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門尼德,是古希臘時期前蘇格拉底時代的一個哲學家。
有的人認為,它是西方第一位真正意義上的哲學家,甚至覺得,他是史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
而有的人卻不以為然,認為他的整個哲學論證不過是基於語法、邏輯和形上學的混亂,他充其量,也只能說是一個詭辯家。
那麼巴門尼德,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
他的學說真的只是一種詭辯嗎?
我們先來看一看他的一些哲學觀點:
一,能夠被說出來的東西,能夠被人們思考的東西,一定存在,因為不存在的東西就無法說出來,也無法被思考。
二,不存在的東西,現在不存在,過去不存在,將來也不會存在,所以談論「無」沒有任何意義
三,時間並不存在,變化也不存在,只有存在已經存在,存在就是絕對、就是單一、就是永恆、就是不變
不知道看完這些以後你會有什麼感覺,或許你會覺得很暈?
暈就對了,因為巴門尼德的哲學本就晦澀難懂,其論證的細節更是複雜得讓人難以忍受。
對於巴門尼德的工作,他的學生芝諾可謂是一脈相承,甚至可以說青出於藍勝於藍,提出了一個非常著名的悖論:
一個人去追烏龜,雖然人跑得比烏龜快,但是,每當人跑到烏龜原來在的地方時,烏龜自己也已經前進了一小段距離,當那個人再趕上這個距離時,烏龜卻又前進了一小段,當那個人再再趕上這個距離時,烏龜卻又前進了一小段……如此循環往復,永恆不止,人就永遠追不上烏龜……
這麼聽下來,是不是覺得還挺有道理?
當然,這個並不能信,科學證明,這只是詭辯。
但是,基於這種詭辯方法,芝諾還認真地去認證了老師的一個觀點:
變化和運動並不存在
他提出一種飛矢不動的理論,認為飛出去的箭其實並沒有在運動,那只是一幀一幀靜止的畫面組合起來的假象,在每一幀,每一個時刻,箭都是靜止的,運動根本就不存在。
所以……
是不是覺得又有一點道理?
雖然上述觀點很詭異,但我們還是能夠從中看出一些東西來的,那就是:
一種邏輯論證和矛盾演繹的特殊思維。
這種思維不同於日常中人們思考問題的方式,它或將抽象寓於具體情景之中,或直接在抽象之中進行演繹,但無論是哪種方式,它都直指了人類內心深處的思維本質。
巴門尼德論證的核心
是「存在」
而這,本身就是一個極為抽象、極為深刻的詞語。
雖然你我可能都理解「存在」是什麼含義,但是如果你仔細想一想,你就會發現,你的存在,我的存在,這個世界的存在,我們能夠意識到它,能夠去思索它的含義,這本身就是這個世界最為深邃的東西。
正因為如此,我們可以說,巴門尼德開創了一種全新的思維方式,他用抽象和邏輯,去演繹了一些極為深刻的問題,而後世的人們,則將他所觸及的那些領域,稱之為:
形上學
所以,巴門尼德是西方第一位形上學家,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西方的第一位哲學家。
雖然在今天看來,他的許多哲學論證似乎都不太可靠,但是我們,卻沒有必要以今天這麼嚴格的標準去要求古人:
因為,時代,就已經決定了一個人的思維高度
巴門尼德的思維高度,已經上升到了他那個時代的最高水平,我們不必苛求他做出像今天這樣嚴密的哲學論證,相反,我還要為他所作出的那些「詭辯」正名:
因為真理和繆誤,往往只有一線之差
巴門尼德和他的門徒說出了很多繆誤,但同時,他們也揭示出了很多真理。而且,就算是那些繆誤、那些在人們眼中的「詭辯」,也深刻地啟發了後人的思維,在引戰與被引戰中,使哲學思維得以深入人心。
所以,巴門尼德,究竟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還是一個荒繆的詭辯家呢?
我想,如果存在只能是存在,那麼他也只能是他,既是那個語出驚人的詭辯奇才,也是那個令後人仰望的偉大哲學家。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