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興國,因為一道菜專門建了一座展覽館,這就是四星望月,四星望月其實是一道具有上千年歷史的客家菜,毛主席在1929年率領紅四軍轉戰贛南的時候品嘗了這道菜,他給這道菜取了個名字叫「四星望月」。
凌春連,四星望月製作技藝傳承人,在這裡只要有宴席,四星望月是絕對不可少的一道菜,四星望月其實是指的是五道菜,中間的粉蒸床就是月,四周的四個家常菜則是星,這四個家常菜一般而言就是客家的時令小菜,四星望月當中最主要的就是粉籠床。
而粉籠床中最有名的則是粉蒸魚,粉蒸魚一定要選擇當地產的草魚,個頭大概在一斤六兩左右,這樣的魚最好裡面沒有膏,接下來就是將魚刮鱗,去除內臟,然後切片,片魚的時候也是非常有講究的,一定要片至一公分左右的厚度,這樣才能保證魚片嫩滑的口感,片好魚之後加入適當的薯粉進行攪拌,這個薯粉一定要用當地的紅薯,然後再加入調料味和辣椒醬一起攪拌,這個辣椒醬是客家人特有的,它是用客家的擂缽擂制而成的。
魚片準備好之後就開始準備粉籠裡的食材了,粉籠最下面先鋪上一些菜葉,這麼做的目的是在蒸的過程中可以保證蒸汽能均勻地傳到上面,再鋪上一層用辣椒醬拌好的米粉,然後就可以放在鍋裡蒸了,蒸的時候火候把握非常關鍵,看到蒸籠開始冒氣的時候,就要趕緊把魚片鋪在最上面,然後就要用大火猛蒸了。
蒸多久完全平的就是經驗了,一般是在蒸籠上拍60下就差不多了,這個時候取出蒸籠澆上滷汁,然後再撒一層蔥花,這樣粉籠床就可以了,在取名叫四星,望月之前,興國人把這個叫做「粉東西」,為什麼呢?因為蒸籠裡面的菜並不是固定的鋪在下面的素菜,可以是蘿蔔,芋頭也可以是米粉,上層的葷菜可以是魚也可以是豬肉,鴨肉,四星望月其實是最能代表客家人的一道菜。關注小編帶你吃遍天下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