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山西省太原市一名初三學生將一包食品乾燥劑放進了保溫杯,不久保溫杯突然爆炸,發出巨響,導致該學生右眼基本失明。2013年7月,江蘇一位初二學生不相信乾燥劑遇水能爆炸,在與同學一同進行實驗的過程中,手臂被塑料瓶爆炸時濺出的液體燙傷。2015年,江西一名5歲孩子將食品乾燥劑打開後,不慎濺入眼睛。經診斷,孩子的雙眼眼球、眼瞼燒傷,可能造成永久性的視力損傷。最近,又有一則「就在短短的20分鐘裡,8歲男孩整個眼球被溶解掉!終生失明!而這一切就是因為乾燥劑!」這則新聞在網上轉發後引起熱議。不少家長都很惶恐:現在孩子吃的各種零食袋裡都帶有乾燥劑,大家竟不知道乾燥劑的危害會如此大,小小的乾燥劑威力真的不可小覷。
為了用具體的實驗數據告訴大家各類乾燥劑究竟有多危險,寧波鎮海消防大隊官兵便在營區內製作了一起乾燥劑遇水是否會引起發熱甚至爆炸的實驗,並用不同的乾燥劑種類進行測試。
實驗中,大隊一共購買了波力海苔、旺旺雪餅、旺旺仙貝這三種食品,其中旺旺雪餅中的乾燥劑包裝上註明乾燥劑為「天然礦物質成分」,打開乾燥劑包裝,裡面的物質外觀形狀呈灰色小球,相關人士表示這種物質主要成分為蒙脫石,最適宜在50℃以下的環境中吸溼,這種物質做乾燥劑的優勢在於價格便宜。此外,這種乾燥劑也可能為礦物質成分的乾燥劑,若是這種成分則無毒無害,是可降解的環保型乾燥劑,但成本較高。而旺旺仙貝和波利海苔中的乾燥劑包裝上標明:主要成分為生石灰,請勿食用,若不小心進入眼睛,請迅速用水衝洗,如有異狀速送醫治療。
隨後,大隊實驗人員首先在三個瓷碗中注入約50毫升水,並用測溫槍測試溫度為26.5攝氏度,並將三種乾燥劑分別放入三個碗後進行充分攪拌,部分顆粒物質不能溶解,靜置約十分鐘後,用測溫槍實測三個溶液的溫度,其中裝有「天然礦物質成分」的乾燥劑溫度為26.5℃,無變化;另一個少量成分為生石灰的乾燥劑溶液溫度為26.5℃,也無變化,而第三個含有大量生石灰的乾燥劑遇水後,溫度為32.5℃,且有明顯升高。
隨後,大隊官兵把三種類型的乾燥劑放入三個礦泉水瓶中,加入約100毫升水,蓋上瓶蓋,充分混合後靜置,其中天然礦物質乾燥劑和少量生石灰成份乾燥劑均無明顯溫度變化,而倒入生石灰含量較高的礦泉水瓶中,瓶身溫度有明顯發熱變化,測量溫度為40℃左右,同時溫度不斷攀升,幾分鐘內瓶內溶液實測溫度就已經上升到67℃,同時瓶體發生形變,此時測溫槍測試到的溫度已經達到了驚人的117℃,瓶體已經完全變形,幾秒種後,瓶體突然發生爆炸,石灰散落滿地,威力驚人。
鎮海消防中隊陳嶽峰排長解釋了這種現象:生石灰的化學名稱為氧化鈣,遇水後產生化學反應,生成氫氧化鈣,這個反應過程就是一個放熱反應,這就是為什麼生石灰乾燥劑遇水會變熱。由於海苔乾燥劑內的生石灰含量較大,因此發生了爆炸現象。
同時,陳排長也提醒廣大群眾,這種化學反應是放熱反應,不但碰觸到容易燙傷、燒傷皮膚,而且更嚴重的是,生石灰乾燥劑遇水變強鹼性溶液,具有很強的腐蝕性,在爆炸後往往容易對人體產生更大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