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詭辯怎麼辦?學點邏輯同一律,就無懼別人不講道理(三維樹)

2021-01-07 三維樹

如果別人跟你詭辯,不講道理的時候,應該怎麼對付呢?

在職場的爭論中,很多人面對別人的胡攪蠻纏,可又抓不住別人錯誤的關鍵點,只會心裡難受、生氣,這樣即解決不了問題,也不利於你的個人形象。

其實,你只要學點基本的邏輯,你就能夠找出問題所在,很好的去處理別人的詭辯了。並且,如果對方不懂邏輯的話,你也可以通過詭辯,在說話的氣勢去打擊對方,獲得心理上的優勢。

什麼是詭辯呢?

我聽到一個這樣的故事:

兩個學生問老師,什麼是詭辯?老師說:我家裡有兩個客人小王和小李。小王很髒,小李很乾淨,於是有一個人去洗澡了,請問誰洗澡了?

學生A說,小王去洗澡了。老師反駁說,不對,小王髒是因為沒有洗澡習慣。

學生B說,是小李去洗澡了。老師又反駁說,不對,小李本身就很乾淨了。

兩位學生抓狂,老師笑著說:這就是詭辯。

這是一個違反了邏輯同一律的問題,對於小王,他用是否有洗澡習慣來判斷他有沒有洗澡;對於小李,他用是否有洗澡意願來判斷有沒有洗澡。也就是判斷標準不統一。

同一律,是指在思維過程中,每一個概念或者命題都應該有它本身的含義,並且要求保持前後的一致,不能隨意改變。

同一律可以用公式表示為:「A是A」或「p→p」。也就是說,你和別人討論問題的時候,先要雙方明確概念,再各自表達不同的意見。

比如,大家在討論:對於職場人,要如何提升演講能力?

那麼大家先要對「演講」的概念是什麼,才能討論下去。「演講」這個詞,從形式上來講:就是站在兩二個人以上的講話;如果從內容上來講,演講就是:用你的思想去影響聽眾的想法等等,大家統一了概念之後,你才能進入下一步的討論,否則,在一起只會爭論不休。

當然,如果對方的邏輯知識很差,你反而可以利用詭辯來佔據說話的優勢,使別人看不出毛病,反而稱讚你的口才不錯。這是我在書上看到的一個故事:

說:有三個秀才趕考,遇到一位老人,便問他幾個能中榜。老人一字不吐,只豎起一根手指便把三個秀才打發走了。最後,三位秀才當中有一位中了皇榜,便帶禮物來感謝這個老人,稱讚老人為神人!

從上面的這個小故事中,為什麼那位老人能夠知道三位秀才當中會有一人能中皇榜呢?

其實,那位老人並沒有什麼未卜先知的神秘能力,而是巧妙地利用了「一根手指」的歧義,這裡其實就是違反了邏輯的同一律。看圖:

只有一人上榜、沒有一人上榜、沒有一人不上榜。無論最終結果怎樣,那位老人都能選擇其中一種說法來自圓其說。

總結:在人際溝通中,邏輯的力量無處不在。如果你不懂邏輯,就有可能被別人詭辯搞得暈頭轉向,自己無計可施,只能唉聲嘆氣!如果你的邏輯知識很強,你可以抓住某個問題的要點,有理有據地把別人擊倒,甚至還可以用詭辯贏在氣勢上。因為有時候,在爭論中打亂別人的思路,讓人無話可說,也是一種勝利。

相關焦點

  • 不要給別人講道理,因為講道理會招人煩,而講故事就不會
    道理是什麼?道理往往是很正確的話,但是我們會發現那些特別正確的話,很多時候會讓別人覺得是「廢話」,非常空洞,因此給別人講道理會招人煩。那不講道理怎麼可以呢?大家都是文明人,不講道理那講什麼,進化心理學告訴我們要講故事,講自己的內心感受,以此和別人更好的溝通和交流。
  • 說話的邏輯漏洞越多,表明說話的水平就越高(三維樹)
    從商業的角度講,就是語言表達自信流暢,別人聽了喜歡跟你進一步合作。邏輯是什麼呢?是指原因和結果的關係。也是指你講述某件事情的時候,總有前因後果,說明白之後能正確得出結論,這就是邏輯。邏輯漏洞,是指論證過程中有不嚴謹的地方。
  • 邏輯思考力——同一律
    這個概念,才真正有點邏輯的味道。同一律:同一律是形式邏輯的基本規律之一,就是在同一思維過程中,必須在同一意義上使用概念和判斷,不能在不同意義上使用概念和判斷。關於這個概念的解釋很簡單,也能從字面上大概知道意思,在現實生活和工作中,我們對於「同一律」的理解其實就是要步調一致才能並肩同行,否則就是對牛彈琴雞同鴨講。
  • 我對道理這個詞的理解
    比如道理這個詞語,英文的翻譯為Reason,Reason其實是邏輯、原因的意思,並不能很好的描述道理這個詞語的含義。道理,首先是道,才是理。你得在這一條道上,我們才能講理。如果我們不在一條道上,這理是講不通的。比如你要說服別人,別人是因為利益關係選擇另外一個理,那你怎麼巧言善辯也沒用,人家一定會狡辯、甚至會無理的詭辯。道不同,不相為謀。
  • 面對強詞奪理的詭辯怎麼辦?如何有效反駁!
    我們生活中時常會遇到強詞奪理的人,他們說出的話明顯讓人感覺不大對,但具體又說不出哪裡不對。真是煩人!其實,這種情況,對方使用的話術就是詭辯。舉幾個著名的例子。比如,芝諾悖論。這是古希臘學者芝諾提出的。所以,你永遠堆不出一堆穀子。當然,我們都知道,這些論斷都是錯的。因為我們有經驗,有事實。我們參與過追逐,走過橋,堆過東西。但是,假如單從邏輯上看,你能看出問題出在哪嗎?估計很多人,都會被一下問住。要在邏輯層面拆穿詭辯,關鍵是要建立思考的規則。所有的詭辯,都是違背了思考的規則。只要抓住規則,詭辯就會被馬上識破。
  • 莊子是個不講道理的人?看看《莊子·秋水》就知道了
    我們在中學的時候,學過像《論語十則》《塞翁失馬》這些經典文言文,當時的我們一心沉浸在老師精彩講述激情中,沒有發現這些課文有啥問題,甚至覺得課本講的就是對的。長大後一研究,才發現這些課文也有不可取之處,洗掉了許多孩子的邏輯能力。
  • 破解神邏輯:不講道理的人怎麼總有理
    「別人都結婚,你幹嗎不結婚?」「還讓我支持正版,難道你就沒在網上下過電影嗎?」「你要是不好好念書,就考不上大學,將來只能去掃大街!」「你那麼有錢,幾千塊錢對你來說就是一件衣服的事兒,果然越有錢越摳門,再也不找你借錢了!」——熟悉嗎?這些擲地有聲、好像不容反駁的話,看似很有道理,其實都是不講道理的神邏輯。本文摘編自《神邏輯》一書,由澎湃新聞經新經典文化授權發布。
  • 很在意別人的看法,怎麼辦?
    所以,很多時候你去學一個領域,很困難;但是給它編一個故事,寫一本小說,把知識融匯到故事裡,理解起來就方便很多。在這個前提下,我們的「心智世界」,就特別容易把來自社會的評價和反饋,放到一個更重要的位置,賦予它們更大的權重。所以,我們經常說: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看法。但為什麼還是那麼難以做到?就是因為:我們大腦的演化,就是朝著「更加在意別人」的方向發展的。
  • 詭辯與表演才是辯論賽真相
    人們只看到了臺上辯手們的激烈交鋒,卻沒有看到在交鋒的背後其實是詭辯與表演,而這,才是辯論賽的本來面目。由於閱讀和思考的缺乏,中學和大學時,我曾經也是一個十足的辯論賽愛好者。但是到後來,我逐漸發現辯論賽並不是一個能夠使人提高智識,讓人接近真理的平臺,相反,它只是一場滿足個人虛榮並且充滿各類詭辯的表演劇。當辯論成為一種賽時,它就已經與真理無關了,而只與輸贏有關。
  • 女生生氣了,該怎麼辦?講道理,你瘋了嗎
    女生生氣了,男生該怎麼辦?這裡面有2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正在追求的女生生氣了,該怎麼辦?第二個問題是,談了一段時間的女朋友生氣了,該怎麼辦?而採取的方法和策略是不一樣的,下面小編穆銘告訴大家,遇到這2種情況,具體該怎麼辦?
  • 反覆講道理會養出「媽媽的聾子」:別做扭曲的父母,讓語言失效
    (二)我們不要做一個「扭曲」的父母想要改變自己無效講道理的狀態,首先要意識到我們的講道理,為何是無效的。比如,一個吃飯反覆離開座位的孩子。我們反覆對他說:「吃飯期間,不允許離開座位,這是非常不禮貌的。再說,餓一頓真壞不了。現在孩子大多營養過剩,「積食」的孩子更多。(三)無數次「講道理」,不如一次「行動」!講道理,不是不可以。有的事情確實需要給孩子講道理,讓孩子提高認知,明事理。當孩子懂了以後,不需要我們反覆給他們講同樣的道理。
  • 對別人很好,對自己發火怎麼辦
    對別人很好,對自己發火怎麼辦首先我在寫這篇經驗之前先說一下,此篇經驗的緣起,也就是為什麼寫這篇經驗,這樣說清楚之後,可以很好的幫助有困惑者。生活中有很多的人非常的要強,對別人也很關懷,他時常也對別人很好,但是容易對自己發火,那麼這次在我們的佛教禪修文化活動中,也就是出於這一問題,下面我將詳細分享。問:師父慈悲,我有一個問題就是,我對別人特別好,但對自己要求特別高,問題想不通了就對自己發火,不敢對別人發火也不想對別人發火,最後導致自己像魔鬼一樣揪住自己,火就特別容易上頭。不知道怎麼解決?
  • 孩子得理不饒人,怎麼哄都不肯原諒別人,家長應該怎麼辦?
    孩子得理不饒人,怎麼哄都不肯原諒別人,家長應該怎麼辦?【家長傾訴】星期天,她的媽媽將帶依依去她阿姨家。依依特別喜歡她媽媽上周買的那條新裙子。他的母親讓他休息,但強子不聽。相反,她把依c在依依的裙子上。「我不是故意的……」哈德隆低頭說。 「你是故意的,你是故意的……」「你付了我的衣服錢……」依依哭了又哭。「依依乖,海哥真的不是這個意思。」媽媽趕緊哄依依。「姨媽能給你做點吃的嗎?」回來批評強子,別哭…姑媽對她的堅持感到驚訝。「我不會的,我不會的!」
  • 以史為鑑|美國曾經是列強裡講點道理的國家
    當你超過別人一點點,別人會嫉妒你;當你超過別人一大截,別人就會羨慕你。今天中美之間的關係也是如此,經濟上,以美元計算的GDP美國比中國高,以平價購買力計算的GDP中國比美國高;軍事上、政治上,美國依然是世界上影響力最大的國家,中國則是按照本國國情探索發展道路典範。疫情以來,美國的心態有點崩了。
  • 巴門尼德: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還是一個荒謬的詭辯家?
    而有的人卻不以為然,認為他的整個哲學論證不過是基於語法、邏輯和形上學的混亂,他充其量,也只能說是一個詭辯家。那麼巴門尼德,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他的學說真的只是一種詭辯嗎?二,不存在的東西,現在不存在,過去不存在,將來也不會存在,所以談論「無」沒有任何意義三,時間並不存在,變化也不存在,只有存在已經存在,存在就是絕對、就是單一、就是永恆、就是不變不知道看完這些以後你會有什麼感覺,或許你會覺得很暈
  • 【收藏】24種詭辯邏輯
    此文作為開篇,預示著未來或能爭取日更,將我的所學所想給大家分享,希望能給您帶來收穫。 1.稻草人 即歪曲了別人的觀點,使自己能夠更加輕鬆地攻擊別人。 例子:小明說國家應該向教育投入更多的預算。
  • 活得很累,因為你太在意別人的評價
    人的一生應該為自己而活,應該學著喜歡自己,應該不要太在意別人怎麼看你,或者別人怎麼想你。其實,別人如何衡量你也全在於你自己如何衡量你自己!----席慕蓉有位年輕人向智者請教:「為什麼我到現在一事無成?」智者回答:「找一件喜歡的事,一直做下去。」
  • 黑曜石被別人摸了怎麼辦?
    黑曜石具有很強的吸附性,能夠吸收人體的負能量,如果被其他人觸碰,也會吸收他人的負能量,所以黑曜石儘可能的不要讓別人觸碰,但如果被別人碰到了怎麼辦呢,佛曜網將在文本中為您詳細解答
  • 什麼是邏輯思維中的同一律?思鑫誠禾告訴你
    邏輯,是在人類理性認知世界中,一種必須把握的思維流程和思辨能力。如果說得簡單一點,邏輯就是理性認識世界,推演事件的能力。所以在認識與推演的過程中,會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思考規律,這些規律就像道路,用來幫助夜行的旅者不會迷路。
  • 記住三個令人快樂的原理,能輕鬆影響聽眾的想法或行動(三維樹)
    職場演講中,你講話的內容要對聽眾的意義,別人才有可能受你演講的影響。能夠對聽眾產生影響力的內容,主要有兩個:一是精神上的快樂,二是物質上的收益。這文章主要是探討精神上的快樂。能夠給聽眾帶來精神上的快樂,有些內容呢?又有哪些內容會讓聽眾產生痛苦,你需要將痛苦轉化為快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