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媒8月6日報導,我國科學考察船「大洋」號於7月上旬進入衝之鳥礁附近海域,向海中投放遠程操控設備,進行相關資源數據採集活動之後,又在7月下旬再次進入到衝之鳥礁附近海域,繼續在該海域開展活動。
從日媒披露的消息來看,我國海洋考察船「大洋」號7月上旬在衝之鳥礁海域進行了為期10天的考察活動,而後在7月下旬又在該海域停留了4天並投下了不明物體。
衝之鳥礁是日本的礁盤,但日本一直聲稱衝之鳥礁是島嶼。為此,日本方面開始主張約47萬平方公裡的日本衝之鳥礁「專屬經濟區」,以及約25.5萬平方公裡的「外大陸架」,但我方則表示,衝之鳥是礁不是島,所以不能擁有《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中相關的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權益。
關於日本在衝之鳥礁議題上花的心思和所鋪陳的野心,是眾所周知的,日本就是試圖通過把這個距離東京1700公裡,礁盤面積約5--6平方公裡,高潮出露巖礁面積約9平方米的礁盤升級為島嶼,然後就可以將該礁盤所在的面積約為25.5萬平方公裡南九州—帛琉洋脊區塊收入囊中,我國外交部之前在這個議題上就諷刺過「日本心太大」。
日本為了讓這個礁盤成長為島嶼,可謂煞費苦心,其不敢大規模進行填海工程,以便被外界指責是在進行人工造島,但是日本卻多年來都在出巨資,對這個礁盤進行養護,如養殖珊瑚蟲等,以助其快速成長,為了能夠讓這個礁盤在漲潮時還露出海面,日本對礁盤關鍵部位修建了防波堤。
一旦日本將衝之鳥礁設法造化成島嶼,獲得了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權益,那麼對我國的影響還是非常嚴重的,因為該礁盤就處於巴士海峽和宮古海峽正東方位置,扼守著我國進入西太平洋的這兩條關鍵通道,這樣我國船隻即便通過巴士海峽和宮古海峽進入西太,仍然受到日本在衝之鳥礁的影響。
這次我國「大洋」號進入衝之鳥礁海域,日本方面表示該考察船投放了先進的、多功能的無人潛航器,以及其他如「採水器」和「採泥器」等考察設備,顯然確認礁盤海底輪廓、採集礁盤生長數據,以及探測板狀「錳殼」的存儲量,必然是我國對這個礁盤考察的最主要的目的。
一是為證明衝之鳥礁是礁、而非島嶼提供更充分的依據,以阻止日本對這個礁盤指鹿為馬的把戲;二是為了探明該海域「錳殼」資源的存儲量——該礦物質中含有商業應用頗廣的稀有金屬鈷和鎳,日本每年在該地區開發的這些資源,獲利就達到了約1400億日元。
從日本幾十年來一如既往煞費苦心經營衝之鳥礁的行為中可以得到啟示,我國對南海的控制和經營是多麼的重要,要知道在南海,據西方能源機構替越南、菲律賓進行探測發現,南海擁有大量的油氣構造,多大200多塊,油氣田在180多個,有樂觀預計,南海能源儲存量,佔到了全球儲量的12%,所以我國對南海的經營,一刻也不能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