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香蒲啟發,碳纖維直接轉換為可穿戴超級電容器的高性能纖維電極

2020-12-05 材料分析與應用

本文要點:

一種環保且可擴展方法,可擴展製備緊湊型芯-蓬鬆護套結構的可穿戴超級電容器的高性能纖維電極

成果簡介

固態纖維超級電容器(FSC)輕巧,佩戴舒適且易於織入紡織品,是可穿戴電子設備中很有希望的儲能設備。碳纖維(CFs)具有優異的機械強度和導電性,優異的柔韌性,被雜原子摻雜,良好的可編織性/可編織性的優點,最重要的是已經以連續牽引的形式以噸級生產;但是,由於惰性表面由高度壓實且排列良好的石墨護套組成,因此它們在FSC中的應用僅限於集電器或導電支架。

受到香蒲獨特的緊湊型核心蓬鬆皮結構的啟發,該研究開發一種電化學方法,通過可控地溶脹排列良好的石墨鞘層而不會干擾互連的隨機取向的碳納米晶體的芯纖維,從而將碳纖維直接轉變為高性能電極。與原始碳纖維相比,所獲得的纖維電極可提供兩倍以上的改進電容。具有優異的倍率性能和循環穩定性,從而使作為製造的固態超級電容器增強了很多能量密度。證明此方法的可擴展性,與最新的商業處理技術兼容,因此對電子紡織的未來發展具有廣闊的前景。

圖文導讀

圖1。(a)香蒲的方案,其具有香腸狀花穗,具有獨特的實心絨毛鞘結構。

(b)原始碳纖維,(c–d)S-CFs分別經過電化學處理5分鐘和10分鐘的SEM圖像。

(e)電化學溶脹機理的示意圖。

圖2。原始CF,S-CF和TS-CF的(a)C1和(b)N1的XPS光譜。

圖3。(a)中的CV曲線和(b)c ^ V TS-CF的電化學5,7,10,13和16分鐘分別處理。(b)中的插圖顯示了相應的GCD曲線。(c)以3、5、7、10和20 mV s -1的掃描速率分別電化學處理10分鐘的TS-CF的CV曲線。(d)對於TS-CFs進行10分鐘電化學處理的擴散控制插入過程和類似電容器的電荷存儲過程,其電流貢獻的一部分。(e)電化學處理10分鐘的TS-CF的速率能力和(f)循環穩定性。

圖4。(a)當組裝的基於TS-CF的對稱超級電容器在0-1.0 V的電壓窗口內以50 mV s -1進行充放電時,陽極和陰極的電勢變化。

(b)超級電容器的CV曲線基於以50 mV s -1在陽極和陰極之間以不同的體積比組裝的TS-CF 。

(c)GCD曲線(d)在不同電流密度下基於TS-CF的優化超級電容器的倍率能力。

(e)優化超級電容器和其他最近報導的超級電容器的Ragone圖。

(f)優化的超級電容器的靈活性和循環穩定性。

圖5。(a)連續膨脹CF絲束的自製裝置的示意圖和(b)的照片圖像。

(c)在1.0 A cm -3的電流密度下,TS-CF電極的C V與負載偏壓和處理時間的關係。

(d)TS-CF電極在2.6 V電壓下膨脹5分鐘的優化FSC的速率能力。

(e)分別並聯和串聯的三個設備的GCD曲線。

碳纖維石墨護套的結構依賴性膨脹後,對商用CF在可穿戴式儲能裝置中的實際應用前景廣闊:

(1)與新開發的碳相比,CF的市售價格低廉碳納米管纖維和石墨烯纖維;

(2)石墨鞘層以可控制的方式溶脹,形成蓬鬆的層而不會干擾內芯;

(3)保留的優異機械強度將確保TS-CF適合工業化後編織/編織織機,

(4)整個電化學溶脹過程是可擴展的,這有利於FSC的連續製造;

(5)與以前的化學氧化策略相比,我們的方法簡便,快速,綠色且成本低,

(6)高電導率,膨脹的石墨鞘層以及膨脹的石墨鞘層中的含氧官能團和N摻雜共同為TS-CFs提供了快速的電子/離子傳輸,因此具有較高的假電容。

小結

本文開發了一種綠色且可擴展的方法,可以將商用碳纖維絲束直接轉換為具有香蒲型緊湊型芯蓬鬆皮結構的高性能纖維電極。突出了與結構有關的溶脹機制。特別在溫和的電化學處理下,良好排列的石墨鞘膨脹,而由隨機取向的碳納米晶體組成的內核保持穩定,從而提供可靠的機械強度和導電性。由於引入了含氧官能團並豐富了N-5和N-6鍵合構型,因此獲得的TS-CF電極在1.0 Acm-3時可提供87.2 Fcm -3的高體積電容具有優異的倍率性能。另外,該方法可以擴大規模,因此在可穿戴式儲能裝置中商用CF的實際應用具有廣闊的前景,促進了未來電子紡織品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Scalable preparation of high performance fibrous electrodes with bio-inspired compact core-fluffy sheath structure for wearable supercapacitors

相關焦點

  • 碳纖維在柔性超級電容器中的研究進展
    隨著可攜式和可穿戴智能電子產品的快速發展,其對儲能器件的要求越來越高,傳統的超級電容器難以滿足其需求,柔性超級電容器因其具有輕便、可彎折以及良好的循環穩定性,成為新一代有巨大潛力的儲能器件。本文介紹了超級電容器以碳纖維在柔性超級電容器的研究進展,總結了柔性超級電容器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了展望。
  • 石墨烯纖維,碳纖維的新趨勢!
    這些潛在的應用涉及輕量級導電電纜線、高能量密度的可編織超級電容器、可穿戴太陽能電池紡織品、環境響應制動器和微型電動機等。石墨烯纖維的功能性應用可能會化身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開創性商業產品,而這相較於石墨烯宏觀材料的未來應用情景無異於小巫大巫。
  • 石墨烯電極用於高性能超級電容器
    近日,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Wang Zhenyang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報導了一種製備具有超高儲能密度的高性能超級電容器的新方法。構建具有超厚和豐富離子傳輸路徑的三維石墨烯框架,對石墨烯超級電容器的實際應用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在較厚的電極中,由於離子向電極材料表面輸送不足,電子傳輸性能較差,整體儲能能力受到限制。
  •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聚吡咯塗布紙——透氣、柔性及高性能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
    當今,能源危機和環境問題日趨嚴重,迫使人類越來越重視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和利用。
  • 基於全木質素水凝膠電解質和納米纖維電極的可再生柔性超級電容器
    可再生材料製備電解質和電極有望為儲能材料的設計提供一種創新的可持續化學方法,並擴大廢棄物的應用領域。在可再生材料中,從木材生物質中提取的木質素是第二豐富的可再生天然聚合物,木質素作為生產能源、材料或化學品的原料,減少人們對不可再生礦物燃料來源的依賴。
  • 基於3D雷射誘導石墨烯的可伸縮微型超級電容器自供電可穿戴設備
    使用微型超級電容器可以實現"可拉伸"的自供電系統,用於健康醫療領域。監視設備,而沒有當前電池和超級電容器的"缺點",例如低能量密度和有限的可拉伸性。"在研究氣體傳感器和其他可穿戴設備時,我們總是需要將這些設備與電池組合在一起才能供電," 程煥宇教授說。"使用微型超級電容器使我們無需電池即可為傳感器自供電。"
  • 基於自編織納米纖維網的抗衝擊柔性電極 - 紡織資訊 - 紡織網...
    近年來,可穿戴器件、可植入器件、智能電子織物等柔性電子器件的概念不斷提出
  • 科學家研發高性能環保超級電容器 適用於移動和可穿戴電子設備等產品
    科學家研發高性能環保超級電容器 適用於移動和可穿戴電子設備等產品 來源:蓋世汽車 • 2020-06-19 09:53:05
  • 日本將摻硼納米金剛石用作超級電容器電極
    據外媒報導,現在,人們對由電池驅動的設備和電器的使用一直在穩步增長,同時也使得對安全、高效和高性能電源的需求在不斷上漲。而一種稱為超級電容器的電能存儲設備最近開始被認為是一種實用、甚至更好的能量存儲設備,可以代替目前廣泛使用的鋰離子電池等儲能設備。
  • 微流控法製備分層多孔超導炭黑/石墨烯雜化纖維用於超級電容器
    全固態柔性纖維狀超級電容器。全固態纖維狀超級電容器具有高體積電容,出色的能量密度和出色的長期循環穩定性。成果簡介 隨著人們對可穿戴,便攜,靈活的紡織電子產品的需求不斷增長,這一領域和技術引起了極大的關注。
  • UCLA賀曦敏《Matter》:普適製備用於可穿戴電子的高性能可拉伸導電水凝膠
    將該材料用作電極,在固態超級電容器上的比電容為888 F/g,面電容為2097 mF/cm2。這種低溫聚合的方法預計將為能源、醫療保健和機器人領域的廣泛應用創造多種高性能軟電子材料。圖3 PANi/PVA基導電有機凝膠的應變傳感性能與人體健康監測【水凝膠應用於超級電容器與可穿戴電子】隨著ItG電導率的顯著增強
  • 廢棄小龍蝦殼為原料製備多孔碳材料實現高性能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
    組裝好的對稱超級電容器在350Wkg-1時可提供20Whkg-1的出色能量密度。此外,組裝的CSB-800 // CSB-800對稱超級電容器在功率密度為350 W kg -1(0.5 A g -1)時可以達到20 W h kg -1的出色能量密度。基於HB的HPC的方法為探索由工業副產物和廚房廢物大規模合成電極材料開闢了新的途徑。
  • 【材料】穩定的氧化釩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
    超級電容器是一種儲能器件,可用於存儲由各種清潔能源轉化得到的電能。其主要特點是充放電速度快、循環壽命長、清潔環保等。組成電容器的兩個電極的性能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整個電容器能夠存儲的電量(電容值)。氧化釩因價格低廉、易於製備以及具有很高的理論電容值一直備受科學界的關注。然而氧化釩自身的不穩定性嚴重製約了其商業化應用。
  • 東華大學陳南梁/廈門大學劉向陽《AFM》:在柔性可拉伸超級電容器領域取得新進展
    該論文第一作者為紡織學院17級博士生邵光偉,紡織學院陳南梁教授、廈門大學劉向陽教授、葉美丹副教授為通訊作者。超級電容器,特別是可拉伸全固態超級電容器,由於其在可穿戴電子領域的潛在應用性而受到廣泛關注。作為製備可拉伸超級電容器的關鍵材料,可拉伸電極基底可以分為兩種類型:(1)以本徵彈性聚合物材料為基材製備可拉伸電極,然而這類電極材料存在低效能、電阻高、透氣性差等缺點;(2)具有可拉伸結構的電極材料,這類電極表現出較低的拉伸回復性,限制了其實際應用。因此,研製出兼具高導電性和良好拉伸回復性的可拉伸電極基底仍然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 電流體噴射列印製作適用於可穿戴設備的微型微型超級電容器
    電流體噴印製作適用於可穿戴設備的微型微型超級電容器超級電容器(SC),也稱為超級電容器,可以比普通電容器存儲更多的能量。與基於鋰的二次電池相比,超級電容器的優勢包括具有高功率輸出和更長的循環壽命。特別地,它可以通過半導體製造工藝被製造成與人的指紋的寬度一樣小,因此也可以應用於可穿戴設備和物聯網(IoT)設備。然而,由於在製造過程中產生的熱量可能導致超級電容器的電特性的劣化,因此難以將它們直接連接至電子部件。另外,通過噴墨印刷技術將超級電容器與電子部件組合的製造方法還具有精度較低的缺點。
  • 誰將成為未來超級電容器「殺手級」的電極材料?
    研究和開發高性能、低成本的電極材料是超級電容器研發工作的重要內容。目前研究較多的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主要有碳材料、金屬氧化物(或者氫氧化物)、導電聚合物等,而碳材料和金屬氧化物電極材料的商品化相對較成熟,是當前研究的熱點。  1什麼是超級電容器?
  • 東華大學朱美芳和清華大學張躍鋼課題組--可擴展微凝膠紡絲三維多孔石墨烯纖維用於高性能柔性超級電容器
    石墨烯纖維基超級電容器正在成為最有前途的可穿戴電子儲能設備之一。
  • 化學學院鄒德春課題組在鈣鈦礦憶阻器及PEDOT超級電容器領域取得新...
    該項工作豐富了鈣鈦礦材料憶阻領域的研究,為其進一步的發展開拓了新的思路,尤其是纖維形態這個要素,有望推動這種材料在可穿戴存儲/計算器件領域的應用。北京大學化學學院博士研究生顏凱為該部分工作的第一作者。該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教育部的資助。
  • 合肥研究院等研製出硫摻雜石墨烯基柔性全固態超級電容器
    部分研究成果已在線發表於國際期刊Small上,並被選為該雜誌的Inside Front Cover。  為滿足人們對柔性可穿戴電子產品日益增長的需求,迫切需要發展柔性全固態功率源或能量儲存裝置。要想實現這一目的,關鍵在於設計開發出兼具優異儲能和機械性質的電極材料。
  • 小龍蝦「硬核外衣」有大用途,可用來製備高性能電極材料
    圖 | 小龍蝦(來源:IC photo)2020 年 11 月 27 日發表在 Carbon 上的一篇論文顯示,小龍蝦殼(Crayfish Shell,CS)在製作高性能電極材料中大有用途,可以用 CS 和重質生物油(heavy fraction of bio-oil)合成 3D 互連的多層分孔碳(hierarchical porous carbons),進而製成高性能超級電容器的電極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