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裡的「禪」

2020-12-08 光明網

  作者:曾泰元

  長久以來,英語世界若是提到「禪宗」,其所用的關鍵字眼,幾乎都是源自日文的Zen(禪,完整作Zen Buddhism「佛教禪宗」)。大多數西方人也認為,禪宗是日本精神文化的產物,鮮少例外。

  日本的禪宗於「鎌倉時代」由南宋傳去,自此之後在東瀛發揚光大,對日本的生活與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在我們中國人看來,可以說是幾分欣喜幾分無奈。欣喜的是,漢傳佛教強大,豐富了日本文化的精神面貌。無奈的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世界只知學生而不識老師。

  上個世紀初,有「世界禪者」之譽的日本佛教學者鈴木大拙開始向西方傳播禪宗思想,所傳播的是一種生活哲學,適合大眾的口味。他數十年的辛勤耕耘在上個世紀的下半葉開花結果,西方世界對日本禪宗的興趣大增,Zen也成了一個時髦的名詞。對於一般的西方人而言,Zen意味著接受現狀,意味著內心平和。

  詞典反映現狀。在英語世界裡,禪宗廣為人知,禪思維、禪生活隨處可見。中型以上的英文詞典,基本都收錄了Zen,同時還會提及源自日本。這代表的是,東方的Zen,已經橫越了大半個地球,來到西方,飛入了英美的尋常百姓家。甚至,原屬宗教範疇的Zen,在英文裡也由名詞轉兼形容詞,用以描述一種以禪為本的人生態度。

  茲舉中型權威的Cambridge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劍橋高階學習詞典)為例,Zen的本義,在此得到了淺顯清晰的闡述:

  a form of Buddhism,originally developed in Japan,that emphasizes that religious knowledge is achieved through emptying the mind of thoughts and giving attention to only one thing,rather than by reading religious writings.(佛教的派別之一,最初發展於日本,強調的是對宗教的認識必須通過排除心中雜念,並專注一境,方可達成,而不是藉由研讀宗教典籍。)

  同樣在劍橋詞典裡,這個源自日本的Zen還有個形容詞的義項,指的是把禪宗哲理內化後,展現出來的一種入世的特質:

  relaxed and not worrying about things that you cannot change(心情放鬆、對無法改變的事物不去憂慮)。

  劍橋詞典附上了一條例句,展現了「禪」生活化的一面。作為非專名的一般形容詞,首字母因而也可以小寫:There’s nothing you can do to change the situation so you just have to be a bit more zen about it.(你做什麼都改變不了這個狀況,所以對此你就得多想開一點。)

  Zen豐富了英文,豐富了英語世界。然而日本禪宗貢獻給英文的詞彙,卻遠遠不止於此。

  除了Zen之外,禪宗的許多專業術語,也都系統地通過日文進入了英文,並為大型的英語詞典所收,比如roshi(老師,即「禪師」)、koan(公案)、mondo(問答)、satori(悟)、mu(無)、mushin(無心)、wabi(侘,音chà,孤寥失志貌)、sabi(寂)、zazen(坐禪)、Rinzai(臨濟宗,日本禪宗的三大派別之一)、Soto(曹洞宗,日本禪宗的三大派別之一)、Obaku(黃檗宗,日本禪宗的三大派別之一)。英文裡起碼有上述這13個源自日文的禪宗詞彙,日本禪宗的影響力如此龐大,令人驚訝讚嘆!

  中國禪宗,相傳由天竺高僧菩提達摩(Bodhidharma)東渡來華,於公元5世紀的南北朝所創立,經幾代傳人發揚,開枝散葉,流行日廣,唐宋時極盛,公元12世紀末南宋時東傳日本,於清初逐漸沒落。作為師輩的中國禪宗,在英文世界的情況究竟如何?

  2018年10月初,《牛津英語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簡稱OED)發布了年度第3季的新詞新義,共有1400餘項。中國禪宗以漢語拼音的Chan現身詞表,讓我眼睛一亮,心中感嘆,有此等分量的詞典加持,這可是「遲來的正義」啊!OED對Chan的定義如下:

  A Chinese school of Mahayana Buddhism which emphasizes the value of meditation as a means of finding spiritual insight and enlightenment,and which gave rise to the development of Zen in Japan.(中國大乘佛教的一個宗派,強調禪定乃覺悟之法,催生了日本禪宗的發展。)

  OED所謂的新詞新義(英文原文作new words,senses,and subentries「新詞、新義和新副條目」),其實絕大多數並不新,只是因為過去漏收,現在補遺,或者經過一定時間(起碼10年)的觀察之後,發現證據充分,才決定納入。

  事實上,早在半個多世紀前的1961年,美國最大的《韋氏第三版新國際英語大詞典》(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Unabridged,簡稱W3)就已經以威妥瑪拼音的Ch』an收錄了中國禪宗:

  a Chinese school of Mahayana Buddhism founded in the 6th century A.D.by the Indian teacher Bodhidharma that emphasizes meditation and higher contemplation as a method of salvation–the Chinese equivalent of the Japanese Zen or the Indian Dhyana.(中國大乘佛教的一個宗派,由印度禪師菩提達摩於公元6世紀創立,強調以禪定與高層次的冥想作為修行的方法──中國的Ch』an相當於日本的Zen或印度的Dhyana。)

  雖然W3比OED早五十多年收錄,不過當時的時空環境不同,W3的一個Ch』an字空有翔實的定義,卻缺乏其他軟硬條件的配合與支撐,就這樣養在深閨人未識,侘寂至今,除了專業人士之外,罕為外界所知。

  OED和W3都收錄了Chan,然而英文的「禪宗」一直還都是日文Zen的天下。OED的書證表明,Zen於1727年首見於世,而Chan得遲至1901年才有文獻記錄,前後差了近200年!而且,中國禪宗的Chan在英文裡形單影隻,不似日本禪宗的Zen還有12個相關詞語圍繞作伴,眾星拱月。

  禮失求諸野,現在的世界通過日本來了解禪宗,這教作為老師的中國怎能不感慨萬千?再往前推,中國的禪宗來自印度,名稱也來自印度:Chan(禪)為channa(禪那)的簡稱,而channa則譯自巴利語(Pali)或普拉克裡特語(Prakrit)的jhana,最終源於梵語的dhyana。由始祖印度觀之,這個禪更是徹底的「禮失求諸野」了。

  在OED這一季的更新裡,中文只給英文貢獻了一個Chan(禪宗),而日文的詞語卻有4個:butoh(舞踏,日本一種狂野的現代舞)、butsudan(佛壇,日本供奉神佛和祖先牌位的柜子)、kaiju(怪獸,日本特攝電影的一種類型)、kaiju eiga(怪獸映畫,即怪獸電影)。這四個詞,有傳統,有現代,色彩紛呈,活力十足,其中的「佛壇」和「怪獸」,或為唐朝以前就有的詞彙,疑是日文直接借自中文的。

  日本文化的魅力,讓歐美著迷,相關的日文詞彙,英文自然也就吸收了。這一切我們看在眼裡,可真是五味雜陳啊!罷了,那就懷抱著禪心,設法看開一點了!(曾泰元)

[責編:秦超]

相關焦點

  • 老和尚說:什麼是禪?禪是安心,不屬於佛教,是我們大家的!
    那禪是什麼呢?不可言說,言語道斷都是錯。但我們要如何理解禪的概念呢?當代高僧星雲老和尚在北京大學演講禪文化與人生說到禪。說到禪的歷史,追溯最早的應當從古印度的佛教開始。佛陀在靈山會上拿著一朵花,拈花一笑。而這一笑,就成為禪宗以心傳心,與弟子迦葉尊者心心相印。佛陀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即付囑於汝。」
  • 楊學民:汪曾祺小說中的禪趣
    禪宗思想浸透到汪曾祺小說的主題意蘊和敘事藝術之中,也使其作品的字裡行間流溢出明顯的禪趣。《釣魚的醫生》裡的王淡人日常生活無非是診病、送藥、釣魚,但他活得灑脫自在。《雞鴨名家》裡的餘老五平時生活悠閒自在,但在「炕蛋」期間,謹守本分,兢兢業業。即使在其代表作《受戒》中的和尚們,他們的生活也是世俗化的。汪曾祺筆下的這些人物不沉溺於生活的悲戚,安於日常當下,樂天知命,憑著一顆純然之心,順其自然地生活,在不同程度上體現出了禪的境界。
  • 鈴木大拙:當人們完全體會到禪,就會得到心的絕對平安
    >禪宣稱是佛教,但是經論裡提出的一切教法都被禪視為只是浪費紙張,其作用也只在於拂去知識的塵埃,如此而已。禪沒有任何信理或「宗教」的累贅。當我說禪裡頭沒有神,虔信的讀者或許會很吃驚,但這並不意味著禪否定神的存在;肯定或否定都不是禪所關心的。當一個東西被否定時,否定本身就蘊含著某個沒有被否定的東西。肯定亦復如是。這在邏輯裡是難免的事。禪想要超越邏輯,禪想要尋求一個沒有反命題的更高的肯定。因此在禪裡頭既不否認也不堅持神的存在;只是在禪裡面沒有猶太教或基督宗教所理解的那種神。
  • 被拒絕一百二十一次的奇蹟之書 |《禪與摩託車維修藝術》(珍藏版...
    《禪與摩託車維修藝術》即為追記這次旅行之作。 1974年,《禪與摩託車維修藝術》在被121家出版社拒絕之後終於出版,並立即成為超級暢銷書,第一年即銷售達百餘萬冊,而且在之後十餘年中一直位居暢銷排行榜。它被列為美國大學「禪與現代美國文學」課程的必讀參考書,並被《時代周刊》評選為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十本書之一。作者羅伯特·M.
  • 耕雲居士:解析禪之內涵 禪是生命的永恆相
    禪的境界(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攝影:南安雪峰禪寺) 一、禪是心的原態,生命的共相、永恆相 禪究竟是什麼呢?幾年前臺南禪學會成立的時候,我曾說過:「禪是心的原態」、「禪是生命共相、永恆相」。
  • 《問禪》南懷瑾峨眉山閉關
    薰風輕拂蓉城柳,曉夢驚回錦裡花。了了了時無可了,行行行到法王家。雲霞遮斷來時路,水遠山高歸暮鴉。(南先生閉關處---大坪)二1943年夏,南懷瑾先生前往峨眉山閉關。他為什麼會選擇峨眉山大坪為閉關處?恐怕有兩個重要因素:一是印華法師的提議,二是大坪藏有全山唯一一部《大藏經》。
  • 範澤鋒·禪墩-北鬥七星·瑤光
    範澤鋒·禪墩-北鬥七星·瑤光 筋紋器型,古墩為禪。 萬物皆法,繁簡對比, 線面疏繁,言簡意賅。 以禪入壺,以壺顯性, 正是一件意,形,工三者皆具的上上之作。
  • 大願說禪—宇宙弦的啟示
    阻礙人的身心健康、抑制人類創造潛能發揮的根本的障礙,不在於外部的環境,而在於人的內心,在於人的思惟方式一開始就迷失在人我執和法我執裡。2009年8月18日,著名的科學家,《時間簡史·果殼中的宇宙》的作者霍金,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做了一個演講,題目就是《宇宙的起源》,基礎的理論就是當代自然科學理論,物理學的前沿理論——弦論。
  • 生活禪、動態內觀與念佛---林崇安
    近期社會大眾對「生活禪」、「內觀禪修」較感興趣,實在是因為這些禪修並不須要甚深的禪定。佛使比丘在《內觀禪修》中說:修習專注的目的並不是為證得色界定或無色界定,不是那樣,重要的是正念或觀照本身就足夠了。這種一心專注(指近行定)是很好的,世尊也曾讚嘆它確實很殊勝,因為它能活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 吉龍大作《大禪九宮圖》:古龍武俠小說偽作系列第十五部
    不過這個作者不是古龍,而是他的大兄弟吉龍,暫且也算在「古龍武俠小說偽作系列」裡了,後面臺龍、古尤、古能等等都會出現的,歡迎一起討論!險惡江湖,驀然殺聲四起……武林四奇、黃海三叟、塞外雙屠、十二煞手、西南七刀、達摩八劍、紅衣五魔、淮陽六霸、追魂三煞、勾漏人魔,禪門道教、正邪兩派,均為爭得「大禪九宮圖」,再去敦煌石窟,獲取三冊「萬法歸宗」秘笈,死命廝殺!
  • 懷讓禪師「磨磚說禪」,你怎麼看?是否與馬祖道一禪師相同呢?
    在衡山那段日子裡,道一仍和往常一樣,整天的坐禪悟道。那一日,老師懷讓問他:「你坐禪想圖個什麼?」道一回答:「還不是想成佛?」聽完道一的話,懷讓一言不發,只在地上撿起一塊磚頭,當著道一的面,就在庵前的石頭上磨了起來。道一好生奇怪,不禁發問:「師父,你這是在幹什麼啊?懷讓說:「我要把它磨成鏡子。」道一越發不解:「磚頭豈能磨成鏡子?
  • 我本求心不求佛,一花一木皆是禪
    佛教修行通過禪達到悟的境界。什麼是禪?每個人心中都有屬於自身的「禪」,從現代人的觀念出發,禪更具有廣泛的含義,一花一木是禪,吃喝拉撒亦是禪,世間萬物,莫不有禪,莫不有佛性真如。禪是梵文「禪那」的音譯,在梵文中的本意是「靜慮」,通過瑜珈禪坐的方式澄心靜慮,返觀自身,去除愛恨糾葛,截斷貪嗔痴念,從而消除一切外界加諸的影響,以人的本心去悟到世間萬物的真理,去掌握無處不在的佛性真如。王維在《終南別業》中寫道: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 《武庚紀》子羽輸給真禪,黑龍天甦醒,人類被奴役真相曝光
    子羽大叔被稱為人類最強鍊氣士,在神域之戰篇章對戰號稱最強的聖王真禪,網友們都以為子羽大叔會贏真禪,結果卻出乎意料,子羽輸給了真禪聖王。子羽大叔戰勝了真禪聖王的大千世界和惡禪,這個代價是生命,不過真禪聖王並沒有死,而子羽大叔又被真禪聖王給救了,原因是真禪聖王對大道的看法有所改變,還有他本人很欣賞子羽大叔。所以兩個人有輸有贏,又或者說是打平手。另一方面,阿嵐刺殺黑龍天失敗,被刺殺的是白龍,而白龍是黑龍天所愛的人,接著黑龍天甦醒看到這一幕很憤怒,想殺了阿嵐卻被白龍阻止了,看得出白龍是一個善良的神。
  • 《一禪小和尚》語錄:為了避免結束,你就這樣避免了一切開始
    一禪:師父,為什麼有的人會突然發脾氣啊?師父:突然爆發只因為忍了很久了一禪:忍?忍什麼啊?師父: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在忍,為了和氣忍耐他人的冒犯,為了生存忍耐殘酷的現實,為了形象面子忍耐自己不喜歡的一切吧......
  • 臺灣慈光寺•慈光禪學院 第38、39屆 三期禪七
    禪法教學(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禪七跑香 慈光寺‧慈光禪學院禪七,由惠空法師主七,以禪宗參話頭及永嘉禪法為用功方法。禪七期間設有禪法教學,次第解說參話頭及永嘉禪法的具體操作,並講解禪修基本觀念、佛教禪觀理論等,輔助精進用功。 二、主七和尚簡介 主七和尚惠空法師,長年致力於佛教僧伽和青年教育工作,提倡禪修實踐和禪修理論。除在臺灣講學弘法外,並與大陸佛教密切交流: 1.
  • 《禪門七日》獲好萊塢最佳紀錄片獎,向世界展現中國禪的智慧
    《禪門七日》是一部長40分鐘的紀錄片,以禪宗祖庭柏林禪寺「生活禪夏令營」為背景,講述了五名大學生在七天夏令營裡所發生的故事。《禪門七日》是一部長40分鐘的紀錄片,以禪宗祖庭柏林禪寺「生活禪夏令營」為背景,講述了五名大學生在七天夏令營裡所發生的故事。他們各自有著不同的煩惱,比如留學後在英國的就業壓力、愛情得不到父母的認可、與父親的長期隔閡、作為女博士的苦悶等等。
  • 武庚紀97集:真禪不愧是外掛,撕碎噩夢大蛇,秒殺鬼魅森林
    今天是國漫《武庚紀》更新的日子,在97集中鬼魅森林雖然成功將真禪給封印在自己的命器噩夢大蛇裡面,然而他們還沒來得及慶祝,就被真禪通過自身的力量突破封印,以壓倒性的實力撕碎所謂的噩夢大蛇,讓鬼魅森林瞬間身負重傷。
  • 125㎡業主案例|歸禪
    入禪,亦不過是一種生活方式。它並非是告訴人們,只有佛才是最後的歸宿。最後的歸宿,還是生活。本案以「禪」與「生活」為藍本,描繪著生活最本真的樣子,讓人的心慢慢平靜下來。錯落有致的藝術品擺放其間,以有形之物寓有形之意,在藝術的世界裡忘情把玩和觀賞美妙絕倫的東方之美。整個空間以素白與金為配色基調,並將「銀杏綠」穿插其中稍加點綴,低調奢華又不失古韻。passageway過道中國人講究中庸之道,即待人接物保持中正平和,將此道運用於美學之中,便是對稱。
  • 時光知味,草木皆禪。
    存草木心性,含山水情懷,而我們,就是在細碎的生活中,點滴的光陰裡,不經意地修禪。壹禪是什麼?是僧客烹火煮茶,是樵夫雲崖伐薪,是凡婦林泉浣紗,是老翁江雪獨釣,是黃童放牧白雲。是時光裡的一朝一夕,是凡世中的一草一木,是山河間的一水一塵。總有人說,為何你的字句省去紛繁的故事,冷暖的人情,唯留簡潔的草木,素雅的山水。
  • 《武庚紀》打敗真禪聖王,逼出黑龍天實力,子羽登頂人類最強!
    武庚紀動畫正在熱播中,目前說到子羽與真禪聖王對戰,真禪聖王擁有長生界神力,相當於一個輔助系大神,在戰鬥中給同伴治療,好讓同伴擁有不死之身。雖說真禪聖王是輔助系的,但他的戰鬥力卻是所有聖王中最強的,他的邪惡一面名為『惡禪』。看過漫畫的人或許知道,真禪聖王最後被子羽打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