重原創,做到百分百抵制抄襲的心情。
  • 新華字典App收費40塊太貴?商務印書館最新回應
    接下來,青年君要帶你看看國內外詞典類App那些事兒。 美國:《韋氏詞典》 兩款APP:一款免費(解釋簡單且插入廣告),另一款收費30元(有發音、同義詞等增值功能)。 就收費的字典App來說,日本最著名的國語字典《大辭林》下載費是148元人民幣,《三省堂》93元人民幣,與同一版的紙質字典相比,價格便宜50%以上。
  • 《慶餘年》原著被指抄襲,粉絲麻了:那我寫作文是不是抄新華字典了?
    哦對了,照這麼說的話,新華字典出版社是真的能夠掌握財富密碼,畢竟所有作品中的文字都能夠從《新華字典》上找出來,光是全國15億人口的名字,就夠他們大賺一筆了。這麼說下來的話,以後給孩子取名那可省事了,直接搬符號吧,什麼「%」、「*」、「¥」,這應該就不構成「抄襲」了吧?真不是態度偏激的問題,我能夠理解大家都希望能夠尊重原創,做到百分百抵制抄襲的心情。
  • 一個外國小孩評價《新華字典》,令國人臉紅
    有一天晚上,小約翰很有興致地說要自學中文,他一會兒翻《成語詞典》學成語,一會兒翻《新華字典》掌握字義,正這麼翻著,突然,他衝著我大聲喊:「陳老師,為什麼『豬』的解釋是這樣的?太不可思議了!」 「豬」的註解有哪兒不對了?
  • 《新華字典》第12版修訂背後 為一字跑遍全國 為一詞修改十餘次
    增添「初心」「粉絲」「截屏」「二維碼」「賣萌」「拼車」等新詞新義,書的每一頁都印有二維碼,用手機一掃就能從《新華字典》APP上查看當頁所有字……《新華字典》第12版一經發布,就衝上了微博熱搜,話題閱讀總量高達7800多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