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門尼德: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還是一個荒謬的詭辯家?

2020-11-26 聽哲說

巴門尼德,是古希臘時期前蘇格拉底時代的一個哲學家。

有的人認為,它是西方第一位真正意義上的哲學家,甚至覺得,他是史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

而有的人卻不以為然,認為他的整個哲學論證不過是基於語法、邏輯和形上學的混亂,他充其量,也只能說是一個詭辯家。

那麼巴門尼德,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

他的學說真的只是一種詭辯嗎?

我們先來看一看他的一些哲學觀點:

一,能夠被說出來的東西,能夠被人們思考的東西,一定存在,因為不存在的東西就無法說出來,也無法被思考。

二,不存在的東西,現在不存在,過去不存在,將來也不會存在,所以談論「無」沒有任何意義

三,時間並不存在,變化也不存在,只有存在已經存在,存在就是絕對、就是單一、就是永恆、就是不變

不知道看完這些以後你會有什麼感覺,或許你會覺得很暈?

暈就對了,因為巴門尼德的哲學本就晦澀難懂,其論證的細節更是複雜得讓人難以忍受。

對於巴門尼德的工作,他的學生芝諾可謂是一脈相承,甚至可以說青出於藍勝於藍,提出了一個非常著名的悖論:

一個人去追烏龜,雖然人跑得比烏龜快,但是,每當人跑到烏龜原來在的地方時,烏龜自己也已經前進了一小段距離,當那個人再趕上這個距離時,烏龜卻又前進了一小段,當那個人再再趕上這個距離時,烏龜卻又前進了一小段……如此循環往復,永恆不止,人就永遠追不上烏龜……

這麼聽下來,是不是覺得還挺有道理?

當然,這個並不能信,科學證明,這只是詭辯。

但是,基於這種詭辯方法,芝諾還認真地去認證了老師的一個觀點:

變化和運動並不存在

他提出一種飛矢不動的理論,認為飛出去的箭其實並沒有在運動,那只是一幀一幀靜止的畫面組合起來的假象,在每一幀,每一個時刻,箭都是靜止的,運動根本就不存在。

所以……

是不是覺得又有一點道理?

雖然上述觀點很詭異,但我們還是能夠從中看出一些東西來的,那就是:

一種邏輯論證和矛盾演繹的特殊思維。

這種思維不同於日常中人們思考問題的方式,它或將抽象寓於具體情景之中,或直接在抽象之中進行演繹,但無論是哪種方式,它都直指了人類內心深處的思維本質。

巴門尼德論證的核心

「存在」

而這,本身就是一個極為抽象、極為深刻的詞語。

雖然你我可能都理解「存在」是什麼含義,但是如果你仔細想一想,你就會發現,你的存在,我的存在,這個世界的存在,我們能夠意識到它,能夠去思索它的含義,這本身就是這個世界最為深邃的東西。

正因為如此,我們可以說,巴門尼德開創了一種全新的思維方式,他用抽象和邏輯,去演繹了一些極為深刻的問題,而後世的人們,則將他所觸及的那些領域,稱之為:

形上學

所以,巴門尼德是西方第一位形上學家,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西方的第一位哲學家。

雖然在今天看來,他的許多哲學論證似乎都不太可靠,但是我們,卻沒有必要以今天這麼嚴格的標準去要求古人:

因為,時代,就已經決定了一個人的思維高度

巴門尼德的思維高度,已經上升到了他那個時代的最高水平,我們不必苛求他做出像今天這樣嚴密的哲學論證,相反,我還要為他所作出的那些「詭辯」正名:

因為真理和繆誤,往往只有一線之差

巴門尼德和他的門徒說出了很多繆誤,但同時,他們也揭示出了很多真理。而且,就算是那些繆誤、那些在人們眼中的「詭辯」,也深刻地啟發了後人的思維,在引戰與被引戰中,使哲學思維得以深入人心。

所以,巴門尼德,究竟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還是一個荒繆的詭辯家呢?

我想,如果存在只能是存在,那麼他也只能是他,既是那個語出驚人的詭辯奇才,也是那個令後人仰望的偉大哲學家。

END

相關焦點

  • 最早的古希臘哲學家(四):巴門尼德
    色諾芬尼的一神論今天我們將主要介紹埃利亞學派最重要的哲學家巴門尼德。但在他之前,還有一位哲學家值得一提,即色諾芬尼。他被認為是埃利亞學派的始祖,因為他以神學形式將這一學派的基本觀點表達了出來。他認為神包容萬物,是唯一的,永恆的,不朽的。
  • 古希臘這個學派,有三個哲學家,他們的思想影響西方2000多年
    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聊聊古希臘一個非常有名的哲學流派:愛利亞學派。為什麼叫「愛麗亞學派」? 是因為這個思想流派最新發源於古希臘的愛麗亞城邦。他們的三位代表人物分別是:色諾芬尼、巴門尼德以及芝諾。愛麗亞學派也沿襲了古代「師生」關係代代相傳的傳統,這三位哲學家分別也是師生關係,巴門尼德是色諾芬尼的學生,芝諾是巴門尼德的學生。
  • 坤鵬論:關於巴門尼德 海德格爾和羅素怎麼看?
    ——坤鵬論不得不承認,巴門尼德否定現象和運動的觀念太過離經叛道。特別是「眼見也不為實」讓人們實在難以接受。而且在哲學中,越是偉大的命題爭論越是激烈,因此,對於此觀念的爭論自其誕生後,就一直沒有消停過。這兩天,坤鵬論就來分享一些其他哲學家的不同觀點,以及高爾吉亞如何巧妙地進行反證。
  • 古希臘哲學史上的偉大轉折——巴門尼德
    之前我們討論了古希臘早期自然哲學的伊奧尼亞派與畢達哥拉斯派,今天我們來討論一下愛利亞派的代表人物巴門尼德。巴門尼德的主要思想體現在他的哲學詩《論自然》中。儘管如今《論自然》僅剩殘卷,但是我們依然可以從中看到他借正義女神之口,把真理和意見區分開來。
  • 巴門尼德:存在存在
    也許再過十年,回頭再看這次所寫內容,依舊會啞然失笑,想就這點水平,還好意思普及哲學,但那也是十年後的自我批評了吧,至少我現在是認真校訂了每一篇,爭取讓每一個哲學家,歸位到他們應有的位置,當然,這裡面有我的哲學態度,這個態度是偏分析哲學的,偏數學物理的,儘管在校訂時,我努力提醒自己,不要太偏,要兼顧一些,要懂得平衡的藝術。但後來也就放棄這打算了。
  • 史學家簡述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的生平歷史
    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生於公元前470年為了把這件事與他那個時代的其他偉人相提並論,雕刻家費迪亞斯大約死於430年。索福克勒斯和歐裡庇得斯死於公元406年,伯裡克利死於429年,修昔底德死於公元399年。雅典創造了非凡的藝術和紀念碑,人們會因此而記住她。美,包括個人的美,是至關重要的。它與善良聯繫在一起。
  • 巴門尼德
    )是一位誕生在愛利亞(南部義大利沿岸的希臘城市)的古希臘哲學家。 巴門尼德學術貢獻     根據柏拉圖的記載,蘇格拉底在年輕的時候(約當公元前450年左右)曾和巴門尼德會過一次面, 當時巴門尼德已經是一個老人了,並且從他那裡學到好些東西。無論這次會見是否歷史事實,我們至少可以推斷柏拉圖自己受過巴門尼德學說的影響,這是從其他方面顯然可以看出來的。
  • 巴門尼德與古希臘哲學
    儘管巴門尼德不被當作古希臘第一位哲學家,儘管他對「存在」邏輯思辨的分析、對存在與變化的區分,是為了回應以泰勒斯和赫拉克利特為代表的伊奧尼亞學派——他們首次用理性方式來描繪世界,並注意到世界處於生生不息的變化之中。比如,泰勒斯的「水」、阿那克西曼德的「無定」、阿那克西美尼的「氣」、赫拉克利特的「火」,都是構成宇宙萬物的不竭動力,他們想要發現的都是作為宇宙流變的邏各斯。
  • 《巴門尼德》介紹
    前言巴門尼德是一位誕生在愛利亞(南部義大利沿岸的希臘城市)的古希臘哲學家。
  • 詭辯真的沒有意義嗎?芝諾悖論到底想表達什麼——哲學起航
    這類論述,一般便被稱為『 詭辯 』。 如何反駁詭辯呢?對於克拉底魯,多數人冥思苦想後會想到這樣的答案:『 只強調運動的絕對性,否認靜止的相對性 』——很有國人特色的回答。
  • 論巴門尼德的「存在」
    巴門尼德是哲學史上第一個提出「存在」概念的人,而凡是深入到思想史內部的人都清楚,「存在」概念,無論是在形式上,還是在內容上,都是西方思想的核心和關鍵。從而搞清楚巴門尼德「存在」概念的真正意謂,就始終是哲學史研究的一個重要任務。
  • 巴門尼德存在論,時間不存在,事物永恆不動
    巴門尼德,公園前5世紀古希臘哲學家,是愛利亞學派的創始人,他是哲學家色諾芬尼的學生,也是哲學家芝諾的老師。受過色諾芬尼的影響,也影響過芝諾,蘇格拉底,柏拉圖。他是前蘇格拉底時代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巴門尼德認為,任何一個思想,並不單單是一個標籤,這一思想有所指的內容,這一內容指向具體世界的某種事物,既然思想有具體的所指,那麼思想的所指與事物之間具有同一性,思想與存在同一。
  • 坤鵬論:真正的哲學思想從巴門尼德開始(中)
    學習哲學,很多時候不是觀點難懂,而是我們沒有耐心逐字逐句地細細品味哲學家的話。——坤鵬論一、「一」、「有」、「無」在《真正的哲學思想從巴門尼德開始(上)》中,坤鵬論講了:1.色諾芬尼和巴門尼德規定這個世界的絕對本質為「一」。
  • 讀蘇菲:蘇格拉底,成天在街上晃悠聊天的哲學家
    雖然人們認為他是歐洲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但他生前並沒有留下任何文字。我們現在所知道的關於他的生平,主要是透過他的學生—帕拉圖的著作《對話錄》來了解的。有人質疑柏拉圖是否在書中透過蘇格拉底來闡揚自己的哲學,但這種質疑意義不大。或者,我們可以這樣認為,近2500年來對西方思想家產生啟發作用的,事實上是柏拉圖描繪出的蘇格拉底。
  • 詭辯與表演才是辯論賽真相
    人們只看到了臺上辯手們的激烈交鋒,卻沒有看到在交鋒的背後其實是詭辯與表演,而這,才是辯論賽的本來面目。由於閱讀和思考的缺乏,中學和大學時,我曾經也是一個十足的辯論賽愛好者。但是到後來,我逐漸發現辯論賽並不是一個能夠使人提高智識,讓人接近真理的平臺,相反,它只是一場滿足個人虛榮並且充滿各類詭辯的表演劇。當辯論成為一種賽時,它就已經與真理無關了,而只與輸贏有關。
  • 《巴門尼德》與柏拉圖式辯證術
    核心對話明顯地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的主要人物是少年蘇格拉底、中年芝諾和老年巴門尼德(127b-137b),主題是形相。第二部分則是巴門尼德引導亞里斯多德完成辯證術展示(137c到結尾166c)。  芝諾承認蘇格拉底看懂了他的部分意圖,即通過修辭性的騙術在表面上論證多元論的荒謬,實則替巴門尼德的一元論辯護。
  • 看海德格爾如何闡述思想,重新解釋巴門尼德的存在觀
    海德格爾認為巴門尼德乃是這樣一個「原初開端性的」思想家,他經驗到了存在與思想的共屬一體性乃是「在認識的第一暗示中」的「一切思想的最完滿的秘密」。海德格爾的存在歷史觀可表達為「兩端論」:前蘇格拉底思想向蘇格拉底—柏拉圖形上學哲學的轉向構成一端,為「第一開端的脫落」;西方形上學在尼採那裡的完成與後哲學思想的開啟構成另一端,為存在歷史的「另一開端」。在《什麼叫思想?》
  • 人類史上最偉大的15位哲學家,一生至少要讀一次(收藏)
    二、思辨的集大成者1.柏拉圖簡介柏拉圖(Plato,Πλτeων, 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古希臘偉大的哲學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學乃至整個西方文化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之一除了荷馬之外,柏拉圖也受到許多那之前的作家和思想家的影響,包括了畢達哥拉斯所提出的「和諧」概念,以及阿那克薩戈拉教導蘇格拉底應該將心靈或理性作為判斷任何事情的根據;巴門尼德提出的連結所有事物的理論也可能影響了柏拉圖對於靈魂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