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為微型無人機配備來自真實昆蟲的化學傳感器

2020-12-08 cnBeta

華盛頓大學研究生 Melanie Adnerson,剛剛展示了利用真實生物「傳感器」來嗅探氣味的微型四軸無人機。多年來,工程師們一直苦惱於沒有像蛾子等昆蟲一樣精細的化學傳感器。有鑑於此,華盛頓大學研究團隊決定直接改變蛾子的生物學用途,而不是發明新的人造技術。

(圖自:Mark Stone /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據悉,這套設備基於一架內置了防碰撞和其它邏輯組件的微型無人機平臺上。該校在新聞稿中指出,此舉意味著人工與自然創造的巧妙融合,有助於在工業等注重靈敏度的環境中得到有效運用。

一方面,如果某個傳感器能夠只需一小部分的濃度,即可檢測到有毒粒子。那基於這套傳感器方案的儀器,顯然可以在實際應用中更加不費吹灰之力。

另一方面,科學家們觀察到飛蛾並不會撲向有毒氣體。於是研究團隊小心翼翼地取下了一隻普通鷹蛾(hawk moth)的「生物傳感器天線」,並將之安裝到了微型無人機的主板上。

在允許光線通過的同時,該平臺可監測天線的狀態變化。如果暴露於某些化學物質(比如花朵的氣味),系統將能夠作出相應的判斷。

Smellicopter uses moth antenna to locate odor source(via)

原型測試期間,基於飛蛾生物傳感器的器件性能,較傳統傳感器的尺寸和功率性能都有相當大的優勢。「天線」上的細胞可被粒子激發,為需要檢測的化學物質產生了快速、可靠、且準確的信號。

雖然基於這種靈敏度進行「重編程」並非易事,但我們也不能無視未來的潛力。有關這項研究的詳情,已經發表於近日出版的《IOP Science》期刊上。

原標題為《A bio-hybrid odor-guided autonomous palm-sized air vehicle》。

相關焦點

  • 美研究人員為無人機配備來自真實昆蟲的化學傳感器
    華盛頓大學研究生 Melanie Adnerson,剛剛展示了利用真實生物「傳感器」來嗅探氣味的微型四軸無人機。多年來,工程師們一直苦惱於沒有像蛾子等昆蟲一樣精細的化學傳感器。有鑑於此,華盛頓大學研究團隊決定直接改變蛾子的生物學用途,而不是發明新的人造技術。
  • 最新研究:昆蟲將成為微型傳感器的空投載體
    對於研究人員來說,世界上很多地方都太危險了。但如今,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創造了一種新型的潛在解決方案——98毫克的傳感器系統,它大約是一顆軟糖十分之一的重量, 可以搭載小型無人機或昆蟲(如飛蛾)到達危險地區並進行研究。
  • 值10萬美元微型無人機,美軍嫌貴!給蝗蟲做手術,秒變機器人
    2020年8月,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在《生物傳感器和生物電子學:X》雜誌上發表了他們的研究結果,研究人員利用電極、TNT、DNT、RDX、PETN和硝酸銨等爆炸性化學物質區分開來,還能在不到一秒的時間內分辨出氣味來自哪裡。
  • 瑞士研究人員為無人機打造類昆蟲多面「複眼」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癮科技8月4日報導,日前,來自瑞士聯邦理工學院(EPFL)電子信息工程實驗室的研究人員為無人機打造了一種新型電子眼。這種電子眼以昆蟲的複眼為原型,主要針對的是新一代迷你監視無人機,類似於今年EPFL開發的四軸飛行器。昆蟲的眼睛不能達到足夠高的空間解析度(一張圖像上的像素量)。
  • 3D列印微型相機鏡頭 可以使無人機擁有鷹眼視力
    3D列印微型相機鏡頭 可以使無人機擁有鷹眼視力來自德國斯圖加特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開發出可用於微型攝像機監控系統的3D列印鏡頭。據三迪時空了解,鏡片採用「視網膜成像」,通過提供超銳利的焦點模仿自然視覺效果比其他相機擁有更寬的視野。
  • Fizoptika公司完成無人機微型光纖陀螺傳感器開發
    據unmannedsystemstechnology網站2020年5月14日報導,Fizoptika公司推出了有史以來最小的用於無人機的差分輸出光纖陀螺儀它是光纖陀螺儀傳感器VG091系列的最新產品,將微型電子處理器件與傳感組件結合,組件由單根光纖通過融合錐度技術製成。VG191A的外殼材料為鋁合金,直徑24毫米,長度40毫米,重量30克,是無人機最理想的陀螺儀傳感器,具有15年的使用壽命,增強了抗衝擊、振動和高溫的能力,使其適合在惡劣環境中使用。
  • 研究人員開發全新微型蜜蜂機器人 配備四個翅膀
    南加州大學(USC)的研究人員致力於解決微型昆蟲機器人的最後一個問題,即穩定性,他們再次從昆蟲世界中汲取靈感。南加州大學的研究小組表示,為了能夠增加偏航控制,蜜蜂機器人確實需要四個翅膀,就像真正的昆蟲一樣,但這有可能增加機器人的重量。
  • 翼眸科技淺談無人機是野火災害氣象很好的研究工具
    加利福尼亞聖何塞州立大學火災天氣研究實驗室的一組研究人員最近完成了一項研究,該研究表明,配備聲速計的無人機是獲取大氣變量垂直剖面的有效工具,否則該過程將需要使用昂貴的氣象氣球或建造氣象塔。TriSonica™微型風和天氣傳感器的DJI Matrice 200(M200)來採樣三維垂直風廓線根據研究論文,由野火產生的風。
  • 微型無人機的一款機型介紹
    如今,無人機已經滲透到了各個領域,只是目前我們看到的無人機大都是旋翼式的多軸無人機。不可否認,旋翼式無人機有其自身的好處,但其缺點也是很明顯的,比如,小型無人機的續航時間較短、抗風性能較差等等。Skeeter是一種微型無人機,其靈感來自於蜻蜓的飛行,用於在高陣風條件下運行,其耐受性和耐久性優於現有的四軸無人機。
  • 加入摺紙和軟體的技術,微型昆蟲機器人讓人眼前一亮
    下圖是一些常見的微型機器人,他們分別是:來自MIT的Self-folding robot, 來自EPFL的Alice mobile robot,來自Harvard的HAMR,以及來自UC Berkeley的DASH。
  • 前瞻無人機產業全球周報第50期:首屆無人機人機大戰,AI輸了比賽卻...
    加州大學正在研究如何使用無人機識別和減輕農作物中的害蟲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C-Davis)的研究小組正在利用無人機在農作物中發現所謂的「害蟲熱點」。作為三年研究的一部分,該小組一直在研究無人機的效能。他們試圖通過一種傳感器來改進害蟲管理和可持續的害蟲管理,可以利用這種傳感器從空氣中發現害蟲問題。
  • 盤點|從「鋼鐵俠」到間諜昆蟲……這家「黑科技專業戶」又搞了這些...
    而就在這件厚重衣服中,研究人員塞進了1套靈活的動力單元和集成傳感器,電纜網絡從腰部向外衍射,為關節提供動力,外骨骼頂部的微型電腦可以根據穿著者的速度和動作自動調整動作。植入式醫療追蹤器醫療追蹤器不是什麼新鮮事物,但是得益於生物傳感器技術和集成技術的迅猛發展,DARPA和美國陸軍研究辦公室計劃讓其更上一層樓。
  • 無人機設計靈感來源於螞蟻、甲殼蟲等昆蟲
    這項任務非常適合能夠在樹林中穿梭的小型無人機,如果採用了集體合作的方式,就能解決負載能力有限的問題。比如,集體合作時可以讓一些無人機裝載小型攝像設備,另一些裝載 GPS ,另一些攜帶二氧化碳探測儀等傳感器,它們組成的集體則用於發現潛在的人類活動跡象。它沒準會改變日後無人機應用的思路。而這一切都是從社群昆蟲身上得到的啟發。
  • 昆蟲機器人你見過嗎?可模仿昆蟲快速飛行,時速可達11公裡
    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的MAVLab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新型昆蟲飛行機器人,模仿昆蟲的快速飛行。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使用自由飛行和敏捷撲翼機器人的實驗可以提高對果蠅如何控制侵略性逃生機動的理解。
  • 劉錦淮研究員:仿生傳感器研究將大大豐富人類的物質世界
    作為仿生科技的重要一員,仿生傳感器是基於生物學原理設計的可以感受規定待測物並按照一定規律轉換及輸出可用信號的器件或裝置,它是一種採用新的檢測原理的新型傳感器,由敏感元件和轉換元件組成,另外輔之以信號調整電路或電源等。
  • 研究人員開發了尖銳的反直覺機翼,空氣動力學效果反而更好
    圖片:布魯爾實驗室/布朗大學 布朗大學的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新型機翼 具有全新機翼設計的小型無人機原型。新機翼用厚的平板和鋒利的前緣代替了大多數飛機機翼前緣上的光滑輪廓。看起來似乎違反直覺,但事實證明,該設計在小型無人機的規模上具有明顯的空氣動力學優勢。在《科學機器人》雜誌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研究人員表明,面對突然的陣風和其他類型的湍流(通常在小型飛機上造成嚴重破壞),新機翼比標準機翼要穩定得多。
  • "捕食者"無人機空投袖珍型無人機(附圖)
    在今年六月中旬,RQ-1型"捕食者"無人機成功的在飛行過程中空投了一架袖珍型無人機,成為首架具備攜帶並空投另一架無人機能力的作戰型無人機。    掛裝在"捕食者"機翼下的袖珍型無人機被稱為"空中進入可消耗偵察探測器"FINDER"發現者",重量為57磅,在1萬英尺高度被"捕食者"投放。"
  • 科學家開發微型防撞傳感器 兩秒內即可做出反應
    一種新傳感器可能有助於無人機、機器人和自動駕駛汽車未來的防撞技術開發,其靈感來自成群結隊的蝗蟲。美國研究人員開發了蝗蟲特有的一種特殊神經元的電子版本,這種神經元可以讓蝗蟲在不消耗太多能量的情況下做出快速反應。目前的自動駕駛汽車碰撞傳感器往往又大又重,與之不同的是,這種靈感來自昆蟲的探測器非常小,可以在兩秒鐘內做出反應。
  • 研究人員製造出微型自供電溫度傳感器
    來自牛津大學,代爾夫特大學和IBM蘇黎世的一組研究人員研究表明,石墨烯可用於構建靈敏且自供電的溫度傳感器。這些發現為高度敏感的熱電偶的設計鋪平了道路,該熱電偶可以集成在納米器件甚至活細胞中。可擴展,可靠且可安裝在納米設備中的片上溫度傳感器對於CPU未來的熱管理至關重要。
  • 這款擁有「彈性」機翼的無人機 設計靈感來自摺紙和昆蟲翅膀
    科學家們發明了一種受昆蟲啟發的無人機,這種無人機在飛行途中與障礙物發生碰撞時,機翼會像摺紙一樣「塌陷」。這種新型無人機非常靈活,在彈回到最初的形狀之前,它可以不間斷地吸收衝擊。工程師們說,這種革命性的設計靈感來自昆蟲的翅膀和日本古老的摺紙藝術,使它既堅硬又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