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圍觀Duang走紅中國:或因地球自轉軸傾斜

2020-11-27 騰訊網

春節已過,外國媒體最近已經不糾結今年到底是山羊年、綿羊年還是羚羊年了,他們最近在「Duang」。

什麼是「duang」,百度百科是這麼說的:「2015年2月24日前後,一部由成龍代言的曾被工商部門打假的廣告再次被網友們挖出來進行了新一輪惡搞。而這次惡搞的主要內容則是將成龍和龐麥郎的《我的滑板鞋》進行了神一般的同步成《我的洗髮水》。」

那接下來,就跟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一起來看看美聯社、合眾國際社、《每日電訊》、《洛杉磯時報》、BBC、Mashable新聞博客以及《外交政策》的報導(排名不分先後)是怎麼談「duang」的。

是的,《外交政策》也報導了。文章稱,「全世界的網際網路似乎正深受冬季集體無聊病之苦。」

Mashable新聞博客在文章中指出,「只有在少數情況下,社交媒體上流傳的一些東西會對網絡造成災難性的影響。一個以無法解釋的原因刺激了整個網絡世界的興趣的毫無意義的東西會是一個致命的打擊。其症狀包括力竭、心悸或者是信任問題。」

作為一個嚴謹的雜誌,《外交政策》認為,讓「Duang」火起來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地球自轉軸傾斜」。北半球正深陷嚴寒之中——北京氣溫目前是28華氏度(-2.2°C左右)——全世界的網民似乎樂於用病毒讓自己忙碌起來,無論是中國的一個奇怪的詞,還是從2月27日開始席捲了美國網際網路世界的裙子顏色爭論。

「duang」解釋不清卻傳播甚廣

「這可能是囈語,但同樣也是這個時代的一個標誌。」《外交政策》表示,這個發音為「dwong」的詞「Duang」,像野火一樣燒遍了中國活躍的網際網路世界,儘管13億中國人還沒弄明白這個詞的意思。

英國《每日電訊報》也表示,「儘管沒人知道這個詞到底什麼意思」,但已經「被使用了數百萬次」。

「好吧,這個詞的意思還沒研究出來,但是這並未阻止中國網際網路因其瘋狂。」《洛杉磯時報》表示,「『Duang』沒有官方的定義,這個詞意思模糊且抽象。這可能解釋了為什麼這個詞如此有感染力。」

而且,外媒紛紛報導稱,「Duang」沒法翻譯成英文。

合眾國際社表示,這個「荒唐的中文」沒有直接對應的英語翻譯,有些人表示這詞和「wrong(錯誤)」基本上是押韻的,意思就和「ta-da!」差不多。至於為什麼沒有對應的詞,是因為是個擬聲詞。

「事實上,它的特殊的發音,甚至不能用中國現有的書寫體系裡的讀音來表現。」不過,《外交政策》發現了網上流傳的來表達這個詞的新的漢字——由成龍的中文名組成的字,並且在文章開頭的插圖裡展示了3遍這個字。

如何正確使用「duang」?

作為一個純粹是新發明的詞,玩壞這個詞的空間十分廣闊,《洛杉磯時報》為此進行了舉例說明。

一些中國的微博用戶用這個詞來形容在使用特效之後積極改變,比如「在PS之後,我看起來好Duang啊!」有些人把這個詞用於某些突發情況:「duang, 沒有一點點防備手機就沒電了。」當然,這個詞也可以是一個程度副詞,修飾好事或是壞事都性行。比如,「今天陽光Duang地明媚」,或是「今天Duang地不開心」。

BBC也認為這個詞可以有許多的意思,「而且不存在最完美的翻譯,但是你可以把這個詞作為「用於強調它後一個詞的形容詞」,比如一隻小貓可能是「duang萌」,或者這篇文章讓你覺得「非常Duang困惑」。

成龍大哥,這事兒你怎麼看?

「可能眼下成龍在中國還是受歡迎的,但是最近這個演員因為成為了玩笑素材聲名鵲起,而並不是他在熒幕上逼真的武術表演和幽默感。他對這個國家的大眾文化和娛樂的最新貢獻是:Duang。」美聯社表示。

《洛杉磯時報》在報導中提到了,成龍現身全國政協開幕首日,記者在現場問成龍:怎麼解釋Duang這個字?成龍回答:很好玩。

3月3日,成龍在Twitter上表示,「今天好『Duang』!」並貼上了BBC報導的連結。《每日電訊》和Mashable新聞博客都轉載了這條推文。

相關焦點

  • 假如「地球自轉軸」沒有傾斜,你可能還是一隻大猩猩!
    地球自轉一周是一天,繞著太陽轉一周是一年。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平面稱為「黃道面」,地球自轉的軌道平面稱為「赤道面」,赤道面和黃道面不在同一個平面上。地球就這樣「歪」了一下,就變的精彩起來。根據麥吉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的生態人類學家Donald Attwood教授的說法,如果地球沒有傾斜,人類可能永遠處於原始狀態,生活在小而分散的定居點,並且經常死於可怕的蟲媒疾病。
  • 如果地球自轉軸沒傾斜會怎樣?科學家:沒有四季,人類面臨滅絕!
    如果地球自轉軸沒傾斜會怎樣?科學家:沒有四季,人類面臨滅絕!我們現在所生活的時代,有四個季節來回更替,有白天和晚上交替進行。也就是大約在45億年前吧,有一顆天體與最原始的地球發生了強烈的碰撞。由於碰撞飛濺產生的殘骸,倒是非常意外的成就了我們今天的月球。在這期間,這場星體之間的大碰撞也導致了地球的自轉軸開始傾斜。也正是由於地球本身自轉軸的開始傾斜,在這短短的一年中,太陽的直射點位在南半球北半球之間來回波動,同時,這個周期也使我們地球產生了四季。
  • 地球自轉為什麼傾斜?這對人類生存很重要
    存在即合理,地球的傾斜對我們人類來說並沒有造成什麼不利的影響,相反的,如果地球不是傾斜著的呢?地球的自轉為什麼會傾斜,這對人類的生存很重要在此之前,有一個笑話跟大家分享一下,某局長在一個學校進行巡視時,拿一個地球儀問一個學生,這個地球儀為什麼是傾斜的?這個學生很驚恐的回答:「不是我幹的。」
  • 地球自轉軸傾斜角度大於24度,導致北方及鄭州的夏季逾來逾熱。
    最近兩年,天氣明顯反常,很多地方沒有春天,過了冬天直接入夏,又或者相距不遠的兩個地方,一個酷熱,一個下雪…… 我們都知道,地球自轉軸傾斜了23.4度,也就是地球公轉軌道平面和赤道平面所夾的角度。這種傾斜會導致季節、日長和日照角度的變化。在夏天,太陽高高掛在空中,地面獲得更多的光照,所以夏天的溫度較高。反之,冬天的溫度較低。
  • 系外行星具有類似地球的傾斜軸角:有生命存在可能性
    北京時間8月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我們的地球為什麼會有四季?顯然這與地球的軸向傾斜有關,但這種傾斜的意義並不僅僅是帶給我們春夏秋冬的變化。對地球生命賴以生存的大氣層而言,這種軸向傾斜是非常重要的穩定力量。因此,我們可以推測,傾斜軸角可能在促進其他行星產生生命時發揮著重要作用。
  • 系外行星具有類似地球的傾斜軸角:宜居有生命可能
    對於天文科學家來說,大家都在忙著尋找跟地球一樣宜居的星球,現在來看有兩個新發現的星球十分符合這個特點。《天文期刊》上的報告顯示,這兩顆行星被稱為克卜勒-186f和克卜勒-62f,分別距離地球550和990光年,其最顯著的特點是,具備類似地球傾斜的軸角,而對地球生命賴以生存的大氣層而言,這種軸向傾斜是非常重要的穩定力量。
  • 我的太陽系形成——(四)(2)行星自轉傾斜及自轉速度的形成
    ,發生碰撞之後除了瓦解了地球一部分物質形成月球之外,還造成了地球的自轉軸發生了傾斜,也就是,地球赤道平面與其公轉平面(黃道面)成23.45°的夾角。我們且不論這個假說的正確與否,如果按照這個理論的思路,其它行星的自轉軸的傾斜也應該是這樣形成的。那麼,火星的自轉軸傾斜角度25.19°,比地球的傾斜角度還要大,如果是天體撞擊的話,撞擊的地點在什麼地方,何時撞擊的。還有天王星的傾斜角度達到97.92°,也是天體撞擊的嗎?天體撞擊說,解釋行星自轉軸的傾斜,我們認為,是不符合邏輯的。很顯然,天體撞擊形成行星的自轉軸傾斜,不能適用於其他行星。
  • 我們看到的地球為什麼是傾斜著的
    很多人家裡都有地球儀,大家觀察到地球儀上的地球的旋轉軸與水平面並不是垂直的,也就是說當把地球儀放在桌上的時候地球儀上的地球是傾斜的。其實現實的地球如果以黃道為基準面的話,地球確實是傾斜的,它自轉的地軸與黃道的夾角是66度34分。
  • 先看看是否有類似地球的傾斜軸角
    相比之下,克卜勒-62f的質量是地球的2.8倍,相當於一顆大號地球。「我們已經知道,這兩顆系外行星很可能由巖石組成,而且它們位於適居帶中,意味著行星表面可能存在液態水,」研究第一作者、喬治亞理工學院助理教授李公潔說,「我們正在設法進一步限制這兩顆行星的可居住性條件,以更好地了解它們承載生命的可能性。」  行星的自轉軸本質上決定了恆星發出的熱量和輻射在到達行星時如何分布。
  • 地球為什麼會是傾斜的?傾斜角度是如何產生?看完長見識
    科普一下,我們的地球在自轉的同時其實也在公轉,並且自轉軸和公轉軸還不是垂直的關係,兩者之間的夾角竟然有66.5°;自轉軌道與公轉軌道也不重合,也有些23.5°的夾角。雖然這個傾斜的角度讓地球有了四季的變化,但是這個傾斜角是如何產生的呢?還是地球原本就是這樣?
  • 為什麼地球要傾斜23°26'自轉?
    為什麼地球要傾斜23°26'自轉?
  • 日本地震使地球自轉加快1.8微秒 自轉軸偏移
    中廣網北京3月25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來自美國宇航局(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JPL)的數據顯示,這場9.0級大地震使地球自轉軸偏移了25釐米,同時使地球自轉加快了1.8微秒。
  • 科學家們提出有關天王星旋轉軸傾斜的新假說
    它的旋轉軸與軌道成98度傾斜角,並且以順時針方向旋轉。天王星並沒有因彗星的撞擊而摔倒。但是它有可能因一個巨大行星環的影響而發生傾斜。如果把其他足以導致天王星傾斜的因素考慮在內的話,旋轉周期相似的概率將大大降低。  天王星的衛星也是一個問題。因外來影響而產生的突然傾斜很有可能擾亂天王星的行星系統,並使其失去平衡。然而這個冰凍星球的行星們在相對大小和間距上與伽利略衛星相似。  那些衛星也布滿冰層。足以使行星傾斜的衝擊力會產生足夠的熱量,使得衛星上的冰層蒸發殆盡,讓衛星表層的絕大部分被巖石覆蓋。
  • 為什麼地球要自轉?
    但是科學家卻告訴你,地球每時每刻都在自轉。無論你是在中國、日本、美國還是南極,地球都在自轉。而且地球自轉的速度還很快。為什麼地球會自轉呢?其實,不僅地球在自轉,月球、太陽,以及幾乎所有的天體都會自轉。我們拿太陽系來解釋一下為什麼天體幾乎都會自轉。地球的自轉和太陽系的形成方式有關。太陽系的幼年就像一個大大的薄餅。
  • 三峽的建立後,導致地球自轉軸偏移3釐米?到底是真是假?
    如若提起中國的三峽工程,那絕對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得,這不僅是中國巨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不僅中國人讚嘆不已
  • 地球為什麼是傾斜的?
    地球為什麼是傾斜的?我們都知道,地球在公轉的同時還在自轉,且自轉軸與公轉平面並不是垂直關係,二者之間的夾角是66.5°,即自轉軌道面與公轉軌道面並不重合,而是有23.5°的夾角。
  • 人類已知的唯一家園:太陽系的行星們的傾斜與自轉
    影像來源: nasa, Animation: James O』Donoghue (JAXA)你最喜歡的行星是如何自轉的?它是圍繞著近乎垂直的軸快速旋轉,還是水平旋轉,還是向後旋轉?這段精彩視頻生動地呈現了由美國航天局拍攝的太陽系所有八大行星,將它們並排旋轉以便於比較。在這段延時視頻中,地球上的一天即地球自轉一圈,只需要幾秒鐘。木星的自轉速度最快,而金星的自轉速度不僅最慢(你能看到嗎?),而且還向後旋轉。在太陽系的早期,系內巖石行星(位於視頻上部)肯定經歷了劇烈的自轉改變碰撞。
  • 土星自轉軸越來越傾斜!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找到了
    據外媒報導,巴黎天文臺天體力學和星曆計算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土星自轉軸的不尋常傾斜是由於土星衛星在過去10億年裡的周期性引力所致
  • 地球是怎麼誕生的?為何要傾斜大於23度自轉?
    初步的自轉尚不完整,初步的公轉也不連貫,如嬰孩學步一般蹣蹣跚跚的。在地球的膨脹階段,是地球誕生的標誌。地球之所以能膨脹,與其內部複雜多樣的能量有關係。所有這些能匯聚到一處,能成為一體的能量,因運動而釋放,又因釋放而運動,彼此間有聯合又有暴力一般的徵服。在一系列吞噬、衝撞、融合、變更的過程中,不由得擴大了膨脹了整體的體積。
  • 行星自轉軸傾角高或降低生命存在可能性(圖)
    天王星的自轉軸傾角達到97度,也就是說,這顆行星幾乎是躺倒在軌道上  北京時間2月11日消息,據物理學家組織網站報導,黃赤交角是指地球公轉軌道面(黃道面)與地球赤道面(天赤道面)的交角。(註:一般黃赤交角一詞僅用於地球,但為方便起見,並強化對比意義,在不引起歧義的情況下在本文中默認將其它天體的自轉軸傾角也稱為黃赤交角)黃赤交角數值較大的行星會反覆經歷高溫炙烤和嚴重冰凍的折磨,這種環境讓生命的生存倍加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