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一財網
科學家最新研究證明,抗愛滋病藥物克立芝與廣譜抗病毒藥物利巴韋林以及幹擾素聯合使用,早期進行幹預可能會給新冠輕症患者治療帶來新的希望。
香港大學袁國勇教授團隊5月8日在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發表的一篇論文稱,抗愛滋病藥物克力芝(洛匹那韋/利託那韋)與廣譜抗病毒藥物利巴韋林(ribavirin)、乙型幹擾素聯合使用,對治療新冠輕度至中度患者有潛在療效,病毒轉陰時間明顯縮短。
在對127名患者進行的一項開放標籤隨機平行分配的臨床試驗中,86名患者接受了克立芝和廣譜抗病毒藥物利巴韋林以及乙型幹擾素的三聯用藥,41名患者僅接受克立芝療法,他們開始用藥的時間中位數是症狀出現後的5天,聯合用藥組病毒轉陰的時間明顯好於對照組,兩組病毒轉陰時間的中位數分別為7天和12天,聯合用藥組的風險率為4.37。兩組的用藥的副作用相當,研究中沒有出現死亡病例。
研究人員表示,早期使用三種藥物的聯合療法是安全的,並且效果好於單獨使用克立芝,能夠減輕症狀並且明顯縮短排毒周期和住院時間。研究還稱,未來克立芝和乙型幹擾素兩種藥物聯合使用的療效值得研究。
但目前,這種「雞尾酒療法」對重症患者是否有效仍無定論。今年3月18日,中日友好醫院曹彬教授團隊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線上發表《洛匹那韋/利託那韋治療成人重症新冠的臨床研究》,證明抗愛滋藥物克力芝對治療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無明顯效果。
袁國勇教授早在2003年SARS期間就對廣譜抗病毒藥物利巴韋林(ribavirin)進行過研究。他曾倡導使用利巴韋林治療SARS,並稱在小鼠試驗中已經證明了這種藥物對抗病毒的有效性。不過當時美國疾控中心(CDC)對利巴韋林的療效提出質疑。
袁國勇教授當時在談到利巴韋林時表示:「它雖然不是最理想的藥物,但這種藥物有抗病毒和降低炎症的功效。」他還提到了幹擾素可以加在利巴韋林之上使用,但指出幹擾素會有副作用。
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醫師顏學兵教授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利巴韋林和幹擾素兩個廣譜的抗病毒藥物對於復陽患者可以使用,具有抗病毒的作用。」
目前,全球針對新冠疾病治療批准的唯一藥物是吉利德科學公司的瑞德西韋。在美國FDA批准瑞德西韋的緊急使用授權後,日本也很快批准了瑞德西韋藥物治療新冠肺炎。但瑞德西韋的臨床研究初步數據顯示,該藥物對降低病死率並沒有明顯的好處。
為此,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5月8日宣布,正在開展一項雙盲隨機對照組臨床試驗,擬招募1000名患者,對瑞德西韋與抗炎症藥物巴瑞克替尼(Baricitinib)聯合用藥的療效進行研究評估。巴瑞克替尼是一種由禮來公司開發的JAK抑制劑,曾被用於新冠住院患者試驗,可能對治療新冠具有療效。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著作權歸第一財經所有。未經第一財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製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保留追究侵權者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繫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錢童心