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財政副部長、史丹福大學教授約翰-泰勒:疫情下的教育之爭

2021-01-13 新浪財經

來源:新浪財經

作者:約翰·泰勒(John B. Taylor)

斯坦福--在經過了多年教育改革呼聲後,COVID-19終於成為美國教育體系改善的催化劑。美國教育分化----特別是K-12年級(高中及以前)的分化----肉眼可見。教育質量和教育普及度的差異成為經濟、社會和種族不平等性的重要源頭,導致了從奧斯汀和奧克蘭到伯特蘭和西雅圖的社會動亂。不管他們是否來自城市內部或郊區的貧困人群,受教育程度最低的美國人都是疫情及其經濟後果衝擊最深的群體。

幸運的是,經濟學家託馬斯·索維爾(Thomas Sowell,我在胡佛研究所的同事)提供了一個堅決方案。在他的新書《特許學校及其敵人》(Charter Schools and Their Enemies)中,他論證了自主性和靈活性比傳統公立學校更強的學校可以縮小教育差距,提供急需的選擇、機會和競爭。

索維爾仔細分析了疫情爆發前的可得數據,發現公共撥款但私人運營的特許學校,如紐約市的成功學校(Success Academy),在標準化學力測試中的得分顯著高於傳統公立學校。書中給出了大量令人信服的證據,在90多頁表格中清晰而優美地進行了解釋和呈現。

索維爾控制了很多因素,包括學校區位:與傳統公立學校位於同一棟建築中的特許學校,在同樣的測試中的表現要高出數倍。索維爾還用簡單的證據對硬數據作了補充,如進入表現較好的特許學校需要先進入長長的等待名單。但既然特許學校那麼優秀,如何解釋書標題中提到的「敵人」?特許學校的批評者能列出許多理由,但索維爾哀嘆,主要原因還是公立學校不想要競爭。

COVID-19危機能最終改變形勢嗎?有積極的跡象表明是的。上個月,美國教育部長貝西·德沃斯(Betsy DeVos)宣布成立一個新的為期五年、8,500萬美元的獎學金,用於幫助華盛頓低收入家庭的學生進入他們所選擇的學校。這是美國教育部旗下美國唯一的聯邦博庫看擇校計劃----機會獎學金計劃的一部分。參與該計劃的家庭平均收入每年不到27,000美元,其中90%的學生為非洲裔美國人或西班牙/拉丁裔。

另一個令人鼓舞的信號是南開羅來納州參議員蒂姆·斯科特(Tim Scott)和田納西州參議員拉馬爾·亞歷山大(Lamar Alexander)最近引入了一項法案,將把今年美國新冠病毒援助、紓困和經濟安全(CARES)法案的教育紓困撥款中拿出一部分用於擇校計劃。這筆資金能讓被疫情壓得喘不過氣的低收入家庭將孩子送到不同的學校。該立法將把CARES法案教育撥款的10%用於私立學校學費獎學金或在家上學退款。

但最能說明的問題的也許是以下事實:許多家庭和個人有自己的解決方案。比如疫情學習「團體」的突然興起,鄰裡家長組織起來尋找教師,組建班級。學習團體是加州和其他多地許多學區學校關門後,公民社會的自然反應。當學校不再提供服務時,家長立即就能找到替代方案,特別是當他們已經考慮了孩子遠程學習的能力時。

當然,學習團體也有自己的敵人,有批評者抱怨這種行為不公平,對傳統學校有害,或只有請得起教師的人才組織得起來。但有更多的理由讓高質量、高效率學校變得更加普及。質疑新思想不是答案。

疫情時代的教育之爭很快就驚動了州議會。6月份,作為新州預算的一部分,加州立法者通過了參議院法案 98,限定加州給特許和公立學校每生的撥款水平不得超過去年。其要點是限制特許學校註冊數量,而與此同時,對傳統公立學校的替代方案的需求增在激增。但在公立學校關門或轉向遠程教學的情況下,低收入家庭學生將成為最終受害者。

加州等待註冊特許學校入學的學生人數至少達到了13,000人。但拜參議院法案98所賜,州參議員梅麗莎·梅倫德斯(Melissa Melendez)說,「如果你讀的學校倒閉了,那真是太糟糕了。你只能回家呆著。這對於學生和家長是不公平的。」

在索維爾的書中,他指出,「如果你想看到品質教育仍能為低收入少數族裔社區所獲得,你就必須在政策和行動方案提出時質疑,不斷地質疑,『這會給孩子們的教育產生什麼影響?』」

如果我們都認真關注這個問題,疫情對教育的長期影響可能會變成大有裨益。

約翰·泰勒是2001-2005年美國財政部副部長,現為史丹福大學經濟學教授,胡佛研究所高級研究員。他著有《全球金融鬥士》和《選擇經濟自由》(與George P. Schultz合著)。

相關焦點

  • 前史丹福大學校長漢尼斯,如何成為傑出領袖?
    我開始憧憬更多,希望我為之工作的科系、學院和大學能夠對世界產生更深遠、更積極的影響。我其實可以單純做一個教授,在我看來這是一個獨立工作者能做到的最有收穫且最受 尊敬的工作。但是,我選擇走上了一段領導力之旅,這深刻影響了我過去 20 多年的人生軌跡。 我在史丹福大學最初的工作對領導力技能的要求並不是特別高。
  • ...放榜|威廉士學院|約翰霍普金斯|斯坦福|加州理工學院|offer
    2021年美國頂尖大學早申請發榜季拉開了序幕。截止到目前,斯坦福、加州理工、卡耐基梅隆大學、美國頂尖文理學院Amherst、威廉士、韋爾斯利等頂尖學府都開始陸續放榜!而在接下來的整個12月份,將有很多大學陸續發放早申錄取offer。其中有一個非常炸裂的消息是:斯坦福早申錄取中,中國學生拿下至少25枚offer!
  • 疫情下大學在線教育的變革與展望
    4月24日,清華大學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舉辦「全球大學特別對話:新冠疫情下的大學在線教育及展望」在線會議。來自6大洲15個國家的21所大學,跨越時空,相聚雲端,共同探討命運共同體理念下大學的責任與擔當,以及如何做好在線教育。
  • 【p值之爭】史丹福大學陸教授有話說
    p 值之爭概述:p值是生物醫學研究中使用最廣泛的統計學概念。最近,學界關於p值的效用以及p值的濫用與已發表的醫學研究無法重複性較差之間可能存在的關聯性有一些爭論。在本文中,我們以通俗易懂的方法介紹p值,並且解釋它的隨機性和局限性。然而,目前提出其它能替代p值的概念也有同樣的局限。
  • 薛其坤會見史丹福大學教授、諾貝爾獎得主朱棣文
    薛其坤會見史丹福大學教授、諾貝爾獎得主朱棣文清華新聞網10月31日電 10月28日上午,史丹福大學教授、美國能源部前部長、諾貝爾獎得主朱棣文一行訪問清華,副校長薛其坤在工字廳會見了來賓,雙方對加強科研合作等內容交換了意見。
  • 臺灣「教育部長」在哪?
    作者 李佳容    臺大校長遴選案,臺當局折損潘文忠、吳茂昆兩位「教育部長」,且一時間還找不到新的「部長」。現臺大提出訴願,可以預期,本案將進入冗長行政訴訟程序。「教育部長」及臺大校長雙雙懸缺,高等教育幾如停擺,眾多改革大計被迫延宕;前瞻臺灣教育發展前景,可謂陷入茫茫空轉的休眠,令人憂心。
  • 對話史丹福大學心理學終身教授津巴多:教育重在培養批判性思維
    如何在青少年身體、心理和社會功能發展的關鍵時期,有效保護、積極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也成為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一個核心議題。 前不久,圍繞「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話題,銘師堂教育與史丹福大學心理學終身教授菲利普·津巴多在美國進行了一次深入訪談。今天,我們將整理後的訪談內容分享給大家。
  • 史丹福大學終身教授崔屹專訪
    作為一名年僅41歲的斯坦福教授,崔屹已經培養近60位博士和博士後,在世界範圍培養了40多位教授,崔屹預計在5年後,培養的教授人數將達到100位。 崔屹還是一位創業家。9年前,崔屹創辦了第一家公司安普瑞斯(Amprius),生產矽負極高能鋰電池;2015年,崔屹和諾獎得主、美國前能源部部長朱棣文教授共同創辦了4CAir公司,生產霧霾過濾產品。
  • 史丹福大學附近高中推薦
    史丹福大學,位於美國加州舊金山灣區南部帕羅奧多市境內,臨近高科技園區矽谷,是世界著名私立研究型大學。2020-21年度位列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第3、QS世界大學排名第2。普林頓國際教育為大家整理了史丹福大學附近20英裡以內的頂尖私立高中推薦,供計劃申請美高的家庭擇校參考。
  • 一張什麼樣的帆船證書 可以讓你進入史丹福大學|史丹福大學|約翰...
    Rick William Singer (簡稱 「Rick",辛格)開辦的名叫Key Worldwide Foundation的大學入學諮詢機構,為許多富裕家庭的孩子設立進入名校的「後門」。美國聯邦調查局指控辛格通過Key Worldwide Foundation向頂尖大學捐的款,實際用於賄賂大學官員1。美國許多頂尖大學官員及33名申請者家長涉案2。
  • 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崔屹訪問理化所
    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崔屹訪問理化所 2018-03-12 理化技術研究所 【字體:】 語音播報   應理化「未來論壇」、中國科學院仿生材料與界面科學院重點實驗室邀請,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崔屹於
  • 科技部部長王志剛會見義大利教育大學科研部部長
    科技部部長王志剛會見義大利教育大學科研部部長 2019-11-25 19: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史丹福大學招生官寫給被拒學生的信
    根據1995年的資料,史丹福大學一千三百多位教授中,有十位諾貝爾獎得主,五位普立茲獎得主,一百四十二位美國藝術科學院院士,八十四位國家科學院院士和十四位國家科學獎得主,並且有六十七位學生獲得過羅德獎學金,美國最高法院的9個大法官,有6個是從史丹福大學的法學院畢業的。
  • 「應對與展望:疫情時代的全球教育」中外學者高端對話活動在滬舉行
    上外黨委書記姜鋒與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副會長、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原主任王立生,浙江大學發展委員會副主席、中國西部發展研究院院長周谷平教授,教育部教育管理中心信息化研究處處長葉小貝等,共同圍繞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與上外合作成立的全球教育研究中心的建設,以及與中國西部發展研究院開展具體合作等話題,進行了深入而富有成效的討論。
  • 史丹福大學 Stanford University
    這也側面證明了史丹福大學優秀的教學實力和強悍的就業競爭力。 同時它也是相當「壕」的大學之一,根據《福布斯》2010年盤點的億萬富豪最多的大學,史丹福大學名列第二,億萬富豪數量達28位,僅次於哈佛大學。
  • 史丹福大學戴宏傑教授到蘇州納米所進行學術交流
    8月8日下午,國際著名化學家、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美國史丹福大學化學系戴宏傑教授應邀訪問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並做了題為Nanoscience for Biological Systems的學術報告。蘇州納米所所長楊輝研究員及相關科研人員、學生100餘人聆聽報告,報告會由蘇州納米所副所長陳立桅研究員主持。
  • 史丹福大學教授崔屹:中國新能源汽車大有可為
    致力於用納米材料提升鋰電池密度的史丹福大學終身教授、納米材料科學家崔屹提出,「如果鋰電池能量密度能達到500瓦時/每千克,電動車一次充電就可以開800-1000公裡。預計十年內,我們將開發出適用於電動車的高密度電池。」近日,南方日報記者在史丹福大學辦公室裡對崔屹進行了獨家專訪,就中美新能源汽車產業趨勢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等話題進行了交流。在他看來,中國電動新能源車或將在未來超過美國。
  • 從史丹福大學園區的成功看中國高校改革
    其位置處於美國最西部,類似於今天新疆烏魯木齊和石河子在中國版圖上的位置,遠離美國東海岸的政治中心,東西之間差了三個時區,向華盛頓申請教育經費的話,路途可是相當遙遠,這使它長期處於財政困境之中。因此,通過自身努力去獲得辦學經費從一開始就深入史丹福大學的骨髓。斯坦福的確與其他大學從一開始就不同,它的校訓是「讓自由之風吹拂」。
  • 史上最帥的牛仔歸來 《黃石之爭》成劇荒季「救世主」
    達頓的農場與美國著名黃石國家公園毗鄰,同時毗鄰的還有印第安人的保留地、土地開放商買下的地皮,衝突就在這些矛盾中醞釀爆發……《黃石之爭》是一部野心勃勃的電視劇。故事的一開頭就充滿了血腥味:一場車禍中,約翰拿槍結束了受傷馬匹的生命,之後,他從另外一輛車中發現了一份土地開發商的資料。而另一邊,他的三個兒子和一個女兒也與這場紛爭逐漸靠近。
  • ...利比亞石油出口再次被迫暫停,疫情加大馬達加斯加財政預算風險...
    >信息來源: http://news.cnpc.com.cn/system/2020/07/14/030003957.shtml02 坦尚尼亞執政黨推舉馬古富力為總統候選人坦尚尼亞執政黨革命黨11日通過決議,推舉黨主席、現任總統約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