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乾燥劑在日常生活中並不少見,在膨化食品等包裝裡,大家經常能看見附帶的乾燥劑,包裝或大或小。
早前,曾有媒體報導,江西一名5歲男孩將海苔中的一包生石灰乾燥劑倒進彩虹糖的瓶子裡兌水吹泡泡,結果搖晃瓶子後發生爆炸,噴出的液體灼傷男孩眼部,導致失明。
小小乾燥劑,真的會發生爆炸?
上午,杭州消防支隊湖濱中隊專門做了實驗,結果讓人怕怕。
實驗一:乾燥劑在敞開的容器內遇水反應
實驗開始前,消防員先介紹了三種常見的食品乾燥劑:矽膠乾燥劑、生石灰乾燥劑、活礦石乾燥劑。仔細查看這些食品乾燥劑的包裝袋錶面,都標有「不可食用」提示語,其中生石灰乾燥劑上還標有「不可遇水」字樣。
隨後,消防人員將三種食品乾燥劑依次倒入三個敞開式的塑料容器內,並加入適量的水,觀察三種乾燥劑遇水後的不同變化:
裝有活礦石乾燥劑的容器倒入水後,除了水體顏色變黑外,沒有其他變化,水溫也處於常溫狀態;
裝有矽膠的容器倒入水後,立即發出「噼裡啪啦」的聲音,顆粒狀的矽膠乾燥劑在水裡不停跳動,約20秒後恢復正常,但水體顏色和溫度均沒有明顯變化。
裝有生石灰乾燥劑的容器變化最大,隨著水的注入,生石灰乾燥劑開始與水劇烈反應,輕摸容器底部,能明顯感覺到溫度開始升高。1分鐘後,容器底部已經變形,用紅外線測溫儀測量容器底部的溫度,顯示其已達到88℃。
等待約10分鐘後,三個容器均沒有再發生進一步的變化,實驗結束。
實驗二:乾燥劑在密閉的容器內遇水反應
消防人員將三種食品乾燥劑倒入三個密閉的塑料瓶內,並加入適量的水,繼續觀察三種乾燥劑遇水後的不同變化。
與第一個實驗一樣,矽膠乾燥劑和活礦石乾燥劑的反應依然不是很明顯,基本可排除這兩種乾燥劑遇水發生爆炸的可能。
很快,消防人員發現,裝有生石灰乾燥劑的塑料瓶反應明顯要比前一個實驗劇烈。
短短5秒鐘,瓶體底部已經嚴重變形。
1分鐘後,瓶內的液體開始沸騰,不斷增加的氣壓導致瓶體開始膨脹變形,並很快傾倒。
消防人員立即拿起紅外線測溫儀,準備對瓶體底部進行測溫。突然,「啪」的一聲,裝有生石灰乾燥劑的塑料瓶發生爆炸,噴濺出的白色物體不但濺了消防員一身,甚至飛濺到數米外正在拍攝的本報記者的臉上和衣服上。頓時,記者感覺臉上和手臂上有一股灼燒般的刺痛感,所幸記者當時戴了眼鏡,白色物體沒有噴濺到眼睛裡,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再看現場,爆炸後的塑料瓶底部開了一個很大的口子,瓶內的物體已全部飛濺出來,整個實驗臺上到處都是白色的石灰。
杭州消防支隊湖濱中隊分隊長宋靖峰告訴記者,生石灰乾燥劑的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學名氧化鈣,氧化鈣遇水會發生劇烈的化學反應,生成鹼性的化學物質氫氧化鈣,同時會瞬間釋放大量的熱量,導致瓶內氣壓急劇升高,最終發生爆炸。
「氫氧化鈣有較強腐蝕性,對人體尤其是眼睛會造成嚴重傷害。」宋靖峰提醒廣大市民,日常生活中切勿將乾燥劑投入水中玩耍,一旦發生爆炸致使液體飛濺到身體上,應立即用大量的清水持續衝洗(至少15分鐘以上),簡單處理後再去醫院;若不幸被濺入眼睛,也要用大量清水持續衝洗(半小時以上),衝洗時注意轉動眼球,千萬不要等送到醫院後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