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與瘋子》:英語詞典已經搬上大銀幕,新華字典電影去哪兒?

2021-01-18 電影角

前幾年IP熱潮正盛的時候,傳聞《新華字典》要被改編成影視劇,可惜之後再沒有聽到後續消息。而現在我們看到了一部也許可以為未來的《新華字典》大電影提供借鑑、揭秘《牛津詞典》編纂傳奇的懸疑傳記電影。不過,《教授與瘋子》並非根據《牛津詞典》改編,而改編自英國作家西蒙·溫切斯特的同名原著。

1879年,詹姆斯·默裡教授(梅爾·吉勃遜飾)受牛津大學的學者們委託,計劃編撰整理出英語中的每一個單詞。他一直埋頭苦幹,直到收到威廉·切斯特·邁納醫生(西恩·潘飾)的來信才出現了新轉機,後者不僅徹底改變了他的工作流程,而且幫助他解決了更為困擾的情緒問題。然而,默裡並不知道,邁納醫生被關在精神病院裡,因為參加美國內戰而深受創傷後應激障礙的折磨。

這部電影確實不乏緊張刺激的時刻,但主要問題在於其中真正的反派其實是英國人的偏見。他們不信任默裡,因為他是蘇格蘭人,當發現他的搭檔竟然在精神病院裡後,更加懷疑他、排擠他。但除此之外,缺乏其他的重要衝突來保證影片持續引人入勝。

明明那部同樣根據文學作品改編、講述詞典編輯部宅男愛情故事的日本電影《編舟記》那麼讓人共鳴。誰會想到這部由兩大實力男星主演、揭秘牛津英語詞典如何誕生的歷史傳記片會這麼讓人乏味呢?

圍繞著娜塔莉·多默爾的角色伊莉莎·梅雷特本可以製造更多的戲劇衝突,但影片迫不及待地讓這個角色很快發生了逆轉。也可以說,劇本對角色的塑造很粗糙,但演員們的表演都很出色,尤其是資深英國演員史蒂夫·庫根,一如既往地讓人無可挑剔。

《教授與瘋子》的歷史背景和宣傳語「榮耀牛津,璀璨生命」也許會讓你陡生敬意,但這部電影並不會如你預期的帶給你醍醐灌頂的心靈洗禮。它的故事概念確實令人感興趣,但感覺更適合製作成一集電視紀錄片,而非2個多小時的電影長片。

貝爾·麥奎瑞的配樂偏愛大提琴旋律,很有《權力的遊戲》的感覺。這本身並不是壞事,奈何《權力的遊戲》最終季人神共憤,現在聯想到《權力的遊戲》大概只會引起大家的負面情緒。

不管怎樣,看過這部電影之後,至少你多少了解到了一點這部詞典的誕生歷史。考慮到梅爾·吉勃遜在20多年前就開始著手推動該項目,結果最終影片卻如此乏善可陳,不免讓人失望。但其實梅爾·吉勃遜也是受害者,早在兩年前電影基本拍攝完成後,他就跟製片公司鬧上了法庭。最終他和導演都拒絕承認這部電影,聲稱製片公司發行的版本「令人失望」,誠不我欺。

通常,隨著這類由圖書改編的電影的上映,原著的銷量往往會大幅增長,但我相信應該不會有人在看過這部電影之後會去趕緊去買一本英語詞典。

相關焦點

  • 電影《教授與瘋子》揭秘《牛津英語字典》幕後奇人奇事
    原標題:電影《教授與瘋子》定檔12月24日 揭秘《牛津英語字典》幕後奇人奇事由梅爾·吉勃遜、西恩·潘領銜主演的電影《教授與瘋子》日前宣布定檔,將於12月24日全國上映。影片由新銳導演法爾哈德·撒夫尼亞執導,取材自真人真事,講述一位教授和一個瘋子編纂出人類歷史上最早的英語大詞典《牛津英語字典》的奇人奇事。《教授與瘋子》在海外上映後就收穫無數好評,很多觀眾稱讚該片「即是藝術的享受,又是知識的擴展」、「在黑暗之中,找到光照進來的感覺」。電影《教授與瘋子》將《牛津英語字典》誕生的歷史娓娓道來。
  • 《教授與瘋子》:《牛津英語詞典》背後的故事
    愛爾蘭電影《教授與瘋子》講述的是迄今為止最有名的詞典《牛津英語詞典》編撰中的一段感人故事。所謂「教授」,指的是曾經擔任《牛津英語詞典》主編的詹姆斯·墨裡,但他卻從不是正經的教授,而只是一個出身微寒、從未上過大學的語言學天才。
  • 天才與瘋子的合作,這部電影拍出了語言文化的橋梁
    今天咱們要聊的這部新片,就將揭開第一版《牛津英語詞典》的誕生歷程——《教授與瘋子》。看名字就知道,這是部「雙男主」電影。兩名主角分別由梅爾·吉勃遜和西恩·潘扮演,陣容不可謂不強大。其中,梅爾·吉勃遜扮演的「教授」詹姆斯·默裡,是個語言學的研究愛好者。
  • 《牛津英語詞典》竟然是瘋子編寫的?論讀書有多重要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我們已經來到了知識爆炸的年代,大量碎片化的信息充斥著我們,我們已經多久沒有心平氣和的讀一本書了呢?讀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可以改變我們的一生,下面這個故事就會告訴你讀書有多重要。《牛津英語詞典》相信每個喜歡學英語的朋友都會有一本,筆者學英語時也多虧了這本字典,可能你認為這本字典的編撰者應該都是知識豐富的文人智士。但其實在 1928 年出版的第一版中,有大量的詞條是由一個精神病人編寫的。他的名字是威廉·切斯特·邁納。1834 年,邁納降生於美國紐哈芬市,在幼年時期便對語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父親的影響下,他掌握了多門語言。
  • 瘋子殺人該被原諒麼?《牛津英語字典》竟掩藏著塵封百年的真相……
    你知道人類歷史上最早的英文大字典是怎麼誕生的麼?奧斯卡最佳導演和影帝聯袂出演,為我們展示了一對人類歷史上的天才和瘋子。跟著小智一起來看看梅爾·吉勃遜和西恩·潘攜手的作品會有怎樣的魅力?這部影片被譯為《教授與瘋子》的,取材於歷史上一個被塵封百年的傳奇故事,《牛津英語字典》編纂者其中一位竟是一個接受多年治療的精神病人!梅爾·吉勃遜飾演「教授」詹姆斯·莫瑞博士,西恩·潘飾演「瘋子」邁納,兩人的身份和地位天差地別,卻在因緣際會下相識相知,結下深厚友誼。這段友誼頗有些相互參照的意味。
  • 比王者榮耀皮膚還便宜的《新華字典》,真的貴嗎?
    近日,大名鼎鼎的國民工具書《新華字典》推出APP,原本是件大好事,卻招來不少網友的口水,抱怨的無外乎一個字:貴。免費版《新華字典》APP每天只能查2個字,如果想獲得完整的字典內容,需要再花40元「內購」,還有其他「闖關遊戲」等內容另外計費。對於慕《新華字典》之名而來、想要一本掌上權威字典的消費者而言,40元基本就是他們需要面對的最終價格。
  • 一個外國小孩評價《新華字典》,令國人臉紅
    沒幾天,小約翰就和我那同樣是正在讀中學的兒子混熟了,時常一起玩遊戲看書,兩個人還時常一會兒中文一會兒英語,古今南北地聊。 有一天晚上,小約翰很有興致地說要自學中文,他一會兒翻《成語詞典》學成語,一會兒翻《新華字典》掌握字義,正這麼翻著,突然,他衝著我大聲喊:「陳老師,為什麼『豬』的解釋是這樣的?太不可思議了!」
  • 《新華字典》裡的時代胎記:曾又紅又專今講潮詞
    事實上,半個多世紀以來,《新華字典》始終以各種方式影響著中國人。  作為新中國成立後出版的第一本字典,它並不僅僅在語言上給人以指導。在《新華字典》1965年版和1971年版中,鵝被解釋為「一種家禽,比鴨子大,頸長,腳有蹼,雄的頭部有黃色突起」。後來,一名讀者寫信向編輯抱怨,由於不知道如何分辨鵝的性別,他在殺鵝前特意查了《新華字典》,於是將「頭部有黃色突起」的鵝殺掉。
  • 韓網評分9.2,這部名叫《詞典》的電影,戳了我們國產片自尊心
    《新華字典》誕生於1953年,其前身叫做《伍記小字典》,後由語言文字學家魏建功主持編纂發行,是入選金氏世界紀錄的世界上「最受歡迎的字典」和「最暢銷的書」。相信大家都和皮哥一樣,對這本小冊子再熟悉不過了。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它就那樣躲在書包的角落裡,陪伴我們度過多少個日日夜夜。
  • 看《新華字典》的故事
    「《新華字典》就是一個無聲的老師」「我爸媽就是拿著《新華字典》給我的起名字」……網絡上一波回憶殺,讓網友懷念起小時候《新華字典》的各種用法。《新華字典》出版70年來,它陪伴了幾代讀者的成長,也見證了時代的流轉飛揚,成為國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商務印書館漢語中心主任餘桂林說,「有中文書的地方,就有《新華字典》。」
  • 老愚:《新華字典》解不了我的鄉愁
    大陸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這樣解釋「陝」——指陝西,中國官方欽定的《新華字典》這樣解釋「陝西」——我國的一省。至於「秦」,前者釋義有二:一為姓,一特指陝西;後者則更乾脆:陝西省的別稱。在權威詞典裡轉了一圈,我還是弄不明白,「陝」「秦」二字的真義。在我漫長的求學階段,從小學一年級到大學中文系畢業,從未有獲知「陝」「秦」二字原始信息的機緣,鄉愁因無知而愈加濃鬱。
  • 新華字典:印了5億冊,你肯定看過
    餘桂林告訴記者,當時有一位叫賈採珠的編輯先後兩次到理髮店去請教,自己還體驗了兩次焗油,才算把這事兒弄清楚。在現在字典的254頁,「焗油」是這樣定義的:「一種染髮、養發、護髮方法。在頭髮上抹油後,用特製機具蒸汽加熱,待冷卻後用清水衝洗乾淨。」社會經濟和文化的不斷發展中,中國的環保力度不斷加大,動物保護意識深入人心。有讀者建議,關於動物的詞條中要對體現保護意識。
  • 《新華字典》收錄網絡潮詞 網絡語言為漢語增添活力
    ,工作人員在展示新版《新華字典》。王 彪攝(人民圖片)   「《新華字典》嘛,就需要『新』一點」「《新華字典》不能只是老詞彙的沿襲,還應該是新詞彙的記錄」「與時俱進,多媒體化的《新華字典》越活越年輕!」近日首發的第12版《新華字典》增添了包括「點讚」在內等100多個新詞,並採用「紙書+二維碼」的媒體融合形式,引發網友熱議。專家認為,新版字典從內容和形式上緊跟社會發展,貼近網絡生活,更加適合新時代讀者需要。
  • 字與詞勾勒中國——《新華字典》12版這樣修訂
    國慶期間,《光明悅讀》特別策劃——《新華字典》修訂與新中國文化發展專版,通過《新華字典》修訂者和使用者的親身講述,以小字典展示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成果和國家的文明進步。   《新華字典》不但是新中國幾代國人最熟悉最鍾情的語文工具書,而且也是新中國成立之初最有標誌性的文化教育產品之一。《新華字典》的啟動編纂,標示著我國五千年歷史上一個盛況空前的教育大發展、文化大普及的嶄新時代的到來。
  • 《新華字典》修訂:增補新詞新義 引導用字規範
    《新華字典》的啟動編纂,標示著我國五千年歷史上一個盛況空前的教育大發展、文化大普及的嶄新時代的到來。而12版的出版,則是《新華字典》繼承傳統、與時俱進、服務國人的初心在新時代的充分展示。  新中國標誌性的文化產品  《新華字典》的「新華」二字,真切反映了它跟71年前誕生的新中國——新中華的緊密聯繫。
  • 《新華字典》出了個官方版 app,但憑什麼叫價 40 元?
    (該款 app 的上特別標有「正版」字樣)曾陪伴過大多數中國小學生的《新華字典》在 6 月 11 日推出了官方版 app,讓你可以隨時查生字,而且還請來原《新聞聯播》播音員李瑞英來為字典配音,誰也不能再羞辱你不懂讀生僻字了。想知道你的中文詞彙量到了什麼等級?關注微信公眾號愛範兒(微信號:ifanr),回復「612」參與測試。
  • 牛津英語詞典如何收錄中式新詞
    編輯同志:作為英語權威工具書,牛津英語詞典日前又新增1400個潮流詞彙,比如來自中文「加油」的港式英文「add oil」。請問字典是如何收錄新詞的,有什麼標準或者依據?河南讀者劉芳【環球時報綜合報導】牛津英語詞典為了與時俱進,經常不斷修訂,其編輯部每3個月上網發布一次新修訂部分的內容,每年4次。這些修訂與更新,既包括一些全新的詞彙,也可以是現存詞彙的全新定義。牛津英語詞典正式收錄的詞是如何從茫茫「字海」中選出的?答案是「足夠量的使用證據」。
  • 這麼多人都在噴 《新華字典》,但我有點不一樣的看法。。。
    同樣是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新華字典》,實體書售價僅為24.9元,憑什麼你一個 App 賣的比實體書還貴,要我40塊錢?世超真的想說。。。那些人能不能先搞清楚以後再評價?首先要告訴大家的是,字典是免費下載!但是有內購,而且說實話,它的內購其實不是只有40塊。。。不過為了做對比,還是先看看沒有購買前能查看什麼?
  • 《現代漢語詞典》出APP了收費98元,你會買單嗎?
    像《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這一類APP應不應該收費?網際網路時代,辭書等傳統工具書的數位化面臨哪些問題?又會帶來怎樣的變化?  《現代漢語詞典》也有了APP  日前,由商務印書館推出的《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APP正式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