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性對應學對各種作用力起源的破解

2020-08-22 周慶和1178559755

一、作用力的起源

物質之間的作用力源於質能第二層次組合的八卦極性產生的極性對應作用力。

因為質能的第三層次組合為河圖中子與洛書氕原子組合,所以,各種作用力的最小層次體現於質子中子之間和中子與氕原子內部。

河圖洛書結構,是極性體的自然平衡組合,是質能性體的第三層次組合,由於性體的任何自然組合都不能超越極性對應學給出的四個層次組合,所以,河圖洛書反映的是真實的中子與氕原子結構。


河圖結構是以核心5-10組合的負5性剩餘為凝聚力核心的四相平衡組合體。河圖結構至所以表現的是中子結構,原因就在於河圖核心5-10乾坤組合屬於負5性組合。負5性的特點是能夠吸引凝聚正5性能量體。中子沒有電子和能量虛空,就是因為構成中子的7-2、9-4能量體被核心負5性束縛所致。

河圖核心束縛的是能量體,能量體則反過來約束質量體,所以河圖結構的中子是核心質量束縛能量、能量反過來再束縛質量的——質~能~質三重結構體。

獨立中子會自行衰變的原因是揮發核心10陰坤性體。因為性體的膨脹揮發性是由序號決定的,即序號數字與性體的膨脹揮發性正相關,所以河圖中子結構的核心性體10陰坤性體,就是宇宙中膨脹揮發性最強的性體。中子衰變揮發的正反中微子,就是10陰揮發時結合了環境中的兩個離性體,並組合成9-10、9-(4+4)兩種結構式的表現。中微子所表現的微小,並不是性體數量很小,而是質能的顯性成分微小。一對正反中微子的顯性成份分別為負1和正1。而且正反中微子最終都會結對形成零性態虛空體。這就是難於檢測到中微子的原因。

中子河圖結構揮發掉核心10陰以後,剩下的核心5陽的作用力就變成了對質量體具有吸引力、對能量體具有排斥力了,其結果就是搖身變成洛書氕原子結構體。表現的就是凝聚1-6、3-8質量負5性組合體,而形成質子,排擠9-4、7-2能量正5性組合體,而形成為電子與虛空。

二、作用力的平衡與中和

作用力的平衡與中和,是由極性體的合十歸零體現的。

在河圖洛書結構中,1-6~9-4因奇偶數雙雙合10而形成10-10的歸零組合。3-8的正反組合為震艮,震艮表現的是質子的正電磁性體,質量體表現的磁性和左旋右旋的正電性就是由3-8的正反左右組合——震艮表現的;7-2的正反左右組合為巽兌,巽兌表現的是電子的負電磁極性,虛空表現的磁性和左旋右旋的負電性,就是由7-2的正反組合巽兌極性表現的。


物理學的所謂正反物質的湮滅,實際是由對應性體的合10歸零體現的,即奇偶數的雙雙合10而形成10-10的歸零組合。電子與質子結合形成中性的原子,正負電子的湮滅,強力、弱力性體的中和,都是由合10歸零體現的。

三、作用力的極性對應組合結構

三組作用力都是由極性對應產生的。為了簡化表述,請讀者朋友務必記住數字組合與八卦名稱的對應關係:5陽為乾,10陰為坤,1-6為坎,9-4為離,3-8為震艮,7-2為巽兌。但河圖結構的7-2為離,9-4為巽兌。

極性對應學的奇偶數關係同時兼有質能正負關係,所以,不但奇偶數陰陽相吸互相結對,而且每個對應組合體餘數的正負性產生的吸引力,構成的是由微觀層次體現,並且能夠衍化延伸到宏觀宇宙層次的三組六對作用力。

1.強力——乾坤極性作用力,由乾坤極性輻射產生的作用力。洛書氕原子核心的5陽乾性體與河圖中子核心的乾坤組合體的負5性餘數表現的極性,產生的作用力為強力。

2.弱力——坎離極性作用力,質量體之間因揮發融合能量而產生的坎離極性輻射作用力。洛書氕原子之間、乃至廣泛性展開的原子分子之間、星球之間,因離性能量的揮發融合而導致的坎性輻射產生的作用力。

3.電磁力——震巽艮兌極性,質子震艮極性與電子巽兌極性,組合的極性方陣產生的作用力為電磁力。

四、宏觀層次的衍化作用力

1.星球引力與物體重力——乾坎極性作用力,為微觀層次乾坤坎離兩對作用力因揮發損失坤離性體而衍化的宏觀層次作用力。由星球的氕氫5陽剩餘產生的引力,物質的坎性剩餘產生重力。所以為質量體的兩種剩餘極性產生的作用力。

2.星系凝聚力——不變極性的坎離極性作用力在星球層次的體現,由質量體揮發9-4離性能量而剩餘的1-6坎性質量產生的引力輻射所體現的真正具有萬有引力效應的——同性質量體之間的凝聚力。但這種凝聚力永遠被離性能量層斥力所平衡,因此,星系凝聚力屬於平衡性作用力。

3.主導從星公轉運行作用力的性差作用力——9-4電磁性作用力。性差作用力,即主從星球之間的坎離極性差作用力,坎離極性差作用力——星球的9-4能量揮發率差異所體現電磁力,星球之間的坎離性差作用力轉化為電磁力,就是河圖洛書9-4性體屬性變化的表現,即9-4能量在河圖結構中屬巽兌電磁性能量,在洛書結構中屬離性能量。實際由虛空靜態能量(既是光媒介質又是星球的靜電能量)在磁場中的環流運動所造成。(這個問題簡單解釋至此為此,詳見極性對應學系列文稿《坎離極性作用力》)

我們習慣於將星球引力與物體重力說成是萬有引力,又把星球之間的坎離極性作用力當作萬有引力的延伸。在此告訴大家:星球內部表現重力的引力與星球之間斥力與引力平衡的作用力,完全是兩種不同性質的作用力。即:表現重力的作用力為乾坎極性作用力,乾坎極性作用力的特點是不能逾越星球個體而表現星球之間的引力,反而因乾性輻射的同性相斥而表現為星球之間斥力;主導星球之間表現引力與斥力平衡的作用力為坎離極性作用力。


五、主導星球演變的微觀層次的對應與非對應性作用力關係

乾與坎震或艮,是凝聚質子的三個性體(物理學的夸克子說與此相符),為正5性與負5性關係,產生質子凝聚力,再吸引凝聚離巽兌能量成為外圍電子;坤與離巽兌為負5性與正5性關係,產生中子凝聚力,離巽兌再凝聚坎震艮形成中子(因此,物理學對中子結構的了解遠小於對質子的了解)。

以上為河圖中子性體結構圖

按理說一個乾性體凝聚一個坎震或艮性體形成質子以後,就成為了負5性體,應該不能與中子負5性體產生作用力了。但是,由於洛書氕原子結構的質子外圍還有與坎震艮結對的離巽兌能量體;因為坎離、震巽、艮兌都是合十歸零組合體,所以在離巽兌能量體沒有揮發損失的情況下,氕原子結構體是恰好剩餘5陽的,所以遇到河圖結構的中子負5性體,就會互相結對中和歸零,表現的作用力就是質子與中子之間的強力。歸零組合體就是氘原子。

由於乾坤性體一方面能夠凝聚質子與中子,另一方面則能夠互相之間產生強力。所以,乾坤極性在自己內部和互相之間是起到雙重作用力身份的父母(完全類同於生命體的夫妻之間、子女之間的雙重關係)。凝聚質子的作用力屬於5陽乾父與1-6、3-8兩子坎震或艮(均為負5性體)之間的極性作用力。由於質子核心的5陽乾性體對坎震或艮的中和凝聚作用,從而使坎震艮對離巽兌的約束力有所下降。質子結合的能量體能夠表現為電子和能量虛空,就是由於核心5陽的作用,使坎震艮對離巽兌的約束力下降,從而使質子結合的能量體只能成為遊蕩在外圍的電子和虛空而不能吸入質子內部。

中子核心的坤陰負性剩餘則與離、巽或兌正5性能量體產生凝聚力。由於中子凝聚的是相對活躍的能量體,能量體則又反過來凝聚了質量體,所以中子既不會釋放巽兌電子能量體又不會揮發離性能量體。

目前的物理學認為氕原子與中子的差別只是電子在內部與外圍不同,是徹底錯誤的。實際上,中子核心如果不產生坤性揮發(中子衰變),中子就絕不會釋放電子。反過來,質子核心如果沒有坤陰的參與,質子就絕對不會吸收電子。中子揮發10陰,10結合環境空間兩個9-4離性體,形成9-10、9-(4+4)一對正反中微子組合,一是不會再分解,二是10陰不會進入到質子內部恢復河圖結構的,原因就在於中微子組合已經失去了微觀層次的強極性約束力,而已經膨脹形成了虛空。中微子也許能夠輕易穿透電子層空間,但高度膨脹的10陰9-4融合形成的虛空,只能包容許質量體、包容星球,卻絕不能進入體積極小的質子核心使質子變成中子。

因此,在不明確中子與質子性體結構的前提下產生的中子星說和黑洞說均屬於無依據猜想。


目前的物理學已經被瓶頸所卡而寸步難行,極性對應學的每個篇章,則大都是不可再更改的物理學的終極學說。極性對應學沒有紕漏可挑的、完全符合物理規律的、對中子和氕原子內在結構和極性對應機製作用力關係的解釋,是任何實驗科學、數理科學不可企及的。但由於目前的學術界尚未認識極性對應學的價值,也是由於極性對應學對於目前的學術界是一門陌生學問。但極性對應學,確實是一門能夠破解全部物理學問題的超級學問。所以,您即使花費兩三年、甚至十年二十年的功夫,只要能夠徹底弄清極性對應學,也是非常值得的,原因就在於沒有極性對應學的引導,物理學使用其他任何方法和學術都已經無法突破。

相關焦點

  • 萬有引力並不能作用於星球之間
    上篇:星球引力與物體重力星球引力、物體重力與世界萬物的任何極性關係一樣,同樣是由對立極性產生的作用力。古老的極性對應學揭示,物質之間的基本作用力有三組六對。即:乾坤強力一對,坎離弱力一對,震巽、艮兌、震艮、巽兌電磁力四對。星球引力則不在基本作用力之列。
  • 高中化學知識點:非極性分子與極性分子
    2 通過對簡單的非極性分子和極性分子結構的分析,了解化學鍵的極性與分子的極性的關係。  教學重點:非極性分子與極性分子。  教學難點:分子結構與分子極性的關係。  教學方法:講授法、比較法、動畫模擬法及練習法等。
  • 角度決定極性
    因為流向右側的電流可以對應於向右移動的正電荷(p型傳導)的集合或向左移動的負電荷(n型傳導)的集合。所以根據基本二分法,材料大致分為p型極性或n型極性。但對於某些具有多個共存電子能帶的材料,極性問題變得複雜。已有報導單能帶材料也可以同時顯示p型和n型行為,而更有趣的是電流方向決定了材料極性,這種與方向相關的極性可能導致我們從根本上重新考慮材料中電流和熱流的可能性。
  • 《科學》:蒲慕明等發現兩種信號通路的對應調控作用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Helen Wills神經科學研究所,義大利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了cAMP和cGM之間的局部,長時程對應調控作用,這兩種信號通路相互拮抗
  • 非極性烴類油化學組成對捕收作用的影響
    非極性烴類油的捕收性能與其化學組成有關,而其組成又隨產地、加工方法、餾分溫度的不同有較大差異。(1)非極性組分對浮選的影響      非極性烴類油按照烴族組成可分為芳烴、烯烴和烷烴。烷烴又可分為正構烷烴、異構烷烴和環烷烴。在烴類油中還有一些含氧、含氮的化合物。
  • TLC上的位置與極性的關係
    TLC上的位置,除了分子的極性外,也得考慮TLC的性質,是矽膠、氧化鋁或樹脂,因為不同的TLC與分子的作用是不同的,矽膠上有很多羥基,你的物質是通過與矽膠形成氫鍵
  • 化合物的極性與TLC上的位置有關嗎
    TLC上的位置,除了分子的極性外,也得考慮TLC的性質,是矽膠、氧化鋁或樹脂,因為不同的TLC與分子的作用是不同的,矽膠上有很多羥基,你的物質是通過與矽膠形成氫鍵-洗脫-再形成氫鍵這樣在板上移動的,這時極性大的物質與矽膠作用強
  • 附著力處理劑提升極性塑料噴漆附著力的作用原理
    塑料底材極性越大,噴塗油漆過程中很難與油漆結合,導致容易掉漆,相反極性材料表面性能比較容易與尤其結合,形成穩定的塗層,那麼通過什麼方法來克服非極性塑料噴漆掉漆的問題呢?如何提升非極性塑料噴漆附著力呢?從表面性能方面去分析極性材料,它的化學惰性非常強,噴漆油漆上去以後,油漆沒辦法與極性塑料表面的鍵相結合,咬合不住,此時需要通過附著力處理劑來提升極性材料表面的活性,從而將閉合的功能鍵打開,極性慢慢調整,再去噴塗油漆以後,油漆能功能鍵很好與極性材料的功能鍵結合,從而提升附著力,形成穩定的塗層。
  • 極性有機硫化物的成因研究獲進展
    為了與普通硫化物區分,我們稱之為極性有機硫化物(如N1S1,N1S2,O1S1,O2S1等)。與一般的有機硫化物相比,極性有機硫化物因為雜原子多,因而有著較高的極性,其組成非常複雜,用常規分析手段很難分離分析,它們的成因目前也尚未明確。
  • 選修三課件2.3.1鍵的極性和分子的極性
    本節內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學「選修三第二章 分子結構與性質,第三節 分子的性質,第1課時 鍵的極性和分子的極性 範德華力和氫鍵」。是在必修二的極性共價鍵、非極性共價鍵、分子間作用力的基礎上,結合上一節分子的空間結構的繼續學習。
  • 氣象部門:負氧離子濃度與清新健康空氣的關係,對應空氣品質表格
    空氣離子測量儀,主要用於測量空氣本底值和各種空氣離子發生器所產生的各種正、負極性的中、小離子。基本原理是採用電容式空氣離子收集器收集空氣離子攜帶的電荷,通過測量這些電荷形成的電流和取樣空氣流量換算出離子濃度,一般認為,每個空氣離子只帶1個單位的電荷。正、負空氣離子隨取樣氣流進入收集器後,在收集板與極化板之間的極化電場作用下,按不同極性分別向收集板和極化板偏轉。
  • 細胞極性生長機理研究獲新進展
    FIMBRIN5缺失引起花粉管中微絲排布紊亂(A為野生型花粉管,B-I為fim5-1花粉管,J對花粉管槽部微絲與細胞伸長軸的角度進行統計的結果) 微絲細胞骨架控制細胞極性建立和細胞極性生長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信號轉導與代謝組學研究中心的黃善金研究組對花粉中高度表達的微絲相關蛋白FIMBRIN5進行了功能解析,發現擬南芥缺失FIMBRIN5引起花粉萌發滯後,花粉管生長受阻。體內微絲標記表明,FIMBRIN5缺失引起花粉粒中微絲發生重排和花粉管中微絲出現紊亂。體外生化分析表明,FIMBRIN5具有使微絲成束並穩定微絲的作用。
  • 極性分子與非極性分子——高山流水
    「相似相溶原理」也在化學領域中詮釋著這一規律: 非極性溶質一般能溶於非極性溶劑,極性溶質一般能溶於極性溶劑。 這裡,涉及到溶質分子和溶劑分子是否具有極性的問題。
  • 精品乾貨 | 只需4步,讓你搞清楚化學鍵的極性以及分子的極性!
    3、多原子分子⑴以非極性鍵結合的多原子單質分子,都是非極性分子,如P4等。⑵以極性鍵結合的多原子化合物分子,其分子的極性判斷比較複雜,可能是極性分子,也可能是非極性分子,這主要由分子中各鍵在空間的排列位置來決定。
  • EMBO J | 生長素極性運輸調控新機制
    責編 | 逸雲生長素沿濃度梯度的極性運輸對植物的生長發育必不可少,該過程受到包括PIN(PIN‐FORMED有研究表明,極性生長素運輸抑制劑NPA(1-naphthylphthalamic acid)可以通過影響ABCB19蛋白與類親免素FKBP42蛋白TWD1
  • 常見有機溶劑極性表
    有機溶劑具有脂溶性,因此除經呼吸道和消化道進入機體內外,尚可經完整的皮膚迅速吸收,有機溶劑吸收入人體後,將作用於富含脂類物質的神經、血液系統,以及肝腎等實質臟器,同時對皮膚和黏膜也有一定的刺激性。不同有機溶劑其作用的主要靶器官和作用的強弱也不同,這決定於每一種有機溶劑的化學結構、溶解度、接觸濃度和時間,以及機體的敏感性。
  • 教育目的的概念、作用及對應考題
    教育目的的概念、作用及對應考題一、該知識點的具體內容1.教育目的的重要作用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問題,是國家對教育培養人的總的要求,它規定著人才的質量和規格,對教育工作具有全程性的指導作用。2.廣義和狹義的教育目的人們的這些教育目的有共同之處,也有這樣或那樣的差異。這些對教育目的的認識是從廣義上來說的。
  • 高中化學知識點總結:鍵的極性與分子的極性
    如果是由同種原子組成(A-A),那麼就為非極性鍵;如果是由不同種原子組成(A-B),那麼就為極性鍵。2.分子的極性分子也有兩種類型,極性分子和非極性分子。(1)極性分子在極性分子中,正電中心和負電中心不重合,使分子中的某一個部分呈正電性,另一部分呈負電性。如,HCl。(2)非極性分子非極性分子中,正電中心和負電中心重合,整個分子不顯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