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心的市民會發現,不少食品、藥品包裝袋,甚至是塑料杯裡經常會裝有一包顆粒物,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乾燥劑。可就是這一包小小的乾燥劑,在有水的杯子裡發生了爆炸,讓太原市一名初三學生右眼失明。昨天,記者到島城部分超市探訪發現,海苔、雪餅、口香糖、塑料杯裡都放有一些乾燥劑。記者將從海苔內取出的石灰乾燥劑放入到透明塑料瓶中,塑料瓶底部出現了變形。
海苔乾燥劑炸傷少年眼睛
近日,央視報導了一名初三學生,將海苔食品包裝中的乾燥劑放進了保溫杯中,可是過了沒多長時間,乾燥劑發生了爆炸。爆炸導致這名初三學生額頭出血,臉上滿是石灰粉,眼睛難以睜開。學校醫生根據乾燥劑外包裝上「倘若誤食,入口入眼,請先以清水衝洗」的說明,給這名學生用清水衝洗。簡單清理後,便將這名學生送到了當地的一家醫院。醫生盡全力搶救,但是這名學生的視力還是受到了影響,左眼視力變為0.3,右眼則基本上失明,僅僅有一些光感,看不清眼前的東西。
多數食品包裝內含乾燥劑
在中山路上一家大型超市貨架上,擺放著不少海苔、雪餅等食品。記者隨手拿起一包海苔,看到裡面有一包白色的小包裝袋。包裝袋上寫有「石灰乾燥劑」的字樣,標註了「不可食用、不可浸水、不可開袋、不可玩耍、幼兒勿取」的中英文提示語,還寫明了誤食的處理方法「倘若誤食入口,誤入眼睛,請先以大量清水衝洗後,求診於醫師」。記者輕輕用手搓試小包裝袋內,裡面主要是一些顆粒物。在遼寧路一家便利店內,記者看到雪餅食品包裝內也有石灰乾燥劑,不過相關的提醒並不是很全面,只是簡單寫明了誤食或者誤入的處理方法。
隨後,記者來到臺東一家大型超市內,記者看到不僅一些食品包裝內會有一些乾燥劑,貨架上還擺放著一些零售的乾燥劑。這些乾燥劑多是一些白色的顆粒物,主要成分則是一些氯化鈣。「這種乾燥劑去溼效果很好,遇到水也不會有什麼反應,基本上沒有腐蝕性,但最好不要跟食品放在一塊。」工作人員向記者建議說,也不要放在孩子容易接觸到的地方。
部分孩子把乾燥劑當玩具
那麼,市民是如何處理食品藥品包裝內的乾燥劑呢?記者隨機詢問了20名市民,其中有八成市民表示,會直接將包裝袋內的乾燥劑扔掉。但也有少數市民表示會把乾燥劑保存期來。「以前食品包裝袋裡的乾燥劑都是留著,放在衣櫃或者廚房裡面去溼。可是有一次,孩子把石灰乾燥劑當成了玩具,不小心弄到了嘴唇上,結果嘴唇就腫了起來,幸虧發現得及時,要不孩子的嘴唇還不知道會變成什麼樣呢!」市民吳女士介紹說。自此之後,無論是什麼樣的乾燥劑,她都不會保存了。
「一般情況下,食品或者藥品包裝袋內的乾燥劑,我都會留意看一下是什麼成分。如果是木炭或者是矽膠的可能就保存下來了,石灰的可能就直接扔了。」市民劉女士介紹說,矽膠的乾燥劑看起來比較透明,放在水裡也不會出現膨脹的情況。孩子偶爾拿在手裡玩耍,她也不會在意。
實驗過程
乾燥劑放水中塑料瓶變形
石灰乾燥劑和水放到塑料瓶裡面,到底會發生什麼變化呢?記者做了一個實驗,將食品包裝袋內的石灰乾燥劑倒出,發現多是一些白色的粉末和顆粒物,並散發出嗆人的氣味。記者把乾燥劑放進一個透明塑料瓶中,用水把塑料瓶裝滿。不到半分鐘時間,便有氣泡從水中冒了出來,熱氣也從塑料瓶口飄了出來,瓶身開始變熱。記者隨機將瓶蓋擰緊,瓶身開始膨脹。
5分鐘後,記者用手捏了一下塑料瓶,瓶身已經變得比較熱,瓶身膨脹得更厲害了,原先呈顆粒狀的石灰也開始變成粉狀。大約10分鐘後,記者觀察發現塑料瓶底部已經出現了變形,塑料瓶身變得有些燙手,顆粒狀的石灰則完全變成了粉末狀,瓶內的水也變得比較濃稠。
氧化鈣遇水化學反應散熱
對此,青島大學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的材料學孫老師表示,乾燥劑經常用在食品或者藥品的防潮防黴方面。記者實驗用的乾燥劑是一種石灰乾燥劑,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鈣。「氧化鈣在遇到水會產生急劇的化學反應,瞬間釋放出大量的熱量。如果裝在塑料瓶內的石灰量比較大,化學反應產生的熱量會使塑料瓶迅速膨脹,嚴重的會使塑料瓶爆裂。如果塑料瓶石灰的量比較少,緊貼塑料瓶內壁的石灰就可能把塑料瓶燙變形。」孫老師介紹說,氧化鈣遇水發生化學反應會形成一種新的物質,也就是氫氧化鈣。氫氧化鈣程鹼性,也會對瓶子的變形起到輔助作用。
相關說法
石灰乾燥劑價格低廉
據了解,乾燥劑的成分主要是一些含鈣的鹽,有石灰鹽、氧化鈣、矽膠和活性炭等,其中食品類乾燥劑多是氧化鈣和矽膠。據島城一從事乾燥劑銷售的工作人員趙先生介紹,現在在食品、藥品中比較常用的是矽膠乾燥劑,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矽,是一種高活性的吸附材料。矽膠乾燥劑也是唯一通過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認證,可直接與食品、藥品接觸使用的乾燥劑。發生誤食後,這種乾燥劑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也不會被人體吸收,可隨糞便排出體外。「石灰乾燥劑要比矽膠乾燥劑便宜很多,加工起來程序也比較少,一些企業為了降低成本,會使用這種乾燥劑,但這種乾燥劑具有腐蝕性,誤食後會對身體造成危害。」趙先生介紹說。目前,他銷售的乾燥劑中只有一少部分是石灰乾燥劑。
提醒
食品袋內乾燥劑應及時丟掉
「放在食品袋內的乾燥劑都會寫有明確的提醒,但這些提醒往往容易被忽視。」孫老師告訴記者,市民買回食品後,如果包裝袋內裝有乾燥劑,尤其是石灰乾燥劑,最好將它直接扔掉。因為有些石灰乾燥劑內不是顆粒狀而完全都是粉末狀的,拆開後可能會不小心噴進眼內。食品中的乾燥劑均為鹼性化學物質,對角膜的破壞性很強。一旦進入眼中就會引起眼角膜、結膜的燒傷。如果誤食了乾燥劑,會灼傷口腔,使嘴唇和舌頭出現紅腫,還會燒傷食道和胃。
他提醒市民,如果有乾燥劑不慎濺入眼睛裡,應該儘快用清水或者生理鹽水從眼內側向外側衝洗。不便衝洗時,可以將雙眼浸泡在水中,用手分開眼瞼,轉動眼球晃動頭部。如果誤食了乾燥劑,最好不要催吐,要立即口服牛奶或水,但不可過量。同時要注意,不要用任何酸類物質來中和,因為中和反應釋放出的熱量可加重損傷。(記者 王世鋒 見習記者 楊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