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進入冬季的北極海水尚未結冰

2020-11-13 草根生活頻道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法蘭瓷編譯

自有紀錄以來,西伯利亞北極海域一直是在每年10月下旬開始凍結,但今年出了例外,至今仍遲遲未結冰。科學家警告,拉普捷夫海(Laptev Sea,原稱西伯利亞海)的延遲凍結可能會對極地地區產生負面連鎖反應。

氣候學家警告說,拉普捷夫海的年度凍結之所以會延遲是由於俄羅斯北部長期的溫暖和大西洋水域的入侵所造成的。在破紀錄的熱浪和去年冬天海冰異常提早融化雙重影響之下,該地區的海洋溫度最近攀升至高於平均水平5℃以上。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博士後研究員扎Zachary Labe表示 :「今年秋天至今,西伯利亞北極地區缺乏凍結的條件,這是過去前所未有的情況。」他補充道 :「2020年是北極迅速變化的一年,如果不有系統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等到了21世紀中期,「無冰」夏季的可能性將持續增加。」

根據較早的一項研究,今年的西伯利亞熱浪被工農業排放的可能性提高了至少600倍。氣溫升高不是導致冰層延遲形成的唯一因素,氣候變化還將更多溫和的大西洋洋流推向北極,這也使得冰海難以形成。

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高級研究科學家Walt Meier表示,北極地區的許多舊冰層現在正在不斷消失,只留下了更薄的季節性冰層。總體而言,平均厚度是1980年代的一半。這種下降趨勢可能會一直持續到北極地區第一個無冰的夏季,科學家預估這個情況將在2030年至2050年之間發生。Walt Meier說 :「這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而不是會不會發生的問題。」科學家們擔心,海水延遲凍結可能會擴大連鎖反應,進而加速冰冠的快速下降。

拉普捷夫海被稱為冰海的起點,在每年初冬時沿著海岸開始結冰,然後向西漂移,攜帶各種營養物,穿越北極,然後在春天時在格陵蘭島和斯瓦爾巴島群島之間的弗拉姆海峽(Fram Strait)破裂。如果冰層在拉普捷夫海形成的時間較晚,冰層將較為稀薄,很有可能會在到達弗拉姆海峽之前就融化了 ; 這表示冰層中挾帶的北極浮遊生物的養分減少,使得從大氣中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下降。更多的公海也意味著北冰洋上層的湍流增加,進而從深處吸收更多的溫暖水。

令科學界無奈的是,雖然科學家們長期以來一直對海冰趨勢進行預測,但是各國決策者卻對此情況反應不大。

相關焦點

  • 青島海冰美如北極!膠州灣70年海水結冰大數據分析
    寒潮襲來後,全國出現大範圍的降溫和嚴寒結冰天氣,沿海城市也不例外。山東的沿海城市,包括煙臺、威海、青島,連海水也結冰了。膠州灣網友們紛紛前去海邊拍照,尤其是膠州灣的海水結冰,冰面延伸至海內四五十米,美不勝收如同北極。膠州灣海產資源豐富、地理位置條件優越,是地球母親賦予青島的一大天然寶藏,被青島人民譽為「母親灣」。
  • 百科解答|為什麼海水不容易結冰?
    小朋友們都知道,冰塊是水在低溫下凍結形成的,尤其是冬天的時候,滴水成冰,不只是家庭用水,連湖水、河水都有可能被凍上,可是我們好像從來沒聽說過海面結冰。 這是為什麼呢?難道是因為海比較大,所以不容易被凍上嗎? 要想知道這個問題的原因,小朋友們可以自己做一個實驗。
  • 未來十年北極夏季或不再結冰 全球升溫哪裡最危險
    北極海冰  未來十年北極夏季或不再結冰  北極海冰比深色海洋表面具有更高的反射率,當海冰在較高海洋溫度下融化時,更多的海水將暴露在較高氣溫之下,這將進一步促進海洋吸收更多的輻射,放大了海冰融化效應。
  • 海水結冰要比陸地上結冰困難得多,主要原因是什麼?
    海水結冰要比陸地上結冰困難得多。首先,海水的冰點與鹽度有關。淡水的冰點是0攝氏度,而鹽度為3.5%的海水冰點是零下1.9攝氏度。其次,海水密度是隨著鹽度增加而降低的,它降低的速度比冰點隨鹽度增加而降低的速度快。當海水達到冰點時,海水密度沒有達到最大,還在進行著對流混合,這大大妨礙了海水結冰。
  • 啟東沿海海水結冰,宛如童話世界
    連續寒潮,啟東沿海出現了海水結冰奇景,白茫茫的「冰花」,鋪灑在海灘邊,引來了不少遊客駐足拍照。 據了解,含鹽量很高的海水,結冰點低於淡水,一般情況下不易結冰。只有當冬季氣溫過低時,海水會排析出鹽分而結冰。
  • 青島海水「開鍋」,煙臺威海暴雪刷屏!這不是北極,是山東!今冬為啥...
    據了解,根據往年寒冬時節結冰情況,大明湖結冰多出現在南岸和東岸淺水區域,2011年小東湖曾出現過大面積冰封現象,從2003年泉水復湧後,大明湖水實現入水和排水循環,主水域未出現過全部結冰的現象。第一就是北極海冰。北極可以說是冷空氣的老家。「去年秋季,北極海冰為歷史上第二少。」海冰少,就意味著北極溫度高。北極上空的極地渦旋,本來起著將冷空氣鎖定的作用,然而一旦北極溫度升高,海冰減少,極地渦旋就會減弱,冷空氣會隨之南下。這是強寒潮發生的背景。
  • 寒潮再次入侵東海,海水會不會結冰呢?
    在南方的你,有沒有見過大海結冰的樣子?前不久,受寒潮持續影響,舟山普陀山附近海域就出現了海水結冰奇景。在海洋災害中,稱為「海冰」。圖片來源:CFP和淡水相比,海水由於含鹽量很高,一般氣溫下並不容易結冰,隨著海水鹽度的增加,結冰所需要的溫度還會更低。在我國冬季,海冰主要出現在渤海和黃海北部海域,「千裡冰封」的景色十分壯觀。
  • 「冬季」大爆發!厄爾尼諾顯現,英國將陷入10天的「北極風暴」
    本周,嚴寒的極地風、降雪和暴風雪將使英國陷入為期10天的北極風暴中。由於天氣預報員警告極端寒冷的天氣將持續到11月,周五北極將颳起刺骨的大風,氣溫將大幅降至零度以下。蘇格蘭、北愛爾蘭和英格蘭北部部分地區都處於紅色警戒狀態,因為即使在地勢較低的地方也可能會有冬季陣雨。
  • 《奇幻科學城》揭北極"隱形殺手" 博士團帶萌娃造水中花園
    原標題:《奇幻科學城》揭秘北極「隱形殺手」 博士團帶萌娃創造水中花園   南極和北極在地球兩端遙遙相望,上期的《奇幻科學城》走進了南極的冰雪世界,即將於周五晚21:15在遼寧衛視播出的最新一期《奇幻科學城》中,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極地氣象研究所副研究員丁明虎教授將繼續擔任神奇大教授,與博士團及孩子王強子帶著神奇萌娃團探索北極,告訴大家為什麼北極熊不能生活在南極,以及北冰洋中的「隱形殺手」又是何方神聖。
  • 科學家發現南極最低溫度可達-100℃,比北極低得多,什麼導致的
    ,發現南極地區的雪面溫度低於零下90°C 是冬季時整個南極高原經常出現的溫度,其中有近100個觀測點出現過零下98°C的低溫,在南極洲的東南部高原上甚至出現過零下100℃的極端低溫(沒有確鑿的溫度計記錄,因此不被認為是刷新紀錄)。
  • 冬季冰箱保鮮室結冰怎麼辦 冬季冰箱保鮮室結冰解決小妙招與你分享
    冬季冰箱保鮮室結冰怎麼辦 冬季冰箱保鮮室結冰解決小妙招與你分享時間:2021-01-14 21:2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冬季冰箱保鮮室結冰怎麼辦 冬季冰箱保鮮室結冰解決小妙招與你分享 冬季冰箱保鮮室結冰怎麼辦 小編為你解答冬季冰箱保鮮室結冰怎麼辦,下面為詳細的介紹。
  • 人類雄心:重新凍結北極
    但隨著越來越藍的夏季北極吸收越來越多的能量,它正從行星空調變成加熱器。冰層的減少已經「對全球氣候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或者說是反饋,這已經在加劇全球變暖,並有可能破壞氣候系統的穩定」。北極冰層正在迅速減少,事實上,一些科學家認為,我們需要採取激烈的措施來保持世界頂部的白色,不僅僅是試圖減少人類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
  • 石老人海水浴場結冰了!
    半島記者 陸金星2019年12月31日早,石老人海水浴場東側海灘上出現結冰現象。當日出現了-6℃的低溫,這是島城今冬出現的氣溫最低值,清晨,記者在石老人海邊看到,部分碎石灘區域出現結冰現象,一些大的礁石上也披上了冰甲,這是今冬首次結起海冰。
  • 北極又出事了?為什麼北極融化的速度比南極快?
    科學家們一致認為,導致北極和南極的冰融化的罪魁禍首是全球變暖。氣溫在上升,水溫也在上升,這使冰融化得更快。冬天的水冷到可以結冰的時間越來越短,這意味著浮冰越來越小。北極和南極遠非「兩極對立」,因為在氣候變化面前,北極和南極的冰正在融化。但是為什麼北極和南極的融化速度如此之快呢?
  • 膠州灣部分海域結冰 為您揭開海冰背後的秘密
    「三九四九冰上走」,青島不僅河流、水庫開始大面積結冰,膠州灣的部分海域也出現結冰現象。青島海域的海冰是如何形成的,具有哪些特點,又會對海上設施以及群眾生產生活造成怎樣的影響呢?  據國家海洋局北海預報中心衛星遙感監測,三九以來,天氣溫持續走低,膠州灣沿岸河口灘涂出現固定冰,目前尚未對海洋漁業帶來影響。海冰是指直接由海水在海面上凍結而成的鹹水冰。
  • 科學家發現北極的冰層將全部融化,人類的災難即將到來
    提起北極,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在上萬年的時間裡,北極一直處於一個完整的模式:冬季時,北極以零下的溫度凍結了當地的水,海冰不斷擴大;夏季時,冰層退縮,因為溫暖的溫度使冬季凍結的海冰又重新融化。在人為活動導致全球變暖之前,這個模式的周期似乎是永遠存在的。
  • 科學家發現北極的冰層將全部融化,人類的災難即將到來
    ​提起北極,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在上萬年的時間裡,北極一直處於一個完整的模式:冬季時,北極以零下的溫度凍結了當地的水,海冰不斷擴大;夏季時,冰層退縮,因為溫暖的溫度使冬季凍結的海冰又重新融化。在人為活動導致全球變暖之前,這個模式的周期似乎是永遠存在的。
  • 北極圈現37.8度高溫:後果不僅是「北極綠了」這麼簡單
    「即使北冰洋會在冬季重新結冰,」 Myers Smith 說,「它也將會是一個較薄的冰層,有可能在下一年的夏天融化,而不是像過去那樣凝成一個在夏天也不會融化的冰層。」 這也與第二個原因——洋流的改變相吻合。洋流通常會將太平洋溫暖的海水帶入北極,再從北極帶出較冷的海水進入大西洋。但是,這些洋流可能正在被改變。
  • 南極海冰結冰量創40年新高
    「地球整體在不斷變暖,海冰整體如預期一樣不斷減少,但和全球變暖現象一樣,並非在每一個有海冰的區域海水結冰的趨勢都在下降。」帕金森說道。自20世紀70年代晚期以來,北極每年丟失了53900平方千米的冰;南極每年增加了18900平方千米的海冰。今年9月19日,自1979年以來南極洲的海冰結冰區域首次超過了2000萬平方英裡,根據國家冰雪數據中心(NSIDC)這樣顯示。
  • 海水溫度偏高 北極海冰面積創10月最低紀錄
    丹麥研究人員28日表示,北極地區的海冰面積達到10月的歷史低點,指出異常溫暖的季節意味海冰增長的速度不如平常。根據外媒報導,丹麥氣象研究所(DMI)科學家Rasmus Tonboe博士說,「10月北極海冰的面積將是有紀錄以最低,海冰的增長速度將低於正常數值」。北極海冰面積紀錄可追溯至1979年。研究人員已在9月注意到北極海冰面積儘管沒有刷新2012年的紀錄,但仍創下第2低紀錄。海水溫度偏高導致10月新冰形成的速度減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