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小夥伴們大家好,歡迎來到科學大白的世界,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中國特有魚類中華鱘,探索其中隱藏的奧秘吧!說起這種魚,大家可能並不熟悉,中華鱘是我國現存最原始的魚類之一,並且是我國特有的,它們的祖先還和恐龍生活在一個時期,足以見得它們的生存時代距離現在有多久遠了,雖然恐龍已經滅絕了,但和它們同時代的中華鱘竟奇蹟般地存活了下來。
中華鱘究竟是怎樣神奇的存在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
中華鱘的身體結構非常獨特,它們既有遠古時代那些軟脊魚的特徵,也有現代硬骨魚的一些生理特徵。畢竟是從恐龍時代活到了現在,擁有很多海洋生物共同的生理特徵也顯得不足為奇。中華鱘的身體是長梭形狀,它們的尾巴是掃帚形狀,身上還排著五行堅硬巨大的骨板,很像古代武士的那些盔甲。但身體的其他部位沒有鱗片包裹,非常光滑,這也是它們和現代魚非常與眾不同的地方。
在我們的印象中,魚類的繁殖能力是非常強的,因為它們一年中產卵數量非常多,而且那些卵的成活率也很高,似乎只要有水就可以長成小魚。但是中華鱘不一樣,它們的成活後代非常稀少,為什麼呢?是因為它們產卵數量少嗎?其實並不是,它們的產卵數量很多,但是成活率卻非常低,再加上湍急的江水和弱肉強食的生存環境,最後能夠成為成年中華鱘更是難上加難。所以最終能夠成熟並且繁殖的中華鱘只佔出生總數的2%左右。
熟悉中華鱘的人都知道它們簡直就是水中極品,因為它們不僅肉質鮮美,全身沒有刺,魚子醬也是世界三大珍味之一,向來都有「黑色黃金」的稱號。在中醫學中,中華鱘還是非常好的滋補壯陽之物,中國古代的皇室貴族都把它們視為珍品。當然了,如今的中華鱘已經是國家保護動物,是不允許食用的。關於它的諸多美名,我們只需銘記在心,以便於保護好它們的後代。
中華鱘還是一種非常留戀故鄉的魚類,它們一般常駐在我國的長江流域,雖然經常遊到大海裡面覓食,但它們總是記得回家的路。因為中華鱘非常稀有,所以外國人也希望它們能夠在自己的故鄉繁衍生存,於是將它們部分安置在外國的海域中,但中華鱘每到繁殖季節,就會不遠千裡趕回長江流域,一定要找到自己當年的出生地才肯繼續繁衍。也正是因為它們世世代代都留守在我國長江流域,才有了「中華」的稱號。
這樣生理結構奇特又非常忠誠的中華鱘怎能不激起人類的保護欲呢?希望它們能夠繼續長久地生存下去,從恐龍時代延續至今,也是神話般的存在。今天關於中華鱘的科學小知識你了解了嗎?歡迎和科學大白一起,探索更多有趣美妙的科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