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畫牛誰更牛?從周敦頤的宇宙觀到朱義、裴文晛等人的田園牧歌

2021-01-09 睡前讀畫

乾象天,天行健。故為馬;坤象地,地任重而順,故為牛。

——宋朝人將牛與地相對應,以一種更新的宇宙觀來審視畫牛這個題材。在他們所構築的田園夢境中,牧童、竹笛、水牛、桃花、柳蔭成為最重要的意象群,而這些符號誕生於什麼樣的哲學和文化背景中呢?北宋時期,又有哪些被畫史所記載的畫牛高手?

南宋 閻次平 仿唐韓滉五牛圖

壹 新儒家背景下的田園牧歌

作為宋明理學的開山之祖,周敦頤(1017—1073年)留下了一首題為《牧童》的詩,將自己的審美關照對象鎖定於耕牛和牧童身上,把這種閒適、自足、緩慢、充滿樂趣的農村生活,視為農業社會中的一幅理想畫卷。

「笛聲吹老太平歌」——這首詩不僅描繪了在東風吹拂下,騎在牛背上牧童的怡然自樂,他還給了牧童一件重要的道具:笛。從牧童悠揚的笛聲中,周敦頤似乎體察到了自己所追求的政治理想和社會秩序。【注1】

在周敦頤開創的哲學體系裡,他摒棄了道家、禪宗的出世色彩,結合儒家的經典理論,建立了一種新的宇宙論。他用一篇並不長的《太極圖說》,為此後的理學家們提供了無極、太極、陰陽、五行、動靜、主靜、至誠、無欲、順化等概念,由此搭建了一種簡單而系統的宇宙本體論。

在此基礎上,周敦頤提出以「學為聖人」為宗旨,他摒棄通過修行成仙、成佛的人生理想,而是主張成為聖人。對於形而下的現實社會,他所倡導的政治主張便是「順化」。周的另一重要著述《通書》中說:「聖人在上,以仁育萬物,以義正萬民。天道行而萬物順,聖德修而萬民化,大順大化,不見其跡,莫知其然之精神。」

若是聯想到他那首《牧童》的詩,便是為這「天道行而萬物順,聖德修而萬民化」的理論,提供了一個可見的、現實的、理想化藍圖。

李唐《乳牛圖》

由周氏開始,中國傳統的美學思想開啟了對儒家、道家、佛家各派美學思想的融合與創新。無論在此後的文人畫家、院體畫家、民間畫師們,甚至也包括所謂的禪畫家們,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理學——這種更新的儒教思想影響。從他們所留下的畫跡,無不體現了這點。

與周氏所創建的宇宙論相對應,《宣和畫譜》的作者們在編撰有關畜獸畫的內容時,也將畫馬、畫牛這兩個題材與《易》中的卦象相對應,在《畜獸敘論》一段中,作者認為:乾象天,天行健。故為馬;坤象地,地任重而順,故為牛。馬與牛者,畜獸也,而乾坤之大,取之以為象。若夫所以任重致遠者,則復見取於《易》之《隨》,於是畫史所以狀馬牛而得名者為多。

比周敦頤晚出生28歲的黃庭堅(1045—1105年),在《濂溪詩序》中認為周敦頤人品甚高,將其比為:胸懷灑落,如光風霽月。這位江西派詩人的開山之祖,也為我們留下了一首題為《牧童》詩:

騎牛遠遠過前村,吹笛風斜隔壟聞。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

據說這首詩為黃庭堅七歲所做。其中透露出看破俗世的城府,讓人不太相信這齣自一位頑童之口。若真如此,那便是小黃庭堅的矯情,或者刻意模仿其他類似的詩意。有關這個七歲神童的傳說,至少反映了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在北宋時期的文學界,在田園詩中植入牧童這一文化符號,已是相當流行了。

李唐《乳牛圖》局部1

李唐《乳牛圖》局部2

花了這麼一長段內容,來介紹周敦頤和黃庭堅的兩首《牧童》詩,我想是有必要的。至少,通過這兩位思想家和文學家的詩作,可以讓我們更直觀地了解,宋人畫牛的思想和文化背景,以及牧童、耕牛、楊柳與笛聲,這些意象符號對於宋朝人的美學意義。

而且,在具體的繪畫理論、技法層面,以周敦頤為首的北宋五子(周敦頤、張載、邵雍、程頤、程顥)所提出的哲學命題,如張載的「元氣本體論」、朱熹所說的「太極之理」,不僅對應著宋人開啟的新審美思想,而且也成為畫家們所思考的命題。

理學家們注重致知窮理,通過格物致知,窮盡萬物之理,這讓宋代畫家們更注重「師造化」,也即有寫生之傳統,他們通過長時間的觀察,能夠精確、逼真地表達出天地萬物的「理」。而,這並不局限於畫出物象之外在形狀,而是要畫出物像之「理」,由此將型與神的關係做了進一步提煉與總結。

貳 北宋時期幾位重要的畫牛高手

在周敦頤和黃庭堅的時代,善於畫牛的畫家有哪些呢?首先,便是受到官方評論家們所推崇的朱義、朱瑩兩人。

還是先看一段《宣和畫譜》中載錄的善畫馬、牛、羊、虎等動物畫家們的介紹:

「自晉迄於本朝,馬則晉有史道碩,唐有曹霸、韓幹之流。牛則唐有戴嵩與其弟戴嶧,五代有厲歸真,本朝有朱義輩。犬則唐有趙博文,五代有張及之,本朝有宗室令松。羊則五代有羅塞翁。虎則唐有李漸,本朝有趙邈齪。貓則五代有李靄之,本朝有王凝、何尊師。凡畜獸,自晉、唐、五代、本朝,得二十有七人,其詳具諸譜,姑以尤者概舉焉。」

——這段記敘的大致內容是,善於畫畜獸的高手自晉朝到北宋共有27位,具體以畫牛出名的畫家有唐代的戴嵩、戴嶧(音:yi)兄弟、五代的厲歸真,以及北宋的朱義。而其他畫家雖然享受名氣,但「氣俗而野」因此未編入畫譜。

戴嵩《鬥牛圖》

在上篇文章中,筆者對於戴嵩和厲歸真都有所介紹。而有關這位北宋的朱義史料記載很少,他與同族兄弟朱瑩均以畫牛出名。《宣和畫譜》記載這二位兄弟為江南人,宋時的江南路,包括江西全境與皖南部分地區,主要範圍包括如今的江西省及贛江流域。這與我們如今概念中指代江南的蘇、杭等地有不同,在北宋時期江浙等地屬兩浙路。無論是當時的江南路、還是兩浙路,都是魚米之鄉,耕牛、牧童、坡岸正是農村生活中最常見的景色。

從畫史的記載看,朱義對於牛的描繪已經不再像韓滉和戴嵩所留存的作品那樣不設背景,而是將這些牛放於更為廣闊的社會、自然環境中,為畫面增加了的敘事性和詩意。朱義畫作的題材有:「斜陽芳草、牧笛孤吹、村落荒閒之景,而無市朝奔逐之趣。」在宣和時期御府收藏朱義六幅,分別為牧牛圖三、橫笛牧牛圖一、飲水牛圖一、乳牛圖一。

他的同族兄弟朱瑩也有五幅畫作收入御府。朱瑩的對牛飲水、齕草的描繪,都極為生動傳神,而不僅僅做到形似。在論及這倆兄弟畫牛的成就時,《宣和畫譜》的作者闡述了一段美學主張:「蓋牛之真性,非筆端深造物理,而徒為形似,則人人得以專門矣!獨瑩與義殆若知之者。」

這段評語,正契合了當時主流的理學思想。「理」在萬物表現於各自體性,物象有各種舉止活動,其神態各從所宜。而畫家應該努力做到窮理盡性,不單要描繪出牛的外形,而且要刻畫出其內在的肌肉、筋骨,還要刻畫出它的力量、神態與精神,甚至要刻畫出它與周圍環境以及人之間的互動與交流。

朱義與朱瑩兩人的畫作幾乎沒有留存。所見僅有網絡流傳一幅有朱義款的《春郊歸牧圖》,該圖曾在2007年春和2009年秋分別亮相於國內兩家拍賣行。有關此圖資料有限,其真偽待考。整個北宋時期有關牧牛題材畫作留存至今很少,暫用此圖供大家感受、欣賞。

朱義 (傳)《春郊歸牧圖》

該圖繪一牧童騎牛背上,正吹橫笛。背景有一株老柳,一樹桃花,提示我們這是一個春日,牧童身穿短袖薄衫,似乎已經被暖陽曬熱了,他敞開了自己的外套。而胯下的老牛,也似乎感覺到了燥熱,它抬起頭、瞪著眼,步履沉重,顯出幾分不耐煩的樣子。

據網絡資料,該圖尺寸為橫28釐米、縱26釐米,左上方樹幹中有朱義隱款。這種留款方式讓人想起崔白的《雙喜圖》,不僅如此,該畫的畫風也完全擺脫了北宋畫院的「黃氏體制」,與崔白類似的工、寫結合,充滿變革時期的痕跡。

《春郊歸牧圖》細部1

《春郊歸牧圖》細部2

《春郊歸牧圖》細部3

在桃花花瓣、牧童的頭部、身軀、以及套牛的韁繩上,採用了細線勾勒填色的傳統方式,而在對樹杆、枝葉、牛身、坡石等處,則採用了粗細、乾濕不同的勾線,尤其對樹杆的描繪中運用了皴擦點染多種筆法,整體畫面設色也顯得清淡。

叄 裴文晛:北宋第一高手還是俗不可耐

實際上,在對朱義、朱瑩的溢美之詞後,《宣和畫譜》的編撰者提到了另一位畫牛的畫家,但對他的評價不高:「而包鼎之虎,裴文紵之牛,非無時名也,氣俗而野,使包鼎之視李漸,裴文紵之望戴嵩,豈不縮手於袖間耶?故非譜之所宜取。」

官方編撰的畫譜中因為這位裴文紵所繪之牛「氣俗而野」,雖然他在當時名氣很大,也並不收錄他的畫。《宣和畫譜》中提及的這位裴文紵(音zhu)應為裴文睍(音xian),在另外兩位宋人所撰寫的畫史中,卻對他有完全不一樣的評價。

劉道醇在其所撰《宋朝名畫評》中,給予裴文晛北宋第一高手的地位,與唐代的戴嵩、五代的厲歸真齊名。劉道醇也提到,裴文晛的畫在當時並不被人看好,但若看他的畫作,才知道其畫技高明。

他記載說:「裴文睍京師人。畫水牛為當時第一。隋唐而下畫牛者止三人,戴嵩、厲歸真與裴文睍,是也,其餘凡陋可鄙。今人多不閒文睍,寡合之性,故以惑多士。觀其真跡,乃當時之名流也。」

大致活動時間為11世紀後半期的郭若虛【生卒不詳,約慶曆年間(1041-1048)生,元符年間(1098-1100)卒】,對這位裴文晛的評價也很高,認為他至少是「一代佳手」。郭的《圖畫見聞志》中記載說:裴文睍,京師人,仁宗朝為翰林待詔。工畫水牛,骨氣老重,劄渲謹密,亦一代之佳手也。他還評價說,裴文睍之水牛,渾奪生意。

南宋 佚名 田壟牧牛圖

南宋 佚名 《柳塘呼犢圖》

除了這位飽受爭議裴文晛,在郭若虛的記載中,北宋時期善於畫牛的畫家還有以下幾位:

祁序,江南人,工畫花竹、翎毛,兼長水牛。鬱有高致也;丘士元,不知何許人。工畫水牛。精神形似外,特有意趣;胡九齡,絳人。工畫水牛。筆弱於裴,而意特瀟灑。愛作臨水倒影牛,人多稱之。

上述幾位畫家也幾乎沒有作品留存。但由此看來,這位胡九齡善於描繪在江、河、湖邊飲水的牧牛倒影。值得注意的是,上文提到過的朱瑩,也專門有描繪牛飲水以及水中倒影之作。在後文我們將要看到,南宋時期的李唐、閻次平等人,依然保持了對這一小眾題材的熱愛,在他們所留存至今的畫跡中,更能夠清楚地感受。(未完待續)

相關焦點

  • 牛角近三米,牛尿用來洗漱和染髮,長角牛和奇特主人的田園牧歌
    雄性長角牛的角長可達2.5米,有極端個體甚至長到了2.938米,拿到了牛角最大長度的世界紀錄。那麼,這長長的牛角究竟有什麼作用呢?不僅如此,長角牛的產奶量也高於那些野生的親戚們,這些奶水承擔了丁卡人大部分的食物,有時你甚至會看到一些孩子蹲在母牛胯下,像小牛一樣吮吸。牛尿的妙用一到旱季,丁卡族的女孩子就開始頻繁地收集牛尿,來補充捉襟見肘的水源。這些尿液含氨量很高,呈現出鮮豔的橘紅色。
  • 古詩寫牛十首經典之作:風吹草低見牛羊
    古詩寫牛十首經典之作:但得眾生皆得飽牛是與人類生存休戚相關的一種動物。牛的辛勤勞作,牛的忠厚純良,讓人感動。在詩人的筆下,牛要麼是田園牧歌的扮演者,要麼是忍辱負重的奉獻者。簡評:一生辛勞的牛,有誰在乎過它?當它年老體病的時候,還在祈禱「眾生皆得飽」。這頭只求付出,不圖回報的「病牛」的身上,大寫著一個字——「人」。(2)敕勒歌(南北朝)佚名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 世界牛畫出中華 ——記著名大寫意牛畫家賀虎成
    在世界書畫藝術的歷史長河裡,儘管畫畫畫的可繞地球一圈,但是,當代牛畫稱絕者卻廖如燦星。隨著賀虎成先生牛畫在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展出,126幅作品被國外館藏,他自成一體的牛畫作品已成為海內外書畫界的廣泛認識。
  • 鍾正山與牛
    先生借喻繪牛圖,向我們展示了人類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同時,更彰顯了生活在 南洋地區的華人華僑一直保持著中華民族的勤勞淳樸、刻苦耐勞、勤勤懇懇、鞠躬盡瘁的 優良傳統和艱苦奮鬥精神!鍾正山<春江水已暖>135*70cm童年憶趣 田野放牛鍾正山<牛不回家喚哥哥>92*61cm鍾父為了避免年幼的哥哥有好奇心欲進城的危險, 專門買了一頭牛,讓他在田野放牛,而其他小孩子們也跟隨著大哥到野外玩耍,就這樣過著天真爛漫的童年時光。
  • 畫裡茶峒:一鳴聞三省的田園牧歌
    這條官路將近湘西邊境到了一個地方名為『茶峒』的小山城時,有一條小溪,溪邊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戶單獨的人家,只一個老人,一個女孩子,一隻黃狗……」很多人對茶峒心生嚮往,來源於沈從文的《邊城》。蒼翠的群山、古老的渡口、清澈見底的清水江、坍圮的白塔、竹纜系的渡船、主人公翠翠和儺送純純的愛情……這裡有著田園牧歌式的生活。
  • 到摩爾多瓦 尋找田園牧歌(國家人文地理)
    摩爾多瓦駐華大使館供圖對位於歐洲東南部、與烏克蘭和羅馬尼亞相鄰的摩爾多瓦,不少中國人會稍感陌生;但只要造訪過這個擁有世界最大地下酒窖、歐洲最古老巖洞修道院的國度,就一定會被其田園牧歌式的風情打動。作為傳統農業國,摩爾多瓦自然淳樸的鄉村風情是吸引遊客的魅力所在。逃離城市喧囂、遠道而來度假的人們可以盡享摩爾多瓦田園生活的恬淡悠閒。
  • 在牛屁股上畫眼睛,可以保護牛不被獅子攻擊
    研究人員在683頭牛屁股上畫了眼睛,543頭牛屁股上畫了十字,另外835頭牛屁股作為對照什麼也沒畫。在4年的時間裡,那些屁股畫了眼睛的牛,一頭都沒丟;那些屁股畫了十字的牛,丟了4頭;那些屁股光溜溜的,丟了15頭。這個實驗結果還是很明顯:屁股上畫眼睛對「牛身安全」確實有了很好的保護作用。在牛屁股上畫畫?哪個人這麼無聊?
  • 在牛屁股上畫上眼睛能防止牛被獅子吃掉嗎?
    在牛屁股上畫畫?還一邊屁股畫一個?這是人幹的事?!沒錯,這是人幹的,還是科學家幹的。據此推測,科學家在牛屁股上畫眼睛很可能也是出於保護的想法。科學家為什麼要用這種方式保護牛?屁股被畫眼睛的這群牛,住在波札那。波札那位於非洲南部,是一個擁有大片草原的內陸國家。
  • 在牛屁股上畫眼睛,獅子就不敢攻擊牛,是真的嗎?
    在非洲波札那,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牧場中的很多牛屁股上都有著一雙「眼睛」,看上去十分的逼真,這是為什麼呢?雖然這件事很像是「熊孩子」的作品,但實際上是南非的牧場主保護自己的牛所使用的一種方法。聽起來的確有點駭人聽聞,可真相就是在牛屁股上畫「眼睛」真的是保護牛的一種方式。
  • 勤懇堅韌的「福牛樂樂」詮釋北京帕運會理念
    從徵集到誕生歷經三個階段  2008年北京帕運會吉祥物徵集、評選工作是嚴格按照國際殘疾人奧委會的有關規定,借鑑往屆帕運會吉祥物設計的成功經驗,依照中國國情和有關法律與規定進行的。帕運會吉祥物的誕生,經歷了方案徵集、初評修改和審定批准三個階段。
  • 牛年主題彩票挾"牛"勢而來 國畫大師贈「牛」圖
    據邢曉巍介紹,「牛年大吉」紀念賀歲彩票以《範曾畫牛》經典畫作為圖案,12種姿態各異的「牛票」,分別融山水、花鳥、人物於一體,併集詩、書、畫三絕於一身。  滬賀歲票發展8年向社會徵集票面  比起外地人們對牛年彩票的新鮮感,每年買一套生肖票已成為不少上海市民的習慣,上海彩民黃先生就已經收藏了好幾套生肖彩票。
  • 齊白石畫牛不見牛,凳子上的繩子太有意思了,大師真是有創意
    齊白石畫牛不見牛,凳子上的繩子太有意思了,大師真是有創意齊白石畫畫有一個很奇怪的特點,看起來像是題不對畫,但是細細一品味就恍然大悟,這是他最讓人稱道的地方。畫牛不見牛這是他畫的一幅牛圖,本來是抱著看牛的心態點進來的,但是卻讓人頓時呆住了,這不是畫的牛嗎,牛去哪了?不僅牛沒了,更離譜的是凳子上只畫了一個拴牛繩。齊白石畫美人沒有美人,畫中身姿優雅的花瓶,到底有何含義?
  • 在牛屁股上畫眼睛,為什麼能同時挽救牛和獅子的生命?
    目睹了這一切,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的生態學家尼爾·喬丹在幾年前提出在牛屁股上畫眼睛的想法,並在波札那捕食者自然保護基金會的支持下,與當地農民一起開展了一項名為「Eye-Cow Project」的研究項目。在經過十周的測試之後,他們開展了長達四年的研究,來弄清楚是否可以採取這種措施減少牲畜損失,同時保護獅子。
  • 李可染筆下的秋,真牛!
    李可染 霜葉紅於二月花 李可染的牛畫是一絕,極富生活情趣,或行、或臥、或鳧於水中;牛背上,稚氣的牧童悠然自得,或觀山,或引吭,或競渡,寥寥數筆,便勾出一幅質樸而生機盎然的田園小景。
  • 丘成桐是「數學王國的凱撒大帝」,高斯是「數學王子」,誰更牛?
    兩人都是數學界的大牛,高斯在大家心中可能比較熟悉,例如從1加到100的算法;而丘成桐則可能了解他的人少之又少。當然,如果將兩人對比誰更牛,那真的不好對比。我們先看看他們的成就。誰更牛誰更牛?不知道。一個是數學王子、世界上三大數學家之一;一個是數學王國的凱撒大帝「。都非常牛。當然,他們屬於不同時代的數學家,不可簡單比較,至於誰更牛,還真不好說。我是學霸數學,歡迎關注!
  • 只要在牛屁股上畫眼睛,獅子就不敢攻擊牛,這是怎麼回事?
    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在牛屁股上用顏料畫上假眼睛後,能夠顯著降低獅子或者獵豹攻擊牛的風險。研究人員將14隻牛分成3組,其中一組在牛屁股上畫上假眼睛,雖然畫技拙劣,人類能一眼看出這是假眼,但神奇的是,將它們放在室外過一夜之後,這些畫上假眼的牛完全沒事。
  • 牛屁股上畫眼睛可震懾獅子,什麼原理?竟然可以同時保護獅子和牛
    在牛屁股上畫眼睛聽起來像是熊孩子才幹的事情,但現實生活中卻的確發生了,並且是科學家歷時四年的研究項目。此前這項研究結果被發表在《通訊-生物學》雜誌上,論文的作者是來自澳大利亞和波札那的一個科學團隊。主要因素還是和當地居民間的衝突,這些獅子會經常獵食當地局面飼養的牛,這就是矛盾的關鍵點所在。因此科學家想要解決獅子和當地局面之間的衝突,某種意義來說就是保護獅子。因此他們從更科學的角度出發,希望可以減少被獵殺牛的數量,所以就想到了在牛屁股上畫眼睛的辦法。
  • 把牛畫成「烏龜」,齊白石的繪畫水平,到底如何?
    在這幅價值數百萬的畫牛名作裡面,畫中的牛的確畫成了「似與不似之間」,遠遠地欣賞你知道這是一頭牛正在耕地,但如果仔細欣賞就會發現畫中的牛有兩大彆扭之處。第一是把牛畫成「烏龜」,因為齊白石在牛背上披上了蓑衣,看上去很像一隻烏龜,第二個彆扭之處是,正在耕地的牛卻是邁著「順拐」的步伐,齊白石畫了頭「順拐」的牛,這是有違常識的謬誤。
  • 九牛之力剪紙,九牛寓意力大無窮!
    牛是中國剪紙藝術文化常用的元素之一!牛在剪紙文化中的第一個象徵意義:力量和倔強。牛在十二生肖中是體積最大的,所以人們在生活中常以「牛」寓多或大。人們也把勤勞苦幹的人稱為「老黃牛」,清朝有「丹黃橫掃八十一,萬夫誰敵此牛力」的詩句形容牛的力大無窮。
  • 畫上假眼睛,如何保護牛免受獅子襲擊?
    屁股上畫假眼睛,可以有效保護牲畜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科學家發現在牲畜的屁股上畫上眼睛研究歷時4年,共有2061頭牛參與了這項研究,而這些牛都屬於被獅子襲擊過的牛群。科學家將這些牛分成三種:683頭牛屁股上畫了一個人造的眼點圖案,543頭牛畫了簡單的十字標記,其餘的不做任何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